第161章
“因为我觉得她在我身边,并且和我一直走下去就是我能想到的最大的浪漫了,至于那些鲜花啊,仪式啊,不重要。”杜乔深情地看着陈帆泊,陈帆泊抬手摸了摸她的脸。
“那帆泊你当时就没说些什么吗?”吴握愚还不忘了捏了捏吴从周的脸,小男孩显然已经习惯了妈妈如此这般的“蹂躏”。
陈帆泊笑着说:“我就记得,记得我说完‘嫁’之后,她阴阳怪气地警告了一句‘那你以后就不能出去找小姑娘了啊!’,然后我说以后只有你一个。”
炽热的,温暖的,婉转的,直接的,以爱之名,各有各的浪漫。
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吴握愚站起身走到路瞻歌身边,“咱俩聊点学问上的事情?”
路瞻歌欣然同意,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来到吧台边,坐在吧台椅上。几年前她们还不是朋友,曾经在这里为了对方能够保守秘密而“谈判”。
“还顺利吗?”
“还顺利吗?”
没想到两个人都十分默契地询问着对方的近况。
路瞻歌起身走到吧台里,拿出柠檬水和两个杯子。
“今天把酒言欢是不可能了,改天到我家坐坐,我请你喝两杯。”
“好,从周一直嚷嚷着找星何玩呢!”
“刚刚我来的时候他就和我讲了,真是人小鬼大。”
吴握愚看看远处的周可温和吴从周,低头笑了笑。
“吴校长的任期马上就到了,难道握愚没有回来的打算吗?”路瞻歌将柠檬水倒进杯子,递到吴握愚面前。
吴握愚摇摇头,“现在有了小朋友就更不自由了。握愚还好,就是恐怕连累了可温啊,可温在学校里的工作并不顺利,打算另谋他就。”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路瞻歌琢磨着吴握愚的话,“有了小朋友就更不自由了。”
吴握愚无奈地点点头,“瞻歌,你说有时候是不是就会事与愿违?握愚曾经想过,如果在我和可温的爱情里终究有牺牲的一方,我宁愿是我自己。但万万没想到……”
路瞻歌笑笑,“其实我的人生走到现在都在‘事与愿违’,甚至是早早地偏离了我的预定航线。但握愚你与我恰恰相反。”
“恰恰相反。”吴握愚点点头,自嘲地笑了笑,“握愚的人生真的就应了那句话‘三岁看八十’。”
“其实,一生竭尽全力做好一件事不失为一种幸福。”
吴握愚看看路瞻歌,喝了一口杯子里的柠檬水,“安也说,其实你是个温柔的人,以前握愚还半信半疑的,可是现在我相信了。”
路瞻歌皱了皱眉,“安也恐怕还有前半句话吧,‘别看瞻歌平时凶巴巴的。’对吗?”
吴握愚轻笑,“看来夏安也是逃不出你的手掌心了。”
“你不是也一样,逃不出周可温的手掌心。”
两个人相视而笑,不置可否。
“瞻歌,你认为历史写作是可以教授的吗?”
“你也知道,我是半路出家,我的经历告诉我历史写作是可以通过一定方法的学习而入门的,但也仅限于师傅领进门。我记得你在J大开过有关写作的课程?”
“课程开在握愚离开J大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当时上课的有十来个人,但是到现在只有四个人在继续从事历史研究,可是握愚在长期关注他们的论文之后,对历史写作是否可教这件事儿产生了怀疑。”
吴握愚一脸困惑地看着路瞻歌,她不知道是当时的学术训练太短,还是她的水平有限,这些学生的论文并没有达到她的预期。
“其实我们的传统一直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历史研究者要熟读各种文献和一流研究成果,以至于去了解历史脉络和学术传统,但是又不能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深信不疑,问题意识和想象力恰恰是历史研究的关键。而不知道多少人要么‘死’在了熟读文献,要么‘死’在了好奇心。”
“还有以精英而自居的心态和对社会正义的抛弃。”吴握愚补充道。
路瞻歌点点头,一个学者站在哪里的确十分重要。“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历史写作是可以教授的,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这些年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无论从问题意识,史料范围还是研究方法,写作风格都受到了西方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那一批学者都受到了年鉴学派,福柯理论,图像史学等学术流派的影响。所以我对‘历史写作是否可以教授’这个问题,持中庸的观点,不否定也不肯定。”
“可能是握愚还没有探索到正确的道路。”吴握愚不无遗憾地讲。
路瞻歌拍拍吴握愚的肩膀,笑着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吴握愚露出仅有的一个小酒窝,“其实在你的书里,握愚看到一点还是很意外的。”
“什么?”原来吴握愚也会看她写的书啊!路瞻歌心里有些高兴。
“就是你在写中西方音乐交流的时候,没有忽视流传于民间的小调。这是一般精英和经典构建中所不存在的。可是你从小的生活恰恰脱离于普通人。”吴握愚琢磨着措辞,路瞻歌的学术功底比她想象中的要深厚。
“我也就是个普通人。”路瞻歌笑着讲,“我很赞同耶鲁大学的斯科特在《弱者的武器》中所下的定义,就是历史其实也具有‘公开文本’和‘隐藏文本’两副面孔。而长期以来历史学者关注的都是公开文本,而隐藏在其背后的习惯和逻辑是被历史书写所忽视的,有的人没能力探索更深的层次,有的人没耐心去探索更深的层次。但其实国内的史学界这些年也已经开始关注历史上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了,已经有有良知的学者在尽可能的恢复历史的全貌。”路瞻歌端起水杯,抿了一口柠檬水,问道:“握愚,你认为对于历史学者来说,历史的全貌是什么?”
吴握愚心领神会,“不隐恶,不扬善。”
“所以啊,为学由己,造化在人。”
第186章 VIP 我还真想做些让她误会的事情
暂时的喧嚣和一时的热闹终究被平静的假期而取代。元旦小假期的第一天, 路瞻歌和夏安也睡到自然醒,起床洗脸化妆穿衣服一气呵成,然后到目夏书屋打包了桂花糕, 直奔杨潇宁和刘卿的家。
到了刘卿家楼下,路夏二人下了车,夏安也提着东西跟在路瞻歌身后。
“我可真是有些日子没见着刘老师了。”
“那你不是忙嘛!杨老师倒是在学校见过几次,但刘老师就很少见了。”
“聊什么呢?”杨潇宁打开房门, 探出头, 笑盈盈地看着两个人。
“快进来,我就说我听见你们俩的脚步声,卿卿还偏不信。”
路夏二人相视而笑,这二位的感情是真的好。两个人先后进了门,夏安也将手里提的桂花糕放在茶几上。
“新出炉的桂花糕,您二位尝尝。”
刘卿从书房出来, 招呼着两个人坐下。
“这么冷的天儿还特意跑一趟,可真是有心了。”
不冷不淡的一句夸奖出自刘卿之口,还真让夏安也有些别扭。
杨潇宁端上热茶让在茶几上, 然后坐到刘卿身边, 打量着两个人,笑着说:
“小夏倒是不时在学校能碰见,瞻歌可真是稀客了。忙什么呢?学问做的怎么样?”
“我这不是和您保持些神秘感,像从前天天在您眼前晃悠, 怕您心烦。”路瞻歌打趣到, “我这手里的项目马上就结项了, 开始着手准备新书了。”
“你这说的什么话!”杨潇宁埋怨道,“我就是想让你天天来我这儿晃一圈,恐怕你还没时间呢!还在做学问就好, 有些同行啊,做了教授之后就吃老本,白白占了那么一个位置。我就是怕你忙的不得不把学问放下。”
“您放心,我还是竭尽全力地做学问的。倒是还得麻烦您帮我指导指导安也。”路瞻歌拍拍夏安也的背,笑着对杨潇宁讲:“这可是您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了。”
“安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要是能沉下心来做事情,说不定当上教授的年纪比你还要小。”
“我您还不知道嘛?就是歪打正着了嘛!”其实路瞻歌心里清楚,有些事儿光是努力还不够,还要加上那么一点点的运气。当时j大给挖路瞻歌来的许诺就是三年内评教授。
路瞻歌转头看看夏安也,“和杨老师,刘老师说说,你最近忙什么呢?”
“那帆泊你当时就没说些什么吗?”吴握愚还不忘了捏了捏吴从周的脸,小男孩显然已经习惯了妈妈如此这般的“蹂躏”。
陈帆泊笑着说:“我就记得,记得我说完‘嫁’之后,她阴阳怪气地警告了一句‘那你以后就不能出去找小姑娘了啊!’,然后我说以后只有你一个。”
炽热的,温暖的,婉转的,直接的,以爱之名,各有各的浪漫。
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吴握愚站起身走到路瞻歌身边,“咱俩聊点学问上的事情?”
路瞻歌欣然同意,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来到吧台边,坐在吧台椅上。几年前她们还不是朋友,曾经在这里为了对方能够保守秘密而“谈判”。
“还顺利吗?”
“还顺利吗?”
没想到两个人都十分默契地询问着对方的近况。
路瞻歌起身走到吧台里,拿出柠檬水和两个杯子。
“今天把酒言欢是不可能了,改天到我家坐坐,我请你喝两杯。”
“好,从周一直嚷嚷着找星何玩呢!”
“刚刚我来的时候他就和我讲了,真是人小鬼大。”
吴握愚看看远处的周可温和吴从周,低头笑了笑。
“吴校长的任期马上就到了,难道握愚没有回来的打算吗?”路瞻歌将柠檬水倒进杯子,递到吴握愚面前。
吴握愚摇摇头,“现在有了小朋友就更不自由了。握愚还好,就是恐怕连累了可温啊,可温在学校里的工作并不顺利,打算另谋他就。”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路瞻歌琢磨着吴握愚的话,“有了小朋友就更不自由了。”
吴握愚无奈地点点头,“瞻歌,你说有时候是不是就会事与愿违?握愚曾经想过,如果在我和可温的爱情里终究有牺牲的一方,我宁愿是我自己。但万万没想到……”
路瞻歌笑笑,“其实我的人生走到现在都在‘事与愿违’,甚至是早早地偏离了我的预定航线。但握愚你与我恰恰相反。”
“恰恰相反。”吴握愚点点头,自嘲地笑了笑,“握愚的人生真的就应了那句话‘三岁看八十’。”
“其实,一生竭尽全力做好一件事不失为一种幸福。”
吴握愚看看路瞻歌,喝了一口杯子里的柠檬水,“安也说,其实你是个温柔的人,以前握愚还半信半疑的,可是现在我相信了。”
路瞻歌皱了皱眉,“安也恐怕还有前半句话吧,‘别看瞻歌平时凶巴巴的。’对吗?”
吴握愚轻笑,“看来夏安也是逃不出你的手掌心了。”
“你不是也一样,逃不出周可温的手掌心。”
两个人相视而笑,不置可否。
“瞻歌,你认为历史写作是可以教授的吗?”
“你也知道,我是半路出家,我的经历告诉我历史写作是可以通过一定方法的学习而入门的,但也仅限于师傅领进门。我记得你在J大开过有关写作的课程?”
“课程开在握愚离开J大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当时上课的有十来个人,但是到现在只有四个人在继续从事历史研究,可是握愚在长期关注他们的论文之后,对历史写作是否可教这件事儿产生了怀疑。”
吴握愚一脸困惑地看着路瞻歌,她不知道是当时的学术训练太短,还是她的水平有限,这些学生的论文并没有达到她的预期。
“其实我们的传统一直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历史研究者要熟读各种文献和一流研究成果,以至于去了解历史脉络和学术传统,但是又不能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深信不疑,问题意识和想象力恰恰是历史研究的关键。而不知道多少人要么‘死’在了熟读文献,要么‘死’在了好奇心。”
“还有以精英而自居的心态和对社会正义的抛弃。”吴握愚补充道。
路瞻歌点点头,一个学者站在哪里的确十分重要。“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历史写作是可以教授的,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这些年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无论从问题意识,史料范围还是研究方法,写作风格都受到了西方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那一批学者都受到了年鉴学派,福柯理论,图像史学等学术流派的影响。所以我对‘历史写作是否可以教授’这个问题,持中庸的观点,不否定也不肯定。”
“可能是握愚还没有探索到正确的道路。”吴握愚不无遗憾地讲。
路瞻歌拍拍吴握愚的肩膀,笑着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吴握愚露出仅有的一个小酒窝,“其实在你的书里,握愚看到一点还是很意外的。”
“什么?”原来吴握愚也会看她写的书啊!路瞻歌心里有些高兴。
“就是你在写中西方音乐交流的时候,没有忽视流传于民间的小调。这是一般精英和经典构建中所不存在的。可是你从小的生活恰恰脱离于普通人。”吴握愚琢磨着措辞,路瞻歌的学术功底比她想象中的要深厚。
“我也就是个普通人。”路瞻歌笑着讲,“我很赞同耶鲁大学的斯科特在《弱者的武器》中所下的定义,就是历史其实也具有‘公开文本’和‘隐藏文本’两副面孔。而长期以来历史学者关注的都是公开文本,而隐藏在其背后的习惯和逻辑是被历史书写所忽视的,有的人没能力探索更深的层次,有的人没耐心去探索更深的层次。但其实国内的史学界这些年也已经开始关注历史上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了,已经有有良知的学者在尽可能的恢复历史的全貌。”路瞻歌端起水杯,抿了一口柠檬水,问道:“握愚,你认为对于历史学者来说,历史的全貌是什么?”
吴握愚心领神会,“不隐恶,不扬善。”
“所以啊,为学由己,造化在人。”
第186章 VIP 我还真想做些让她误会的事情
暂时的喧嚣和一时的热闹终究被平静的假期而取代。元旦小假期的第一天, 路瞻歌和夏安也睡到自然醒,起床洗脸化妆穿衣服一气呵成,然后到目夏书屋打包了桂花糕, 直奔杨潇宁和刘卿的家。
到了刘卿家楼下,路夏二人下了车,夏安也提着东西跟在路瞻歌身后。
“我可真是有些日子没见着刘老师了。”
“那你不是忙嘛!杨老师倒是在学校见过几次,但刘老师就很少见了。”
“聊什么呢?”杨潇宁打开房门, 探出头, 笑盈盈地看着两个人。
“快进来,我就说我听见你们俩的脚步声,卿卿还偏不信。”
路夏二人相视而笑,这二位的感情是真的好。两个人先后进了门,夏安也将手里提的桂花糕放在茶几上。
“新出炉的桂花糕,您二位尝尝。”
刘卿从书房出来, 招呼着两个人坐下。
“这么冷的天儿还特意跑一趟,可真是有心了。”
不冷不淡的一句夸奖出自刘卿之口,还真让夏安也有些别扭。
杨潇宁端上热茶让在茶几上, 然后坐到刘卿身边, 打量着两个人,笑着说:
“小夏倒是不时在学校能碰见,瞻歌可真是稀客了。忙什么呢?学问做的怎么样?”
“我这不是和您保持些神秘感,像从前天天在您眼前晃悠, 怕您心烦。”路瞻歌打趣到, “我这手里的项目马上就结项了, 开始着手准备新书了。”
“你这说的什么话!”杨潇宁埋怨道,“我就是想让你天天来我这儿晃一圈,恐怕你还没时间呢!还在做学问就好, 有些同行啊,做了教授之后就吃老本,白白占了那么一个位置。我就是怕你忙的不得不把学问放下。”
“您放心,我还是竭尽全力地做学问的。倒是还得麻烦您帮我指导指导安也。”路瞻歌拍拍夏安也的背,笑着对杨潇宁讲:“这可是您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了。”
“安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要是能沉下心来做事情,说不定当上教授的年纪比你还要小。”
“我您还不知道嘛?就是歪打正着了嘛!”其实路瞻歌心里清楚,有些事儿光是努力还不够,还要加上那么一点点的运气。当时j大给挖路瞻歌来的许诺就是三年内评教授。
路瞻歌转头看看夏安也,“和杨老师,刘老师说说,你最近忙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