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自然不是。”崔致远语气柔和,“朝廷党争残酷无比,古往今来,为了那至高权力,父子反目、手足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殿下也是为了保护你。”
长宁心中百感交集。她一直很喜欢皇嫂,因其温婉善良;也珍视婉瑜,在京城众多贵女中,很多都知道她的身世,即使是皇家的人又如何,还不是暗地里嫌弃她,唯有婉瑜真心待她。曾经,她满心希望婉瑜能成为家人,如今,这个念头却在诸多变故中慢慢消散。
张亦琦捧着青瓷碗,骨汤蒸腾的热气氤氲了眉眼。她仰起脖颈大口吞咽,醇厚的鲜香在舌尖炸开。“这味道...”她放下碗时仍意犹未尽,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碗沿,连唇角沾着的油星都浑然未觉。
萧翌垂眸凝视着她,素白的帕子已经轻柔覆上她的唇角。擦拭的动作带着几分小心翼翼。就在这时,张亦琦突然抬眼,目光撞进他的眼睛里:“殿下?”
“嗯?”萧翌的声音像是浸在温水里,令人心安。
“每次提起宋相...”张亦琦顿了顿,纤长睫毛微微颤动,“你就会变得很不一样。”
闻言,萧翌的动作骤然停滞。他将帕子轻轻叠好,修长的手指却不自觉收紧,指节泛出青白。最终,他缓缓伸出手,将张亦琦冰凉的手掌包裹进自己温热的掌心,他的声音低沉得像是从胸腔深处碾过,“不是提到宋若甫我就生气,而是把宋家人当作家人我才生气。皇嫂固然贤良纯善,有母仪天下的气度,但她之所以能成为皇后也是皇兄被宋若甫算计来的。”
烛火在纱帐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晕,映得萧翌的侧脸忽明忽暗。“父皇驾崩,皇兄七岁登基,那年我才四岁,孤儿寡母在朝廷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老狐狸中间生存下来是何等的困难。我记得幼时连宫里的太监都敢吓唬皇兄和我,而这一切不过是宋若甫的授意,就是为了让我们被吓成失心疯,做个提线木偶完全由他摆布,幸得皇祖母庇佑和悉心教导,我们才得以长大成人。那些年祖母时常告诫我们要忍。皇兄亲政前我们在忍,皇兄亲政后我们还在忍。为了更好的控制皇兄和我,宋若甫不遗余力的打压异己,沈砚之,是当朝太师,也是我和皇兄的老师,被他先斩后奏,沈家惨遭灭门。为了避免抚远大将军成为国丈,他利用我救沈冰洁的事向皇兄施压,最后皇兄不得不迎娶他的女儿为皇后。我去玉门关送药材也是因为,他命人烧毁了药材,边关将士无药可医死伤惨重,他好趁机将他的心腹调至玉门关,掌握边疆军权。”
张亦琦的指尖猛地收紧。她看着萧翌平静叙述的模样,却能想象出那些暗潮汹涌的日夜——两个失去依靠的孩子,在权力漩涡中如履薄冰。
窗外的风突然掀起纱帘,烛火摇曳间,张亦琦看到萧翌眼底翻涌的暗潮。她反握住他的手,用最柔软的力道回应着这份沉重。掌心相贴的温度,仿佛在无声诉说:那些晦暗的过往,终于可以不必独自背负。
皇城内,众官早朝。
晨光顺着九天龙纹窗棂斜斜淌入金銮殿,将盘龙柱上的鎏金鳞片镀得熠熠生辉。文景帝捏着弹劾奏折的指节泛白,重重拍在案几上,闷响惊得丹墀下的大臣们齐齐屏息。“宋修其在余杭草菅人命!逼死三家商户,这等恶行该当如何处置?”
宋若甫蟒袍上的仙鹤暗纹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他垂首行礼“陛下圣明,修其虽为臣之子,然国法不容私情。恳请将其调回京城,臣愿亲领三司会审,若查实确有不轨...”苍老的声音忽地发颤,枯瘦的手掌按在胸口,“臣必亲手将逆子缚交刑部!”
“调回京城?”次辅叶敬突然越众而出,乌纱帽的展角在风中剧烈晃动,“宋大人莫不是想借调虎离山之机销毁证据?余杭郡那些苦主联名诉状已递到都察院,字字泣血!”他猛地扯开袖中卷轴,素绢上密密麻麻的血手印在殿内惊起一阵抽气声,“此刻若不痛下决断,如何平息民愤?依臣之见,当立即革职锁拿,押入诏狱!”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炸开锅。礼部侍郎高声辩驳:“仅凭一面之词便定人罪,叶大人莫不是想构陷忠良?”
刑部尚书重重顿足:“宋相这招缓兵之计,当我等看不穿么?”
争吵声如沸鼎之水,文景帝按在龙椅扶手上的青筋暴起。他瞥见宋若甫垂眸抚须的姿态,这么多年,他一直都是这般看似恭顺的姿态,藏着足以掀翻朝堂的獠牙。
“够了!”皇帝突然拍案起身,冕旒剧烈摇晃,“叶爱卿即刻启程前往余杭彻查。
夜幕笼罩紫禁城时,御书房的烛火仍在摇曳。文景帝盯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第七次将目光投向殿门。”皇后今日可来过?“他的声音像浸透了凉水,在寂静中泛起寒意。
马德礼垂着手后退半步:”回陛下,娘娘尚未露面。“
”连个宫人都没遣?“
”回陛下,不曾有。”
文景帝闭眼深吸一口气,再睁眼时眼底浮起一抹自嘲:“她当真不知,朕今日未曾离开半步?“
皇帝已显而易见的不太高兴,马德礼小心的回答道”回陛下,娘娘当是知道的,奴婢特意叫了马全去承恩殿送荔枝时说了一嘴陛下今日在御书房批阅奏折,一天都不会离开,娘娘聪慧,怎能不知。“话音未落,殿外传来细碎交谈声。
”何人喧哗?“皇帝的声音陡然冷冽。
当得知是妍妃派人来问安时,文景帝将朱砂笔狠狠掷在地上:”朕何时说过要去?打发走!“
早朝时陆珩的一封奏折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个巨大的石头,朝中口诛笔伐者甚多,宋若甫当即宣布要告老还乡。如果是换作其他嫔妃早就哭哭啼啼的跑过来求情了,他的这个皇后还真是沉得住气,这一天了,愣是连个消息都没有。
与此同时,承恩殿内烛火昏黄。宋婉娴卸去凤钗,任由永芳姑姑梳理如瀑青丝。铜镜里映出黄鹂红肿的眼睛,听着小丫头抽抽搭搭的劝诫,她终于忍不住轻笑出声:“你这小妮子,怎么还在哭?“
黄鹂突然扑到妆台前,涕泪沾湿了她垂落的裙裾:”娘娘,您快去向陛下求情吧!相爷都告老还乡了......“
指尖的护甲无意识摩挲着梳妆台边缘,宋婉娴的声音淡得像一缕烟:“若修其当真有罪,子不教,父之过,父亲辞官谢罪,也是该当的。“
”可......“黄鹂抽噎着抬头,眼眶红肿如桃,“陛下这些日子都宿在妍妃宫里!今日早朝,她父亲不仅当众顶撞相爷,还领了彻查大公子的差事......“
象牙梳突然”啪“地折断,宋婉娴猛地转身,凤目含霜:“住口!后宫女子私议朝政,该当何罪?“她看着黄鹂瑟缩的模样,胸口剧烈起伏,”是谁在你耳边嚼舌根?竟敢在本宫面前搬弄是非!“
黄鹂“扑通“跪倒在地,发髻松散,珠翠散落:”娘娘恕罪!是奴婢自己在御花园听到的......“
“好个自己听到的!“宋婉娴抓起案上佛经重重掷在地上,墨香混着纸页翻飞的声响在殿内回荡,”看来是本宫平日太宽厚了!去偏殿抄满百遍《心经》,抄不完不许出来!“
待黄鹂哭着退下,宋婉娴突然眼前一黑,扶着梳妆台踉跄半步。永芳姑姑慌忙扶住她颤抖的手臂:“娘娘息怒,夜深动气最伤身子......“
”姑姑,我想一个人静一静。“她挣脱搀扶,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向窗边。窗外冷月高悬,在青砖地上投下破碎的银斑。这样独坐至天明的夜晚,究竟还要经历多少个?指尖抚过冰凉的窗棂,恍惚间又回到入宫那日,红盖头下的自己,可曾想到会有这般光景?
第70章 宫阙权潮(二)
御书房的烛火在晨光中渐渐黯淡,马德礼望着文景帝青黑的眼圈,轻声提醒:“陛下,五更天了。“
文景帝竟枯坐了一整晚。
皇帝揉了揉发痛的太阳穴,紫檀木椅上的龙纹硌得脊背生疼:”摆驾朝堂。“
金銮殿少了宋若甫的蟒袍玉带,也不见叶敬激昂的争辩。空荡荡的回廊里,只有群臣退朝时玉佩相击的清音。文景帝鬼使神差地拐向延寿宫,朱漆宫门上的铜钉映着初阳,恍若未干的血迹。
太皇太后倚着明黄软垫,满头银丝绾着翡翠簪子,眼角笑纹里藏着大半辈子的风云。“皇帝来得正巧!“她拍了拍身边空位,宋婉娴素青色的裙裾与妍妃鲜亮的绸缎在案几两侧铺开,”你们都陪我这个老太婆用膳,这屋子总算有了人气儿。“
青瓷碗里的百合粥腾起白雾,文景帝的目光穿过氤氲,落在宋婉娴低垂的眉睫上。她执勺的手腕细得惊人,像随时会被风折断。
她还是一如既往娴静端庄的样子,挑不出任何错处,可偏是这样,他心里越是有气。
他突然将茶盏重重一放,茶汤溅在海棠纹瓷碟上,“皇后,你是朕的妻子,朕平日里国事繁忙,你就应该多来陪陪祖母,替朕在祖母跟前尽孝。怎得祖母说延年宫许久不热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