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会议开得很低调,并没有对外通知。
其中,与会人员皆是能源系统的核心,比他更能懂这份资料背后的意义。
会议现场,这份实验数据被分发到每个人桌上。
一时间没人说话,只有资料翻动带出的沙沙响。
所有能看懂这份资料的专家、学者或者官员都不淡定了,他们脸上的表情是肉眼可见的激动,还有疑惑。
“也就是说,海水提锂这项技术经从设想变成了现实?甚至实验室已经规模验证过,走到了转成实地部署基地的阶段……了?”一位副部级干部率先开口。
任世安含笑点头,直接给予肯定的答案:“对,简单来说,就是海水提锂技术成了。”
到底成没成,看资料的都清楚,实验数据不会骗人,提取出来的锂资源也不会骗人。
20多名与会人员面面相觑,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均看到彼此眼中的震惊和欣喜。
海水提锂这项技术从提出开始便受到关注,只是因为可行性太低、难度太高,便被搁置。
即使这几年有了新的进展,走进现实也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验。
没想到今天他们便能从领导这边知道最新的消息。
这项技术终于从设想变成了现实。
“这还等什么?”有性子比较急的一位官员忍不住一拍桌面,语气里的激动简直压抑不住,“那当然要建厂呀,赶紧把实验基地建起来,我们海岸线这么长,沿海城市这么多,挑选几个适合建实验基地的就行。”
另一位官员附和:“没错,既然实验已经获得成功,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完成产业化的前期准备,政策要推动基地落地,快速完善相关的条例,推动产业化尽快完成!”
任世安道:“这正是我们今天开会的目的之一,大家看在哪里选址比较合适呢?”
会议室暂时安静下来,与会人员陷入了思考当中。
没过多久,一位专家试着开口:“舟山如何?”
任世安并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回答,而是让他继续说。
“舟山这块区域,咱们以前在这里做过海水提锂的研究,小规模的做过海水提锂吸附实验,虽然只是实验性操作,却发现了真正富集锂离子的可能性。”
有人补充:“这只是一个点,还有舟山的海水盐度适中,本身就属于重要的海洋资源研究基地,有现成的海洋观测基地和技术支持,再加上地理位置相对独立,便于秘密研究。”
任世安点头:“还有呢?”
“南海和胶州半岛也行,南海的地理位置优越,含锂量适中;胶州半岛曾经进行过小规模的膜分离加富集实验,盐水和海水淡化配套基础比较好。”
“但南海那边地理位置特殊,要小心季风的周期。”
“莱州湾也可以,这块区以前做过蒸发池提取盐的研究,关于海水的分析有详细的资料,也可以进行海水提锂的试点。”
“……”
不停有专家提出他们认为可以当做试点的城市,会上出现了好几个地名,有被支持的,也有提出否定意见的。
不同的意见依次被提出来,会议室里的氛围非常理性,大家都想着怎样才能挑选出一个非常适合的城市做试点。
任世安并没有出声,只是坐在最上方,含笑听着他们的讨论,直到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他才缓缓开口;“大家的提议都对。”
“不过呢,我们目前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地点来做试点,毕竟再怎么十全十美,也会发生一些我们想不到的意外。”
他乐呵呵道:“所以呀,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赶紧落实。”
“大家提议的舟山群岛、胶州半岛和南海雷州半岛那边,都是很好的提议,我们完全可以三线并行嘛。”
任世安指了指记录下来的大家提到的几个地点:“先把基础工作做好,该实地勘验的实地勘验,该派人的派人,该批文的批文,等这些都做好之后,在这几个地方的实验数据也应该出来了,总归相差不了太久。”
众人闻言,立刻低头记录,准备在会议结束之后快速安排下去。
到这里,本次能源系统的会议就告一段落。
会议形成的决议已经被记录,一份盖好章的红头文件发放到与会人员手中。
会议结束。
很快,由国家能源局牵头联合多部门发布的这份文件,便公布在国家能源局的官方网站上。
文件一经发布,便引起了业内相关人士的注意。
有人定睛一看,发现文件中提到的要点竟然是海水提锂技术。
这下他们来神了,难道东夏已经找到了更高效的办法?
于是,他们纷纷跑到官网阅读这份《关于开展海水提锂实验基地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
而就在会议进行中,秦皇岛那边的实验基地并没有因为海水提锂技术成功而沾沾自喜,反而无缝开启了下一个实验。
毕竟在一些科研人员眼中,海水提锂技术能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领导拿出来的机器人的功能太过强大,他们自身的努力倒是其次。
不过,不管谁的功劳更大,总归这项技术已经成功了。
既然成功了,那就是过去式,他们也不能继续停留在已有的成功经验中裹足不前。
继续研究才是硬道理。
有了海水提锂技术的成功,这些科研人员不由把目光放在那份资料中提到的其他的技术上。
既然这个是对的,是可行的。
那是不是说明……其他的也是可以验证的,同样可行的?
尤其是有种关于锂电未来的发展——锂硫电池。
不同于锂空气电池的概念,锂硫电池的可行性更高。
但了解的都知道,锂硫电池有两个致命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锂枝晶生长问题,二则是多硫化锂穿梭效应问题。
这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锂硫电池可行性再高,也只能是“可行”,不能落到实际。
不过,锂枝晶这个问题在有了领导提供的“锂枝晶抑制隔膜”后,便不再是问题了。
高工结束了当天的数据分析后,长舒了一口气,合上的那一份交给任先生带走的原始数据资料。
他站起身,慢悠悠地去泡了一杯咖啡。
这咖啡是速溶的,不算好喝,只能说他已经习惯了这个味道,好不好喝都离不开了。
门外,有人轻敲了一下办公室的门。
“进。”高工一边泡咖啡,一边说。
进来的是实验基地行政科的人,是过来给他发送国际会议邀请的。
“高工,我们这儿收到了一份学术论坛的邀请,主题是‘国际新能源材料合作论坛’,在漂亮国举办,那边发了邀请,想让您过去做一个演讲,您看看你有没有时间……?”
高工了一个咖啡,刚喝一口,熟悉的苦涩顺着食道流入胃,让他的眉眼舒展了很多。
他头也没抬,直接说:“推了吧,最近不太合适,近期我应该不会去参加学术会议。”
行政科人员皱眉,试图劝解:“可是高工,这都是您推了的第不知道几个学术会议了,就是再研究也不能成天待在实验室里呀。”
参加学术会议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行政科人员想让这些研究员出去看看。
高工也知道心行政科人员的好意,他摆了摆手,笑道:“小娄啊,我知道你是为我着想。”
他端起杯子,不紧不慢地说:“但是目前的研究进度我根本走不开呀,尤其是我们刚好研究到关键点,今天什么会议,大部分也是老生常谈那些事儿,他们也不会真的把他们的进度甩给我们看,去参加也没什么意义,有这个时间,不如在实验室继续研究呢?”
“可是……”小娄还想说什么。
“好啦,小娄,我保证,接下来我会在不耽搁研究的情况下,按时出去走走,你就甭担心啦。”高工笑眯眯道,手机也适时收到学生的消息。
他打开一看,表情变得严肃,说道:“这不,刚还在说研究呢,现在研究有了最新进展,我马上要去实验室,小娄,你看……”
“……”小娄也不知道高工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但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他也只能提醒到这儿了。
他皱眉,不情不愿道:“行吧,高工您可千万要记住您说的话,我就不打扰您了。”
高工目送小娄离开办公室,又喝了一口咖啡后,也起身去实验室。
实验室里,他的学生方喆正挽着袖子,表情严肃地盯着电子显微台上方的屏幕。
高工走近了还能听见方喆的嘀咕:“都快第20多个循环了,让我看看这么低倍率的循环下到底长不长……”
高工挑眉,忽然出声:“小方,你在嘀咕什么呢?”
老师的声音把方喆吓了一跳,他拍了拍胸口,转头给老师解释:“老师,我刚刚测了好几次,低倍率循环下,有这个隔膜的存在,锂枝晶就没出现过。”
其中,与会人员皆是能源系统的核心,比他更能懂这份资料背后的意义。
会议现场,这份实验数据被分发到每个人桌上。
一时间没人说话,只有资料翻动带出的沙沙响。
所有能看懂这份资料的专家、学者或者官员都不淡定了,他们脸上的表情是肉眼可见的激动,还有疑惑。
“也就是说,海水提锂这项技术经从设想变成了现实?甚至实验室已经规模验证过,走到了转成实地部署基地的阶段……了?”一位副部级干部率先开口。
任世安含笑点头,直接给予肯定的答案:“对,简单来说,就是海水提锂技术成了。”
到底成没成,看资料的都清楚,实验数据不会骗人,提取出来的锂资源也不会骗人。
20多名与会人员面面相觑,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均看到彼此眼中的震惊和欣喜。
海水提锂这项技术从提出开始便受到关注,只是因为可行性太低、难度太高,便被搁置。
即使这几年有了新的进展,走进现实也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验。
没想到今天他们便能从领导这边知道最新的消息。
这项技术终于从设想变成了现实。
“这还等什么?”有性子比较急的一位官员忍不住一拍桌面,语气里的激动简直压抑不住,“那当然要建厂呀,赶紧把实验基地建起来,我们海岸线这么长,沿海城市这么多,挑选几个适合建实验基地的就行。”
另一位官员附和:“没错,既然实验已经获得成功,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完成产业化的前期准备,政策要推动基地落地,快速完善相关的条例,推动产业化尽快完成!”
任世安道:“这正是我们今天开会的目的之一,大家看在哪里选址比较合适呢?”
会议室暂时安静下来,与会人员陷入了思考当中。
没过多久,一位专家试着开口:“舟山如何?”
任世安并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回答,而是让他继续说。
“舟山这块区域,咱们以前在这里做过海水提锂的研究,小规模的做过海水提锂吸附实验,虽然只是实验性操作,却发现了真正富集锂离子的可能性。”
有人补充:“这只是一个点,还有舟山的海水盐度适中,本身就属于重要的海洋资源研究基地,有现成的海洋观测基地和技术支持,再加上地理位置相对独立,便于秘密研究。”
任世安点头:“还有呢?”
“南海和胶州半岛也行,南海的地理位置优越,含锂量适中;胶州半岛曾经进行过小规模的膜分离加富集实验,盐水和海水淡化配套基础比较好。”
“但南海那边地理位置特殊,要小心季风的周期。”
“莱州湾也可以,这块区以前做过蒸发池提取盐的研究,关于海水的分析有详细的资料,也可以进行海水提锂的试点。”
“……”
不停有专家提出他们认为可以当做试点的城市,会上出现了好几个地名,有被支持的,也有提出否定意见的。
不同的意见依次被提出来,会议室里的氛围非常理性,大家都想着怎样才能挑选出一个非常适合的城市做试点。
任世安并没有出声,只是坐在最上方,含笑听着他们的讨论,直到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他才缓缓开口;“大家的提议都对。”
“不过呢,我们目前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地点来做试点,毕竟再怎么十全十美,也会发生一些我们想不到的意外。”
他乐呵呵道:“所以呀,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赶紧落实。”
“大家提议的舟山群岛、胶州半岛和南海雷州半岛那边,都是很好的提议,我们完全可以三线并行嘛。”
任世安指了指记录下来的大家提到的几个地点:“先把基础工作做好,该实地勘验的实地勘验,该派人的派人,该批文的批文,等这些都做好之后,在这几个地方的实验数据也应该出来了,总归相差不了太久。”
众人闻言,立刻低头记录,准备在会议结束之后快速安排下去。
到这里,本次能源系统的会议就告一段落。
会议形成的决议已经被记录,一份盖好章的红头文件发放到与会人员手中。
会议结束。
很快,由国家能源局牵头联合多部门发布的这份文件,便公布在国家能源局的官方网站上。
文件一经发布,便引起了业内相关人士的注意。
有人定睛一看,发现文件中提到的要点竟然是海水提锂技术。
这下他们来神了,难道东夏已经找到了更高效的办法?
于是,他们纷纷跑到官网阅读这份《关于开展海水提锂实验基地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
而就在会议进行中,秦皇岛那边的实验基地并没有因为海水提锂技术成功而沾沾自喜,反而无缝开启了下一个实验。
毕竟在一些科研人员眼中,海水提锂技术能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领导拿出来的机器人的功能太过强大,他们自身的努力倒是其次。
不过,不管谁的功劳更大,总归这项技术已经成功了。
既然成功了,那就是过去式,他们也不能继续停留在已有的成功经验中裹足不前。
继续研究才是硬道理。
有了海水提锂技术的成功,这些科研人员不由把目光放在那份资料中提到的其他的技术上。
既然这个是对的,是可行的。
那是不是说明……其他的也是可以验证的,同样可行的?
尤其是有种关于锂电未来的发展——锂硫电池。
不同于锂空气电池的概念,锂硫电池的可行性更高。
但了解的都知道,锂硫电池有两个致命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锂枝晶生长问题,二则是多硫化锂穿梭效应问题。
这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锂硫电池可行性再高,也只能是“可行”,不能落到实际。
不过,锂枝晶这个问题在有了领导提供的“锂枝晶抑制隔膜”后,便不再是问题了。
高工结束了当天的数据分析后,长舒了一口气,合上的那一份交给任先生带走的原始数据资料。
他站起身,慢悠悠地去泡了一杯咖啡。
这咖啡是速溶的,不算好喝,只能说他已经习惯了这个味道,好不好喝都离不开了。
门外,有人轻敲了一下办公室的门。
“进。”高工一边泡咖啡,一边说。
进来的是实验基地行政科的人,是过来给他发送国际会议邀请的。
“高工,我们这儿收到了一份学术论坛的邀请,主题是‘国际新能源材料合作论坛’,在漂亮国举办,那边发了邀请,想让您过去做一个演讲,您看看你有没有时间……?”
高工了一个咖啡,刚喝一口,熟悉的苦涩顺着食道流入胃,让他的眉眼舒展了很多。
他头也没抬,直接说:“推了吧,最近不太合适,近期我应该不会去参加学术会议。”
行政科人员皱眉,试图劝解:“可是高工,这都是您推了的第不知道几个学术会议了,就是再研究也不能成天待在实验室里呀。”
参加学术会议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行政科人员想让这些研究员出去看看。
高工也知道心行政科人员的好意,他摆了摆手,笑道:“小娄啊,我知道你是为我着想。”
他端起杯子,不紧不慢地说:“但是目前的研究进度我根本走不开呀,尤其是我们刚好研究到关键点,今天什么会议,大部分也是老生常谈那些事儿,他们也不会真的把他们的进度甩给我们看,去参加也没什么意义,有这个时间,不如在实验室继续研究呢?”
“可是……”小娄还想说什么。
“好啦,小娄,我保证,接下来我会在不耽搁研究的情况下,按时出去走走,你就甭担心啦。”高工笑眯眯道,手机也适时收到学生的消息。
他打开一看,表情变得严肃,说道:“这不,刚还在说研究呢,现在研究有了最新进展,我马上要去实验室,小娄,你看……”
“……”小娄也不知道高工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但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他也只能提醒到这儿了。
他皱眉,不情不愿道:“行吧,高工您可千万要记住您说的话,我就不打扰您了。”
高工目送小娄离开办公室,又喝了一口咖啡后,也起身去实验室。
实验室里,他的学生方喆正挽着袖子,表情严肃地盯着电子显微台上方的屏幕。
高工走近了还能听见方喆的嘀咕:“都快第20多个循环了,让我看看这么低倍率的循环下到底长不长……”
高工挑眉,忽然出声:“小方,你在嘀咕什么呢?”
老师的声音把方喆吓了一跳,他拍了拍胸口,转头给老师解释:“老师,我刚刚测了好几次,低倍率循环下,有这个隔膜的存在,锂枝晶就没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