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褚殷快吐出来了,“以后我拜什么大佛,我拜温兰殊好了。这是真佛,能把你这无法无天的杀人狂魔感化。你是不是还想说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啊?”
萧锷没理他,兀自走远了。
·
百尺楼内,传讯的飞鸽落在架子上,李廓从鸽子腿上解下信件,粲然一笑。
“你儿子挺精明的,来幽州一路上重重险阻,愣是坚持到了这儿,还打赢了?希言,你给我好大的惊喜。”李廓阴阳怪气,表面上是在夸奖,其实没有一丝由衷赞叹。
温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原本以为李廓真的会把他送去徐舒信那里,没想到那只是一个调包计,从百尺楼上被送入徐舒信马车的另有其人。
他也并不觉得这有什么荣幸,李廓喜怒无常,看不透。
“说句话吧,今日风和日丽,过几日就是琼琚之宴,也不知道白琚在长安怎么样了。你侄孙还挺有信心能赢的……据我了解,他好像一直都这么自信,卢家照着渔阳王的路子培养他,从小就教他古雪刀法,他也争气,世家子里的翘楚和香饽饽,年少成名。魏博叛军入京,成全了一个温兰殊银鞍白马,一个卢彦则飒沓流星。可我好奇,为什么那之后卢彦则顺风顺水,而温兰殊却颇多坎堜?”
“你心里有数。”
眼看温行终于开了尊口,李廓得意洋洋,“你是怀疑李昇对你儿子的依赖是我教唆的?希言,你可真是冤枉我,我怎么可能事事都算得尽如人意?要怪就怪你儿子,干什么不好,非得想着救一个弃子。”
“弃子?”
这个弃子,难道是指李昇?
这样一来,李廓无非也是在玩游戏。昭宣帝李晃、李昇,魏博罗敬暄、罗瑰,幽州徐舒信、徐舒皓,每个都是同姓,有叔侄,也有兄弟。
“是啊,你以为,李晃真的是服食丹药而死的么?希言,你自己好好想想,李昇因病在蜀中休养,李晃身体硬朗,不出几年有子嗣,怎么可能轮得着他?他要是想成功继承大统,就必须让李晃早点驾崩啊。”
温行攥紧了茶杯,“愍怀帝和昭宣帝是兄弟,昭宣帝为嫡长子,占尽天时地利,没道理排挤一个庶出的弟弟。更何况,白氏只是个乐伎,跟太后的韦氏比起来微不足道,为什么会成为‘弃子’?”
“有时候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李廓扶额,“在皇室,只要有那么一点儿威胁,就足以让人下死手,你不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昭宣帝先对愍怀帝有所戒备,而后进献丹药,是你从中作梗?”
李廓觉得好冤枉,赶紧把门关上坐了回来,“吃丹药很容易吃死的,我做与不做都没什么区别,李晃……”
“所以,是你吧。”
李廓皮笑肉不笑,“该给你喂哑药的,怎么没一句我爱听。其实事情是这样,我路过青城山道观,看到一个小孩在祈祷。我心情大好,问他有没有什么愿望,他说,他想让他哥哥死。”
温行瞳孔乍缩,他实在是理解不了李廓这种人,骨肉相残从李廓嘴里说出来好像稀松平常似的。
“我们这些生来背负荣华富贵的人,浑身上下都是自私和算计,没一点真心实意。”
壶里的水开了,温行倒入茶杯,滚烫的水碰到茶叶,很快香气就散了出来。
李廓说不清楚自己想证明什么,又或者是想追寻什么。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看起来很无聊,每次在利益之前,骨肉亲情都是粪土:李晃假借逃难入蜀抛弃弟弟李昇,罗敬暄为了节帅之位扣押罗瑰,徐舒信和徐舒皓为着一个幽州城争得你死我亡……
每一次,都没有例外。
乱世里亲情没有意义,人人只想自保,为了活下去易子而食。人性就是这样自私,好像易子而食就等于没有吃掉自己的孩子,无非是掩耳盗铃。
群雄逐鹿,兄弟阋墙,抢夺是唯一的主旨。
无聊透了。
一颗感受不到爱更不会爱人的心,怎么可能感受到世间的美好?温行约莫也猜出来李廓的用意是什么了……
“希言,想不想看看另一个世界?”李廓向他伸出手,“跟我一起去看看吧,那里还有你效忠的先帝。”
第166章 北斗
温兰殊平定幽州之后, 徐嗣光继续回到了幽州府君、卢龙节度使的位子上,一切看起来和当初没什么区别。
徐嗣光接连丧失二子,一夜之间老了十几岁, 亦是心力交瘁不愿继续主持大局,将自己的位子给了副将,而后退隐。
对于这一切, 萧锷并没什么感觉。他知道自己是凶手, 温兰殊也知道。温兰殊没有拆穿, 他也不需要有什么负罪感, 成王败寇,徐氏兄弟内斗,落得这样一个结局是咎由自取。
乱世的规矩看起来让人难以接受, 不过萧锷早就已经自洽。徐舒信敢犯上作乱, 就注定了会有人看不过去杀之以除后患;徐舒皓身为养子不知恩图报反倒是想着取而代之,也是找死。
就是看到徐嗣光那日渐苍老的脸,他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
温兰殊的同情心又泛滥了,带部下一起安顿好这位曾经的北地豪雄徐嗣光, 还说了好久好久的话,徐嗣光甚至打算过段时间剃度。
温兰殊不置可否, 经此巨变, 想要保全自身是人之常情, 所以他表示, 如果有需要, 可以帮助徐嗣光后续安置。
萧锷在村口等了温兰殊半天, 心道这选的地方倒也雅致。幽州地处北地, 没有小桥流水的婉约, 层次错落的民宅分布在半山腰, 将近日中,已经有了些许炊烟。战事结束,避乱入城的百姓又回到了自己在城里的家,河东军没有洗劫这些村落,他们倍感庆幸。
所以萧锷在那儿站着的时候,还有几个大娘问他饿不饿。
萧锷摆了摆手,他不大想说话,坐在石磨旁,左等右等,等温兰殊出来。
牧童牵着黄牛,即将入冬,田野里一地绿油油的过冬小麦,还有萝卜白菜。萧锷不是北方人,也了解一些北方人的习惯,他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地窖,萝卜青菜能囤一整个冬天,相比起他在蜀中常年吃辣,北方几乎没有这种习惯,吃辣会烂嘴角的。
迎面走过来几个挎着篮子的妇女,她们从菜地里刚扒了几个萝卜,走起路来无比轻快;小孩骑着竹马,蹦蹦跳跳;几个男子挑着扁担,打算去集市上买点东西回来。
他们互相问候,看见萧锷也会问好。
乡间小土路旁几棵树已经没了叶子,远处群山也一片萧索,按理说来这种季节应该没什么活力,人人都倦怠才是。
萧锷从这些人身上读出了一种以往从未体验过的感觉。
他们并不富有,可他们永远情感充沛。也许他们会盲目,会因为一点流言蜚语就恐慌至极,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毁灭之后,他们依旧在这篇土地顽强生长。
他们不知道帝王将相兴亡事,也不知道诗词歌赋才子佳人,在很多人看来,愚昧粗俗、不登大雅之堂。
他们和岁岁难老的天地山川共生,让颓废不堪的城池重新焕发生机。
他们是你,是我,是我们每一个人。
萧锷在石磨旁站立,换做以前,看到这种稀松平常的东西,他的目光根本不会逗留半分,不过现在,他觉得这些东西很有意思,黄澄澄的豆子进去,竟然能磨出豆腐来。
以前吃饭不觉得神奇,现在想想,一粒种子竟然能结出满满的麦穗,然后做成各种面食。
想着想着,就被自己逗笑了。
温兰殊刚好出来,和几个农夫一起聊天,不知聊到什么,竟然捧腹大笑,毫无之前在人前的架子。萧锷抱着双臂,装作刚刚什么都没想,目送温兰殊离自己越来越近。
“我以为你回去了,不好意思,说了很久。”温兰殊手里提着一条腊肉,“徐公送的,回去炒个小菜。”
“哦。”萧锷接了过去。
“我来看徐公,你为什么要跟着过来?”温兰殊问。
“……没什么。”萧锷目光躲闪,极其不自然。
温兰殊装聋作哑的功夫一流,接下来没再说话。萧锷觉得有些尴尬,“我昨天好像受了伤,手碰不到,你能不能帮我上个药?”
“会有医生给你上药的。”温兰殊目视前方,不偏不倚,亦不给萧锷任何遐想的空间。
二人走着走着,小路通往集市。此时此刻已经聚集了好多人,摊位在路旁排开,卖什么的都有,葱姜蒜,香料,小物件儿,琳琅满目,虽说比不上长安的精致,但胜就胜在小巧。桑梓树下,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砍价的几个人声音格外大,围着一杆秤不掰扯清楚不肯走。还有卖驴的,几头小驴在路边,头上插了标,鸡鸭鹅止不住地叫。
萧锷觉得很吵,不明白温兰殊为什么要来这种地方,回头一看,温兰殊已经在挑小物件儿,手里摩挲着一个木雕,匠人听他的话,将手里一截木料雕成了水獭的模样,憨态可掬。
萧锷没理他,兀自走远了。
·
百尺楼内,传讯的飞鸽落在架子上,李廓从鸽子腿上解下信件,粲然一笑。
“你儿子挺精明的,来幽州一路上重重险阻,愣是坚持到了这儿,还打赢了?希言,你给我好大的惊喜。”李廓阴阳怪气,表面上是在夸奖,其实没有一丝由衷赞叹。
温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原本以为李廓真的会把他送去徐舒信那里,没想到那只是一个调包计,从百尺楼上被送入徐舒信马车的另有其人。
他也并不觉得这有什么荣幸,李廓喜怒无常,看不透。
“说句话吧,今日风和日丽,过几日就是琼琚之宴,也不知道白琚在长安怎么样了。你侄孙还挺有信心能赢的……据我了解,他好像一直都这么自信,卢家照着渔阳王的路子培养他,从小就教他古雪刀法,他也争气,世家子里的翘楚和香饽饽,年少成名。魏博叛军入京,成全了一个温兰殊银鞍白马,一个卢彦则飒沓流星。可我好奇,为什么那之后卢彦则顺风顺水,而温兰殊却颇多坎堜?”
“你心里有数。”
眼看温行终于开了尊口,李廓得意洋洋,“你是怀疑李昇对你儿子的依赖是我教唆的?希言,你可真是冤枉我,我怎么可能事事都算得尽如人意?要怪就怪你儿子,干什么不好,非得想着救一个弃子。”
“弃子?”
这个弃子,难道是指李昇?
这样一来,李廓无非也是在玩游戏。昭宣帝李晃、李昇,魏博罗敬暄、罗瑰,幽州徐舒信、徐舒皓,每个都是同姓,有叔侄,也有兄弟。
“是啊,你以为,李晃真的是服食丹药而死的么?希言,你自己好好想想,李昇因病在蜀中休养,李晃身体硬朗,不出几年有子嗣,怎么可能轮得着他?他要是想成功继承大统,就必须让李晃早点驾崩啊。”
温行攥紧了茶杯,“愍怀帝和昭宣帝是兄弟,昭宣帝为嫡长子,占尽天时地利,没道理排挤一个庶出的弟弟。更何况,白氏只是个乐伎,跟太后的韦氏比起来微不足道,为什么会成为‘弃子’?”
“有时候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李廓扶额,“在皇室,只要有那么一点儿威胁,就足以让人下死手,你不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昭宣帝先对愍怀帝有所戒备,而后进献丹药,是你从中作梗?”
李廓觉得好冤枉,赶紧把门关上坐了回来,“吃丹药很容易吃死的,我做与不做都没什么区别,李晃……”
“所以,是你吧。”
李廓皮笑肉不笑,“该给你喂哑药的,怎么没一句我爱听。其实事情是这样,我路过青城山道观,看到一个小孩在祈祷。我心情大好,问他有没有什么愿望,他说,他想让他哥哥死。”
温行瞳孔乍缩,他实在是理解不了李廓这种人,骨肉相残从李廓嘴里说出来好像稀松平常似的。
“我们这些生来背负荣华富贵的人,浑身上下都是自私和算计,没一点真心实意。”
壶里的水开了,温行倒入茶杯,滚烫的水碰到茶叶,很快香气就散了出来。
李廓说不清楚自己想证明什么,又或者是想追寻什么。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看起来很无聊,每次在利益之前,骨肉亲情都是粪土:李晃假借逃难入蜀抛弃弟弟李昇,罗敬暄为了节帅之位扣押罗瑰,徐舒信和徐舒皓为着一个幽州城争得你死我亡……
每一次,都没有例外。
乱世里亲情没有意义,人人只想自保,为了活下去易子而食。人性就是这样自私,好像易子而食就等于没有吃掉自己的孩子,无非是掩耳盗铃。
群雄逐鹿,兄弟阋墙,抢夺是唯一的主旨。
无聊透了。
一颗感受不到爱更不会爱人的心,怎么可能感受到世间的美好?温行约莫也猜出来李廓的用意是什么了……
“希言,想不想看看另一个世界?”李廓向他伸出手,“跟我一起去看看吧,那里还有你效忠的先帝。”
第166章 北斗
温兰殊平定幽州之后, 徐嗣光继续回到了幽州府君、卢龙节度使的位子上,一切看起来和当初没什么区别。
徐嗣光接连丧失二子,一夜之间老了十几岁, 亦是心力交瘁不愿继续主持大局,将自己的位子给了副将,而后退隐。
对于这一切, 萧锷并没什么感觉。他知道自己是凶手, 温兰殊也知道。温兰殊没有拆穿, 他也不需要有什么负罪感, 成王败寇,徐氏兄弟内斗,落得这样一个结局是咎由自取。
乱世的规矩看起来让人难以接受, 不过萧锷早就已经自洽。徐舒信敢犯上作乱, 就注定了会有人看不过去杀之以除后患;徐舒皓身为养子不知恩图报反倒是想着取而代之,也是找死。
就是看到徐嗣光那日渐苍老的脸,他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
温兰殊的同情心又泛滥了,带部下一起安顿好这位曾经的北地豪雄徐嗣光, 还说了好久好久的话,徐嗣光甚至打算过段时间剃度。
温兰殊不置可否, 经此巨变, 想要保全自身是人之常情, 所以他表示, 如果有需要, 可以帮助徐嗣光后续安置。
萧锷在村口等了温兰殊半天, 心道这选的地方倒也雅致。幽州地处北地, 没有小桥流水的婉约, 层次错落的民宅分布在半山腰, 将近日中,已经有了些许炊烟。战事结束,避乱入城的百姓又回到了自己在城里的家,河东军没有洗劫这些村落,他们倍感庆幸。
所以萧锷在那儿站着的时候,还有几个大娘问他饿不饿。
萧锷摆了摆手,他不大想说话,坐在石磨旁,左等右等,等温兰殊出来。
牧童牵着黄牛,即将入冬,田野里一地绿油油的过冬小麦,还有萝卜白菜。萧锷不是北方人,也了解一些北方人的习惯,他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地窖,萝卜青菜能囤一整个冬天,相比起他在蜀中常年吃辣,北方几乎没有这种习惯,吃辣会烂嘴角的。
迎面走过来几个挎着篮子的妇女,她们从菜地里刚扒了几个萝卜,走起路来无比轻快;小孩骑着竹马,蹦蹦跳跳;几个男子挑着扁担,打算去集市上买点东西回来。
他们互相问候,看见萧锷也会问好。
乡间小土路旁几棵树已经没了叶子,远处群山也一片萧索,按理说来这种季节应该没什么活力,人人都倦怠才是。
萧锷从这些人身上读出了一种以往从未体验过的感觉。
他们并不富有,可他们永远情感充沛。也许他们会盲目,会因为一点流言蜚语就恐慌至极,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毁灭之后,他们依旧在这篇土地顽强生长。
他们不知道帝王将相兴亡事,也不知道诗词歌赋才子佳人,在很多人看来,愚昧粗俗、不登大雅之堂。
他们和岁岁难老的天地山川共生,让颓废不堪的城池重新焕发生机。
他们是你,是我,是我们每一个人。
萧锷在石磨旁站立,换做以前,看到这种稀松平常的东西,他的目光根本不会逗留半分,不过现在,他觉得这些东西很有意思,黄澄澄的豆子进去,竟然能磨出豆腐来。
以前吃饭不觉得神奇,现在想想,一粒种子竟然能结出满满的麦穗,然后做成各种面食。
想着想着,就被自己逗笑了。
温兰殊刚好出来,和几个农夫一起聊天,不知聊到什么,竟然捧腹大笑,毫无之前在人前的架子。萧锷抱着双臂,装作刚刚什么都没想,目送温兰殊离自己越来越近。
“我以为你回去了,不好意思,说了很久。”温兰殊手里提着一条腊肉,“徐公送的,回去炒个小菜。”
“哦。”萧锷接了过去。
“我来看徐公,你为什么要跟着过来?”温兰殊问。
“……没什么。”萧锷目光躲闪,极其不自然。
温兰殊装聋作哑的功夫一流,接下来没再说话。萧锷觉得有些尴尬,“我昨天好像受了伤,手碰不到,你能不能帮我上个药?”
“会有医生给你上药的。”温兰殊目视前方,不偏不倚,亦不给萧锷任何遐想的空间。
二人走着走着,小路通往集市。此时此刻已经聚集了好多人,摊位在路旁排开,卖什么的都有,葱姜蒜,香料,小物件儿,琳琅满目,虽说比不上长安的精致,但胜就胜在小巧。桑梓树下,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砍价的几个人声音格外大,围着一杆秤不掰扯清楚不肯走。还有卖驴的,几头小驴在路边,头上插了标,鸡鸭鹅止不住地叫。
萧锷觉得很吵,不明白温兰殊为什么要来这种地方,回头一看,温兰殊已经在挑小物件儿,手里摩挲着一个木雕,匠人听他的话,将手里一截木料雕成了水獭的模样,憨态可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