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如此一来明堂之上秦晋双王,本朝从未有过这种先例。
秦晋二国都是战略要地,李楷敢把这两个地盘分给萧遥至少说明了一件事,这皇帝已经看开了,迟早有一天要被取而代之,那么随便吧,至少给个好下场。
古来朝代更迭,要么是按着三族杀,要么是你好我好体面点,李楷诚意给足,又是荡舟曲江又是潜心学习医术,摆明了乐意当个汉献帝,试探萧遥的底。
萧遥比较狡猾,笑而不语,让李楷如临大敌冷汗涔涔。歌舞管弦后回到乾极殿,一下子扑进里间的床榻里对身边的宦官说“吾命休矣”,然后当晚枯坐一晚把自己可能的死法想了个遍。
于是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小皇帝亲切地跟诸位朝臣说,“朕想禅位给秦王,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朝臣们傻眼了,纷纷劝谏表示陛下三思,还把祖宗全部搬出来,江山社稷怎么能说送人就送人呢?
李楷一直想探萧遥的底,奈何萧遥喜怒不形于色,让李楷捉摸不透,只能在喧闹朝臣里,无助地看向一旁不动声色的温兰殊。
温兰殊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李楷松了口气,这事儿好办了。
与此同时很多人在期待温兰殊的态度,因为温行淡出朝堂,和萧坦一起去晋阳养老了,目前能主事的除了卢臻就是温兰殊,如此一个重要人物竟然真的什么都不说?
当晚,萧遥手底下人开始劝进。一般来说,政权更迭要走流程,第一步就是劝进,然后权臣表示不行不行怎么可以这样呢,我是忠臣,然后皇帝心领神会也明白大势已去了,就借坡下驴,要禅位,权臣再推阻,说不可以,如此往返三次,叫三推三让。
要是温秀川在朝廷,估计会说一句,这跟过年送压岁钱似的。
秦王现在走的一步就是劝进,对此萧遥不表态——他最好的态度就是不表态。目前萧锷镇守东部,朝野上下多河东一脉,萧遥和事实上的皇帝没什么区别。
他招呼完这些人,就跑去问温兰殊的意见。
萧遥敲响温兰殊的院门,夕葵刚喂完猫,小跑着过来,看到萧遥顿时慌了神,“秦……”
萧遥颔首一笑,摸了把跑上来的虎子,“我来看晋王。”
他走过一片繁花似锦,在后院里看见正卷帷望月的温兰殊,便轻手轻脚绕到对方身后,“朝廷的事儿好杂,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陛下已经下定决心,你还在迟疑么?”温兰殊枕着萧遥的肩膀,闭上眼感受对方的温度和呼吸。
“我想问问你。”
“你想知道我的意见?”温兰殊想了想,“其实并不是很重要的。”
“嗯,那不说那么多了。”萧遥眼看温兰殊搪塞了过去,心想果然还是在犹豫。温兰殊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文人,受封异姓王已经是他的极限,真要谋权篡位,估计打心眼里会觉得有负温氏门风。
然而萧遥没那么多顾虑,如今只不过是在二者之间迟疑而已。而理智又会让萧遥选择那个最好的结局——因为他现在是秦王宇文铄。
萧遥有信心,能让温兰殊再度接受这一现实,毕竟萧遥要是真的当皇帝,对温兰殊的好处只多不少。
“不说那么多了,晋王。今晚咱们就结‘秦晋之好’……”说着萧遥拦腰把温兰殊抱入里屋,他感受到温兰殊在他怀里轻轻颤抖,终日劳累一扫而光,他太期待这一刻了。
他们好久没有这么亲密过了。
温兰殊仰躺在床榻上,下一刻萧遥解了绑在腰间的绶带,那是象征着尊严与权势的秦王绶带,他先是用丝绦绑了温兰殊的手,令对方双手越过头顶,被固定在床头木柱那里。
衣服很快就解了下来,如今并不是寒冷时节,单薄衣服解开便能露出躯体。温兰殊神情恍惚,双眼涣散,萧遥抚着他的眼尾,一条腿屈起抵在双腿之间,这种玩法带了些囚禁的意味,代表着这一刻,温兰殊由内而外,只属于萧遥一个人。
而温兰殊也极其配合地臣服着。
萧遥觉得那双眼太好看了,让他这辈子忘不了,从那以后再也不会有人的眼睛能唤起他的爱惜与情欲,一种包含了摧毁的快感的异样情绪,他鬓角猥张,轻轻将绶带盖住温兰殊的眼睛,在脑后打了个结。
温兰殊微一抿唇,这动作诱惑极了,明显的下颌线,瓷白的躯体,以及绝对顺服的神情,都彻底燃起了萧遥的欲望。
“子馥,你真是太勾人了。”
这夜的雨下了很久才停,屋内动静也很久才结束,萧遥脑海里反复回想着温兰殊蒙上眼咬唇忍痛的场景,无论自己做得多过火始终不发一言。上头的时候,萧遥还对温兰殊说,藩王的绶带还不够好看,等我当了皇帝,有个更好看的,等到时候你想吃琥珀核桃,我就拿玉玺给你砸。
温兰殊却像是触电一般求饶,喊了好几句“不”、“不要”,萧遥以为这是口是心非,反倒愈加猛烈。
一切结束的时候,大概已经到后半夜了。萧遥抱着温兰殊,洗了个澡。
如果他醒着,应该能发现,温兰殊一直没睡,双眼睁开。等到天快明的时候,四声杜鹃响起,天地间寂寥无声,他穿上了自己的衣服,身上有萧遥留下过的太多痕迹,尤其是腰胯那里,又画了朵兰花。
他早就准备好了行装,在一片青黛的清晨,推开院门,撑着伞步入尘世喧嚣。
·
五年后。
青城山下多了一处别野,名为“不记年”。里面住着一个黄衣医师,每日走街串巷专克疑难杂症,街坊邻居看到他总问个好,喊他“温医师”。而他总是背着一个小药箱,还会算命,随时随地来一卦。
这天不记年送走了几个病人,温兰殊终于能闲下来。夕葵做了饭,红线一身劲装从外面回来,习惯性逗弄虎子,“公子!塔娅说,一个月后要过来,想去青城山玩!”
温兰殊摆好碗筷,“多正常,她就喜欢来这边玩,每年都要来找你一次,一找就是半年。”
红线开开心心坐下,柳度尾随而至,温兰殊见状,赶紧多摆了一副碗筷。
一桌四人坐齐,刚好蜀葵花也开了,格外应景。红线眼神示意夕葵,夕葵撇撇嘴,闷头干饭。
柳度心领神会,“晋……”
“这里没有什么晋王。更何况,已经没有大周了。”温兰殊知道柳度要说什么。
温兰殊五年前离开长安,来蜀中找权随珠,自此建别野不问世事,悬壶济世。几乎是同时,宇文铄受禅称帝,改国号“秦”,自此,延续了二百余年的大周彻底结束。
李楷被封为周国公,从此之后也是逍遥山水,前几日还写信过来,说自己很好,还娶了萧氏女,二人婚后和睦。至于萧锷,也在之后娶了温氏女,一个个都成家了。
卢英时和裴洄还没遇见合适的人选,俩人一文一武,卢英时因功封侯,镇守边疆,一年回来那么一次,才能和裴洄见上面。卢彦则半年漠北半年中原,白衣行商,隐姓埋名,经常会在回长安的路上路过祭奠自己的“将军坡”,问他为什么还没想好,心里没人吗?
温兰殊这才想起来,卢彦则并不知道自己和萧遥的事儿。知道他和萧遥有矛盾的人不敢问,不知道的干脆不会问。
他们或许会好奇为什么萧遥还不立后,有好事者说,萧遥是因为早些年战乱丧了妻从此不复娶,甚至还编出来很多催人泪下的传闻,活脱脱把萧遥编成了一个一心一意不忘微贱时情深的守贞男子。
好在萧遥的接班人从一开始就定好了是萧锷,因此朝臣对于他不立后也没什么争议,毕竟谁天天闲的没事管人家□□那点儿事,只要接班人定好,不会掀起国本之争,没有人会过问。
吃完饭后,温兰殊习惯性去丈人观散心,路过一片池塘,蛙鸣声阵阵,芦苇如雪,阴天湿润的空气扑人面,他闭上眼,躺在亭子里漫无目的幻想。
萧遥有今日是应得的,他的功劳和势力,不称帝都说不过去,一切条件足够,萧遥顺理成章就是皇帝。改国号,改吏治,大刀阔斧之下,疮痍满目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人们渐渐从战争的阴影里走出。
已经很好了。
红线不敢问他为什么走……其实,温兰殊也说不明白。他理智上完全理解萧遥称帝的举动,可是感情上总是接受不了——如果还待在萧遥身边,那么萧遥和李昇有区别吗?他还是遭人非议的禁脔,还是要在皇权之下寻求喘息之机。如果纯粹是君臣还好,坐班完了回小院就是解脱,要是不纯粹呢,那可真是……
温兰殊打心眼里觉得君臣还是简单些好,而且他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也算是功德圆满。人家都讲究功成身退,他这么做也没错吧?
远处蹦蹦跳跳跑来几个小孩,最大的那个站在前头,虎虎生风,“今儿我给你们讲大破贺兰庆云的那一节……”
“哥你跟我们讲谁最厉害吧!”
秦晋二国都是战略要地,李楷敢把这两个地盘分给萧遥至少说明了一件事,这皇帝已经看开了,迟早有一天要被取而代之,那么随便吧,至少给个好下场。
古来朝代更迭,要么是按着三族杀,要么是你好我好体面点,李楷诚意给足,又是荡舟曲江又是潜心学习医术,摆明了乐意当个汉献帝,试探萧遥的底。
萧遥比较狡猾,笑而不语,让李楷如临大敌冷汗涔涔。歌舞管弦后回到乾极殿,一下子扑进里间的床榻里对身边的宦官说“吾命休矣”,然后当晚枯坐一晚把自己可能的死法想了个遍。
于是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小皇帝亲切地跟诸位朝臣说,“朕想禅位给秦王,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朝臣们傻眼了,纷纷劝谏表示陛下三思,还把祖宗全部搬出来,江山社稷怎么能说送人就送人呢?
李楷一直想探萧遥的底,奈何萧遥喜怒不形于色,让李楷捉摸不透,只能在喧闹朝臣里,无助地看向一旁不动声色的温兰殊。
温兰殊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李楷松了口气,这事儿好办了。
与此同时很多人在期待温兰殊的态度,因为温行淡出朝堂,和萧坦一起去晋阳养老了,目前能主事的除了卢臻就是温兰殊,如此一个重要人物竟然真的什么都不说?
当晚,萧遥手底下人开始劝进。一般来说,政权更迭要走流程,第一步就是劝进,然后权臣表示不行不行怎么可以这样呢,我是忠臣,然后皇帝心领神会也明白大势已去了,就借坡下驴,要禅位,权臣再推阻,说不可以,如此往返三次,叫三推三让。
要是温秀川在朝廷,估计会说一句,这跟过年送压岁钱似的。
秦王现在走的一步就是劝进,对此萧遥不表态——他最好的态度就是不表态。目前萧锷镇守东部,朝野上下多河东一脉,萧遥和事实上的皇帝没什么区别。
他招呼完这些人,就跑去问温兰殊的意见。
萧遥敲响温兰殊的院门,夕葵刚喂完猫,小跑着过来,看到萧遥顿时慌了神,“秦……”
萧遥颔首一笑,摸了把跑上来的虎子,“我来看晋王。”
他走过一片繁花似锦,在后院里看见正卷帷望月的温兰殊,便轻手轻脚绕到对方身后,“朝廷的事儿好杂,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陛下已经下定决心,你还在迟疑么?”温兰殊枕着萧遥的肩膀,闭上眼感受对方的温度和呼吸。
“我想问问你。”
“你想知道我的意见?”温兰殊想了想,“其实并不是很重要的。”
“嗯,那不说那么多了。”萧遥眼看温兰殊搪塞了过去,心想果然还是在犹豫。温兰殊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文人,受封异姓王已经是他的极限,真要谋权篡位,估计打心眼里会觉得有负温氏门风。
然而萧遥没那么多顾虑,如今只不过是在二者之间迟疑而已。而理智又会让萧遥选择那个最好的结局——因为他现在是秦王宇文铄。
萧遥有信心,能让温兰殊再度接受这一现实,毕竟萧遥要是真的当皇帝,对温兰殊的好处只多不少。
“不说那么多了,晋王。今晚咱们就结‘秦晋之好’……”说着萧遥拦腰把温兰殊抱入里屋,他感受到温兰殊在他怀里轻轻颤抖,终日劳累一扫而光,他太期待这一刻了。
他们好久没有这么亲密过了。
温兰殊仰躺在床榻上,下一刻萧遥解了绑在腰间的绶带,那是象征着尊严与权势的秦王绶带,他先是用丝绦绑了温兰殊的手,令对方双手越过头顶,被固定在床头木柱那里。
衣服很快就解了下来,如今并不是寒冷时节,单薄衣服解开便能露出躯体。温兰殊神情恍惚,双眼涣散,萧遥抚着他的眼尾,一条腿屈起抵在双腿之间,这种玩法带了些囚禁的意味,代表着这一刻,温兰殊由内而外,只属于萧遥一个人。
而温兰殊也极其配合地臣服着。
萧遥觉得那双眼太好看了,让他这辈子忘不了,从那以后再也不会有人的眼睛能唤起他的爱惜与情欲,一种包含了摧毁的快感的异样情绪,他鬓角猥张,轻轻将绶带盖住温兰殊的眼睛,在脑后打了个结。
温兰殊微一抿唇,这动作诱惑极了,明显的下颌线,瓷白的躯体,以及绝对顺服的神情,都彻底燃起了萧遥的欲望。
“子馥,你真是太勾人了。”
这夜的雨下了很久才停,屋内动静也很久才结束,萧遥脑海里反复回想着温兰殊蒙上眼咬唇忍痛的场景,无论自己做得多过火始终不发一言。上头的时候,萧遥还对温兰殊说,藩王的绶带还不够好看,等我当了皇帝,有个更好看的,等到时候你想吃琥珀核桃,我就拿玉玺给你砸。
温兰殊却像是触电一般求饶,喊了好几句“不”、“不要”,萧遥以为这是口是心非,反倒愈加猛烈。
一切结束的时候,大概已经到后半夜了。萧遥抱着温兰殊,洗了个澡。
如果他醒着,应该能发现,温兰殊一直没睡,双眼睁开。等到天快明的时候,四声杜鹃响起,天地间寂寥无声,他穿上了自己的衣服,身上有萧遥留下过的太多痕迹,尤其是腰胯那里,又画了朵兰花。
他早就准备好了行装,在一片青黛的清晨,推开院门,撑着伞步入尘世喧嚣。
·
五年后。
青城山下多了一处别野,名为“不记年”。里面住着一个黄衣医师,每日走街串巷专克疑难杂症,街坊邻居看到他总问个好,喊他“温医师”。而他总是背着一个小药箱,还会算命,随时随地来一卦。
这天不记年送走了几个病人,温兰殊终于能闲下来。夕葵做了饭,红线一身劲装从外面回来,习惯性逗弄虎子,“公子!塔娅说,一个月后要过来,想去青城山玩!”
温兰殊摆好碗筷,“多正常,她就喜欢来这边玩,每年都要来找你一次,一找就是半年。”
红线开开心心坐下,柳度尾随而至,温兰殊见状,赶紧多摆了一副碗筷。
一桌四人坐齐,刚好蜀葵花也开了,格外应景。红线眼神示意夕葵,夕葵撇撇嘴,闷头干饭。
柳度心领神会,“晋……”
“这里没有什么晋王。更何况,已经没有大周了。”温兰殊知道柳度要说什么。
温兰殊五年前离开长安,来蜀中找权随珠,自此建别野不问世事,悬壶济世。几乎是同时,宇文铄受禅称帝,改国号“秦”,自此,延续了二百余年的大周彻底结束。
李楷被封为周国公,从此之后也是逍遥山水,前几日还写信过来,说自己很好,还娶了萧氏女,二人婚后和睦。至于萧锷,也在之后娶了温氏女,一个个都成家了。
卢英时和裴洄还没遇见合适的人选,俩人一文一武,卢英时因功封侯,镇守边疆,一年回来那么一次,才能和裴洄见上面。卢彦则半年漠北半年中原,白衣行商,隐姓埋名,经常会在回长安的路上路过祭奠自己的“将军坡”,问他为什么还没想好,心里没人吗?
温兰殊这才想起来,卢彦则并不知道自己和萧遥的事儿。知道他和萧遥有矛盾的人不敢问,不知道的干脆不会问。
他们或许会好奇为什么萧遥还不立后,有好事者说,萧遥是因为早些年战乱丧了妻从此不复娶,甚至还编出来很多催人泪下的传闻,活脱脱把萧遥编成了一个一心一意不忘微贱时情深的守贞男子。
好在萧遥的接班人从一开始就定好了是萧锷,因此朝臣对于他不立后也没什么争议,毕竟谁天天闲的没事管人家□□那点儿事,只要接班人定好,不会掀起国本之争,没有人会过问。
吃完饭后,温兰殊习惯性去丈人观散心,路过一片池塘,蛙鸣声阵阵,芦苇如雪,阴天湿润的空气扑人面,他闭上眼,躺在亭子里漫无目的幻想。
萧遥有今日是应得的,他的功劳和势力,不称帝都说不过去,一切条件足够,萧遥顺理成章就是皇帝。改国号,改吏治,大刀阔斧之下,疮痍满目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人们渐渐从战争的阴影里走出。
已经很好了。
红线不敢问他为什么走……其实,温兰殊也说不明白。他理智上完全理解萧遥称帝的举动,可是感情上总是接受不了——如果还待在萧遥身边,那么萧遥和李昇有区别吗?他还是遭人非议的禁脔,还是要在皇权之下寻求喘息之机。如果纯粹是君臣还好,坐班完了回小院就是解脱,要是不纯粹呢,那可真是……
温兰殊打心眼里觉得君臣还是简单些好,而且他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也算是功德圆满。人家都讲究功成身退,他这么做也没错吧?
远处蹦蹦跳跳跑来几个小孩,最大的那个站在前头,虎虎生风,“今儿我给你们讲大破贺兰庆云的那一节……”
“哥你跟我们讲谁最厉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