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嘉陵有心偷懒,朝臣却是勤勤恳恳。
  被押进牢里的马元亮没两下就招了。
  他资质文采一般,一直妒忌自己的表妹薛元霜。他认为马家供养薛元霜吃喝已经仁至义尽,薛元霜也应该付出点什么。他知道“养名”的重要,自己做的诗赋文章不可能获得达官贵人的青睐,便窃取了薛元霜的时文。
  他伙同家中人阻断了薛元霜上进之路,只要她不来长安,以乡里之闭塞,她未必知道自己窃取她文赋的机会,况且,一旦将人制住,就算未来她知道真相又有何妨?
  在马元亮看来,就算薛元霜灵心慧性,是逸群之才,可作为一个女人,就该留在乡里嫁人,相夫教子,而不是张口闭口都是“宣启之政”,自认为有办法打破藩篱,走向那个不属于她的位置。
  真是荒谬!
  马元亮心中犹愤愤不平,可结局已定,等待他的不仅仅是剥夺功名。
  至于薛元霜——
  朝臣倒是想要偷懒,毕竟解决了马元亮就够了,至于“苦主”,找不找又有什么紧要?
  可赵嘉陵下诏催促。
  任务都做到一半了,赵嘉陵可不想因为薛元霜没有获得公正的对待而导致成就完不成。
  她可以懈怠,但朝臣不行。
  只要说一声干不了,有的是人干。
  圣人金口玉言,朝官自然奉诏,命人快马加鞭前往汾阴马家找到薛元霜。
  这一去一回,时间就到了九月。
  可不是好消息,薛元霜竟然失踪了!
  得到消息的赵嘉陵脸色郁郁,都无心欣赏谢兰藻的美貌。
  【这不是朕不努力,薛元霜踪迹全无了,难道就卡在这里吗?那我之前的努力不是无用功?】
  赵嘉陵不爽,跟明君系统讲道理。
  【要是这样的话,日后有任务不要叫朕做了!】
  现在不是常朝,殿中只有谢兰藻和几个文臣在,他们都能听到赵嘉陵的心声。
  一听“不做任务”之类的任性话语,心中忽地一凛。虽然任务成就带来的好东西未曾彰显,但神灵提起过未来的大雍百姓富足、天下太平的模样。别说是骚扰边境的北狄和西戎,就连征服海外都不在话下。
  神灵有赐,陛下可不能不受啊!
  就算陛下真的什么都不愿意做,那也无妨,他们会努力达成神灵颁下的任务的。
  明君系统就怕好不容易支棱起一点的赵嘉陵摆烂,忙说:【还在世上呢,甚至已经到了长安了。】
  赵嘉陵:“?”这么快吗?可如何避过从长安过去的使者的?
  【难道她发现马元亮盗窃她的诗文,先一步来长安告御状,准备击鼓鸣冤了?】
  【这倒没有。】明君系统纠结了一会儿,还是说,【她的确知道马元亮从中作梗,害她举业不成,长年蹉跎了。不过她来长安不是为了鸣冤,而是成功过了解试,准备省试了。】
  赵嘉陵继续问:【蒲州那边的官员想开了?】
  系统:【并没有,是她冒籍前往关内道的华州取解。】
  赵嘉陵:“……”
  谢兰藻:“……”
  本朝律令,举子应在籍贯所在地取解,可由于京兆府以及华、同二州,荐送的举子更容易得第,使得不少士人离开家乡去他州取解,甚至有觑准时间差在两地取解的,屡禁不绝。冒籍之事一旦追究,被牵连者必定不少,故而开国以来,鲜有追究到底的,可终究是违律之事。
  如果赵嘉陵当作不知道,那就是变相鼓励士人冒籍。
  可要是追究起来,薛元霜恐怕没法参与省试了。
  明君系统:【宿主可以追究她的过失,取缔她在华州取得的科名。但马元亮之事得给她补偿,让她从京兆府入试。】
  赵嘉陵琢磨一阵,觉得颇有道理,又道:【在长安哪呢?朕要怎么去找她?】
  总不能说自己能掐会算,知道薛元霜的住处吧?
  系统:【胜业坊的裴家旧宅。】
  赵嘉陵心声起,其实也只是过了刹那。
  谢兰藻听到“裴家旧宅”时,漆黑的眸子泛起了几分冷意。胜业坊的裴家旧宅是裴思礼在京中的宅邸,裴思礼即是先帝给赵嘉陵留下的辅政大臣之一——成功荣归故里的那个。
  但“荣归”只是表面上的,裴思礼退下后,他在京中的几个儿子都被贬谪出京。如今裴思礼那一支的子弟,只有一个在长安,即裴思礼的长孙裴长卿,任太常博士。
  裴家人倒是没做什么人神共愤的恶事来,对宣启之政部分政策也有推动之功。但裴思礼并不认同谢兰藻对付其余两位辅政之臣,希望能够维持先帝布下的平衡局面。
  既然如此,谢兰藻便也不再心慈手软。
  薛元霜怎么与裴家走到一起?
  若非是那系统的任务在,谢兰藻绝对会选择把薛元霜弃而不用。
  “薛娘子高才绝伦,未在乡里,或许已经赴京。”户部尚书沉思片刻,主动替赵嘉陵排忧解难,她道,“蒲州虽属河东,可与京畿道同州相邻。若薛娘子有意出仕,游历京城是上选。”
  赵嘉陵正愁没有理由让底下的人去调查,一听户部尚书的话,当即喜上眉梢,道:“依卿之言,将人找出。”
  群臣称喏。
  赵嘉陵心中悬着的事落地,摆了摆手,示意宰臣们离开,只留了谢兰藻在殿中。
  在薛元霜的事情上,谢兰藻一言不发,赵嘉陵不由得想了许多。
  她起身走向谢兰藻,腰间与玉佩一并悬挂着的护身符也随着她的步履摇曳。
  她凝视着谢兰藻,清了清嗓子道:“你是在担心薛元霜与裴家牵连深吗?”没等谢兰藻应声,她又说,“朕记得你与裴家不好。”
  赵嘉陵登基数年,能管的事少,但不代表着她一无所知。位卑的小臣未必记得,但当初的几个先帝老臣,都印象深刻。河东裴氏是名门望族,诗礼传家,百年来,拜相者众多。可因着家传儒学,裴思礼凡事都以礼法为先,赵嘉陵其实很是不耐。
  谢兰藻垂眸掩住心思,她恭声道:“臣岂会因私心遗才于野?不论薛娘子与裴家如何,都只看本事。至于裴家,若有人才可论,臣也会拔举一二。”顿了顿,她故作诧异道,“不过,陛下为何要这么说?是已经确认薛娘子在裴家了吗?”
  赵嘉陵沉默了一下,她都说了什么啊。
  她顺着谢兰藻的话一点头,注意力又转到话的前半截,暗想道:【真的吗?我不信。】
  光风霁月是有,但能立身于朝堂,不会时时刻刻都光明磊落。
  谢兰藻被赵嘉陵的心声一刺,眸色微暗。
  赵嘉陵端详着谢兰藻,心声越发活跃。
  【不论你做什么,朕都会原谅你的。谁让朕大度呢?就算你要大搞连坐,不愿用薛元霜也没关系。】
  【谢兰藻,你心中有朕,朕也心中有你。】
  【嘎嘎嘎。】
  谢兰藻心中才掀起了被赵嘉陵看透阴暗心思的波澜,随即又被一连串诡异的笑声打散。
  她深吸一口气,抬头直视赵嘉陵。
  是因为那什么系统疯了?还是因为接下了本不愿意挑起的江山社稷,不堪重负才如此?
  “你这么看我作甚?”赵嘉陵压了压唇角的笑,跟谢兰藻来了个深情对望。
  可谢兰藻的眼神仍旧是冷的,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哀怜,但很快便掩藏住。
  就像她皇姐出殡那天。
  谢兰藻在怜什么?怜她?还是怜她的皇姐?
  死者为大,赵嘉陵用尽涵养,压下即将出口的恶言。
  她抿了抿唇,朝着谢兰藻道:“谢兰藻,你放肆!”
  默然片刻。
  谢兰藻低头,道:“臣有罪。”
  赵嘉陵轻哼:“谁准你直视朕的?”
  【快说你是情难自禁!快说啊!谢兰藻,别逼我求你。】
  赵嘉陵的心声让谢兰藻记起一些被埋藏的旧事。
  从磨人这点来看,她没有变多少。
  笑了一声后,谢兰藻再度抬起头来,她的眸光定落在赵嘉陵清隽的脸上。
  只是幼时的“银月盘”渐渐有了棱角。
  小六娘失去了她的高霞明月和青松白云,只剩下江山社稷和元元之民。
  谢兰藻道:“臣不能自抑,望陛下恕罪。”
  赵嘉陵掩着唇轻咳一声:“朕原谅你了。”
  第16章
  谢兰藻忌惮裴家,可知道那与赵嘉陵的任务有关,再加上赵嘉陵已将她的心思看穿,甚至反过来安慰她,她更是不可能阻碍找寻薛元霜的人。
  虽然说已经从皇帝心声中听到薛元霜所在,但相关的官员没有直接驱人前往胜业坊裴家。而是将余深的所作所为公布出来,鼓动人心,再顺势将找寻薛家娘子的事提出。
  胜业坊,裴家旧宅。
  薛元霜住进去其实才一日,虽然与裴长卿见了一面,但毕竟不熟,没什么可聊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