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继姐未婚夫 第26节
岑氏笑了笑:“你一个姑娘家怎就这般爱看书,学些拿的出手的琴棋书画就行了,最多在绣活上下下功夫,往后也能叫人称赞称赞。你整日闷在房里看书,倒不像是个姑娘像个公子了。”
岑氏又看向了弟妹贺氏:“如今秉之眼看着就要成婚了,弟妹也该操心操心丹嬿的婚事了,女儿家最要紧的便是这个了,弟妹教她学着管家看看账册才是正经,怎好由着她看那些孤本游记,有什么用处呢?还叫老夫人也上心了,特意寻了这些书给丹嬿。”
贺氏笑了笑:“劳嫂嫂操心了,我还舍不得将丹嬿这般早就嫁出去呢。”
岑氏在心中撇了撇嘴,看着陆丹嬿袖口沾着的几滴墨迹,眼底又露出几分不屑来。
女儿家弄这些文墨有什么用处,传出个喜好读书的名声,难道就能叫人高看一眼吗?
贺氏出身不比她好,如今倒叫女儿经营出一个才女的名声,当她不知道她是个什么心思,不过是装模作样沽名钓誉罢了。
她这个弟妹,怕是心高着呢,难不成还想叫陆丹嬿靠着这才女的名声攀上高枝儿去?当旁人都是傻的呢?
松雪堂
陆秉之听完孙嬷嬷的回禀,勾了勾唇角,眉眼间带出几分笑意来:“她这样说,竟也不怕丢了颜面,叫嬷嬷你看轻了?”
孙嬷嬷瞧着他脸上的神色,知道世子没觉着崔令胭这话有哪里不妥,反倒是生出几分说话的兴致来,心中不免又高看了崔令胭几分。
“怎么会呢?奴婢反倒觉着崔三姑娘通透聪慧,难得又有几分赤诚之心,比起崔大姑娘来,更适合当这个世子夫人呢,方才老夫人也是这样说的。”
陆秉之闻言看了孙嬷嬷一眼:“祖母和她相处不过几回,竟就帮着她说话了,我可不记得,祖母之前什么时候在我跟前儿说过崔令徽的好,看来她笼络人心的本事也是不一般的,往后嫁过来,我可不敢轻易欺负了她。”
第41章 头疾
“多谢祖母如此护着胭儿。”……
孙嬷嬷听着陆秉之这话,眼底露出几分诧异来,世子一向性子清冷,这会儿却说出这番调侃的话来。
她也揣摩不出世子真正的心思,只盼着崔令胭嫁过来后,夫妻两个能好好相处。要不然,老夫人还不知如何操心呢。
想到方才过来时遇到亭子里坐着闲聊的大夫人岑氏和二姑娘陆丹若,孙嬷嬷心里又生出几分忧愁来。
国公府虽显赫,可岑氏是继室,世子和二姑娘虽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可相处起来倒像是个外人一样,崔令胭嫁过来,还不知是何等情形呢,也不知能不能和这对母女相处好。
孙嬷嬷见着陆秉之打趣了一句就继续低头看着手中的书,便福了福身子要退下去。
视线一移,却是落在了放在案桌上的一个盒子里,里头装着的是两只绣工精致的荷包。
孙嬷嬷是知道崔令胭送了世子回礼的,她只是没想到世子竟没吩咐观言将这荷包收起来,反倒是摆在这里,明显是不打算将两个荷包闲置了。
孙嬷嬷心中一惊,又朝陆秉之看了一眼,这才转身退了出去。
......
京城里关于宁寿侯府的流言蜚语满天飞,宁寿侯府的气氛也格外的凝重。
翌日一早,崔令胭才刚醒来,就见着碧柔快步进来,带着几分急切道:“姑娘,老夫人因着二姑娘的事情动了气,昨晚犯了头疾,折腾了一整夜。二夫人卞氏自觉没有教导好二姑娘这个庶女,叫她做出这等败坏府里名声的事情来,一大早便跪在了樨兰院外头,到这会儿老夫人都没叫她进去呢。”
“姑娘也收拾收拾,去樨兰院露个面,即便不用姑娘亲自侍疾,多少也表露出孝顺来,莫叫人抓住了把柄。”
崔令胭点了点头,梳洗打扮后便一路去了樨兰院。
才踏进院里,就见着了跪在廊下面色有几分苍白的卞氏。
见着她进来,卞氏目光里闪过一丝难堪。
不等崔令胭开口,帘子打起,有丫鬟从里头出来,对着卞氏福了福身子道:“二夫人,老夫人叫您进去呢。”
卞氏点了点头,扶着丫鬟的手站起身来,动作艰难一步步往屋子里走去。
崔令胭跟在她身后,也进了屋子。
刚一进去便闻到一股浓浓的药味儿,翟老夫人靠在软塌上,额头上戴着一个湖绿色的抹额,气色十分不好。
戚氏站在一旁侍奉着她喝药,喝完药后才将空碗放在了大丫鬟手中端着的托盘里。
三夫人高氏也立在一旁,点燃了安神的熏香。
见着卞氏和崔令胭一前一后进来,戚氏的视线落在卞氏这个弟妹身上,眼底闪过一丝快意。
自打她嫁进侯府,卞氏何曾将她这个大嫂放在眼里过。可偏偏老夫人偏心这个儿媳,崔慎思这个长孙又身子康健,颇得老夫人喜欢,所以平日里也愈发给卞氏体面。
这还是头一回卞氏在她面前如此落了脸面,戚氏心中如何能不觉着畅快解气。
她这般想着,又看了跟在卞氏身后的崔令胭一眼,眉眼间没有亲近,反倒是露出几分复杂来。
这回她也没想到陆秉之竟会这般帮着胭丫头,陆秉之如此行事对长房来说是件好事,可她也揣测不出陆秉之真正的心思。
难不成,胭丫头这相貌真入了陆秉之这个卫国公世子的眼?
戚氏这般想着,又摇了摇头,觉着自己是多心了,陆秉之那样身份的人,如何会对胭丫头动了心思呢?胭丫头容貌虽好,可自小在戚家长大,外人哪怕不说心中也要低看了她这个宁寿侯府的嫡女几分,甚至觉着胭丫头不如自小在侯府长大的崔令音的也大有人在。
胭丫头容貌再好,怕也没那份儿福气叫陆秉之另眼相待吧。只怕陆秉之如此行事只是为着国公府的体面。
“媳妇见过母亲。”
“孙女儿给祖母请安。”卞氏和崔令胭上前请安。
翟老夫人瞧着卞氏略显苍白的脸色,没继续当着众人的面给卞氏没脸,只吩咐道:“这回的事情我也不迁怒于你,毕竟音丫头虽记在你的名下,可性子多半也是随了那文姨娘,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惯会做那些下作的事情。如今事已至此,她的名声坏了,等胭丫头成婚后就将她和文姨娘送去庄子上吧。她不是嫡出,如今名声尽毁也不必继续记在你名下了,该是庶出便是庶出,没得咱们这些当长辈的给了她体面她却是自视甚高,敢生出那些不该有的心思来。”
卞氏对崔令音这个庶女本就没有多少疼爱,当初将她记在自己名下也不过想博个好名声,显得她这个嫡母对底下的庶女慈爱,叫人觉着她贤惠大度罢了。如今崔令音自己犯了大错坏了名声,她是巴不得不要这个女儿呢,只是老夫人不开口,她也不好做得太过了。这会儿老夫人说出此事,卞氏连忙应道:“是,母亲说得没错,音丫头就是不知分寸,忘了自个儿的庶出的身份了,才闯出这桩祸事来,连带着坏了咱们宁寿侯府的名声。”
翟老夫人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说这个话题。
她的视线落在崔令胭身上,含笑道:“胭丫头这回也受了惊吓,如今事情查清楚,胭丫头也能安安心心嫁过去了。”
崔令胭露出几分感激来,眼圈微微一红,对着翟老夫人福了福身子,道:“都是祖母替胭儿做主,也是因着胭儿的事情才叫祖母操心犯了头疾,胭儿心中实在是不安。只盼着嫁去国公府后能尽早立住脚,莫要被人看低了,才能回报祖母对胭儿的疼爱。”
昨个儿明眼人都看出来翟老夫人是想叫崔令胭开口替崔令音求情,将这桩丑事遮掩下来的。她毕竟是未来的世子夫人,国公府再如何也会给崔令胭这个脸面。
可谁也没想到,崔令胭却是说自己一个晚辈做不得主,一切都凭翟老夫人这个祖母做主。
她如此说,翟老夫人这个当祖母的反倒是被将了一军,不能当着孙嬷嬷的面不辨是非,遮掩住这桩丑事了。
府里的人没一个是傻的,如何不知老夫人这头疾一则是因着二姑娘崔令音,二则也是因着崔令胭这个未来的世子夫人,非要将这件姐妹阋墙的事情给闹开来,为着自己的名声全然不将侯府的体面放在心中。
老夫人心中有气,又不好对着崔令胭这个未来的世子夫人发作,自然身子难受犯了头疾。
这会儿崔令胭这么说,又对着老夫人露出这般孺慕感激的模样,屋子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气氛颇为诡异。
站在一旁的丫鬟婆子心中也颇觉诧异,没料到三姑娘竟这般能说会道,眼圈说红就红。
若不是三姑娘自小在戚家长大,和老夫人也没相处过多少时间,她们便也信了这份儿孺慕和感激。
可三姑娘心中真如此想吗?她们倒不觉着是真的,不过是演戏罢了。
高门大宅的姑娘夫人们哪个不会演戏,可三姑娘这般,倒叫她们有些不大习惯了。
还以为戚家帮着养出来的姑娘没有如此城府,可偏偏,三姑娘比起大姑娘崔令徽来,实在是能屈能伸,高明太多了。
翟老夫人闻言深深看了崔令胭一眼,才笑道:“胭丫头多心了,当祖母的自然该庇护于你。只盼着你嫁去国公府能得了体面,得了世子和窦老夫人的喜欢,这样对咱们宁寿侯府才是一件好事。”
“至于音丫头你就莫要放在心上了,等她在庄子上养些日子,我打算将她嫁到南边儿去,一辈子都不回京城,你也不用想着往后如何和她这个堂姐相处。”
崔令胭闻言一点儿都不觉着意外,那个梦里她被崔令徽算计坏了名声,府里这些长辈便是如此处置的。
她们哪里会想她根本就是无辜的,哪里会想她那样嫁给戚绍章,被人看低了日后在戚家过得是什么日子?
崔令
胭压下这些心思,福了福身子,道:“多谢祖母如此护着胭儿。”
一番祖孙情深后,翟老夫人露出几分疲惫来,留了戚氏和高氏在屋里侍疾,叫卞氏和崔令胭退下了。
二人从屋里出来,走出樨兰院,卞氏对着崔令胭道:“这回是音丫头不对,叫你受了这么多委屈,如今她自作自受,往后嫁出去也和二房没什么干系,胭丫头可莫要因着这桩事情就和婶婶有了嫌隙才是。你虽自小在戚家长大,可毕竟姓崔,日后嫁去国公府成了世子夫人,也是咱们崔家的姑奶奶。”
崔令胭莞尔一笑:“二婶这样说倒是生分了,胭儿哪里会因着二堂姐的事情就和府里生分了。胭儿嫁出去自然还是想着和娘家亲近的,不然若是受了委屈,也没人能给胭儿做主。”
卞氏听崔令胭这般说,心里头这才松了一口气,也觉着比起崔令徽和崔令音来,反倒是崔令胭这个自小养在戚家的姑娘更适合嫁给陆秉之。
因为这丫头懂得审时度势,更是能屈能伸,难得的通透清明,身上又没有那股子傲气。
卞氏笑了笑拍了拍她的手,温声道:“你能这样想我也能放心了,往后有什么事情尽管和二婶说,你母亲执掌中馈事情多兴许顾不上你,你和我说也是一样的。”
崔令胭点了点头,目送卞氏离开。
碧岚院
崔令音拿着帕子帮躺在榻上的文姨娘擦着汗,忍不住落泪道:“姨娘若是疼的厉害,女儿求求外头的人,叫她们弄些止疼的药。”
文姨娘脸色苍白,看了眼崔令音额头上的伤,艰难道:“没用的,如今不过白白舍下脸面,谁会帮咱们母女呢?”
“好孩子你回你屋里吧,别在这耳房待着了,免得旁人看低了你。而且,姨娘身上有伤,屋子里闷得很,对你额头上的伤也不好,若是留下疤痕,叫姨娘如何忍心呢?”
崔令音神色落寞,带着几分苦涩道:“留疤便留疤吧,音儿如今坏了名声,怕也寻不到什么好人家了,要这张容貌又有什么用处?”
正说着话,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第42章 隐秘
崔令音闻声朝门口看去,一眼便见着了推门而入的人是卞氏身边的姚嬷嬷。
姚嬷嬷被屋子里的味道冲了个正着,蹙了蹙眉拿起手中的帕子掩住了鼻子,视线这才落到了趴在床榻上脸色苍白的文姨娘,还有守在床边额头上带着伤的崔令音这边。
“二姑娘自小记在夫人名下,被夫人教导着长大,平日里和姨娘你并不亲近。如今看来,这些竟是演戏给夫人看的。二姑娘和文姨娘如此母女情深,哪里需要夫人这个嫡母的看顾呢?”
文姨娘听着姚嬷嬷这话脸色愈发白了几分,眼底露出慌乱和不安来,下意识就朝守在床边的女儿崔令音看去,心中也分外愧疚,后悔没早些叫女儿回她屋里去,反倒在耳房照顾她这个姨娘。这事情传到卞氏耳中,被姚嬷嬷一番添油加醋下,卞氏哪怕心中对音丫头还有半分怜惜,只怕也消散殆尽了。
崔令音也听出了姚嬷嬷话中的嘲讽,她眼底露出几分恼意,如今她落魄了竟连一个下人都敢如此当面嘲讽她,不将她这个侯府姑娘放在眼里了。
她拍了拍文姨娘的手以示安抚,随即站起身来对着姚嬷嬷微微福了福身子,道:“嬷嬷过来可是母亲有什么吩咐?”
姚嬷嬷见着她此刻还没有全然狼狈反倒强自镇定,心中倒是有些意外,可崔令音虽心比天高,可一个庶出的身份就注定了她走错一步路就再也翻不了身了,再多的心高气傲都是无用的。
这般想着,姚嬷嬷直接道明了来意:“昨晚因着二姑娘的事情老夫人动了气,半夜里犯了头疾一整晚都没睡安稳。今早夫人跪在樨兰院廊下请罪,跪了有半个时辰才被老夫人叫进了屋内。老夫人说了,待三姑娘和陆世子完婚后,就将二姑娘嫁到南边儿去,离京城远远的,也省得京城里的人提起二姑娘就想到侯府这出姐妹阋墙的丑事来,夫人也应下了,叫姑娘好自为之。”
崔令音听着姚嬷嬷这话,脸色煞白,身子晃了晃差点儿就跌倒在地上。
文姨娘更是不顾身上的伤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只是她才刚一动,额头上就渗出大颗大颗的汗珠来。
“不,音丫头犯了错甘愿受罚,老夫人和夫人若是恼怒,贱妾愿意自裁谢罪,还求老夫人能叫音丫头留在京城,莫要将她远远嫁出去!”
文姨娘说着,痛哭流涕,万分后悔自己一时心软听了女儿的话,做出这桩难以挽回的错事来。
姚嬷嬷见着她们母女二人这般模样,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道:“姑娘和姨娘好自为之吧,莫要再闹腾了,不然不等三姑娘嫁去卫国公府老夫人就容不得你二人继续留在府里了。老夫人是不想再闹出什么流言蜚语来,可若是真叫老夫人失了最后一点儿慈悲心,姑娘和姨娘也不是不能出个什么差池的。”
姚嬷嬷说完这话,看着身子一软跌倒在地上的崔令音,面露唏嘘,转身走出了耳房。
岑氏又看向了弟妹贺氏:“如今秉之眼看着就要成婚了,弟妹也该操心操心丹嬿的婚事了,女儿家最要紧的便是这个了,弟妹教她学着管家看看账册才是正经,怎好由着她看那些孤本游记,有什么用处呢?还叫老夫人也上心了,特意寻了这些书给丹嬿。”
贺氏笑了笑:“劳嫂嫂操心了,我还舍不得将丹嬿这般早就嫁出去呢。”
岑氏在心中撇了撇嘴,看着陆丹嬿袖口沾着的几滴墨迹,眼底又露出几分不屑来。
女儿家弄这些文墨有什么用处,传出个喜好读书的名声,难道就能叫人高看一眼吗?
贺氏出身不比她好,如今倒叫女儿经营出一个才女的名声,当她不知道她是个什么心思,不过是装模作样沽名钓誉罢了。
她这个弟妹,怕是心高着呢,难不成还想叫陆丹嬿靠着这才女的名声攀上高枝儿去?当旁人都是傻的呢?
松雪堂
陆秉之听完孙嬷嬷的回禀,勾了勾唇角,眉眼间带出几分笑意来:“她这样说,竟也不怕丢了颜面,叫嬷嬷你看轻了?”
孙嬷嬷瞧着他脸上的神色,知道世子没觉着崔令胭这话有哪里不妥,反倒是生出几分说话的兴致来,心中不免又高看了崔令胭几分。
“怎么会呢?奴婢反倒觉着崔三姑娘通透聪慧,难得又有几分赤诚之心,比起崔大姑娘来,更适合当这个世子夫人呢,方才老夫人也是这样说的。”
陆秉之闻言看了孙嬷嬷一眼:“祖母和她相处不过几回,竟就帮着她说话了,我可不记得,祖母之前什么时候在我跟前儿说过崔令徽的好,看来她笼络人心的本事也是不一般的,往后嫁过来,我可不敢轻易欺负了她。”
第41章 头疾
“多谢祖母如此护着胭儿。”……
孙嬷嬷听着陆秉之这话,眼底露出几分诧异来,世子一向性子清冷,这会儿却说出这番调侃的话来。
她也揣摩不出世子真正的心思,只盼着崔令胭嫁过来后,夫妻两个能好好相处。要不然,老夫人还不知如何操心呢。
想到方才过来时遇到亭子里坐着闲聊的大夫人岑氏和二姑娘陆丹若,孙嬷嬷心里又生出几分忧愁来。
国公府虽显赫,可岑氏是继室,世子和二姑娘虽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可相处起来倒像是个外人一样,崔令胭嫁过来,还不知是何等情形呢,也不知能不能和这对母女相处好。
孙嬷嬷见着陆秉之打趣了一句就继续低头看着手中的书,便福了福身子要退下去。
视线一移,却是落在了放在案桌上的一个盒子里,里头装着的是两只绣工精致的荷包。
孙嬷嬷是知道崔令胭送了世子回礼的,她只是没想到世子竟没吩咐观言将这荷包收起来,反倒是摆在这里,明显是不打算将两个荷包闲置了。
孙嬷嬷心中一惊,又朝陆秉之看了一眼,这才转身退了出去。
......
京城里关于宁寿侯府的流言蜚语满天飞,宁寿侯府的气氛也格外的凝重。
翌日一早,崔令胭才刚醒来,就见着碧柔快步进来,带着几分急切道:“姑娘,老夫人因着二姑娘的事情动了气,昨晚犯了头疾,折腾了一整夜。二夫人卞氏自觉没有教导好二姑娘这个庶女,叫她做出这等败坏府里名声的事情来,一大早便跪在了樨兰院外头,到这会儿老夫人都没叫她进去呢。”
“姑娘也收拾收拾,去樨兰院露个面,即便不用姑娘亲自侍疾,多少也表露出孝顺来,莫叫人抓住了把柄。”
崔令胭点了点头,梳洗打扮后便一路去了樨兰院。
才踏进院里,就见着了跪在廊下面色有几分苍白的卞氏。
见着她进来,卞氏目光里闪过一丝难堪。
不等崔令胭开口,帘子打起,有丫鬟从里头出来,对着卞氏福了福身子道:“二夫人,老夫人叫您进去呢。”
卞氏点了点头,扶着丫鬟的手站起身来,动作艰难一步步往屋子里走去。
崔令胭跟在她身后,也进了屋子。
刚一进去便闻到一股浓浓的药味儿,翟老夫人靠在软塌上,额头上戴着一个湖绿色的抹额,气色十分不好。
戚氏站在一旁侍奉着她喝药,喝完药后才将空碗放在了大丫鬟手中端着的托盘里。
三夫人高氏也立在一旁,点燃了安神的熏香。
见着卞氏和崔令胭一前一后进来,戚氏的视线落在卞氏这个弟妹身上,眼底闪过一丝快意。
自打她嫁进侯府,卞氏何曾将她这个大嫂放在眼里过。可偏偏老夫人偏心这个儿媳,崔慎思这个长孙又身子康健,颇得老夫人喜欢,所以平日里也愈发给卞氏体面。
这还是头一回卞氏在她面前如此落了脸面,戚氏心中如何能不觉着畅快解气。
她这般想着,又看了跟在卞氏身后的崔令胭一眼,眉眼间没有亲近,反倒是露出几分复杂来。
这回她也没想到陆秉之竟会这般帮着胭丫头,陆秉之如此行事对长房来说是件好事,可她也揣测不出陆秉之真正的心思。
难不成,胭丫头这相貌真入了陆秉之这个卫国公世子的眼?
戚氏这般想着,又摇了摇头,觉着自己是多心了,陆秉之那样身份的人,如何会对胭丫头动了心思呢?胭丫头容貌虽好,可自小在戚家长大,外人哪怕不说心中也要低看了她这个宁寿侯府的嫡女几分,甚至觉着胭丫头不如自小在侯府长大的崔令音的也大有人在。
胭丫头容貌再好,怕也没那份儿福气叫陆秉之另眼相待吧。只怕陆秉之如此行事只是为着国公府的体面。
“媳妇见过母亲。”
“孙女儿给祖母请安。”卞氏和崔令胭上前请安。
翟老夫人瞧着卞氏略显苍白的脸色,没继续当着众人的面给卞氏没脸,只吩咐道:“这回的事情我也不迁怒于你,毕竟音丫头虽记在你的名下,可性子多半也是随了那文姨娘,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惯会做那些下作的事情。如今事已至此,她的名声坏了,等胭丫头成婚后就将她和文姨娘送去庄子上吧。她不是嫡出,如今名声尽毁也不必继续记在你名下了,该是庶出便是庶出,没得咱们这些当长辈的给了她体面她却是自视甚高,敢生出那些不该有的心思来。”
卞氏对崔令音这个庶女本就没有多少疼爱,当初将她记在自己名下也不过想博个好名声,显得她这个嫡母对底下的庶女慈爱,叫人觉着她贤惠大度罢了。如今崔令音自己犯了大错坏了名声,她是巴不得不要这个女儿呢,只是老夫人不开口,她也不好做得太过了。这会儿老夫人说出此事,卞氏连忙应道:“是,母亲说得没错,音丫头就是不知分寸,忘了自个儿的庶出的身份了,才闯出这桩祸事来,连带着坏了咱们宁寿侯府的名声。”
翟老夫人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说这个话题。
她的视线落在崔令胭身上,含笑道:“胭丫头这回也受了惊吓,如今事情查清楚,胭丫头也能安安心心嫁过去了。”
崔令胭露出几分感激来,眼圈微微一红,对着翟老夫人福了福身子,道:“都是祖母替胭儿做主,也是因着胭儿的事情才叫祖母操心犯了头疾,胭儿心中实在是不安。只盼着嫁去国公府后能尽早立住脚,莫要被人看低了,才能回报祖母对胭儿的疼爱。”
昨个儿明眼人都看出来翟老夫人是想叫崔令胭开口替崔令音求情,将这桩丑事遮掩下来的。她毕竟是未来的世子夫人,国公府再如何也会给崔令胭这个脸面。
可谁也没想到,崔令胭却是说自己一个晚辈做不得主,一切都凭翟老夫人这个祖母做主。
她如此说,翟老夫人这个当祖母的反倒是被将了一军,不能当着孙嬷嬷的面不辨是非,遮掩住这桩丑事了。
府里的人没一个是傻的,如何不知老夫人这头疾一则是因着二姑娘崔令音,二则也是因着崔令胭这个未来的世子夫人,非要将这件姐妹阋墙的事情给闹开来,为着自己的名声全然不将侯府的体面放在心中。
老夫人心中有气,又不好对着崔令胭这个未来的世子夫人发作,自然身子难受犯了头疾。
这会儿崔令胭这么说,又对着老夫人露出这般孺慕感激的模样,屋子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气氛颇为诡异。
站在一旁的丫鬟婆子心中也颇觉诧异,没料到三姑娘竟这般能说会道,眼圈说红就红。
若不是三姑娘自小在戚家长大,和老夫人也没相处过多少时间,她们便也信了这份儿孺慕和感激。
可三姑娘心中真如此想吗?她们倒不觉着是真的,不过是演戏罢了。
高门大宅的姑娘夫人们哪个不会演戏,可三姑娘这般,倒叫她们有些不大习惯了。
还以为戚家帮着养出来的姑娘没有如此城府,可偏偏,三姑娘比起大姑娘崔令徽来,实在是能屈能伸,高明太多了。
翟老夫人闻言深深看了崔令胭一眼,才笑道:“胭丫头多心了,当祖母的自然该庇护于你。只盼着你嫁去国公府能得了体面,得了世子和窦老夫人的喜欢,这样对咱们宁寿侯府才是一件好事。”
“至于音丫头你就莫要放在心上了,等她在庄子上养些日子,我打算将她嫁到南边儿去,一辈子都不回京城,你也不用想着往后如何和她这个堂姐相处。”
崔令胭闻言一点儿都不觉着意外,那个梦里她被崔令徽算计坏了名声,府里这些长辈便是如此处置的。
她们哪里会想她根本就是无辜的,哪里会想她那样嫁给戚绍章,被人看低了日后在戚家过得是什么日子?
崔令
胭压下这些心思,福了福身子,道:“多谢祖母如此护着胭儿。”
一番祖孙情深后,翟老夫人露出几分疲惫来,留了戚氏和高氏在屋里侍疾,叫卞氏和崔令胭退下了。
二人从屋里出来,走出樨兰院,卞氏对着崔令胭道:“这回是音丫头不对,叫你受了这么多委屈,如今她自作自受,往后嫁出去也和二房没什么干系,胭丫头可莫要因着这桩事情就和婶婶有了嫌隙才是。你虽自小在戚家长大,可毕竟姓崔,日后嫁去国公府成了世子夫人,也是咱们崔家的姑奶奶。”
崔令胭莞尔一笑:“二婶这样说倒是生分了,胭儿哪里会因着二堂姐的事情就和府里生分了。胭儿嫁出去自然还是想着和娘家亲近的,不然若是受了委屈,也没人能给胭儿做主。”
卞氏听崔令胭这般说,心里头这才松了一口气,也觉着比起崔令徽和崔令音来,反倒是崔令胭这个自小养在戚家的姑娘更适合嫁给陆秉之。
因为这丫头懂得审时度势,更是能屈能伸,难得的通透清明,身上又没有那股子傲气。
卞氏笑了笑拍了拍她的手,温声道:“你能这样想我也能放心了,往后有什么事情尽管和二婶说,你母亲执掌中馈事情多兴许顾不上你,你和我说也是一样的。”
崔令胭点了点头,目送卞氏离开。
碧岚院
崔令音拿着帕子帮躺在榻上的文姨娘擦着汗,忍不住落泪道:“姨娘若是疼的厉害,女儿求求外头的人,叫她们弄些止疼的药。”
文姨娘脸色苍白,看了眼崔令音额头上的伤,艰难道:“没用的,如今不过白白舍下脸面,谁会帮咱们母女呢?”
“好孩子你回你屋里吧,别在这耳房待着了,免得旁人看低了你。而且,姨娘身上有伤,屋子里闷得很,对你额头上的伤也不好,若是留下疤痕,叫姨娘如何忍心呢?”
崔令音神色落寞,带着几分苦涩道:“留疤便留疤吧,音儿如今坏了名声,怕也寻不到什么好人家了,要这张容貌又有什么用处?”
正说着话,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第42章 隐秘
崔令音闻声朝门口看去,一眼便见着了推门而入的人是卞氏身边的姚嬷嬷。
姚嬷嬷被屋子里的味道冲了个正着,蹙了蹙眉拿起手中的帕子掩住了鼻子,视线这才落到了趴在床榻上脸色苍白的文姨娘,还有守在床边额头上带着伤的崔令音这边。
“二姑娘自小记在夫人名下,被夫人教导着长大,平日里和姨娘你并不亲近。如今看来,这些竟是演戏给夫人看的。二姑娘和文姨娘如此母女情深,哪里需要夫人这个嫡母的看顾呢?”
文姨娘听着姚嬷嬷这话脸色愈发白了几分,眼底露出慌乱和不安来,下意识就朝守在床边的女儿崔令音看去,心中也分外愧疚,后悔没早些叫女儿回她屋里去,反倒在耳房照顾她这个姨娘。这事情传到卞氏耳中,被姚嬷嬷一番添油加醋下,卞氏哪怕心中对音丫头还有半分怜惜,只怕也消散殆尽了。
崔令音也听出了姚嬷嬷话中的嘲讽,她眼底露出几分恼意,如今她落魄了竟连一个下人都敢如此当面嘲讽她,不将她这个侯府姑娘放在眼里了。
她拍了拍文姨娘的手以示安抚,随即站起身来对着姚嬷嬷微微福了福身子,道:“嬷嬷过来可是母亲有什么吩咐?”
姚嬷嬷见着她此刻还没有全然狼狈反倒强自镇定,心中倒是有些意外,可崔令音虽心比天高,可一个庶出的身份就注定了她走错一步路就再也翻不了身了,再多的心高气傲都是无用的。
这般想着,姚嬷嬷直接道明了来意:“昨晚因着二姑娘的事情老夫人动了气,半夜里犯了头疾一整晚都没睡安稳。今早夫人跪在樨兰院廊下请罪,跪了有半个时辰才被老夫人叫进了屋内。老夫人说了,待三姑娘和陆世子完婚后,就将二姑娘嫁到南边儿去,离京城远远的,也省得京城里的人提起二姑娘就想到侯府这出姐妹阋墙的丑事来,夫人也应下了,叫姑娘好自为之。”
崔令音听着姚嬷嬷这话,脸色煞白,身子晃了晃差点儿就跌倒在地上。
文姨娘更是不顾身上的伤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只是她才刚一动,额头上就渗出大颗大颗的汗珠来。
“不,音丫头犯了错甘愿受罚,老夫人和夫人若是恼怒,贱妾愿意自裁谢罪,还求老夫人能叫音丫头留在京城,莫要将她远远嫁出去!”
文姨娘说着,痛哭流涕,万分后悔自己一时心软听了女儿的话,做出这桩难以挽回的错事来。
姚嬷嬷见着她们母女二人这般模样,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道:“姑娘和姨娘好自为之吧,莫要再闹腾了,不然不等三姑娘嫁去卫国公府老夫人就容不得你二人继续留在府里了。老夫人是不想再闹出什么流言蜚语来,可若是真叫老夫人失了最后一点儿慈悲心,姑娘和姨娘也不是不能出个什么差池的。”
姚嬷嬷说完这话,看着身子一软跌倒在地上的崔令音,面露唏嘘,转身走出了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