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继姐未婚夫 第10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丹若不是才发热,身子还不好,这一折腾不是自己受罪吗?去了岑家也不知府上能不能照顾好她。罢了,由着她们母女去吧。”
  窦老夫人这么两句话,倒叫前来回禀此事的婆子一时间不知
  该如何是好了。
  毕竟,上午定国公府殷老夫人才上门,将婚事的人选从二姑娘陆丹若换成了大姑娘陆丹嬿。
  虽说送上了赔礼,可大夫人和二姑娘心里头如何能好受,这个时候回娘家,外人若是听说了此事,多半要说他们国公府二房压制了长房,将大夫人逼得回了娘家,不仅如此,也要说老夫人这个当婆婆的太过偏心。
  所谓人言可畏,要她说来还是派人去将大夫人岑氏接回来,总好过叫人议论。
  婆子虽没说这话,可窦老夫人瞧着她的脸色如何不知她心中所想,她不紧不慢抿了口茶,冷冷道:“咱们卫国公府还少被人编排吗?由着外人说去,岑氏觉着娘家待着舒坦爱住多久就住多久,也省得她觉着她和丹若在咱们卫国公府受了天大的委屈。“
  “行了,你下去吧。”窦老夫人放下手中的茶盏,对着婆子摆了摆手。
  婆子也不敢继续再说,不着痕迹看了眼坐在那里面色平淡的世子陆秉之,还有少夫人崔令胭,明显两人都没将大夫人带着二姑娘回岑家的事情放在心上。她一时只能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心道大夫人闹这一出真是何苦来哉,以为自己回娘家能叫老夫人为难,实际上,这国公府上上下下哪个真正在意大夫人的去留。
  正如老夫人所说,哪怕大夫人愿意带着二姑娘一直住在岑家,老夫人也不介意,由着大夫人去就是。
  怕就怕这时候回了岑家,等回来国公府时更是不招人待见。
  她和大夫人岑氏身边的齐嬷嬷素日里有几分交情,便是这齐嬷嬷拜托她过来回禀,看看老夫人对此事是何态度。她来这一趟也算是明白了,彻底看清楚了府中的形势。岑氏这个长媳着实不得老夫人喜欢,看来往后她还是和大夫人还有齐嬷嬷疏远些吧,免得有一日因着大夫人自己也失了体面。
  这般想着,她便应了声是,福了福身子,转身退了下去。
  窦老夫人到底因着这事儿影响了心情,屋子里的气氛有些压抑,不似方才那般温馨。
  她挤出一丝笑意来,对着陆秉之道:“你和胭丫头回去吧,我也有些乏了歇个午觉。”
  陆秉之点了点头,起身带着崔令胭告辞了。
  见着二人离开,窦老夫人才沉下脸来,满是失望道:“亏得胭丫头这个儿媳妇还给她遮遮掩掩,怕说出牡丹院的事情将我这个祖母给气着了。岑氏当了这么多年的国公夫人,竟是没一个小辈懂这些道理。殷老夫人前脚离开,她后脚就带着丹若回了娘家,她这是半点儿都不顾咱们卫国公府的名声呢。想叫外头人说咱们府里长房和二房因着和定国公府的亲事生了嫌隙。”
  孙嬷嬷开口想宽慰几句,窦老夫人摆了摆手:“行了,扶我进去歇会儿吧,我也不是想不明白,正因着能明白岑氏的心思,这心里头才觉着失望呢。”
  孙嬷嬷也知老夫人对大夫人极为失望,好在世子和少夫人都是懂事孝顺的,也算是能叫老夫人有些宽慰了。
  崔令胭和陆秉之出了清德院的院子,便带了几分担心道:“你怎么也不留下来宽慰祖母几句?”
  她一个人回去也是可以的。
  陆秉之笑了笑:“祖母也没那般脆弱,这气来得快散的也快,岑氏那般性子,祖母若是事事和她计较,早就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前些年她还知道收敛些,想着讨好祖母,近些日子是愈发连装都不装了,行事更没了章法,说句蠢笨都不为过。”
  崔令胭心想,所谓的近些时日大抵是她嫁给陆秉之当了这个世子夫人以后吧。
  她和岑氏这个婆婆还有陆丹若这个小姑子真是八字不合,好在陆秉之早晚都是要被认回皇家的,所以岑氏这个名义上的婆母她更不必太过放在心上。
  崔令胭笑着伸手捂住了他的嘴:“这些话世子私下里和我说说就好,若是被人听了去,对世子名声可不好。”
  陆秉之轻轻一笑圈住了她的手,将她的手窝在了自己手心,毫不在意道:“胭儿说得对,若是被岑氏听了去,大概是要生一场气,说我这个继子不孝没有规矩的。”
  崔令胭知道他不喜岑氏和陆丹若,可那又如何,岑氏自己没个当长辈的样子,还指望晚辈处处让着她,替她描补免得坏了名声吗?
  岑氏若真将自己当成卫国公府的媳妇,想着国公府的名声,今日即便生气也不会带着还在病中的陆丹若回了岑家。
  她们母女这一离开,回了岑家难保不会有什么流言蜚语出来,这些岑氏不会想不到,可见是故意如此的。
  如此想着,崔令胭便没再继续说起此事,而是将话题转移开来含笑道:“世子这会儿若是得空,陪我在园子里走走吧。方才睡了一会儿,又用了午膳,正要消消食呢。”
  她有这个兴致,陆秉之自然不会拒绝,拉着她的手一路往花园那边去了。
  ......
  大夫人岑氏带着二姑娘陆丹若收拾东西回了岑家的事情很快就在卫国公府传了开来,众人议论纷纷,再想到今日定国公府殷老夫人登门为着何事,更是一阵唏嘘。
  大夫人好歹也是长房长媳,自己女儿好好的一桩婚事如今被二房的姑娘得了去,大夫人心里头能好过才怪。
  众人也不是不知道外头那高僧的批命之言,如今将结亲的人选换成大姑娘陆丹嬿,实际上也是为着二姑娘好,只是,知道归知道,如今瞧着大夫人带着二姑娘回了娘家,大姑娘眼看着就要和那裴安合了八字换了庚帖,和淳安公主当了妯娌了,得了这般大的好处,二房这回可是出风头了,自然衬得大夫人和二姑娘有些势弱,没得叫人生出几分唏嘘和同情来。
  国公府规矩虽严,可到底也人多嘴杂,有些不大好听的话还是传了开来,传到了二夫人贺氏耳朵里。
  贺氏听完丫鬟的回禀紧蹙着眉头,挥手叫回话的丫鬟退下,这才沉着脸对身边的女儿陆丹嬿道:“你大伯母还真是半点儿不为府里考虑,生怕别人不知道咱们两房生了嫌隙呢。”
  “要我说,她委屈个什么劲儿,丹若和裴安又没交换庚帖,有那高僧批命之言,八字定也不合,殷老夫人登门继续两家结亲,只是将人选换成了嬿儿你,哪里就是你抢了丹若的婚事。你大伯母这是瞧着丹若得不到这门婚事了,也见不得你风光嫁进定国公府才是真的。”
  “若是殷老夫人选了别家的女子,你看今日你大伯母闹腾不闹腾。我的嬿儿哪里比不得她陆丹若了?”
  贺氏说着,伸手拍了拍陆丹嬿的手背,柔声道:“你莫要将外头那些闲言碎语放在心上,高门大族里名声虽要紧,可得到实在的好处才是真的。不然,你替旁人想着了,旁人可不为着你的前程着想,是恨不得你一辈子被你堂妹压了一头呢?她也就投了个好胎成了长房的姑娘,可那又如何,岑氏不过一个继室,有本事她投生在淑宁长公主肚子里,成了世子的嫡亲的妹妹,这才没人敢挑剔她骄纵的性子,处处让着她呢。”
  “她自己没那个福气,难道咱们二房还要让着她,将这份儿体面的婚事推出去如了她的意,这才能表明咱们没惦记定国公府的这桩婚事吗,凭什么要这般避着长房?”
  陆丹嬿听母亲这般说,点了点头:“母亲放心,一些个不痛不痒的话罢了,正如母亲所说,得到好处才是真的。咱们这样想,祖母心里肯定也觉着大伯母这般迁怒好没道理,要不然怎不见祖母叫人阻拦,由着大伯母带着二妹妹回了岑家呢?”
  她说着,迟疑一下,又出声道:“听说裴安身边那卫姨娘一直陪在裴安身边,府上宜姐儿也是养在殷老夫人身边的,您说那卫姨娘是不是在裴安跟前儿特别有体面,待她与旁人不同?”
  贺氏听女儿这么说,如何不知女儿心中的担心。
  她摇了摇头:“体面自然是有的,可再多也不见得。要不然,依着裴安那克妻的名声,哪怕是动了心思想将卫姨娘扶正,当了正经的妻子,只要裴安自己拿定了主意,怕是连
  殷老夫人都只能由着他去。”
  “他既没这个意思,又同意了叫殷老夫人举办赏花宴挑选婚事的人选,就证明他即便待卫姨娘不同,也不至于真如何看重一个姨娘,不过和旁人一般将姨娘当成个玩意儿罢了,哪怕有情分彼此还有了个孩子,也绝对不会心里头真正当回事儿的。你嫁过去也无需和卫姨娘如何,她生的只是个姑娘,好好待她,对你来说才能博了个好名声,裴安念着这个对你这个妻子也会更满意几分。”
  贺氏想了想,又道:“等你们合了八字,我再去寺庙里给嬿儿你求个平安符,再添上些香油钱,佛祖定会保佑你平平安安进了这定国公府的门的。”
  对于母亲的宽慰,陆丹嬿点头应下。对于嫁给裴安她没什么排斥,之前裴安云游在外,所以京城里的姑娘才没动这个心思,如今裴安游历回京,多得是姑娘想冒险嫁给裴安。
  如今高僧批命之后,身份和裴安相当最好的人选便是她这个卫国公府二房嫡出的姑娘了。所以,这门婚事合该落在她头上,并非是她抢走了二妹妹的婚事,不管外头人如何说,大伯母和二妹妹如何想,她心中都不觉着愧疚的。
  见着女儿这般懂事明理,贺氏心中只有高兴的,便没将岑氏闹出的这桩事情放在心上,只叮嘱陆丹嬿道:“你也多和你嫂嫂走动走动,你日后嫁入定国公府,和淳安公主是妯娌,听说公主也肯给你堂嫂几分脸面,你们多走动总是好的。”
  陆丹嬿是知道崔令胭和陆秉之刚成婚时是进宫给淳安公主请过安的,而且公主对崔令胭也很是喜欢,更别说,之前定国公老夫人寿宴上淳安公主也叫崔令胭陪在身边,对崔令胭另眼相待一副照顾的样子,所以听着母亲这话便点头应下了。
  定国公府
  殷老夫人午觉起来也听到了岑氏带着陆丹若回了娘家的事情。
  她轻嗤一声,带着几分嘲讽道:“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小门小户的妇人呢,当初窦老夫人怎就叫卫国公续娶了岑氏?这丢人现眼的样子,真是叫人看了笑话,害得咱们定国公府都要叫人编排议论了!真是晦气!”
  秦嬷嬷听她这般言语,知道老夫人是觉着岑氏母女太不识趣了,她一个当长辈的都登门送了赔礼,还说等陆丹若出嫁送份儿添妆,这已是尽够了,给足了岑氏和陆丹若脸面,岑氏闹这一场,也是打了老夫人的颜面。
  秦嬷嬷想了想,没忍住问了出来:“听说世子夫人替老夫人您送了赔礼过去,岑氏面儿上便不好看,还嘲讽了崔氏几句。外头的人都说岑氏和崔氏婆媳关系不好,世子为着护着崔氏还揭穿了岑家老太爷和那小倌儿的丑事,老夫人今个儿怎就选了崔氏去送这赔礼?”
  这不是火上浇油吗?若是换个人,哪怕是叫她这个心腹去,也不过听些不中听的话,兴许未必会闹成这般了。
  第150章 打听
  听秦嬷嬷这么问,殷老夫人脸上有瞬间的不自在,她说:“不叫崔氏过去,难不成我这定国公府的老夫人亲自过去给岑氏送赔礼不成?你虽是我身边的人,可到底身份差些,岑氏也不是那等好脾气的,若是说些不中听的话,哪里是伤你这下人的脸面,传出去我这老夫人的颜面也挂不住。与其如此,倒不如劳烦崔氏过去一趟,左右都是她们自家人,岑氏如何发作都是她们婆媳的事情。早听说她们婆媳不和,想来也不差这么一桩事情。”
  秦嬷嬷听着这话,总觉着老夫人没有将心思全都说透,老夫人不愿意说她也不好追着问,便点了点头,将话题转移开来,道:“今个儿出门一趟您也累了,老奴扶您去里屋歇会儿吧。”
  殷老夫人点了点头,扶着秦嬷嬷的手进了内室在床榻上躺了下来,见着秦嬷嬷要告退出去,她将秦嬷嬷叫住,吩咐道:“老二这亲事算是定下来了,你派人去将这桩事情告诉老大和淳安一声,别当兄嫂的还不如外人清楚弟弟的事情,传出去没得叫人笑话。”
  “过几日我请贺氏带着陆丹嬿过府做客,叫淳安也回府一趟,毕竟往后和陆丹嬿是要当妯娌的,私下里相处相处,人家进了门才不至于太过拘束。“
  秦嬷嬷点了点头,福了福身子退了下来。
  走出了屋子,她才蹙起了眉头,公主一向不待见老夫人这边的人,她过去公主府没得讨人嫌。只是老夫人这般吩咐,她这当奴婢的也不好不应,只能走这一趟了。
  老夫人这分明是给淳安公主添堵呢。
  想到老夫人之前在卫国公府特意开口叫崔氏帮着去岑氏那里送赔礼,秦嬷嬷愣了一下,这才想起似乎崔氏和世子刚成婚时进宫拜见过淳安公主,公主对崔氏的印象不错,还赏赐了不少东西,且上回承恩公府老夫人寿辰,公主也将崔氏留在身边说话,很是给了崔氏几分体面,难不成今个儿老夫人这般使唤崔氏,是因着不喜公主这个儿媳却不能做什么,所以迁怒到崔氏身上,才特意给了崔氏这个拒绝不得的差事。
  如今岑氏带着陆丹若回了岑家,心里头还不知如何迁怒崔氏这个儿媳妇,觉着崔氏是故意到她跟前儿添堵呢。
  若真是如此,怪不得老夫人方才不好意思将这心思说明白呢。
  这不是欺负人吗?偏偏崔氏身为晚辈还推拒不得。
  秦嬷嬷想着这些,摇了摇头,出了定国公府的门,往公主府去了。
  公主府
  奢华雅致的殿内,淳安公主坐在软塌上,黄花梨小方桌上摆着一个精致的白玉香炉,烟雾袅袅升起,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清淡好闻的香气。
  身边宫女和她回禀着宫中的事情:“二皇子很快要成婚在宫外开府,这些日子倒是安生了几分,每日会去勤政殿给皇上请安,不过皇上因着之前的事情也不如何待见他,也只见了一回,其他时候都是在外头磕头请安。”
  “大皇子依旧和过去一样的性子,每隔半月会带着大皇子妃进宫给太后和继后请安。至于三皇子,昭嫔倒是想带他在皇上面前露面邀宠,只是前几日昭嫔带着三皇子在园子里玩儿,恰好偶遇皇上,皇上当场没说什么,回去后却是将随驾的一个太监送去了慎刑司。昭嫔受了惊吓,病了一场,没再敢生出什么心思来。”
  淳安公主听着这话,面色平静,心中却是泛起一阵嘲讽来。
  这宫里头一出一出的,不管是真安分还是假安分,在父皇眼中,不过是冷眼瞧着儿子们和妃嫔演戏罢了。
  这些年,父皇的性子是愈发薄情了些,虽也临幸后宫,可真正能称得上得宠的竟是一个都没。
  外人嘴上不说,心里头都知道父皇最念着故去多年的母后,至于如今母后成了宫中的忌讳,无人敢在父皇面前提起母后。
  做出这副深情后悔的样子给谁看?母后还不是被他和淑嫔给逼死的?当初若肯顾忌多年夫妻情分,也不至于将淑嫔接进宫中,直接就给了贵妃的位分,叫世人看了母后一场笑话。
  淳安公主冷笑一声,淡淡道:“父皇如今不好美色,冷落后宫,她们有多少心思落在他眼里也不过是看戏,哪里真正值得他在乎。”
  宫女不敢接这个话,正当这时外头有丫鬟进来回禀道:“回禀公主,老夫人那边派了秦嬷嬷过来,公主可要见见?”
  淳安公主淡淡点了点头,那丫鬟出去,很快就领着秦嬷嬷进了殿内。
  “奴婢给公主请安。”秦嬷嬷恭恭敬敬请安,口称公主,并不叫声大夫人。
  淳安公主眉眼间露出几分了然来,这秦嬷嬷是老夫人身边的心腹,只是虽有几分聪明,却也劝不动老夫人做些蠢事。
  她没有赐座,也没开口问老夫人为何派她过来。
  秦嬷嬷知道公主的性子,也没敢叫公主开口问,直接便道明了来意。
  “回禀公主,二老爷和卫国公府二房的姑娘陆丹嬿定了亲,老夫人派奴婢过来将此事告诉公主。”
  淳安公主听她这么说,微微蹙了蹙眉,道:“不是赏花宴那日老夫人选中了陆丹若吗?怎么,因着高僧批命的那些话,尽是这般快就换了人?卫国公府竟也应下了?”
  秦嬷嬷知道公主这样说,其实根本没将二老爷娶谁进门的事情放在心上过,这会儿不过随口这么一问。
  公主若是真上心,早就派人盯着府里,知道殷老夫人这个婆母今日登了卫国公府的门,早就将事情给打听清楚了。
  她解释道:“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可高僧批命也不可不放在心上,毕竟,二老爷前后两个未婚妻都出了事儿,如今再要定亲娶妻,自然是要更注意一些的,若再有什么波折,只怕二老爷的婚事更要艰难了。”
  “老夫人说过几日请贺氏带着陆大姑娘过府做客,想着公主最好也能回府一趟,陪着老夫人一块儿见见,也算是表示府里对陆大姑娘的满意和看重,毕竟二老爷克妻的名声满京城都知道,卫国公府愿意结这门亲事也是冒了风险的
  。”
  淳安公主原本不耐烦这样的场合,可陆丹嬿到底是卫国公府嫡出的姑娘,弟弟自小当作卫国公世子养大,是陆丹嬿的堂兄,所以总要给几分脸面的。
  这般想着,淳安公主便应了下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