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继姐未婚夫 第117节
萧秉之的生母是先皇后,母后这个继后若不识趣,往后也落不到什么好下场。萧秉之那样的性子,哪里肯奉着母后这个继母呢?哪怕因着孝道和礼法给了母后太后尊位,想来也生不出什么母子之情的。
与其日后在宫中碍眼,倒不如看开些,远离京城里的这些是是非非,这是母后长远打算,也是对她们母女最好的。
到时候她嫁了人肯定是在京城,往后去皇恩寺对陪陪母后,也算是另一番自在了。
日子一日日过着,有宫中太医照看,崔令胭的身子彻底调养好了,这一日淳安公主进宫陪着她说话,才要告辞,崔令胭想要起身亲自送一送,不曾想身下一阵疼痛,崔令胭立时白了脸。
东宫本就有稳婆在,知道崔令胭临盆在即也日日在殿内守着,这时见着崔令胭这般,哪里不知她这是发动了。
“娘娘这是要生了。”
淳安公主连忙叫人回禀了萧秉之,殿内的气氛紧张,却又有条不紊,稳婆和嬷嬷扶着崔令胭进了产房躺下,碧柔带
着宫女准备热水,剪刀等物。
萧秉之得知崔令胭发动时,正在勤政殿陪着皇上说话,听到消息,当时就起身赶往东宫。
他这举动有些失礼,可皇上却是一点儿都不介意,反倒从这随意中寻求到几分当父亲的感觉。
毕竟萧秉之当卫国公世子的时候,每回进宫对他亲近虽有,可更多的是恭敬。
如今若不为着先皇后心中对他有几分怨气,表现的恭恭敬敬父子亲密,没有半分隔阂,反倒叫人觉着他这些年早就对皇位有所算计了。
萧秉之到了东宫,就被淳安公主拦在了产房外。
“里头有稳婆她们,你又插不上手,还是等在外面吧。”
“崔氏福泽深厚,定会平安诞下皇嗣,好好的陪在你身边。”
萧秉之心中焦急,却也没想着往里头去,他如今这个身份,若是冲进产房,自己不要紧,皇上那里对胭儿这个太子妃必是不满,长姐虽没说这话,可他心里头如何不清楚。
屋子里
崔令胭躺在床榻上,因着疼痛额头上满是汗珠,一阵一阵的疼痛叫她死死攥紧了身下的褥子,只能听着稳婆的话不断调整呼吸保存体力。
不知过了多久,崔令胭几乎觉着自己筋疲力尽要晕死过去时,身下剧痛侵袭,疼痛过去,崔令胭全身都没了力气,紧接着,就听到婴儿嘹亮的哭声在殿内响起,还有稳婆满是欣喜的声音:“恭喜娘娘,是个小世子呢。”
稳婆说着,就拿襁褓包好小世子,递到崔令胭身边。
崔令胭精疲力尽,看了眼皱巴巴的婴儿,眼中露出几分笑意来,就再没了力气睡过去了。
稳婆安顿好里头,就抱着小世子去外头报喜。
不多时,宫里宫外就都知道了太子妃崔氏诞下一个男孩儿的事情。
有人羡慕有人嫉妒,却也没法子,毕竟这孩子一落地,崔氏这太子妃的地位就愈发稳固了。
宗人府的一处破败荒凉的偏殿内,崔令徽听闻太监所言,愣在当场良久都没有动静,不知过了多久,突然瞪着传话的小太监,起身冲过去疯疯癫癫道:“胡说,她崔令胭算是个什么东西,她是不被待见的戚家妇,哪里会是什么太子妃,本宫才该是太子妃,才该是那个给殿下诞下男嗣的太子妃!”
一连重复了好几遍,崔令徽捂着自己高高隆起的肚子,不管不顾往外头冲去,嘴里不住嚷着:“殿下,殿下!妾身才是你的妻子!”
她的鬓发凌乱,言语疯癫无状,刚跑出殿外便在台阶上跌了一跤,身下当即就见了血。
崔令徽满眼慌乱,大声道:“本宫肚子里是殿下的骨肉,快,快传太医,殿下,殿下快救救妾身!”
小太监的议论声传入耳中:“这崔氏疯了!真是晦气,这不知死活的话传到宫中定会惹得太子动怒,还不快堵住她的嘴,这话也敢胡说!”
“她自己落得这个下场还后悔了,真是做梦呢,世上哪里有后悔药?”
第175章 大结局
崔令徽的疯癫之语着实荒唐,这话传入圈禁中的萧则耳中,更对崔令徽这个卑贱的侍妾厌恶至极,恨不得亲手将其掐死,更不许人为着腹中孩子进宫求个恩典请太医,以至于入夜时崔令徽便没了性命。
闭眼之时,想起两辈子自己竟是没个好下场,崔令徽面容扭曲,只觉着是老天不公,既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为何叫崔令胭抢走了本该属于她的荣宠。
早知道会如此,崔令胭跟着詹氏进京住进府里时,她就该想法子叫崔令胭没了性命,再不济,也该叫她坏了名声彻底在京城待不下去。而不是为着不嫁给萧秉之,亲手将这桩亲事让给了崔令胭,害她如今落得这般狼狈,被人耻笑,圈禁宗人府早早没了性命的地步,而她一向瞧不上眼的继妹,却是成了高高在上的太子妃,还诞下了皇孙,日后更是要入住中宫母仪天下。
可悲,可恨,想着这些,崔令徽在不甘怨念中再也没了气息。
萧则被圈禁,崔令徽也是戴罪之身,尸身只拿一副薄棺装殓送回了宁寿侯府。
翟老夫人正因着不能进宫给崔令胭请安因而叫众人看了侯府笑话的事情心中不快,听着崔令徽这个孙女儿死在宗人府,如今棺材被放到侯府门口,脸色愈发不好,觉着实在晦气。
只萧则如今被圈禁,他们虽白白教养了崔令徽一场没换来她多少回报,可孙女儿人都没了,如今棺材停在府门口,身为娘家人也不能全然不管,没得叫人觉着侯府薄情。
翟老夫人这般想着,便对着戚氏吩咐道:“出嫁之女向来不能葬回娘家,徽丫头又是侍妾更是戴罪之人,如今棺椁摆在府门前本就不像话,可侯府到底是徽丫头的娘家,你就安排安排叫人寻个风水好的地方将人下葬了吧。”
“太子妃才刚诞下子嗣,乃是天大的喜事,徽丫头这丧事便简单些,也无需惊动旁人,免得冲撞了太子妃和小皇孙的喜气。”
戚氏这几日心中也不痛快,婆母成日里给她摆冷脸,女儿当了太子妃,却是和她再无半点儿情分,如今住在东宫,更是恨不得没她这个亲娘,没宁寿侯府这个娘家。
她心中不痛快,如今还要帮着办继女的丧事,自然也觉着晦气,只是她好歹是继母,婆母吩咐她也不能不应,只能应了声是,起身出去传了管家进来和他商量着将崔令徽简单下葬了。
崔令胭是在儿子满月宴散了之后才听说了崔令徽已经去了的事情,更听说了崔令徽在宗人府的那些疯癫之语。
她的面色稍稍变了变,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对着淳安公主道:“去了便去了,圈禁宗人府也是受罪,她心高气傲更会生不如死。”
淳安公主知道她们继姐妹一向不亲近,听着这话也不觉着如何,只笑了笑,一边拿起拨浪鼓逗着床榻上的承哥儿,一边继续和崔令胭说着话。
皇上看重萧秉之这个太子,爱屋及乌便极为喜欢新添的小皇孙,孩子生下来第二日便赐名萧承璟,更是赏赐了不少东西,着实又叫东宫和崔令胭这个太子妃占尽了风头。
见着皇上对承哥儿的态度,如今宫里宫外更无人敢小觑了崔令胭这个太子妃。
正说着话,外头有宫女进来回禀,说是宁寿侯府又递了牌子,这回戚氏没来,马车里只有翟老夫人,老夫人想要进宫拜见太子妃娘娘,也想讨个恩典探望探望小皇孙。
且这回翟老夫人像是铁了心要进宫,刚到了宫门口就下了马车,也不顾自己上了岁数,更不怕被人瞧见看了笑话。
崔令胭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还未开口一旁的淳安公主就含笑起身道:“你家这个长辈倒是会倚老卖老,拿孝道逼人了,你若应下倒是被她给拿捏住了。这回若见了,往后见是不见?若你不应,外头又是一番编排,承哥儿得父皇喜欢不知惹得多少人心里头拈酸不平,这个关头倒不必平添是非叫人拿来做文章了。”
“知你不想和侯府来往,你若放心,本宫这会儿正好要出宫,不如替你和老夫人说道几句,免得老夫人上了岁数糊涂了,瞧着你如今的尊贵体面心里头生出妄念来。”
崔令胭听着她这话便笑了:“皇姐为我出头,我哪里有不放心的,只是劳烦皇姐替我费心了。”
淳安公主伸手捏了捏小包子细腻的脸颊,不在意道:“你这话便是生分了,不为着你,我难道还能叫秉之为着这事儿操心?”
“他那个人,若是动起气来,只怕前朝后宫都要震动了,到时候才是惹得京城里流言蜚语,知道你们不怕那些闲言碎语,可也不必如此,倒不如本宫出面叫老夫人彻底歇了心思。”
“这有些话啊,外人说起来才更能听得进去。”
淳安公主说完这话,便起身往外头走去,崔令胭亲
自将人送了出去,这才折回殿内。
萧秉之回来时也知道了这事儿,只对崔令胭道:“皇姐既肯出面,自然比咱们大动干戈要好。孤倒是没想到,翟氏这般大的岁数了倒是能豁得出去,也不怕站在宫门口自取其辱叫人看了笑话,前些日子瞧着倒还沉得住气些。”
崔令胭心想,自己那个祖母的性子她如何不知,若她生下的是个女儿老夫人未必这般快想着要和她和缓关系,可她生下的是个儿子,这个小皇孙又得皇上喜欢,还亲自赐名,便是翟老夫人能坐得住,宁寿侯府其他人都坐不住,更不想被京城里的世家勋贵看了笑话。
正如淳安公主所说,翟老夫人不顾脸面,就是想要拿孝道拿捏她这个孙女儿,更不怕旁人看清楚她的心思。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崔令徽死在宗人府,宗人府将棺材停在了宁寿侯府门前,难免惹得京城里议论纷纷,侯府脸面难堪,将崔令徽下葬后自然想着挽回体面和名声。
这唯一能想到的,便是进宫和她这个风头正盛的太子妃还有小包子亲近亲近。
但凡彼此缓和了关系,宁寿侯府只有叫人羡慕嫉妒的,如何还会嘲笑议论。
老夫人不是失了稳重太过沉不住气,而是利益在前,实在叫她坐不住了,崔令胭只觉着讽刺,并没有被宁寿侯府讨好奉承想要攀附而生出高兴和得意来。
在她心里,自打她进宫就不打算理会宁寿侯府那些人了,她们如何后悔如何想要补偿,她都不为所动。
想到今日淳安公主说的崔令徽死在宗人府的事情,崔令胭不经意道:“听皇姐说崔令徽在宗人府摔了一跤动了胎气,这才没了性命?”
萧秉之看了她一眼,拿过她递过来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毫不在意道:“一个死人而已,何必问这一句?孤倒不知,你对她竟然还有几分姐妹之情?”
崔令胭知道萧秉之不喜崔令徽,任凭谁都不会喜欢崔令徽这样一个曾经的未婚妻。
她解释道:“哪里来得姐妹之情,只是今个儿听她去了的事情,到底是觉着有些突兀。”
萧秉之勾了勾唇角,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和不屑道:“她那不知收敛的性子,哪怕那日不是摔了一跤动了胎气出血死了,萧则也绝对不会叫她活下去。”
不等崔令胭开口,萧秉之就解释了在宗人府里崔令徽如何癫狂妄言,如何说自己才该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妃。
存了那样的心思,哪怕崔令徽只是个侍妾如今还陪着萧则圈禁宗人府,皇家也绝无可能容她活下去。
萧秉之语气中带着少见的厌恶:“她这样的,也配生出这样的妄念,听着都污了孤的耳朵,死了才是清净。”
崔令胭微垂着眉眼,心中倒是真正确定了崔令徽当真是重生一回的人,要不然,她怎么会说这太子妃的位置本该是她的。只是,重活一回,她依然只想着利益,不曾有半分情分,这般性子,若是有几分气运兴许还能落个好下场,可偏偏崔令徽没有这样的福气,便只能在宗人府里死不瞑目了。
正如萧秉之所说,崔令徽说了那些疯癫之语无异于狠狠打了萧则一记耳光,将萧则这个夫君的脸面往地上踩。依着萧则的性子,如何能叫她这样羞辱,如何能容她活下去?
即便萧则如今被圈禁不能亲手掐死崔令徽,这些言语传到皇上耳中,皇上也必不会容崔令徽多活一日。
毕竟,萧则乃是皇子,皇上如何能容许崔令徽在萧则和萧秉之之间挑来拣去,坏了皇家的名声?
若是那日崔令徽没有摔倒动了胎气见血而死,等着崔令徽的怕是和梦中一般被皇上一杯鸩酒或是白绫赐死。
活了两世,自己这个继姐落得差不多的下场,崔令胭虽并不同情,可也不得不生出几分唏嘘来。
好在,她并未如梦中那般随着詹氏进京被崔令徽害得坏了名声不得已嫁给戚绍章这个表哥,落得和梦中那般早早死去的下场。
如今她当了太子妃,身边有萧秉之这个夫君,膝下还有承哥儿。
她已是满足,余生只想好好陪着夫君和孩子。
闺阁时得不到的亲情和怜惜,萧秉之都给了她,她也会和萧秉之相守一生,更会给承哥儿足够的疼爱,好好护着他长大。
如此,才算不辜负老天对她的一番眷顾。
三年后,一日早朝上,皇上昭告天下禅位于太子,退居宁寿宫,东宫和朝臣依礼请太上皇临朝训政,太上皇推拒,并于半月后离开皇宫,云游天下,数年后回京常住皇恩寺,此时新帝帝位早已稳固,膝下又添一对龙凤双胎,并早早立皇长子萧承景为太子。
天下承平,帝后和睦,储君已定,宫中自是另一番光景,比起先帝朝多了几分生机。
坤宁宫内
崔令胭看着殿前又一次盛开的玉兰花,又望着身边身着明黄色缂丝常服的萧秉之,忍不住伸出手去握住了他的手。
萧秉之放下手中的折子,眉眼间带了几分笑意:“怎么,可是闷了,朕陪胭儿去园子里散散心?”
崔令胭莞尔一笑,含笑道:“前几日听皇姐说谭光寺有珠极为有名的佛门圣树山玉兰,正是花开之时,问臣妾这几日皇上可得空,咱们带孩子们出宫赏花,全当散散心了。”
“定国公也会陪着,如今皇姐有了身子,国公恨不得时时刻刻陪在身边。”
萧秉之笑着点头:“好,住上几日也无妨,正好将宫务交给太子,反正他自小性子持重,最是喜静,也不爱和咱们凑这些热闹。”
听他这样说长子,崔令胭忍不住笑了,这时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正是太子萧承璟带着弟弟妹妹过来请安。
很快,整个坤宁宫都热闹起来。
(完)
与其日后在宫中碍眼,倒不如看开些,远离京城里的这些是是非非,这是母后长远打算,也是对她们母女最好的。
到时候她嫁了人肯定是在京城,往后去皇恩寺对陪陪母后,也算是另一番自在了。
日子一日日过着,有宫中太医照看,崔令胭的身子彻底调养好了,这一日淳安公主进宫陪着她说话,才要告辞,崔令胭想要起身亲自送一送,不曾想身下一阵疼痛,崔令胭立时白了脸。
东宫本就有稳婆在,知道崔令胭临盆在即也日日在殿内守着,这时见着崔令胭这般,哪里不知她这是发动了。
“娘娘这是要生了。”
淳安公主连忙叫人回禀了萧秉之,殿内的气氛紧张,却又有条不紊,稳婆和嬷嬷扶着崔令胭进了产房躺下,碧柔带
着宫女准备热水,剪刀等物。
萧秉之得知崔令胭发动时,正在勤政殿陪着皇上说话,听到消息,当时就起身赶往东宫。
他这举动有些失礼,可皇上却是一点儿都不介意,反倒从这随意中寻求到几分当父亲的感觉。
毕竟萧秉之当卫国公世子的时候,每回进宫对他亲近虽有,可更多的是恭敬。
如今若不为着先皇后心中对他有几分怨气,表现的恭恭敬敬父子亲密,没有半分隔阂,反倒叫人觉着他这些年早就对皇位有所算计了。
萧秉之到了东宫,就被淳安公主拦在了产房外。
“里头有稳婆她们,你又插不上手,还是等在外面吧。”
“崔氏福泽深厚,定会平安诞下皇嗣,好好的陪在你身边。”
萧秉之心中焦急,却也没想着往里头去,他如今这个身份,若是冲进产房,自己不要紧,皇上那里对胭儿这个太子妃必是不满,长姐虽没说这话,可他心里头如何不清楚。
屋子里
崔令胭躺在床榻上,因着疼痛额头上满是汗珠,一阵一阵的疼痛叫她死死攥紧了身下的褥子,只能听着稳婆的话不断调整呼吸保存体力。
不知过了多久,崔令胭几乎觉着自己筋疲力尽要晕死过去时,身下剧痛侵袭,疼痛过去,崔令胭全身都没了力气,紧接着,就听到婴儿嘹亮的哭声在殿内响起,还有稳婆满是欣喜的声音:“恭喜娘娘,是个小世子呢。”
稳婆说着,就拿襁褓包好小世子,递到崔令胭身边。
崔令胭精疲力尽,看了眼皱巴巴的婴儿,眼中露出几分笑意来,就再没了力气睡过去了。
稳婆安顿好里头,就抱着小世子去外头报喜。
不多时,宫里宫外就都知道了太子妃崔氏诞下一个男孩儿的事情。
有人羡慕有人嫉妒,却也没法子,毕竟这孩子一落地,崔氏这太子妃的地位就愈发稳固了。
宗人府的一处破败荒凉的偏殿内,崔令徽听闻太监所言,愣在当场良久都没有动静,不知过了多久,突然瞪着传话的小太监,起身冲过去疯疯癫癫道:“胡说,她崔令胭算是个什么东西,她是不被待见的戚家妇,哪里会是什么太子妃,本宫才该是太子妃,才该是那个给殿下诞下男嗣的太子妃!”
一连重复了好几遍,崔令徽捂着自己高高隆起的肚子,不管不顾往外头冲去,嘴里不住嚷着:“殿下,殿下!妾身才是你的妻子!”
她的鬓发凌乱,言语疯癫无状,刚跑出殿外便在台阶上跌了一跤,身下当即就见了血。
崔令徽满眼慌乱,大声道:“本宫肚子里是殿下的骨肉,快,快传太医,殿下,殿下快救救妾身!”
小太监的议论声传入耳中:“这崔氏疯了!真是晦气,这不知死活的话传到宫中定会惹得太子动怒,还不快堵住她的嘴,这话也敢胡说!”
“她自己落得这个下场还后悔了,真是做梦呢,世上哪里有后悔药?”
第175章 大结局
崔令徽的疯癫之语着实荒唐,这话传入圈禁中的萧则耳中,更对崔令徽这个卑贱的侍妾厌恶至极,恨不得亲手将其掐死,更不许人为着腹中孩子进宫求个恩典请太医,以至于入夜时崔令徽便没了性命。
闭眼之时,想起两辈子自己竟是没个好下场,崔令徽面容扭曲,只觉着是老天不公,既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为何叫崔令胭抢走了本该属于她的荣宠。
早知道会如此,崔令胭跟着詹氏进京住进府里时,她就该想法子叫崔令胭没了性命,再不济,也该叫她坏了名声彻底在京城待不下去。而不是为着不嫁给萧秉之,亲手将这桩亲事让给了崔令胭,害她如今落得这般狼狈,被人耻笑,圈禁宗人府早早没了性命的地步,而她一向瞧不上眼的继妹,却是成了高高在上的太子妃,还诞下了皇孙,日后更是要入住中宫母仪天下。
可悲,可恨,想着这些,崔令徽在不甘怨念中再也没了气息。
萧则被圈禁,崔令徽也是戴罪之身,尸身只拿一副薄棺装殓送回了宁寿侯府。
翟老夫人正因着不能进宫给崔令胭请安因而叫众人看了侯府笑话的事情心中不快,听着崔令徽这个孙女儿死在宗人府,如今棺材被放到侯府门口,脸色愈发不好,觉着实在晦气。
只萧则如今被圈禁,他们虽白白教养了崔令徽一场没换来她多少回报,可孙女儿人都没了,如今棺材停在府门口,身为娘家人也不能全然不管,没得叫人觉着侯府薄情。
翟老夫人这般想着,便对着戚氏吩咐道:“出嫁之女向来不能葬回娘家,徽丫头又是侍妾更是戴罪之人,如今棺椁摆在府门前本就不像话,可侯府到底是徽丫头的娘家,你就安排安排叫人寻个风水好的地方将人下葬了吧。”
“太子妃才刚诞下子嗣,乃是天大的喜事,徽丫头这丧事便简单些,也无需惊动旁人,免得冲撞了太子妃和小皇孙的喜气。”
戚氏这几日心中也不痛快,婆母成日里给她摆冷脸,女儿当了太子妃,却是和她再无半点儿情分,如今住在东宫,更是恨不得没她这个亲娘,没宁寿侯府这个娘家。
她心中不痛快,如今还要帮着办继女的丧事,自然也觉着晦气,只是她好歹是继母,婆母吩咐她也不能不应,只能应了声是,起身出去传了管家进来和他商量着将崔令徽简单下葬了。
崔令胭是在儿子满月宴散了之后才听说了崔令徽已经去了的事情,更听说了崔令徽在宗人府的那些疯癫之语。
她的面色稍稍变了变,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对着淳安公主道:“去了便去了,圈禁宗人府也是受罪,她心高气傲更会生不如死。”
淳安公主知道她们继姐妹一向不亲近,听着这话也不觉着如何,只笑了笑,一边拿起拨浪鼓逗着床榻上的承哥儿,一边继续和崔令胭说着话。
皇上看重萧秉之这个太子,爱屋及乌便极为喜欢新添的小皇孙,孩子生下来第二日便赐名萧承璟,更是赏赐了不少东西,着实又叫东宫和崔令胭这个太子妃占尽了风头。
见着皇上对承哥儿的态度,如今宫里宫外更无人敢小觑了崔令胭这个太子妃。
正说着话,外头有宫女进来回禀,说是宁寿侯府又递了牌子,这回戚氏没来,马车里只有翟老夫人,老夫人想要进宫拜见太子妃娘娘,也想讨个恩典探望探望小皇孙。
且这回翟老夫人像是铁了心要进宫,刚到了宫门口就下了马车,也不顾自己上了岁数,更不怕被人瞧见看了笑话。
崔令胭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还未开口一旁的淳安公主就含笑起身道:“你家这个长辈倒是会倚老卖老,拿孝道逼人了,你若应下倒是被她给拿捏住了。这回若见了,往后见是不见?若你不应,外头又是一番编排,承哥儿得父皇喜欢不知惹得多少人心里头拈酸不平,这个关头倒不必平添是非叫人拿来做文章了。”
“知你不想和侯府来往,你若放心,本宫这会儿正好要出宫,不如替你和老夫人说道几句,免得老夫人上了岁数糊涂了,瞧着你如今的尊贵体面心里头生出妄念来。”
崔令胭听着她这话便笑了:“皇姐为我出头,我哪里有不放心的,只是劳烦皇姐替我费心了。”
淳安公主伸手捏了捏小包子细腻的脸颊,不在意道:“你这话便是生分了,不为着你,我难道还能叫秉之为着这事儿操心?”
“他那个人,若是动起气来,只怕前朝后宫都要震动了,到时候才是惹得京城里流言蜚语,知道你们不怕那些闲言碎语,可也不必如此,倒不如本宫出面叫老夫人彻底歇了心思。”
“这有些话啊,外人说起来才更能听得进去。”
淳安公主说完这话,便起身往外头走去,崔令胭亲
自将人送了出去,这才折回殿内。
萧秉之回来时也知道了这事儿,只对崔令胭道:“皇姐既肯出面,自然比咱们大动干戈要好。孤倒是没想到,翟氏这般大的岁数了倒是能豁得出去,也不怕站在宫门口自取其辱叫人看了笑话,前些日子瞧着倒还沉得住气些。”
崔令胭心想,自己那个祖母的性子她如何不知,若她生下的是个女儿老夫人未必这般快想着要和她和缓关系,可她生下的是个儿子,这个小皇孙又得皇上喜欢,还亲自赐名,便是翟老夫人能坐得住,宁寿侯府其他人都坐不住,更不想被京城里的世家勋贵看了笑话。
正如淳安公主所说,翟老夫人不顾脸面,就是想要拿孝道拿捏她这个孙女儿,更不怕旁人看清楚她的心思。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崔令徽死在宗人府,宗人府将棺材停在了宁寿侯府门前,难免惹得京城里议论纷纷,侯府脸面难堪,将崔令徽下葬后自然想着挽回体面和名声。
这唯一能想到的,便是进宫和她这个风头正盛的太子妃还有小包子亲近亲近。
但凡彼此缓和了关系,宁寿侯府只有叫人羡慕嫉妒的,如何还会嘲笑议论。
老夫人不是失了稳重太过沉不住气,而是利益在前,实在叫她坐不住了,崔令胭只觉着讽刺,并没有被宁寿侯府讨好奉承想要攀附而生出高兴和得意来。
在她心里,自打她进宫就不打算理会宁寿侯府那些人了,她们如何后悔如何想要补偿,她都不为所动。
想到今日淳安公主说的崔令徽死在宗人府的事情,崔令胭不经意道:“听皇姐说崔令徽在宗人府摔了一跤动了胎气,这才没了性命?”
萧秉之看了她一眼,拿过她递过来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毫不在意道:“一个死人而已,何必问这一句?孤倒不知,你对她竟然还有几分姐妹之情?”
崔令胭知道萧秉之不喜崔令徽,任凭谁都不会喜欢崔令徽这样一个曾经的未婚妻。
她解释道:“哪里来得姐妹之情,只是今个儿听她去了的事情,到底是觉着有些突兀。”
萧秉之勾了勾唇角,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和不屑道:“她那不知收敛的性子,哪怕那日不是摔了一跤动了胎气出血死了,萧则也绝对不会叫她活下去。”
不等崔令胭开口,萧秉之就解释了在宗人府里崔令徽如何癫狂妄言,如何说自己才该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妃。
存了那样的心思,哪怕崔令徽只是个侍妾如今还陪着萧则圈禁宗人府,皇家也绝无可能容她活下去。
萧秉之语气中带着少见的厌恶:“她这样的,也配生出这样的妄念,听着都污了孤的耳朵,死了才是清净。”
崔令胭微垂着眉眼,心中倒是真正确定了崔令徽当真是重生一回的人,要不然,她怎么会说这太子妃的位置本该是她的。只是,重活一回,她依然只想着利益,不曾有半分情分,这般性子,若是有几分气运兴许还能落个好下场,可偏偏崔令徽没有这样的福气,便只能在宗人府里死不瞑目了。
正如萧秉之所说,崔令徽说了那些疯癫之语无异于狠狠打了萧则一记耳光,将萧则这个夫君的脸面往地上踩。依着萧则的性子,如何能叫她这样羞辱,如何能容她活下去?
即便萧则如今被圈禁不能亲手掐死崔令徽,这些言语传到皇上耳中,皇上也必不会容崔令徽多活一日。
毕竟,萧则乃是皇子,皇上如何能容许崔令徽在萧则和萧秉之之间挑来拣去,坏了皇家的名声?
若是那日崔令徽没有摔倒动了胎气见血而死,等着崔令徽的怕是和梦中一般被皇上一杯鸩酒或是白绫赐死。
活了两世,自己这个继姐落得差不多的下场,崔令胭虽并不同情,可也不得不生出几分唏嘘来。
好在,她并未如梦中那般随着詹氏进京被崔令徽害得坏了名声不得已嫁给戚绍章这个表哥,落得和梦中那般早早死去的下场。
如今她当了太子妃,身边有萧秉之这个夫君,膝下还有承哥儿。
她已是满足,余生只想好好陪着夫君和孩子。
闺阁时得不到的亲情和怜惜,萧秉之都给了她,她也会和萧秉之相守一生,更会给承哥儿足够的疼爱,好好护着他长大。
如此,才算不辜负老天对她的一番眷顾。
三年后,一日早朝上,皇上昭告天下禅位于太子,退居宁寿宫,东宫和朝臣依礼请太上皇临朝训政,太上皇推拒,并于半月后离开皇宫,云游天下,数年后回京常住皇恩寺,此时新帝帝位早已稳固,膝下又添一对龙凤双胎,并早早立皇长子萧承景为太子。
天下承平,帝后和睦,储君已定,宫中自是另一番光景,比起先帝朝多了几分生机。
坤宁宫内
崔令胭看着殿前又一次盛开的玉兰花,又望着身边身着明黄色缂丝常服的萧秉之,忍不住伸出手去握住了他的手。
萧秉之放下手中的折子,眉眼间带了几分笑意:“怎么,可是闷了,朕陪胭儿去园子里散散心?”
崔令胭莞尔一笑,含笑道:“前几日听皇姐说谭光寺有珠极为有名的佛门圣树山玉兰,正是花开之时,问臣妾这几日皇上可得空,咱们带孩子们出宫赏花,全当散散心了。”
“定国公也会陪着,如今皇姐有了身子,国公恨不得时时刻刻陪在身边。”
萧秉之笑着点头:“好,住上几日也无妨,正好将宫务交给太子,反正他自小性子持重,最是喜静,也不爱和咱们凑这些热闹。”
听他这样说长子,崔令胭忍不住笑了,这时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正是太子萧承璟带着弟弟妹妹过来请安。
很快,整个坤宁宫都热闹起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