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糙汉娇妻甜蜜蜜 第319节
就连刘凤娇,不免也有些好奇。
“咳咳。”
“主任。”
“一个个的没事干了是吧?都围在这里干什么?”
曾平山这话一出,大家赶紧散开,各自回到自己该站的地方。
黄英不想解释太多,家里的事,她可不想当成八卦说给她们听,回头一传,还不知道传成什么样。
“主任,钱给过了,我先回去了。”
“嗯,好。”
曾平山知道沈唳失踪的事情。
这次林小苒出远门,估计也是为了这事儿。
她一个女人,年纪轻轻的,还刚生了孩子,没想到还挺豁的出去,居然敢一个人跑这么远。
确实是有些胆识和勇气的。
从供销社离开后,黄英直奔林小苒家里。
“什么,小苒来电话了?”
“对。”
“说什么了?”
“说他们现在一切都好,小沈也找到了。”
“什么?”
董红梅一下没反应过来。
“说小沈找到了!”
黄英又重复的说了一遍。
“真的?”
董红梅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连忙又不敢相信的问道:“我儿子真的找到了?”
“找到了!”
“太好了,太好了,老天爷啊,你这次可真的是开了眼了,我的阿唳,真的没事啊!”
“也不是光靠老天爷,还是多亏小苒和玉典两个孩子,跑了这么远,找了这么多天,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把人找到。”
“对对对,你说得对,小苒真的是个好媳妇儿,也是个有福的,还有玉典那孩子也是,这一趟,真是辛苦他们两个了。”
说完,董红梅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阿唳,我的儿子,他真的还活着,还活着……”
想当初,别人都说她家阿唳死了,没了。
就小苒不相信,一直认为阿唳没死,咬死了不肯办丧事,结果事实还真是这样,她儿子真的还活着!他真的没有死!
第308章 他乡遇老乡
董红梅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现在内心激动的心情了,只能在院子里转来转去。
“你悠着点,别两个孩子还没回来,你先倒下了。”
黄英劝道,她们这个年纪,大喜大悲中风倒下的人可不少。
“你说的对。”
董红梅赶紧平复了一下心情:“他们现在怎么样?小苒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应该小沈受了重伤,现在从安西回来,到了北平,这会儿正在北平接受治疗,等人好了,就回来了。”
“重伤!?多重的伤?”
“具体的小苒没说,只是说受了伤,可要是普通伤,小沈不可能会耽误这么久,一直也没有联系过家里,我猜伤应该是不轻。”
“这,这可怎么办啊……”
一时之间,儿子没死的那种喜悦,顿时冲散了一大半。
“只要人活着,就还有希望不是?”
“是……”
只要人活着,她儿子还活着,那该治就治,肯定能好起来的!
虽然心里这么想,董红梅还是忍不住双手合十的小声念叨:
“老沈啊!你在底下一定要多多保佑儿子,让他快点好起来,还有老天爷,您这次好人做到底,一定要保佑我儿子和媳妇儿都好好的,平平安安的回来……”
黄英听着她的碎碎念,没说什么。
不管怎么说,小沈活着,那就是好事儿!
至于为什么把猜测的事情说出来,就是想着万一,万一小沈有个什么事儿,他们不能把责任推到小苒头上。
想当初,她儿子没了,她家那口子又出了事儿瘫痪,不少人在背地里说她克夫克子什么的。
流言蜚语的可不好听。
那样的日子,也不好过。
更何况,小苒才出月子,就这么耗费精气神的跑这么远,那边又那么冷,身体还不知道怎么样,真是谁的孩子谁知道心疼。
“啊……啊……”
躺在摇篮里的千浔叫了两声。
千屿也挥着胳膊,似乎在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黄英过去抱起孩子:“两个小乖乖,是不是听到爸爸妈妈要回来了,你们很开心对不对?”
大概是听到了妈妈两个字,千浔笑了笑,就连千屿也跟着扯了扯嘴角。
黄英心里顿时软的那叫一个一塌糊涂,不由再次感叹,这两个孩子真的像老天爷赐下来的宝贝,又乖又懂事。
那边。
林小苒挂了电话后,长舒了一口气。
也就是现在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她才通知一声家里。
听到黄姨说家里一切都好,两个孩子也很乖,平时不哭不闹的,她就特别想念他们。
那一刻,她甚至还想过让黄姨抱着两个孩子来接一下电话,虽然他们现在还不会说话,让她听听两个小家伙的声音也好啊!
可是她知道不方便。
而且天气很冷,万一千屿千浔冻感冒就不好了。
尽管心里很想念两个宝贝,林小苒还是硬生生的忍住了。
她搓了搓冻的有点泛红的手,抬起头,把眼泪也使劲的憋了回去。
“同志,一共多少钱?”
“三毛,妮儿。”
里面的婶子抬了下头。
电话费可真贵。
特别是长途电话,没说几句呢,就是三毛钱。
林小苒掏了钱,站在大街上,准备在周围逛逛,顺便买点东西再回医院,初来这边,还需要买一些生活用品。
沈唳那边现在有李红兵他们盯着,她也不用太担心,或者急着赶回去。
要不说北平还是北平,大街上真的挺热闹的。
随处可见的二八大杠和中山装,有的人还会在胸前讲究的别一根钢笔。
这里,时不时还能看到穿西装的人,甚至偶尔还能看到一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大家对此仿佛习以为常,并不会多意外。
大概是生活在首都,这里的人们生活幸福指数更高,路上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精神面貌非常好。
林小苒好像都被他们感染了。
不由稍微放慢了一点脚步,走在七十年代,老北平的大街上。
北平很大,现在没有什么四环五环,那都是乡下农村,大家真正认可的北平城,也就那四个区。
他们目前就是在东城区,到处都是胡同,四合院。
供销社也和他们那边差不多,只不过这边更多,隔不远就是一家店,而且里面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比他们那边多很多,大供销社里还有外国的牌子。
听说,更前面还有商场楼。
那边更繁华,卖的东西更多更全,经常还有外国友人进出。
林小苒不是很有心情逛商店,买了些需要的日用品,拎着就准备回医院了。
刚到医院大门口。
一个脸颊被冷风吹的泛红,戴着大帽,穿着军绿色棉衣的小伙子拿着一个热腾腾的烤红薯,边吃边快步的往医院走。
“栓子?”
林小苒试探的叫了一句。
“小苒姐?”
对方转头楞了下。
红薯泥刚好沾在了他的下巴,配上他高原红的脸和呆滞的眼神,略显滑稽。
“真的是你?”
刚刚咋一看,她都不太敢认,要不是他走到了自己面前,她再三确认过了这张脸确实是熟悉的,才敢叫出声。
“咳咳。”
“主任。”
“一个个的没事干了是吧?都围在这里干什么?”
曾平山这话一出,大家赶紧散开,各自回到自己该站的地方。
黄英不想解释太多,家里的事,她可不想当成八卦说给她们听,回头一传,还不知道传成什么样。
“主任,钱给过了,我先回去了。”
“嗯,好。”
曾平山知道沈唳失踪的事情。
这次林小苒出远门,估计也是为了这事儿。
她一个女人,年纪轻轻的,还刚生了孩子,没想到还挺豁的出去,居然敢一个人跑这么远。
确实是有些胆识和勇气的。
从供销社离开后,黄英直奔林小苒家里。
“什么,小苒来电话了?”
“对。”
“说什么了?”
“说他们现在一切都好,小沈也找到了。”
“什么?”
董红梅一下没反应过来。
“说小沈找到了!”
黄英又重复的说了一遍。
“真的?”
董红梅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连忙又不敢相信的问道:“我儿子真的找到了?”
“找到了!”
“太好了,太好了,老天爷啊,你这次可真的是开了眼了,我的阿唳,真的没事啊!”
“也不是光靠老天爷,还是多亏小苒和玉典两个孩子,跑了这么远,找了这么多天,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把人找到。”
“对对对,你说得对,小苒真的是个好媳妇儿,也是个有福的,还有玉典那孩子也是,这一趟,真是辛苦他们两个了。”
说完,董红梅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阿唳,我的儿子,他真的还活着,还活着……”
想当初,别人都说她家阿唳死了,没了。
就小苒不相信,一直认为阿唳没死,咬死了不肯办丧事,结果事实还真是这样,她儿子真的还活着!他真的没有死!
第308章 他乡遇老乡
董红梅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现在内心激动的心情了,只能在院子里转来转去。
“你悠着点,别两个孩子还没回来,你先倒下了。”
黄英劝道,她们这个年纪,大喜大悲中风倒下的人可不少。
“你说的对。”
董红梅赶紧平复了一下心情:“他们现在怎么样?小苒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应该小沈受了重伤,现在从安西回来,到了北平,这会儿正在北平接受治疗,等人好了,就回来了。”
“重伤!?多重的伤?”
“具体的小苒没说,只是说受了伤,可要是普通伤,小沈不可能会耽误这么久,一直也没有联系过家里,我猜伤应该是不轻。”
“这,这可怎么办啊……”
一时之间,儿子没死的那种喜悦,顿时冲散了一大半。
“只要人活着,就还有希望不是?”
“是……”
只要人活着,她儿子还活着,那该治就治,肯定能好起来的!
虽然心里这么想,董红梅还是忍不住双手合十的小声念叨:
“老沈啊!你在底下一定要多多保佑儿子,让他快点好起来,还有老天爷,您这次好人做到底,一定要保佑我儿子和媳妇儿都好好的,平平安安的回来……”
黄英听着她的碎碎念,没说什么。
不管怎么说,小沈活着,那就是好事儿!
至于为什么把猜测的事情说出来,就是想着万一,万一小沈有个什么事儿,他们不能把责任推到小苒头上。
想当初,她儿子没了,她家那口子又出了事儿瘫痪,不少人在背地里说她克夫克子什么的。
流言蜚语的可不好听。
那样的日子,也不好过。
更何况,小苒才出月子,就这么耗费精气神的跑这么远,那边又那么冷,身体还不知道怎么样,真是谁的孩子谁知道心疼。
“啊……啊……”
躺在摇篮里的千浔叫了两声。
千屿也挥着胳膊,似乎在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黄英过去抱起孩子:“两个小乖乖,是不是听到爸爸妈妈要回来了,你们很开心对不对?”
大概是听到了妈妈两个字,千浔笑了笑,就连千屿也跟着扯了扯嘴角。
黄英心里顿时软的那叫一个一塌糊涂,不由再次感叹,这两个孩子真的像老天爷赐下来的宝贝,又乖又懂事。
那边。
林小苒挂了电话后,长舒了一口气。
也就是现在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她才通知一声家里。
听到黄姨说家里一切都好,两个孩子也很乖,平时不哭不闹的,她就特别想念他们。
那一刻,她甚至还想过让黄姨抱着两个孩子来接一下电话,虽然他们现在还不会说话,让她听听两个小家伙的声音也好啊!
可是她知道不方便。
而且天气很冷,万一千屿千浔冻感冒就不好了。
尽管心里很想念两个宝贝,林小苒还是硬生生的忍住了。
她搓了搓冻的有点泛红的手,抬起头,把眼泪也使劲的憋了回去。
“同志,一共多少钱?”
“三毛,妮儿。”
里面的婶子抬了下头。
电话费可真贵。
特别是长途电话,没说几句呢,就是三毛钱。
林小苒掏了钱,站在大街上,准备在周围逛逛,顺便买点东西再回医院,初来这边,还需要买一些生活用品。
沈唳那边现在有李红兵他们盯着,她也不用太担心,或者急着赶回去。
要不说北平还是北平,大街上真的挺热闹的。
随处可见的二八大杠和中山装,有的人还会在胸前讲究的别一根钢笔。
这里,时不时还能看到穿西装的人,甚至偶尔还能看到一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大家对此仿佛习以为常,并不会多意外。
大概是生活在首都,这里的人们生活幸福指数更高,路上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精神面貌非常好。
林小苒好像都被他们感染了。
不由稍微放慢了一点脚步,走在七十年代,老北平的大街上。
北平很大,现在没有什么四环五环,那都是乡下农村,大家真正认可的北平城,也就那四个区。
他们目前就是在东城区,到处都是胡同,四合院。
供销社也和他们那边差不多,只不过这边更多,隔不远就是一家店,而且里面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比他们那边多很多,大供销社里还有外国的牌子。
听说,更前面还有商场楼。
那边更繁华,卖的东西更多更全,经常还有外国友人进出。
林小苒不是很有心情逛商店,买了些需要的日用品,拎着就准备回医院了。
刚到医院大门口。
一个脸颊被冷风吹的泛红,戴着大帽,穿着军绿色棉衣的小伙子拿着一个热腾腾的烤红薯,边吃边快步的往医院走。
“栓子?”
林小苒试探的叫了一句。
“小苒姐?”
对方转头楞了下。
红薯泥刚好沾在了他的下巴,配上他高原红的脸和呆滞的眼神,略显滑稽。
“真的是你?”
刚刚咋一看,她都不太敢认,要不是他走到了自己面前,她再三确认过了这张脸确实是熟悉的,才敢叫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