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婚嫁手册 第85节
停在敞开的院门边,凌凤池注目远处,寝屋方向漆黑一片,人显然早早地睡下了。
“她立木牌当时,可有说些什么?”
凌长泰如实回话,主母倒没说什么。但鹦鹉学了主母几句话,整个下午都在嚷嚷:过不下去了。过不下去了。
凌凤池心里咀嚼着这句“过不下去”,穿过庭院,站在主屋门前,抬手推门。
门又从里反闩上了。
“……”他抿了下唇。
人站在屋门外好一阵,默不作声地走回院门口,道:“衣柜箱笼之事,是我的疏忽。今日她睡下了,明早替我传一句话,有什么要的节礼,我亲自替她采买。”
“是。”
“还有几句。”凌凤池斟酌着字句。
“明日不能出门之事,望她莫多心。端午家宴,会让她出席。”
“等五月事态稳定之后,我亦可携她出门郊游。最近局势动荡,愿她安稳留在婚院中。这些话,明日替我带给她。”
“是!”
院门外的动静彻底消失后,漆黑的寝屋里才传来两句轻声对话。
“走了?”
“走了。”
章晗玉松了口气:“赶紧的,继续。”
今晚怕惊动了外头护院,忍痛把狗儿都抱出去了,一定要把事办妥。
屋里堆满了大小箱笼,衣裳乱七八糟地扔去四处。被清空的木箱,一个接一个地运出后窗。
——
四月三十。阴转雨。
京城入夏的天气不大好,清早又绵绵地下起了小雨。
潮湿又闷热。
凌长泰频频往张望。
主屋门户紧闭,女主人显然尚未起身。
“怎么起这么晚……”他嘀咕着。
但主母起身向来没个准时,高兴时天不亮起身,有时候又直接睡过午后。
凌长泰心里惦记着阿郎昨夜的叮嘱,隔一刻钟张望一次,只等主母起身,他好传话。
等来等去,等到晌午,眼看午食饭点都快到了,还不见人,他终于感觉有点不对味了。
“阮娘子!”
凌长泰站在院门口问:“主母还未起身?都快午时了!”
阮惜罗蹲在小厨房灶台前,头都不回:“没起呢!”
凌长泰喊:“主母没起身,门窗都关着,屋里的猫儿怎么出来的?”
阮惜罗没好气地道:“这么热的天气,你睡觉不开窗?对着后院的北窗开着呢!”
“哦……”凌长泰讪讪地退下。
又等了半个时辰。
午时了。人还不起身。
绕弯过来的凌万安顿时觉出不对劲了。
“今天可是四月三十。逢十的日子……”
“逢十怎么了?“凌长泰瞪眼道。
凌万安醒悟:“不好!怕是要出事!进去看看!”
凌凤池在政事堂议到半途,家里紧急递来一封快信。
八个字落入眼底:
【主母失踪,阿郎速回】
他无言地坐了片刻,把信纸对折,收入袖中,起身道:
“诸位,今日商议之议题,凌某以为,大事不宜缓。徐徐图之,不如快刀斩乱麻。还请姚相斟酌。”
“家中有急事,告辞。”
今日政事堂从早晨商议到下午的议题,其实就是一个选择。
马匡在大理寺狱又被毒死,显然阉党在朝中的渗透影响,比想象中还要深远。
政事堂四相都同意,倒阉党刻不容缓。
分歧就在于:要逐步击破、挨个拔起的倒法;还是摧枯拉朽、全力一击的倒法。
姚相主张:摧枯拉朽,全力一击。
把阉党上下,从宫中藏匿的首恶吕钟,下面数百徒子徒孙,朝臣当中投靠阉党的官员,守卫皇宫的南卫军当中被重点圈出的阉党将领,守卫京城治安的北卫军中的几个可疑将领,京城里圈出的几处绣衣使的据点,一夜之间,全部连根拔起。
凌凤池的老师陈相反对。
他主张逐个击破,稳步清洗。
“阉党数目众多,一夜之间,连根拔起,谈何容易!混乱之中必然纵走许多,说不定又冤杀许多。起事之夜,京城必然大乱,若是动摇到了国本根基,如何是好!”
韩相支持陈相,觉得稳妥些办事,逐个击破的办法比较好。免得影响太大,京师动荡,动摇国本。
凌凤池是最后一个发表主张的。
他支持姚相的意见。
摧枯拉朽,全力一击。不给阉党任何反应时机。
陈相眼皮子剧烈一跳。
政事堂群相议事,以姚相为首。按照不成文的惯例,如果一对三,姚相多半要听取其他三相的意见;但如果二对二,姚相就要决议推行了。
凌凤池才走出政事堂,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相追了上来。
“凤池!”
陈相并肩走在身侧,压低询问:“突然起身离去,家中有何急事?可是和你新娶进门的那位相关?”
凌凤池不答,只道:“老师,此乃家事。”
陈相问不出究竟,又道:“你为家事心急,那就先办妥了家事,再细想公事!牵扯朝廷根基的大事决策,岂能胡乱言之?你现在回去寻姚相,收回你刚才所言,告他你要细细地想,明日再决策。”
凌凤池脚步停下,回身转向老师。
他身形比陈相还要高出一个头,面对面注视老师时,视线低垂,显出几分肃然静默的神色。
“学生拜入老师门下多年,学生的性情,老师当早知晓。牵扯朝堂根基的大事,从来不会胡乱言之。政事堂里字字句句,学生在心中斟酌已久,出言而无改。”
“倒是老师。”凌凤池抿了下唇。
“最近数月以来,老师私下相劝的字字句句,失却一代名臣的分寸气度。老师心中有何事积压?以至于急躁外显,欲以师生多年之私情,妨碍政事堂之公务。老师请直言,学生愿为老师解忧。”
陈相脸上微微变色,欲发怒又压下。
几次开口欲言又止,最后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地道:“凤池,你变了。为了个投效阉党的红颜祸水,竟不顾念多年师生情谊,和为师反目,值得么?”拂袖回政事堂。
凌凤池目送老师的背影离去。
思忖着,缓步走下台阶。
老师最近几个月确实急躁外显。欲制止他发声而不能,最后竟然抛下狠话,以多年师生情谊要挟于他,意图令他愧疚从命。
又把政事堂的政务分歧,归结于嫁入凌家的晗玉身上。
不似老师平日宽厚为人。
越想越疑点重重。
但眼下的急迫事,还是袖中短短八个字。
送急信入宫的是凌万安,凌长泰压根不敢来。
主母在自家丢了,消失在重重看守的护院眼皮子底下,看痕迹应是踩着一摞木箱子攀爬过墙头,木箱子……是凌长泰昨天亲手从大衣柜顶上一个个扛下来的。
送信入宫的凌万安忐忑不安,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凌凤池自己倒镇静得很,见面便吩咐下去:
“取我鱼符,去大理寺。急调百名擅长追察跟踪的干吏,以凌、章两家为核心,附近十里撒网搜寻。”
“内子身边必有阮惊春的踪迹。告知大理寺,可酌情加派人手,务必当场缉捕。”
凌万安:“……”听得耳熟!同样的事十天前才做过!
“卑职这就去寻叶少卿!”
他被喊了回来。
“今日搜查事交给大理寺,不见得交给叶少卿。先问他,心稳不稳。心不稳,今日无需他出面。”
“是!”
凌凤池对着天边翻滚的雨云出神片刻,又加了最后一句。
“备马。大理寺寻到人,我即刻过去。”
*
轰隆一声,秘密小院打开了。
章晗玉装作没看见傅母在身后冰冷审视的视线,领着惊春进了小院。
秘密小院塞满了。
来自南北各郡的密报堆得里三层外三层,这还是筛检过的。更多的密报堆在城外别院。
章晗玉吸气缩肩,好不容易才把自己塞进狭窄的书架缝隙,费劲找了半天才找到巴蜀郡送来的、指认凌家二叔贪赃渎职的密报,从头到尾细细看了一遍。
“三月初封装密报,四月送来京城。路上花了一个月,巴蜀郡绣衣郎的速度堪忧啊。”
“她立木牌当时,可有说些什么?”
凌长泰如实回话,主母倒没说什么。但鹦鹉学了主母几句话,整个下午都在嚷嚷:过不下去了。过不下去了。
凌凤池心里咀嚼着这句“过不下去”,穿过庭院,站在主屋门前,抬手推门。
门又从里反闩上了。
“……”他抿了下唇。
人站在屋门外好一阵,默不作声地走回院门口,道:“衣柜箱笼之事,是我的疏忽。今日她睡下了,明早替我传一句话,有什么要的节礼,我亲自替她采买。”
“是。”
“还有几句。”凌凤池斟酌着字句。
“明日不能出门之事,望她莫多心。端午家宴,会让她出席。”
“等五月事态稳定之后,我亦可携她出门郊游。最近局势动荡,愿她安稳留在婚院中。这些话,明日替我带给她。”
“是!”
院门外的动静彻底消失后,漆黑的寝屋里才传来两句轻声对话。
“走了?”
“走了。”
章晗玉松了口气:“赶紧的,继续。”
今晚怕惊动了外头护院,忍痛把狗儿都抱出去了,一定要把事办妥。
屋里堆满了大小箱笼,衣裳乱七八糟地扔去四处。被清空的木箱,一个接一个地运出后窗。
——
四月三十。阴转雨。
京城入夏的天气不大好,清早又绵绵地下起了小雨。
潮湿又闷热。
凌长泰频频往张望。
主屋门户紧闭,女主人显然尚未起身。
“怎么起这么晚……”他嘀咕着。
但主母起身向来没个准时,高兴时天不亮起身,有时候又直接睡过午后。
凌长泰心里惦记着阿郎昨夜的叮嘱,隔一刻钟张望一次,只等主母起身,他好传话。
等来等去,等到晌午,眼看午食饭点都快到了,还不见人,他终于感觉有点不对味了。
“阮娘子!”
凌长泰站在院门口问:“主母还未起身?都快午时了!”
阮惜罗蹲在小厨房灶台前,头都不回:“没起呢!”
凌长泰喊:“主母没起身,门窗都关着,屋里的猫儿怎么出来的?”
阮惜罗没好气地道:“这么热的天气,你睡觉不开窗?对着后院的北窗开着呢!”
“哦……”凌长泰讪讪地退下。
又等了半个时辰。
午时了。人还不起身。
绕弯过来的凌万安顿时觉出不对劲了。
“今天可是四月三十。逢十的日子……”
“逢十怎么了?“凌长泰瞪眼道。
凌万安醒悟:“不好!怕是要出事!进去看看!”
凌凤池在政事堂议到半途,家里紧急递来一封快信。
八个字落入眼底:
【主母失踪,阿郎速回】
他无言地坐了片刻,把信纸对折,收入袖中,起身道:
“诸位,今日商议之议题,凌某以为,大事不宜缓。徐徐图之,不如快刀斩乱麻。还请姚相斟酌。”
“家中有急事,告辞。”
今日政事堂从早晨商议到下午的议题,其实就是一个选择。
马匡在大理寺狱又被毒死,显然阉党在朝中的渗透影响,比想象中还要深远。
政事堂四相都同意,倒阉党刻不容缓。
分歧就在于:要逐步击破、挨个拔起的倒法;还是摧枯拉朽、全力一击的倒法。
姚相主张:摧枯拉朽,全力一击。
把阉党上下,从宫中藏匿的首恶吕钟,下面数百徒子徒孙,朝臣当中投靠阉党的官员,守卫皇宫的南卫军当中被重点圈出的阉党将领,守卫京城治安的北卫军中的几个可疑将领,京城里圈出的几处绣衣使的据点,一夜之间,全部连根拔起。
凌凤池的老师陈相反对。
他主张逐个击破,稳步清洗。
“阉党数目众多,一夜之间,连根拔起,谈何容易!混乱之中必然纵走许多,说不定又冤杀许多。起事之夜,京城必然大乱,若是动摇到了国本根基,如何是好!”
韩相支持陈相,觉得稳妥些办事,逐个击破的办法比较好。免得影响太大,京师动荡,动摇国本。
凌凤池是最后一个发表主张的。
他支持姚相的意见。
摧枯拉朽,全力一击。不给阉党任何反应时机。
陈相眼皮子剧烈一跳。
政事堂群相议事,以姚相为首。按照不成文的惯例,如果一对三,姚相多半要听取其他三相的意见;但如果二对二,姚相就要决议推行了。
凌凤池才走出政事堂,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相追了上来。
“凤池!”
陈相并肩走在身侧,压低询问:“突然起身离去,家中有何急事?可是和你新娶进门的那位相关?”
凌凤池不答,只道:“老师,此乃家事。”
陈相问不出究竟,又道:“你为家事心急,那就先办妥了家事,再细想公事!牵扯朝廷根基的大事决策,岂能胡乱言之?你现在回去寻姚相,收回你刚才所言,告他你要细细地想,明日再决策。”
凌凤池脚步停下,回身转向老师。
他身形比陈相还要高出一个头,面对面注视老师时,视线低垂,显出几分肃然静默的神色。
“学生拜入老师门下多年,学生的性情,老师当早知晓。牵扯朝堂根基的大事,从来不会胡乱言之。政事堂里字字句句,学生在心中斟酌已久,出言而无改。”
“倒是老师。”凌凤池抿了下唇。
“最近数月以来,老师私下相劝的字字句句,失却一代名臣的分寸气度。老师心中有何事积压?以至于急躁外显,欲以师生多年之私情,妨碍政事堂之公务。老师请直言,学生愿为老师解忧。”
陈相脸上微微变色,欲发怒又压下。
几次开口欲言又止,最后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地道:“凤池,你变了。为了个投效阉党的红颜祸水,竟不顾念多年师生情谊,和为师反目,值得么?”拂袖回政事堂。
凌凤池目送老师的背影离去。
思忖着,缓步走下台阶。
老师最近几个月确实急躁外显。欲制止他发声而不能,最后竟然抛下狠话,以多年师生情谊要挟于他,意图令他愧疚从命。
又把政事堂的政务分歧,归结于嫁入凌家的晗玉身上。
不似老师平日宽厚为人。
越想越疑点重重。
但眼下的急迫事,还是袖中短短八个字。
送急信入宫的是凌万安,凌长泰压根不敢来。
主母在自家丢了,消失在重重看守的护院眼皮子底下,看痕迹应是踩着一摞木箱子攀爬过墙头,木箱子……是凌长泰昨天亲手从大衣柜顶上一个个扛下来的。
送信入宫的凌万安忐忑不安,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凌凤池自己倒镇静得很,见面便吩咐下去:
“取我鱼符,去大理寺。急调百名擅长追察跟踪的干吏,以凌、章两家为核心,附近十里撒网搜寻。”
“内子身边必有阮惊春的踪迹。告知大理寺,可酌情加派人手,务必当场缉捕。”
凌万安:“……”听得耳熟!同样的事十天前才做过!
“卑职这就去寻叶少卿!”
他被喊了回来。
“今日搜查事交给大理寺,不见得交给叶少卿。先问他,心稳不稳。心不稳,今日无需他出面。”
“是!”
凌凤池对着天边翻滚的雨云出神片刻,又加了最后一句。
“备马。大理寺寻到人,我即刻过去。”
*
轰隆一声,秘密小院打开了。
章晗玉装作没看见傅母在身后冰冷审视的视线,领着惊春进了小院。
秘密小院塞满了。
来自南北各郡的密报堆得里三层外三层,这还是筛检过的。更多的密报堆在城外别院。
章晗玉吸气缩肩,好不容易才把自己塞进狭窄的书架缝隙,费劲找了半天才找到巴蜀郡送来的、指认凌家二叔贪赃渎职的密报,从头到尾细细看了一遍。
“三月初封装密报,四月送来京城。路上花了一个月,巴蜀郡绣衣郎的速度堪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