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婚嫁手册 第14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凌二叔见了大侄儿脸上这点笑意,精神一振,当即趁热打铁,替张玉求情。
  “这次捕获了俞、马二门神之一的俞奉。凤池,你立下大功,可以风光回京了。至于张玉,他不过是个小小的绣衣郎,又助力老夫颇多,何必为难于他?高抬贵手啊——”
  章晗玉听到一半就感觉不对,咳了声,试图打断凌二叔的求情。
  “府君盛情,不胜感激!府君头一次来晚生的家宅罢?晚生带府君四处走走,观赏瀑布山景。“
  又大声招呼小舅子“应金春”,杀只鸡招待贵客。
  不等把凌二叔从庭院支走,凌凤池瞥来一眼,对上一本正经自称“晚生”的章晗玉。
  目光在她身上顿了顿,只差挂上两个字:“顽皮”。
  “二叔父误会了。侄儿怎会为难于她?”
  章晗玉越听话头越不对,拉着凌二叔就往院外走。
  奈何这山院占地太大,庭院走百来步都摸不到院门。她离院门还远,风中已经传来凌凤池的平静话语:
  “京城和巴蜀相隔千里,侄儿四月成婚当日,不能请二叔父前来观礼,遗憾至今。好在今日终于能够携妇拜见。
  二叔父,她便是晗玉,侄儿娶的新妇。”
  章晗玉没能跑脱,在静可落针的庭院里无奈转回身来,正对上凌二叔剧烈震颤的瞳孔,合不拢的嘴……
  两家既然没能顺利合离,婚姻红线未断,迟早有这一遭。
  想到这里她就心平气和下来,索性换了称呼,客客气气道:“两家尚未合离,府君自然还是晗玉的二叔父。”
  凌凤池道:“晗玉性情跳脱了些。侄儿这次入巴蜀,便是为她而来。二叔父不必多心。”
  凌二叔在风中凌乱……
  发僵的舌头半天才捋直,勉强回应了侄儿媳妇这声“二叔父”。
  大侄儿媳妇,性情是跳脱了些。
  女扮男装,从京城一路跑来巴蜀,捏了个假身份,把自己哄骗得找不着北!
  才应下“二叔父”,勉强接受张先生忽地变作个女郎,成了自己侄儿媳妇的事实……
  凌二叔的眼神忽地又发了直。
  他猛想起,自己递呈上去朝廷的合离奏表,似乎就是侄儿媳妇起草撰写的??
  自己十分满意,原样呈交朝廷,还跟夫人称赞张玉的文采了得,一个字都不必添改……
  “凤池,侄儿媳妇,你们都从京城来巴蜀,好,好。”凌二叔艰难地说了两声好。
  想起侄儿媳妇亲手递交给自己,又经自己的手送去京城的那封合离奏表,再看看追来巴蜀、显然不同意合离的大侄儿……
  笑容隐约发苦。
  “如今你们夫妇在巴蜀郡再相逢,你们、你们还合离吗?”
  还合离吗?
  凌凤池直截了当道:“不合离。”
  章晗玉笑而不语。
  当天送走凌二叔,凌凤池也短暂下山,去府城验明重犯,抓捕到的是不是俞奉本尊。凌长泰跟去了。
  惜罗趁着留家的凌家护卫数目不多,悄悄问了句:“主家,你怎么想的。到底打算跟凌家合离到底,还是随他回京啊?”
  章晗玉对着山头瀑布出神。
  自从“张玉”的身份揭开,以尚未合离的凌家媳妇身份拜会了凌二叔,她也一直在想。
  凌凤池留在山院这些日子对她坦诚,隔阂消弭,两人间显出罕见的温情。
  她倒不怕回京继续被关着了。
  然而……
  “惜罗,说说看。”
  章晗玉幽幽地道:“我带着你们从京城出奔,千里迢迢来巴蜀,改头换面转一大圈。如果又随他回京,继续做起凌家妇,一切回到原处……”
  “你说,我当初为什么要跑呢?”
  直击心头的尖锐提问,叫惜罗从傍晚到入夜都苦苦思索,在床上翻来覆去。
  还是章晗玉起身坐去床边,看着惜罗入睡。
  做回凌家妇,当然做不成章氏女。
  做回凌家妇,虽说夫婿心底藏着多年爱慕,当面说开了,回京对她会比从前更好些。
  但凡事都有两面。为了这份说开的爱慕,回去就要给凌家生育儿女了。
  那时,一个两个年幼孩儿拖拽着,还怎么谋算将来?还怎么陪伴小天子?
  之前设想的一番打算,躲避风头回京,和皇家重新搭上线,如何地接近小天子,如何地重振章家门楣,耐心陪伴小天子长大,给章家人平反……显然又不成了。
  这番打算其实也不是她期待的前路。
  但怎么说呢。
  “总是不成。”章晗玉在山间夜风里站起身,打开半扇窗。对着日夜奔流的瀑布,自语道:
  “总有人拦着,总是不成。”
  小到念书累了,想和乡里的孩童玩耍一阵也不成,这种不起眼的小挫折。
  到十八岁入京投文引路,虽然文章轰动一时,声名大噪,但“章家子”的身份敏感,无人愿意引荐入仕的茫然失措。
  好不容易拜干爹入了仕,挂上阉党名头,想做点什么,前有政敌处处拦阻,后有自己人使绊子,回家还挨傅母骂,处处都是挫折。
  后来身份被揭穿,反倒无甚好责怪的。凌凤池帮她隐瞒了两年有余,仁至义尽了。
  既然被罚入宫,谋划女官的升迁路罢,还是不成。还是处处有人拦着。
  天上掉下一位夫君,她成了凌家妇。
  改头换面入巴蜀,买食肆买当铺,想给惊春惜罗练练手,又急匆匆卖了。
  前夫原来心底爱慕她,千里迢迢从京城追来巴蜀,她就该随着前夫回去。
  啊,对了。合离奏本压在姚相手里,凌凤池还不算她前夫。
  你看,就连夫君变前夫的筹划,折腾了许多时日,也没成。
  章晗玉的记忆力其实惊人。很多忘了的事,是她不想记着。
  此刻,对着轰隆隆的瀑布,脑海里闪过的,是某个秋阳灿烂的晴日,青账后骨节分明的手递出的一张字纸。
  【所谓左右逢源,立身不稳,心志不定也。
  以天地之大,不知如何安身立命,当有此惑】
  她当时一眼就觉得被骂了。
  记得清清楚楚。
  “我想做点什么,总有人拦着。都说我不该做,都劝我回头。”
  “走一步退两步,如何能立身稳固,心志安定?如何能泰然立身世间而无惑?”
  夜风里传来低低的自语声。
  “凌相凌凤池,夫君。你帮我解解惑?”
  *
  第二日晌午,凌凤池踩着秋阳入院门来。
  巴蜀府城收押的重犯验明正身,确实是俞奉。
  京城五月大乱,阉党人物被接连拘捕,俞奉居然能趁乱混出京城,奔来巴蜀藏身至今,也算有点本事。
  催凌凤池回京的第二封姚相手书也到了。
  他于七月中旬离京,挂了一个月长假。如今已是八月初,姚相问他,为何还滞留巴蜀不回?
  昨日询问章晗玉愿不愿跟随他回京,不得回答,凌凤池心中有不太好的预感。
  但两人最近融洽,他觉得,应该再问一次,至少知晓她心里想什么。
  “姚相来信甚急,这两日就要启程。晗玉,昨夜你想得如何?随我回京,你可愿意?”
  章晗玉站在窗边。她在轰隆隆的瀑布水声里出神。
  昨夜想了半夜。
  越想越觉得,凌凤池那张字纸虽然骂得狠,但写得对。
  她立身不稳,心志不定,习惯了夹缝里左右逢迎,逼仄处寻生路。无人在身后催逼,她就能凑合着日子往下过。
  最近山中生活惬意悠闲,她又开始觉得,这样的日子不错,可以一直过下去了。
  只可惜山中短暂悠闲岁月,仿佛水上浮沫。凌凤池决意回程的那一刻,眼前的宁和岁月便显露出泡沫本质,轻轻一戳便消散。
  逼仄困境中待惯了,她并不习惯做长远决策。
  无论做什么决策,似乎总失去了一部分。
  但生在人世间二十三年,年纪既长,困惑丛生。
  如果始终由别人在身后推着走,她这辈子都会像水中浮纸,随波逐流地飘去不知何处。
  章晗玉从思绪中猛地回过神来,侧身回望。面前的郎君神色沉静,依旧在等答复。
  她冲他微微地笑了下。
  凌凤池,爱慕她的夫君。
  他想带她回京,仿佛这场出逃从未发生,想她接着过出京之前的日子,继续做凌氏夫人。
  她却不想回去从前的日子了。你听得见么?
  你又会阻止么?
  凌相,替我解解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