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双漆黑的眼中,充满忐忑。
  即使心中已经十分确信,可面上还是装出一副疑问模样,战战兢兢开口问道:“您……您可是汉人军官?”
  斥候点头,正要询问闻棠身份,没想到她居然主动开口陈述。
  闻棠将自己的经历掐头去尾,一顿春秋笔法,她说自己是长安人,三年前和父母一起徙往朔方,随后又说了自己在右贤王庭当奴隶时受苦受难的经历,最后开始自由发挥瞎编乱造,说自己今天趁看守不注意逃了出来,一路奔袭在这茫茫沙漠中,幸好在这里遇到了汉军斥候,才免得一死。
  这段话听起来大体没什么漏洞,随后他们还问了闻棠几个关于右贤王庭的问题,闻棠的回答都和他们手中掌握资料相符,除了两名生性谨慎多疑的斥候,其余几人倒也没什么疑问,都相信她了。
  勘察任务要紧,选了一名斥候将她带回营帐中继续审问,其他人便继续纵马去前方侦查敌情。
  带闻棠回去那名斥候看起来不到二十岁,带着兜鍪,从表情来看有些失落还有些不爽,估计是觉得自己这次没和队友一起,白白失去了一次立功的机会,但也没迁怒于闻棠。
  说是军营,但因为只是临时歇脚,所以很简陋,没有电视剧里演的各种营帐,也没有生活的锅灶,放眼望去,入目最多的就是人、马、和火光。
  闻棠手里拿着拿着一团汉军给他的糗团,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军粮,做工极其粗糙,就是将米豆麦之类的粮食弄熟后烘干再捣成粉捏成团,闻棠却吃的差点哭了出来。
  感动的。
  这对于一个吃了好几年干酪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珍馐佳肴啊!
  但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处境,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幕府内,被一群甲胄齐全,威严十足的将军们围在中间,颇有一种三堂会审闻棠的感觉。
  闻棠看向主位那人,三十几岁的年纪,身穿黑漆铁甲和缇直裾衣,佩戴一把直刃、厚脊的环首刀,身形强壮,模样英武,眉目挺阔,身上透露着一股常年在疆场上厮杀的血腥气。
  如果没猜错,这就是历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长平侯卫青卫将军了。
  幕府内光线并不明亮,烛火摇摇晃晃,照得众人影子闪闪烁烁。燃烧的焦糊味、灰尘杂土味、淡淡的血腥味,以及其它乱七八杂的味道混合在一起,但这丝毫没有减少闻棠手上吃饭的动作。
  原本卫青正在和自己手下几名裨将都尉们一同商讨制定最后的出击计划,对于闻棠这个变数倒也不感到惊讶,他行军打仗这么多年,遇到很多次突发情况,譬如数年前第一次从上谷郡出击匈奴时手下斥候便抓来过在迁移时落单的匈奴人,并从那些人口中审讯出过信息。
  只是面前这位小女郎年龄不大,看她这脏乱瘦小的模样和身上露出的伤口,眼中的警戒,在草原上定没少吃苦,处境危险,也不知道能否从她口中问出有用信息。
  不过转念一想,这孩子年纪虽小,却能瞒过匈奴守卫,一个人从这茫茫草原中逃出遇到汉军,多少壮年男子都做不到这一点,她却能做到,可见骨子里的坚韧与机灵却一点儿也不少,因此先是开口安慰几句闻棠,告诉她不要害怕,现在已经安全了,随即便开始按照以往惯例询问闻棠草原上的信息。
  闻棠在匈奴营地里这些天精神高度紧绷,时刻提心吊胆,听到卫青的安慰后才终于将心中的石头放下。
  感觉自己眼眶酸酸的,她终于安全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会有生命危险了。
  即便如此,闻棠还是没有忘记的自己的任务,给卫青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并借这个印象搭上刘彻这条线,开启自己的荣耀生涯。
  闻棠看了眼室内诸位将军,都带着一股久经沙场的威慑,看起来很吓人,大家对她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有迫不及待希望她说出更多情报的,有生性谨慎怀疑她是匈奴细作别有目的的,还有极度自信认为就算闻棠能说出来些什么信息也没有太大用处的……
  闻棠没有说话,卫青又问了一遍,她依旧沉默,室内环境变得安静,过了一会儿,人群中才有一位须髯如戟,面目精悍的裨将忍不住大声开口道:“你这小女郎,也不是个哑巴,怎么一句话也不说?”
  畏畏缩缩的,让人看了平白生气。
  闻棠:“诸位将军威压震人,闻棠实在惶恐。”
  随后看向卫青,说道:“我想和单独和这位将军说。”
  这话一出,帐内的气氛顿时热了起来,之前怀疑闻棠是细作的裨将们更加确定自己的想法,否则帐内数人,为何就偏偏要挑卫将军单独说,总不能是因为他面善吧?
  定是想要趁无人时伺机行刺将军!
  至于闻棠一个小孩子,哪来的体力和招式行刺卫青一个正直壮年且久经沙场的成年人,这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了,当即大喝一声,质问她的身份,并叫来兵卒,言说要用绳子绑住闻棠手脚,将她丢到朔方狱中,等战事终了再仔细审问。
  当然,也有和他持相反意见的,不过无论大家吵得如何激烈,最后结果都是由卫青决定的。因为他是本次战役的最高统帅,“将六将军”,其他六位将军都在他的统帅之下,在军队中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利。
  越到这时,闻棠反而理智,极力辩解证明自己的清白:“我不是细作!”
  “我是长安人,我父亲名为闻长生,是廷尉府中一名斗食小吏,虽位卑言轻,但也有一腔爱国之心。”她说这话不是指望在座哪位将军和原身父亲有旧相识,毕竟闻父平时根本没有机会和这些大人物见面,主要是强调一下自己根正苗红的出身和爱国之情,“更何况我亲眼看到那些北狄蛮夷杀死了我的父母,家仇国恨,恨之入骨,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又怎么会成为匈奴人的奸细呢?”
  这话中倒是掺了九分真意,她对入侵朔方郡的那群匈奴人是真的恨,也在努力想办法弄死他们,不出意外,她今夜就能复仇成功了。
  行军打仗是一件t很危险的事情,在座诸位也都有几名同僚或好友死在战争中,因此都或多或少对她的话能有些共情。
  这时一直沉默的卫青终于开口,同意闻棠的请求,卫将军发话,其它人纵使再不情愿,也得乖乖退下。不过闻棠猜测卫青身边那两个裨将应该并未离开,而是隐藏到帷幕后面准备视情况而行动,闻棠倒是不在意,毕竟她又不是细作,让众人离开只是为了营造一个神秘的氛围方便她发挥罢了。
  众人离开后,帐内便只剩下闻棠与卫青二人,安静的连火焰燃烧时的噼啪声都能听到。
  卫青再次打量面前这位小女郎,总觉得她并不像刚才表现出来的那样怯懦,要和自己单独相处也是别有原因,但短时间内他也猜不到。
  他将帐内一个青铜水囊递到闻棠面前,闻棠接过水囊喝了一口,水温正好,卫青耐心地等她喝完才继续从她那里询问和右贤王营有关的信息。
  “闻棠。”卫青道,“你不要害怕,现在帐内只有你我二人,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就都说出来吧。”
  闻棠拉开自己身上那件已经满是灰尘脏污的马皮袍子,小心翼翼从中拿出一棕黄色的物件,看模样似乎是一件折叠起来的动物皮革,正是她在草原上费尽心;思花了好几个夜晚画出来的右贤王大营地图。
  奇怪,军中士兵已经搜身,为什么她身上还能藏有物件?
  闻棠原本的设想是自己拿着地图走到卫青身边,在他不解的目光下缓缓打开地图,显露出上面的重要信息,小小的震惊一下卫大将军。
  就在她刚要行动时,脑子里突然想到了一些类似于“图穷匕见”,“秦王绕柱走”之类的典故,将献图这件事显得格外别有居心。
  观察卫青此刻表情,相信他此刻脑子里可能也想到了这件事。
  闻棠:……
  历史底蕴丰富的好处这就显现出来了,什么事都能找到参考。
  第11章 献图
  于是闻棠放弃自己刚才那个危险的想法,老老实实打开地图,显露出里面的内容。
  上面没有任何乱七八糟的尖锐利器。
  “愿献此图,还请将军过目。”
  这些都是闻棠根据自己记忆画的,因为条件有限,画的很粗糙,有的笔触是用炭条画的,还有用血液画的,虽然上面加了很多现代使用的绘图符号,但卫青凭借自己多年行军的经验,只几眼就将上面的信息弄懂了个七七八八,然后将知道的信息串联成一条线。
  这是一张地图。
  闻棠是从匈奴草原上逃回来的。
  这孩子年纪虽小可从言谈举止上来看却非常不凡。
  虽然卫青心中已经猜到这是什么,但还是忍不住脱口而出:“你手中这张是右贤王大营的地图?”
  闻棠点头,语气淡定:“是。”
  她注意到卫青微微皱了皱眉,虽没明说,但闻棠知道他心里肯定对自己的地图有所怀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