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糖衣炮弹不可取。
  他这人肯定不对劲儿。
  闻棠微笑:“多谢。”
  赵破奴:“在下刚刚问了骠骑将军,大汉最近有没有继续研发什么新式武器的想法,他说军中暂时没有,”
  “我这一琢磨,军中暂时没有,不代表您这里没有啊,于是我便主动来叨扰您了,多有冒犯,还请原谅。”
  霍去病:?
  武将们:啊……?
  还能这样直接的吗?
  但又一想,赵破奴在匈奴地呆了许多年,行为举止多少沾染了蛮夷的风气,具体体现为……说话做事很直接!
  虽然说话直接,但却正好直接到了这些武将们的心坎儿里,哪个将军不希望自己的武器更厉害?
  闻棠喉咙突然有点痒,就咳嗽了下,但她忘了自己不久前刚装过虚弱。
  赵破奴一下子慌了。
  可别从流鼻血变成咳血啊!
  好在事情并没有他预想的那么糟,闻棠:“那你想要什么类型的呢?”
  等等,还能选类型?!
  闻棠明显能感觉到周围官员们的脚步变慢了,甚至还有许多人停下来开始扫下裳上不存在的灰,挑衣角上针脚不存在的线头。
  赵破奴狮子小开口了一下:“有没有能一次杀掉好几个人的兵器。”
  他这样问,众人脑海中瞬间浮现一个画面:
  战场上,持长枪的士兵朝着敌人冲去,用力戳出一枪,然后枪上连着好几个人。
  直接一杀杀一串儿!
  闻棠:……小伙子有前途。
  不愧是广牧君,一如既往地令人安心的:“需要再等几年。”
  诸位大臣忍不住心中吐槽,你的单子都排到几年后了吗?
  但是能有这样神奇的武器,别说是让他们等几年,就是十几年、几十年也行啊!
  某些年老的将军一下子有了活下去的动力:我还不能死!我要继续留一口气等着看这样神奇的兵器!
  嘿,一枪戳死一串儿敌人!
  “闻侍中!”有人透过重重人群挤了进来,“可算是寻到你了,我这正好有些不懂之处想要同您探讨呢。”
  这些武将,都已经有那么先进的武器了还不知足吗?她心中愤恨!
  比起他们,尚书台是真的需要能写字的纸啊!
  闻棠本以为这是一场无关紧要的小插曲,没想到便回府后收到了许多礼物。
  礼物种类还挺单一的。
  闻棠:……
  闻棠:闻府人参滞销,急需抛售。
  武将们:不光得自己活得命长,还得要闻棠也活得命长啊。
  时光荏苒,秋日时,长安收到了一份来自边境的军报,上面写着浑邪、休屠两位匈奴王想要带着自己将近十万的部众向大汉投降。
  十万匈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刘彻有点担心他们像马邑之谋那样看似投降,实际是要侵扰大汉边境,他不太放心驻守边境的大行李息来处理这件事,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派了成熟稳重,令他安心的霍去病前往边境验证。
  朝中最让他安心的三位官员,一位十六,一位二十,另一位三十五。
  大汉博士老龄化,大汉英才年轻化。
  看着霍去病骑马离开长安的背影,刘彻猛地意识到了什么。
  他那么爱打猎,当然知道长途奔袭有多累,霍去病虽然年轻力壮,但一年之内出塞三次……
  一个人的装病最终会惠及到了每一位同事。
  刘彻回到未央宫后第一时间就是翻找自己私库中的药材。
  什么不咸山的人参,南越的犀角、桂枝,交趾的薏苡仁,鲁地的阿胶,巴蜀的丹砂,黄连、川穹等……
  都给冠军侯府送去!
  第60章 没钱
  马蹄声哒哒,骠骑将军的身影逐渐远去,直到彻底消失,这场插曲过后,长安城又恢复到以往的繁华热闹。
  集市中依旧人流如织,叫卖声不断。
  还是原来的地点,还是原来的店铺。
  三年时间足够红糖大面积推广,朝廷在南阳、巴蜀、云梦等地陆续增加了许多大规模的糖厂,制作出来的糖,一来可以充当军事物资补充体力,二来还能像昆明池中的鱼一样拿到市场卖钱充盈国库。
  而且新开了这么多的糖厂,肯定也需要大量人工,这样就能为在战争中受伤或牺牲的士兵家属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简直是一举多得。
  这也意味着红糖虽然依旧珍贵,可却不再稀有了。
  不过没关系,每年都会有新的珍奇好物风靡于长安,刚开始时炙手可热,引得无数权贵为此一掷千金,而后又逐渐落寞,迎接新一轮的宝贝,人也是一样的。
  有人食红糖,味道倒是其次,只为其稀有,能在宴饮待客时显现出自己的能力地位,既然军中士兵都能食这些补充体力,为表身份,他们肯定要食再高一级的“黄糖”了。
  但这并不代表权贵们府中不会再购入红糖,毕竟谁都想打造一个“府中婢妾皆被绮绣,食红糖、余粱肉”的人设来向世人展示自己多得盛宠,多受天子看中。
  东市这间小店待客态度依旧高傲,而且还总是缺货。
  不过依旧不影响它生意火爆,因为每次一有什么新的好物,总能最先在这里看到,堪称长安的第一时尚风向标。
  或者也有人猜测,这间小店其实上面有人。
  至于它背后的背景多深,到底有多大的权势,那就无人知晓了、
  不过今天,居然有人也在它旁边开了一家店,简直堪称贴脸开大!
  要是和糖店一样也用儋耳珠、散花绫、昆山玉等珍宝装修也就罢了,兴许这两间店背后主人还能借此机会交个朋友,多条人脉。
  可实际上隔壁这间店从门头到室内,装修摆设都非常朴素,和普通商贾开的那种店铺没什么两样,甚至可能普通商人店里的装修都要比它好一些。
  因为比尔需要用一个整洁的环境来招揽顾客,而这间店只需要蹭隔壁糖店热度就行。
  有一种在爱马仕旁边开一间蜜雪冰城的既视感。
  所以营业第一天,店前肩摩踵接,不相畏避,挤满了围观百姓,人虽然多,大多数都是来看热闹的。
  他们都很好奇这间小破店究竟有什么底气敢开在高奢糖店旁边。
  糖店旧客:可恶,我倒要看看你要卖的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居然有实力开在糖店旁边!
  店铺前放了一张面积很大的食案,万众瞩目下,店中庸人拿来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布袋,将里面的东西倒在食案上,还未倒完,便已经听到了围观群众们脱口而出的疑惑声和惊讶声。
  糖店旧客:我承认,你们还真有点东西!
  这里面居然是比黄糖更白更细腻的糖,若非还未到冬天,而且白糖一直没有融化,他们恐怕都以为这是从哪里挖来的白雪了。
  围观百姓t就是爱看热闹,即使这两间糖店都不是他们开的,却也会在心里默默感慨一句“隔壁这间店铺以后的生意恐怕会一落千丈了”
  虽还不知道面前这洁白如雪的白糖是何味道,可光从颜色外观来看,其品质远远甩了隔壁一大截。
  不过他们的担心注定要白费了,因为此店售卖的物品并非饴饧,而是精盐。
  啊这……
  有闲心来长安东市游逛的,都不是那些只能用醋布获取重味的贫苦人家,能吃得起盐,可自家庖厨中的盐都是颗粒粗大,颜色偏灰的那种,就算是饮□□细的富贵人家,那也最多是将粗盐碾磨变细,再挑出里面的泥沙罢了,哪有这样洁白如雪,质地细腻的盐啊。
  众人纷纷心中揣摩这新出的精盐究竟会价值几何,按照旁边糖店宰人的性子,不得买到数百钱一斗?
  他们心中的疑惑很快得到解答,庸人倒完精盐,在旁边立了一片木板,上面写的是:“精盐,每斗四十。”
  四十,这么便宜?!
  现在盐价还没有被朝廷垄断,许多大盐商相互竞争,产生良性循环,除了大型天灾或者政治动乱等特殊情况,平均价格就只有三十钱一斗。
  其实某种方面来讲,古代造反的机会也挺多的,再往前一些时间,汉初时,民间还有铸币权呢。
  围观群众:和黑心糖店不同,这个良心盐店为什么价格这么便宜?
  庸人拿出一小撮精盐分给大家,据他所言这叫“先尝后买”。
  良心盐店,吃了的顾客都说味道好。
  便宜的价格,纯粹的咸味,使店中精盐大卖,很快被一扫而空。
  有那喜欢研究吃食的,已经想好了,这屋买盐,隔壁买糖,等归家之后便可左手红糖饵饼,右手茱萸肉干,前面放着用这精盐精心烹煮的咸熬鸡羹,简直美滋滋啊。
  堪称大汉咸甜辣永动机。
  自那日后,这种精盐铺子便如同雨后春笋般在长安陆陆续续开了好多间店。
  而这时,霍去病已经纵马奔袭来到边境,准备处理匈奴两王投降事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