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猜猜我是因为什么弃匈从汉的?
  还不是因为大汉边境士兵太能打,把我打服了。
  这可是常年以一己之力抵御匈奴侵袭的地界儿,战斗力相当强悍。
  翻译说让乌孙使者换块地方对比,他就真的换了,脑中知道的汉区域一共就那么几个地方,于是想到哪里,就说哪里。
  “那和巴蜀之地相比如何?”
  翻译不知道巴蜀的兵战斗力如何,只知道那里铁山鼓铸,制造出来的兵器很猛,砍匈奴一砍一个不吱声。
  “你再换一个地方。”
  乌孙使者:“齐鲁之地如何?”
  翻译在汉境内呆了这么久,也是懂点汉家文化的,知道那里t好经学,矜功名,不是很喜欢战争,当年秦始皇打齐国的时候,齐王连反抗都没反抗,就直接开城门投降了。
  他刚想说这个有些可能,但又一想,这里好像出过一个很厉害的人,什么齐桓公来着,当初差点把周围那一片胡人给打灭绝了,于是及时收回刚刚那句话,换成:“四六开吧。”
  乌孙使神色兴奋道:“齐四我六?”
  翻译摇了摇头:“齐人四天,灭你六次。”
  乌孙使者:……
  后来,这件事和夜郎自大一样,被记录在史书中,后世人常言——乌孙问兵,不自量力。
  这些使者之中,婼羌使者心情最为复杂。
  他们是真的很后悔。
  倒不是对大汉有不满,而是……
  早知道汉这么富有,当初给他们当向导爬葱岭的时候就应该多收几块金子了!!!
  多要点穷不了汉,但的的确确能富了我们啊!
  ……
  闻棠“休养”完毕,回到未央宫中继续当值,立下这样大的功劳,得了赏赐,更少不了封。
  正好赶上上一任大行令致仕归乡乞骸骨,刘彻便寻思着给她提一提官职,让她当朝中的大行令。
  大行令这个官职,是九卿之一,秩俸中二千石,为掌管四方诸国朝聘宾客及使命往来之官,除此之外,还有各个诸侯国的纳税、国王受封、削地等事项。
  高风险,高回报。
  闻棠刚从西域回来,也算是专业对口,正好西域各国使者即将到达长安,刘彻便想着将这件事情交给闻棠负责,算是试用期吧,如果她处理得好,那么等使者离开后,就直接让她上任。
  她的满腔热血终于有发泄之处,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工作。
  闻棠:我只是喜欢工作而已,九卿什么的也不是很在意啦……才怪!
  干,干的就是这个九卿。
  一想到后世会有人在网上说:“年纪轻轻就被封万户侯,身居九卿高位,被一群官员揣摩心意,简直想象不到我们博昌侯的生活究竟多爽!”
  她就很爽!
  干活都更有劲儿了。
  唯一不爽的就是工作之余还要回答上级的问题,费尽心思给刘彻编神话故事。
  这不,某天,刘彻得知博昌侯身体已然无恙,立刻下了文书将她召进未央宫,相对而坐,开始谈人生,谈理想,谈她在西域时的热血经历,以及……卑通城前的陨星。
  闻棠本来点灯夜读读了几遍《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并拼凑出一个还算完美的神仙体系,可惜后来都变成了废稿。
  因为她仔细一琢磨,这样会显得自己很了解天宫之上的事情,万一刘彻让自己做法召唤仙人,给她求个十全大补丸怎么办?
  她又不会跳大神。
  而且神仙之所以是神仙,就是因为祂们虽然有无上法力,莫大的神通,依旧居于仙山之中,不与世俗来往,超然物外,遗世独立,很神秘。
  如果被凡人知道了太多信息,格调一下子就降低了。
  所以闻棠决定这次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语言来回答刘彻。
  “当时情况危急,臣只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将这座城守住,等待援军归来,可实际并不确定城中火力是否足够击退匈奴。”
  “千钧一发之际,臣脑中突然涌出一个想法——天命佑汉。”
  “上天是保佑我们大汉的,迷迷糊糊中,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托起臣的手臂,每击打手指一次,都会掉下来一颗陨星。等臣再有意识时,匈奴便退兵了。”
  “至于卑通城中凭空出现的那些仙粮,臣也没有印象,只是脑中有一道声音唤臣过去。”
  刘彻问道:“那道声音是男是女,是老是幼,音调几何?”
  闻棠摇了摇头:“臣记不起来了。”
  “虽然臣一直在努力回想,可那天的声音就像被仙人给刻意抹除掉了一样,只记得内容,至于其它,臣一点儿也想不起来。”
  听闻棠这么说,刘彻有些失望,他还幻想着自己和周穆王一样,也能得个奇遇,结果闻棠现在居然一问三不知!
  “陛下。”闻棠贴心提醒,“博望侯也有奇遇,您可以将来唤来询问。”
  队友嘛,就是用来一起背锅的。
  张骞的确是有奇遇,不过是闻棠给他造出来的奇遇。
  当时张骞高烧不退,城中又无医药,在他奄奄一息之时,闻棠在他的水里加了半包感冒药。
  可在张骞看来,情况则是自己生死一线之际,只是睡了一觉,梦醒之后就莫名其妙地退烧了。
  而且高烧时,脑子也在燃烧,那个时候的脑子最为脆弱,会产生一些似真似幻的场景,至于具体是啥,闻棠也不知道,这就需要刘彻和张骞详谈时再仔细询问他的经历了。
  系统:强调一下,系统出品的所有物品都符合国家标准,张骞做梦纯是因为他脑子被烧糊涂了,和我的感冒药没什么关系。
  将张骞召到未央宫,听完他的自诉,刘彻就更疑惑了。
  仙人这次为何如此神秘,不露本相,难不成是因为神仙不理凡俗之事?
  仙人不理凡俗之事,但大汉之威德当遍布四海,故而在暗中帮忙?
  刘彻觉得这个原因的几率很大。
  从前刘彻都是让别人做阅读理解。
  现在轮到闻棠让他做阅读理解了。
  ……
  忙着忙着,就到了接第一波使团进城的日子。
  越到长安,这些使者便越是确定,姑臧县县长口中的那几句地方偏僻,饭菜简陋,这些不是自谦,而是事实!
  这一路走来,他们闹出过不少笑话,除了刚到大汉时将县长认成皇帝,刚刚又将周围这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相望联属的离宫别馆认成长安。
  西域使者:人生就是大写的“容错率”三字!
  但这也不能怪他们,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即使是走一整年,也无法走遍这些这些规模宏大的宫殿,被认错不是很正常嘛。
  他们口中的惊叹声就没停过,这些场景可真是让他们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是那种回到西域后能和别人吹嘘一辈子的程度,
  已经给自己做了足够的心理建设,认为以后再见到大汉的任何东西都能做到心如止水,不起波澜。
  但显然心理建设还是做少了。
  他们见到周回三百里的昆明池时,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壮阔。
  昆明池是个池子,但是你不能真的把它当做一个普通池子。
  这是刘彻挖出来训练水军的,占地三百三十顷,池中有百艘楼船,每一只船的船首和船尾上面都筑有方便观察地形的瞭望台,用来模拟水上作战环境。
  另有戈船数十,上面装备有长戟、钩拒等各种武器,战船四周挂满彩幡和旌旗,灯火辉煌,即使是夜晚,也能将周边水岸照得同名。
  见到这幅场面的乌孙使者:已老实,求放过。
  我们以后再也不痴心妄想和大汉比兵力了,我们只是擅长骑兵,可大汉,不光骑兵强,陆兵和水兵也一样强。
  再过几年,他们不会在天空上练兵吧?
  水里的士兵叫水兵,那天空上的士兵叫什么——天兵吗?
  带着这个疑惑,使者们进入长安。
  闻棠对西域来的这些使者特别热情,同样这些使者也对闻棠特别热情。
  “博昌。”精绝使者用汉语对闻棠说道,“许久未见,您身上有些变化。”
  精绝使者:这变化可太大了,一年前还是六千户侯,现在就有九千户食邑了,比我们国家人都多。
  大汉没有接待过西域使者的例子,这些都需要闻棠自己琢磨,好在她琢磨得还不错,顺利将第一批使者代入长安城。
  随后是第二批,第三批使者……
  大宛、安息等国家刚被大汉昆明池上的练兵场面所震撼,结果又被长安东西九市的繁华给看花眼了。
  旗亭五重,俯仰之间可以观察到百条隧道,周围里闾,室居栉比,门巷修直,高楼大观,金堂玉户,到处都是带冠佩剑的男子,和锦衣绮罗的女子,行走间,满面香风扑来,使他们眼睛都无法移开。
  这些人无法想象,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热闹的国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