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闻棠回道:“正是。”
如今的选官制度还挺多的,当官的直接保举自己家族子弟为官(任子制),公卿大臣举荐自己的门生故吏,或者直接花钱买官。小众路线就是像东方朔一样直接给皇帝写信自荐,这招胜算非常渺茫,但事成之后官位却大。
不过主要方法还是察举制和征辟制。
征辟制就是像刘彻这个求贤诏一样,自上而下地选拔些有名望、有能力的茂才。
察举制则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如果乡县中某人名声极好,在某方面特别突出,能力很强,经过地方长官考察,就会被推荐给中央,考试合格者即可授予官职,公孙弘就是通过这个方法当官的。
察举的科目有很多种,例如举孝廉、举茂才、贤良方正、明经秀才等。
为什么二十四孝里一些很炸裂的故事都发生在两汉三国魏晋时期?因为名声好听能被举荐为官,而这里面最容易达成的就是举孝廉,毕竟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嘛。
察举制时的孝:卧冰求鲤,郭巨埋儿,严冬时节非要给老母亲搞春笋,然后达成成就——官至司空,或者洗钱成功。
科举制时的孝:给父母清洗个便器,为了更好照顾父母而辞官归乡。
按照这上面的说法,最大的孝子应该是曹昂和李密。
不过现在的举孝廉制度还没到后世那样畸形的程度。
刘彻选官,从来不看t出身,什么奴隶外戚商人外国人、养猪的、放羊的、只要你有能力,统统来未央宫中给朕干活!
所以他迅速看完科举制流程之后,很快就有了大概了解。从前每个郡只有一名人选,虽然是优中选优的茂才,但大汉也缺少底层官吏啊。
让那些有栋梁之才的人去偏僻小县教化蛮夷,刘彻还真有点舍不得。
这就体现出科举制的好处了,能选出万中无一的优秀人才,也能选出中低层人才,让这些能在乡试,会试中脱颖而出,但却考不过顶尖人才的考生去当府衙小吏,朝廷既不缺人手,也不辱没人才。
主要殿试及第者为天子门生这个法子很得刘彻心意,天子的门生,这个名号不仅收揽人心,而且还能切断这些大才们和其他官吏门生故吏之间的关系,让其只能效忠天子一人,大大避免了结党营私的可能。
刘彻表演了个超绝变脸:“不愧是朕之甘棠,确能解朕之忧啊。”
“陛下谬赞。”
“此法涉及重大,需要丞相带领尚书台众人商量斟酌之后方可下达文书执行。”
刘彻现在的丞相名为赵周,知名度不高,不过这也不重要,反正他马上也要被下狱,自杀身亡了。
前任丞相庄青翟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自己寿终正寝的目标,前年和张汤政斗,虽然把张汤给斗倒台了,但没想到张汤很有骨气地直接自杀,以命做局,留下一封情真意切的遗书诉冤,不仅斗死了庄青翟,连联合庄青翟一起搞他的朱买臣等三人也给一块弄死了。
唉,陛下喜欢看的“富贵不还乡”打脸爽文结局be喽。
张汤有一子名张安世,现在在刘彻身边当郎官,此人不仅擅长书法,记忆超群,还是个职业卷王,加班仙人,即使休假时也从不外出游玩。
连带着霍光和金日磾也一起跟着他卷生卷死不休假。
虽然这场政斗之后,刘彻一下子失去五名官员,但和历史上的刘彻相比,已经很好了。
刘彻如今每天烦恼就是边塞郡县人才不够,历史上刘彻面对的局面是霍去病死、司马相如死、张骞死完终军死、马上卫青和汲黯也要去世了。
但被方士骗过很多次情绪依旧一直处于生气和期待之间,且两种情绪经常来回颠倒交换的刘彻身体却很健康!
看着面前的科举制资料,毕竟是个大政策,因此刘彻打算先细看一遍后再召赵周过来。
他原本想着下发求贤诏后,至少几个月时间才会有人来长安对策问,结果横插进来一个科举制。
刘彻:加班开始!
其实他前几天也没时间享乐。
昨日刚点了朝中几名农官,让他们去气候温暖的楚地试种占城稻和橦华,并试试闻棠从南越学到的移稻别栽之法。
所谓移稻别栽之法就是先将水稻集中育秧,待秧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再将其移栽到大田中,使用这种方法种植的水稻不仅可以一年多熟,规避了自然灾害的风险,而且杂草少,还能高产。
诶,刘彻突然想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衣食住行,除了“住”这方面,刘彻乐衷给自己建造漂亮华丽的宫殿,无论如何都不会委屈自己的龙体,其它三个方面,闻卿都能给他带来两种或多种可以选择的方策。
衣,有西域名为“白叠子”的棉花,也有儋耳郡名为“橦华”的棉花,以及之前柔软无异味的羊毛衣。
食,粟米用代田法,占城稻用移稻别栽之法,这两种都能大大增加粮食产量,除此之外,还有神仙降下的玉黍。
行,骑兵的马蹄铁和海军的指南针、水密隔舱技术。
就连搞钱这方面,原本已经有了一个丝绸之路,闻棠依旧主动请缨,上书想要开辟另外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说这条路线卖香料会很赚钱。
面对臣子的请求,他还能如何?只好痛快地通过喽。
刘彻现在的感受很像西方神话里面坐拥宝藏的巨龙。
朕有好多宝贝呀!
历史彻:多出来用不上的就给朕一个!
再给朕送几个人才过来。
其实闻棠主动上书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这件事并不全是为了充实国库,充其量也就占百分之五吧。主要还是因为她的商业巨贾任务。
这两条路虽然比不上桑弘羊盐铁官营制度弄到的钱多,但好好运作下来,也是很大的一笔钱。
别误会,闻棠并没有当贪官的想法。
这两条路都是由大行官署负责,大行官署的主管是谁?
是闻棠啊!
谁说商业巨贾一定要是现金流,这来来往往的货物,想要进出关都要经过闻棠签字,签上字了,那就暂时属于她,她找时机再卡一下系统的bug,这事就算商鞅来了都判不了她。
除此之外还有她万户侯的食邑、每年两千石的工资和每次刘彻让她干苦活之后给她的赏赐。
不就是富比白圭范蠡吗!
虽然现在进度才只到28%,但我闻棠就爱迎接挑战。
……
等各地使者都离开的差不多时,刘彻开始封赏此次南征之战中有功之人,加官的加官,封侯的封侯,赏钱的赏钱。
今年征战了将近一整年,耗费许多钱粮,国库原本穷穷的,但经过桑弘羊一番操作后,又有点余钱了!
安国少季:虽然奖赏没我,但处罚也没我。
我还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可真是太好了!
终军因为在番禺城中四处筹谋,还会用反间计,被刘彻封了七百户侯。
从此以后,史书上再也不会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句子了,或者可能会变成“请缨封侯,羡终军未弱冠”?
终军:封侯攻略吗?这很简单的,只需要稍微游走一番,再跟着博昌侯和冠军侯行动,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列侯之位自然就到手中了。
亲测可行,难度不高,你也快来试试吧!
“我还是不理解梁侯的做法。”扶摇皱眉、疑惑道。
“你要是能理解他的想法,那你也……”张骞学着闻棠的动作,用手指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有问题。”
梁侯,就是杨仆,战场上错误犯了将近一箩筐,念在他攻破石门要塞的份上,刘彻还是给他封了个侯,虽然户数很少,但也是侯,至少以后不会写出个什么“冯唐易老,杨仆难封”之类的诗句。
刚变成侯,他就开始在刘彻面前刷存在感。
大汉的第十九级爵位为关内侯,关指的是函谷关,关中是京师重地,相对应的,函谷关以内的侯地位相较于关外侯会更高一些。
杨仆的封地正好卡在函谷关以外,他思索良久,决定给自己争个高点的地位,于是就上书刘彻,请求将函谷关东移至新安境内,不需要朝廷出一分钱,他自己全部报销。
刘彻:真是活得久了什么都能见到,朕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提这种要求。
移关不仅可以扩大关中地盘,也能加强对关中的控制,关键是还不用朝廷自己花钱,这种好事他当然同意。
于是杨仆就带领自己的部下及门人,开始吭哧吭哧往外以移关。
闻棠:……那只能祝你成功吧。
至少还挺有毅力的。
神话故事里有愚公移山,现在有杨仆移关,你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在杨仆刚开始准备移关的时候,闻棠收到了一封告别信。
“可是长安中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
“没有。”粟儿摇了摇头,解释道“长安很繁华,这里的人也很厉害,我只是有些想念朔方了。”
如今的选官制度还挺多的,当官的直接保举自己家族子弟为官(任子制),公卿大臣举荐自己的门生故吏,或者直接花钱买官。小众路线就是像东方朔一样直接给皇帝写信自荐,这招胜算非常渺茫,但事成之后官位却大。
不过主要方法还是察举制和征辟制。
征辟制就是像刘彻这个求贤诏一样,自上而下地选拔些有名望、有能力的茂才。
察举制则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如果乡县中某人名声极好,在某方面特别突出,能力很强,经过地方长官考察,就会被推荐给中央,考试合格者即可授予官职,公孙弘就是通过这个方法当官的。
察举的科目有很多种,例如举孝廉、举茂才、贤良方正、明经秀才等。
为什么二十四孝里一些很炸裂的故事都发生在两汉三国魏晋时期?因为名声好听能被举荐为官,而这里面最容易达成的就是举孝廉,毕竟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嘛。
察举制时的孝:卧冰求鲤,郭巨埋儿,严冬时节非要给老母亲搞春笋,然后达成成就——官至司空,或者洗钱成功。
科举制时的孝:给父母清洗个便器,为了更好照顾父母而辞官归乡。
按照这上面的说法,最大的孝子应该是曹昂和李密。
不过现在的举孝廉制度还没到后世那样畸形的程度。
刘彻选官,从来不看t出身,什么奴隶外戚商人外国人、养猪的、放羊的、只要你有能力,统统来未央宫中给朕干活!
所以他迅速看完科举制流程之后,很快就有了大概了解。从前每个郡只有一名人选,虽然是优中选优的茂才,但大汉也缺少底层官吏啊。
让那些有栋梁之才的人去偏僻小县教化蛮夷,刘彻还真有点舍不得。
这就体现出科举制的好处了,能选出万中无一的优秀人才,也能选出中低层人才,让这些能在乡试,会试中脱颖而出,但却考不过顶尖人才的考生去当府衙小吏,朝廷既不缺人手,也不辱没人才。
主要殿试及第者为天子门生这个法子很得刘彻心意,天子的门生,这个名号不仅收揽人心,而且还能切断这些大才们和其他官吏门生故吏之间的关系,让其只能效忠天子一人,大大避免了结党营私的可能。
刘彻表演了个超绝变脸:“不愧是朕之甘棠,确能解朕之忧啊。”
“陛下谬赞。”
“此法涉及重大,需要丞相带领尚书台众人商量斟酌之后方可下达文书执行。”
刘彻现在的丞相名为赵周,知名度不高,不过这也不重要,反正他马上也要被下狱,自杀身亡了。
前任丞相庄青翟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自己寿终正寝的目标,前年和张汤政斗,虽然把张汤给斗倒台了,但没想到张汤很有骨气地直接自杀,以命做局,留下一封情真意切的遗书诉冤,不仅斗死了庄青翟,连联合庄青翟一起搞他的朱买臣等三人也给一块弄死了。
唉,陛下喜欢看的“富贵不还乡”打脸爽文结局be喽。
张汤有一子名张安世,现在在刘彻身边当郎官,此人不仅擅长书法,记忆超群,还是个职业卷王,加班仙人,即使休假时也从不外出游玩。
连带着霍光和金日磾也一起跟着他卷生卷死不休假。
虽然这场政斗之后,刘彻一下子失去五名官员,但和历史上的刘彻相比,已经很好了。
刘彻如今每天烦恼就是边塞郡县人才不够,历史上刘彻面对的局面是霍去病死、司马相如死、张骞死完终军死、马上卫青和汲黯也要去世了。
但被方士骗过很多次情绪依旧一直处于生气和期待之间,且两种情绪经常来回颠倒交换的刘彻身体却很健康!
看着面前的科举制资料,毕竟是个大政策,因此刘彻打算先细看一遍后再召赵周过来。
他原本想着下发求贤诏后,至少几个月时间才会有人来长安对策问,结果横插进来一个科举制。
刘彻:加班开始!
其实他前几天也没时间享乐。
昨日刚点了朝中几名农官,让他们去气候温暖的楚地试种占城稻和橦华,并试试闻棠从南越学到的移稻别栽之法。
所谓移稻别栽之法就是先将水稻集中育秧,待秧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再将其移栽到大田中,使用这种方法种植的水稻不仅可以一年多熟,规避了自然灾害的风险,而且杂草少,还能高产。
诶,刘彻突然想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衣食住行,除了“住”这方面,刘彻乐衷给自己建造漂亮华丽的宫殿,无论如何都不会委屈自己的龙体,其它三个方面,闻卿都能给他带来两种或多种可以选择的方策。
衣,有西域名为“白叠子”的棉花,也有儋耳郡名为“橦华”的棉花,以及之前柔软无异味的羊毛衣。
食,粟米用代田法,占城稻用移稻别栽之法,这两种都能大大增加粮食产量,除此之外,还有神仙降下的玉黍。
行,骑兵的马蹄铁和海军的指南针、水密隔舱技术。
就连搞钱这方面,原本已经有了一个丝绸之路,闻棠依旧主动请缨,上书想要开辟另外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说这条路线卖香料会很赚钱。
面对臣子的请求,他还能如何?只好痛快地通过喽。
刘彻现在的感受很像西方神话里面坐拥宝藏的巨龙。
朕有好多宝贝呀!
历史彻:多出来用不上的就给朕一个!
再给朕送几个人才过来。
其实闻棠主动上书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这件事并不全是为了充实国库,充其量也就占百分之五吧。主要还是因为她的商业巨贾任务。
这两条路虽然比不上桑弘羊盐铁官营制度弄到的钱多,但好好运作下来,也是很大的一笔钱。
别误会,闻棠并没有当贪官的想法。
这两条路都是由大行官署负责,大行官署的主管是谁?
是闻棠啊!
谁说商业巨贾一定要是现金流,这来来往往的货物,想要进出关都要经过闻棠签字,签上字了,那就暂时属于她,她找时机再卡一下系统的bug,这事就算商鞅来了都判不了她。
除此之外还有她万户侯的食邑、每年两千石的工资和每次刘彻让她干苦活之后给她的赏赐。
不就是富比白圭范蠡吗!
虽然现在进度才只到28%,但我闻棠就爱迎接挑战。
……
等各地使者都离开的差不多时,刘彻开始封赏此次南征之战中有功之人,加官的加官,封侯的封侯,赏钱的赏钱。
今年征战了将近一整年,耗费许多钱粮,国库原本穷穷的,但经过桑弘羊一番操作后,又有点余钱了!
安国少季:虽然奖赏没我,但处罚也没我。
我还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可真是太好了!
终军因为在番禺城中四处筹谋,还会用反间计,被刘彻封了七百户侯。
从此以后,史书上再也不会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句子了,或者可能会变成“请缨封侯,羡终军未弱冠”?
终军:封侯攻略吗?这很简单的,只需要稍微游走一番,再跟着博昌侯和冠军侯行动,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列侯之位自然就到手中了。
亲测可行,难度不高,你也快来试试吧!
“我还是不理解梁侯的做法。”扶摇皱眉、疑惑道。
“你要是能理解他的想法,那你也……”张骞学着闻棠的动作,用手指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有问题。”
梁侯,就是杨仆,战场上错误犯了将近一箩筐,念在他攻破石门要塞的份上,刘彻还是给他封了个侯,虽然户数很少,但也是侯,至少以后不会写出个什么“冯唐易老,杨仆难封”之类的诗句。
刚变成侯,他就开始在刘彻面前刷存在感。
大汉的第十九级爵位为关内侯,关指的是函谷关,关中是京师重地,相对应的,函谷关以内的侯地位相较于关外侯会更高一些。
杨仆的封地正好卡在函谷关以外,他思索良久,决定给自己争个高点的地位,于是就上书刘彻,请求将函谷关东移至新安境内,不需要朝廷出一分钱,他自己全部报销。
刘彻:真是活得久了什么都能见到,朕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提这种要求。
移关不仅可以扩大关中地盘,也能加强对关中的控制,关键是还不用朝廷自己花钱,这种好事他当然同意。
于是杨仆就带领自己的部下及门人,开始吭哧吭哧往外以移关。
闻棠:……那只能祝你成功吧。
至少还挺有毅力的。
神话故事里有愚公移山,现在有杨仆移关,你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在杨仆刚开始准备移关的时候,闻棠收到了一封告别信。
“可是长安中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
“没有。”粟儿摇了摇头,解释道“长安很繁华,这里的人也很厉害,我只是有些想念朔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