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15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厂位于溪口,工业配套能力弱不说,将来也主要引进热灌装厂生产线,是过渡性的产能布局。
  毫无疑问,谁都想将投资放在云社。
  萧良不希望两家此时在这件事上扯皮、拖延时间。
  另外,按照饮料市场的发展规律,他们两家合成一家投资,以后同步配套宿云生物的产能布局,效率将是最高的。
  看到郭秉厢与赵瀚关系较为熟络,说话没有什么生分的地方,又有钱晋章这个香港pet行业有足够分量的大佬在场,萧良也不见外,直接建议新澄、新瑞两家联手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在南亭工业园落地。
  甚至他们仅需要在南亭工业园投资建造一座大型的瓶坯工厂。
  三厂距离南亭工业园仅四公里多点,这点路程,会产生一定的运输成本,但也很有限。
  他们投资建造瓶坯工厂后,先上目前最急需的饮料pet瓶生产线,后续还可以逐步增加新的生产线,开发食品、化妆品、制药等领域的客户。
  倘若瑞安化工跟市化工厂合作的pet聚酯塑料合成项目落在市开发区,那他们在这一条线上的产业布局就会有一个雏形出来。
  “小萧总的建议很好啊,”郭秉厢看向还有所犹豫的赵瀚说道,“赵董,合资公司我们两家一家一半,我这几年精力不如以往,你来做总经理负责生产运营,怎么样?”
  “行!”赵瀚这时候也不再犹豫,干脆利落答应下来。
  香港以转口贸易、金融、地产开发为主,有一些规模跟基础的轻工制造近十年来萎缩得厉害,也都在往内地转移。
  新澄、新瑞两家一方面是内地刚进行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工厂刚刚扩建引进新的设备,另一方面他们两家在香港也有稳定的客户,因此哪怕利润再微薄,这些年也维持下来了。
  现在新澄、新瑞下游的客户,基本都迁到内地了,他们也知道内迁是大势所趋,只是往哪里迁,还在犹豫中。
  珠三角是轻工制造港企内迁的主阵地,但新澄、新瑞拖后了,大部分下游客户都被先一步内迁的同行抢走;他们最近就想往轻工制造基础较好的华东地区寻找机会。
  因此,钱晋章一个电话,赵瀚与郭秉厢就直接订机票,赶来东洲。
  不过,他们两人怎么都也没有想到过来后仅仅一两天竟然就要决定建厂,更没有想过要投这么大的项目。
  新的瓶坯工厂要跟宿云生物的茶饮产能配套,一期就得上年产六亿只瓶坯的产能规模。
  这对新澄、新瑞两家,都不是小项目。
  大宗采购会将他们的盈利空间压低到每只瓶坯三四分钱,但总的盈利空间依旧高达两千万。
  他们肯定不指望投两三千万港元,每年就能从宿云生物提供的大宗采购里,轻松收割两三千万的净利润;他们又不是萧良的干儿子。
  不考虑宿云生物后续的发展,不考虑在东洲发展更多的客户,单是给宿云生物一期茶饮料产能做配套,他们少说需要拿出五六千万港元出来。
  这还仅仅是产能投资部分。
  等后续工厂建成了,他们还要依据有关政策,从内地金融机构贷取流动资金用于生产运营。
  在前期唯一大宗采购商宿云生物面前,他们没有资格要求预付款或现款交易的;总体说来,没有一个亿的资金投入,这座工厂没有办法建成、运转起来。
  他们两家不比鸿臣、瑞安化工,更不比华兴集团。
  考虑到宿云生物的茶饮布局,考虑到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风险,赵瀚也觉得他与郭秉厢两家合资成立一家企业,才是最稳妥的。
  两家分别投资建造一家工厂,谈大宗采购,也只会被宿云生物进一步拿捏。
  合资成立一家公司,前期只需要派一支管理团队过来,这里面能节约的成本也非常可观。
  现在每从香港调派一名管理,都可以在内地雇到十名高水平管理人员了。
  虽然新澄、新瑞拖延了好几年,貌似错过前期内迁发展的一些红利,但也不是全无好处。
  香港楼市八十年代末开始复苏,现在回归在即,楼市越发火热。
  新澄、新瑞两家工厂这几年在塑料制品的生产上是没有赚多少钱,工厂所在的地皮却猛涨了一波。
  这次要谈成了,新澄、新瑞基本就会关停在香港的工厂,将地皮出售,也足以弥补拖延几年才内迁的损失了。
  第247章 心慌的市开发区
  “比较巧,刚好有几栋宅院才改造完成,”
  下午萧良亲自陪着赵瀚、郭秉厢以及钱晋章、熊志远他们参观许建强位于沈园对面正改造中的宅子,说起宿云生物管理层拿年终奖成立公司,在云社收购老宅进行改造的一些情况,
  “云社短时间内没有太好的住宿条件,改善需要一个过程。郭董、赵董过来,都可以住沈园;我正打算这段时间,将沈园的规模再扩大一些,方便接待更多的朋友。新澄、新瑞从香港调过来的管理人员,要是觉得住市里太麻烦,也可以暂时从沈园拿两套房子过去当宿舍用……”
  就算等到九七年回归后,郭秉厢、赵瀚他们想在内地购置房产,还是会受到政策上的很多限制。
  当然,为了鼓励港企、台企到内地来投资建厂,他们的管理人员真要想在内地置办房产,市县都会想办法给予解决。
  那几家最终决定在南亭工业园落地的港企,萧良也会尽可能帮忙解决食宿问题;也可能这几家港企从香港调派过来的管理人员,更乐意住到相对繁华、热闹得多的市区。
  目前沈园公司在云社老镇收购靠近岩溪河一侧的老宅,总计二十六栋,也陆陆续续投入改造之中。
  大部分宅院占地面积都比较小,也只是做比较基础的改造,不可能都像沈园这么奢华,因此施工交付的速度也快。
  吴启燕她两个小孩,年后就都转到镇上来读小学,她一家也是在张斐丽之后最早搬过来的。
  徐立桓以及顾雄、顾培军一家也准备最近就搬到镇上来。
  许建强在沈园对面拿下的宅子,前后两进占地超过三百平方米,改造标准又对照沈园,至少还需要三五个月才有可能完工。
  目前沈园已经将背面的两栋宅子置换过来了,之前还没有想着太快扩建,但谁能想到计划没有变化快?现在必须要增加宿云生物的商务接待规模了。
  在沈园的示范作用下,刘辉、梁朝斌、袁文海等一批人纷纷置办了宅子进行简单的装修。
  当然,后续的施工速度会越来越快。
  一方面是东辉建筑的团队建设、施工流程越来越规范,熟悉匠工会增加,另一方面是石材、青砖、木料、苗木的采购也会越来越规范、迅速。
  只要有足够的需求支撑,原材料供应商就敢砸钱上设备。
  年后,不仅萧良拿出一笔钱,对岩溪河一侧,从文化站大楼经沈园到临河小院的狭长河滩区域进行整理,先修出一条便道来,镇上也趁着今年的口袋宽松许多,也挤出几十万资金,将老镇区的里弄道路进行一些基础性的整修。
  虽然镇上还没有制定老镇区具体的保护、修缮规划,但汪兴民当着诸多香港客人的面,吹嘘镇上早就在考虑老镇保护的事宜,是一点都不心虚的。
  萧良夜里继续将钱晋章、熊志远、郭秉厢、赵瀚等人留在沈园用宴;他爸也陪同市化工厂党组书记兼厂长邹宝润、市开发区工委书记栗明以及曹帅等人赶了过来。
  昨天市里组织的签约仪式看似举办得很成功,但具体会有多少项目真正落地,大家心里多少也是有数的。
  改革开放也有十多年了,也许乡镇还很闭塞,但市县这类的活动,每年都会组织或参加,每次也都能签一堆意向书,绝大部分都扔到废纸堆里无人问津。
  瑞安化工跟市化工厂签署、计划在市开发区化工园区落地的两万吨pet合成项目,总投资两亿、引资额超一亿五千万港元,是这次签约金额最大的一个项目。
  然而这个项目还是临时商谈出来的。
  签了意向书后,瑞安化工今天留了两名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市化工厂新厂区的生产管理情况外,副董事长钱晋章却跑来参加狮山的活动,不见人影。
  这事到底是有戏还是没戏,市化工厂以及市开发区那里是完全没底的。
  近年来东洲也开始大搞国营厂退城进区(开发区)。
  对大部分已经从城区撤出来的国营厂来说,新厂建设有政策贷款支持,老厂区有价值很高的地皮腾出来,退城进区总体来说不会亏。
  老厂区即便是市里收回过去,也会拨付相应的资金支持,或者折抵政策性建厂贷款,又或者国营厂自己拿来运营,变更土地性质建集资房,都是有收益的。
  市化工厂目前也在开发区建了新厂区,承担大量的政策性贷款,但老厂区作为化工用地,几十年积累下非常严重的污染,不进行彻底整治,就没有办法进行二次利用。
  目前没有资金对老厂区进行治理,老厂区两三百亩的地皮只能闲置在那里。
  这令市化工厂的状况越发窘迫,迫切需要新的项目改善处境。
  以往市开发区相比其他地市,招商引资成绩是很滞后,却是遥遥领先于兄弟区县,基本的颜面还是能保持住的。
  这次招商引资,由于萧良的发挥,在唐继华的推动跟配合下,又有鸿臣的投资项目保底,狮山是大放异彩,甚至有可能超过东洲全市去年的引资额。
  瑞安化工的这个项目,这次对市开发区,就不再可有可无,此时的栗明绝不敢有半点大意。
  作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绝对主力,要是年底考核的时候,不仅没能超越去年的成绩,还被兄弟区县远远超过去,罗智林以工作不力的名义,将他这个工委书记给撤了,踢去某个清水衙门如人大、政协,当个副地厅级副职,他能找谁诉苦去?
  甚至同僚都不可能同情他,还会嘲笑他无能,将招商引资甚至全市经济发展不力的责任,都砸他头上来。
  栗明找邹宝润合计了半天,又找曹帅了解到瑞安化工副董事长钱晋章中午之前就被萧良接到云社,下午便一起找罗智林“汇报”工作。
  乐建勇、袁唯山因为某事与萧长华“翻脸”,钟云峰有两天身体抱恙缺席洽谈活动令人揣测连连,但这一切在个人乌纱帽将落的威胁面前,栗明哪里还能顾忌太多?
  罗智林听取栗明、邹宝润的“工作汇报”后,就安排萧长华陪同着一起到云社来。
  到沈园坐下来,了解到才一天的工夫,新澄、新瑞两家就基本决定在南亭工业园合资落地一家pet瓶坯工厂,前期甚至还可能租用南亭工业园的标准厂房,曹帅跟开发区工委书记更是吓一身冷汗。
  pet瓶坯工厂要配合宿云生物年底就将建成的产能,一期引资就差不多有五千万港元。
  也就是说,市开发区要是不能拿下瑞安化工的项目,今年的招商引资成绩,不要说跟狮山县相比了,都有可能会被云社镇甩下来。
  而瓶坯厂落地南亭,并不意味着瑞安化工的合成项目就一定要落在市开发区。
  市开发区化工园,仅仅是东洲市范围内最适合化工项目落地的园区,跟锡江等地新兴的化工园还差很远。
  六亿只瓶坯产能,对pet聚酯塑料颗粒的年使用量,也仅在两万吨左右。
  这个规模,对上游pet合成线的运输距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哪怕是从珠江三角洲的化工厂采购,也不会增加多少成本。
  不过,项目投资意向书都签了,钱晋章肯定不可能再给额外的承诺;最终项目能不能落地,瑞安化工还会安排更专业的团队过来进一步了解情况,钱晋章作为副董事长,并不能一言而决之。
  瓶坯项目、包装材料项目生产工艺都不算复杂,考究更多的是细节上的管理,只要确认下游有足够的市场需求,确认地方上能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做决策很容易。
  化工合成项目则要复杂得多,对生产管理的要求也要正规、严格得多,需要详细考察市化工厂能不能提供相应的生产配套及管理能力。
  晚宴过后,熊志远、钱晋章等人就直接住在沈园,萧长华在自己儿子的地盘,也不用急着回市里。
  见这边没有挽留之意,曹帅就搭开发区工委书记栗明及市化工厂党组书记邹宝润的车回市里,也没有连夜再赶去狮山宾馆。
  坐车行驶到市郊,在后排沉默了一路的栗明,从手提包里拿出电话,问坐副驾驶位上的曹帅:“小曹,我跟邹厂长打算到罗书记那里,汇报一下刚刚跟瑞安化工钱副董事长接触的情况,你要不要跟我们走一趟啊?”
  曹帅心里一惊,转回头看向坐后排的栗明、邹宝润。
  萧长华现在是罗智林的嫡系心腹,啥情况需要他们画蛇添足去汇报?
  栗明、邹宝润这是给自己找退路,告诉罗智林,瑞安化工要是最终没有谈成,但他们的心还是向着罗智林的?
  除了岳父的告诫外,还有一个曹帅也自知级别不够,栗明问他一声纯属客气。
  曹帅当然可以说到前面就下车,不耽搁栗明他们找罗书记汇报这件大事,但是转念又想,要是岳父姜学堂的判断错了,罗智林最终在东洲站稳脚,那今夜会不会是他的机会?
  这一刻,曹帅内心矛盾到极点,以往他绝没有违拧岳父姜学堂的念头,也一直都很认可岳父姜学堂的判断,然而这几天所见所闻,对他内心的冲击太大了。
  萧良这种人物的光芒,真是乐建勇、袁唯山以及周康元这些角色抱成一团能压制的吗?
  “那就一起去吧。市里招商引资工作不力,开发区没有做好,你这个招商局的副局长也得找罗书记多反省反省……”栗明见曹帅迟疑不定,就示意司机开车去市委家属院。
  曹帅索性沉默不作声,心想他作为市里的招商干部,配合开发区及各区县招商工作也是天经地义的。
  他自我安慰的心想道,就算到罗智林家,也没有他说话的余地,就当是跟随着过去汇报工作,被乐建勇他们知道了,也应该不会引起什么误解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