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194节
蔡春虽说性情奸滑,口才便利,但当着孙楚辞、周轩、沈奕他们的面,去捧萧良,也有些张不开口,说道,
“我明天去找佟院长说这事,今天已经很晚了。”
萧良接下来继续更深入的谈阀控蓄电池技术开发方案涉及的方方面面,包括一些基础理论,与孙楚辞、蔡春讨论如何更好的设计相关实验。
大家还坐在一起讨论东洲市范围内,有哪些企业,有能力根据他们开发的产品技术,大规模提供原材料,讨论有没有可能邀请他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阀控蓄电池的技术开发中来。
就算他们在实验室做出合乎规格的多元合金板栅,后续也不可能自己组织生产合金材料,还是需要找相关的专业冶金公司合作。
超细玻璃棉等材料也是如此,他们在实验中确定具体的技术规格,也会交给相关企业生产。
至于生产线会涉及很多的机械设备调整,更是要找相关企业合作。
不知不觉间,时间又到了凌晨。
这是一场长期战役,拿出初步的实验室技术才是第一步,没有必要前期就搞大消耗,萧良看时间差不多,合上笔记本,跟张叔毅说道:
“蜗巢科技肯定还要招兵买马,但一时半会想解燃眉之急,孙教授、蔡教授他们手下的研究生,你得卖力勾搭起来啊。你代表蜗巢科技负责相关工作,还要脸皮够厚,不要觉得孙教授、蔡教授可能还有其他课题研究也要用人,就不好意思抢人。所有参与我们课题研究的人,公司都可以给他们开一份工资,不用孙教授、蔡教授自己掏钱补贴他们的生活费。你同时也要大胆向他们承诺,参与我们的课题项目,毕业后只要愿意,都可以直接进公司工作,笔试、面试什么的,都可以免掉!”
孙楚辞、蔡春对望一眼,就当萧良这话不是说给他们听的。
周轩与沈奕也只是笑笑,没有说什么。
九五年高校还没有开启大规模的扩招,东洲几个学院也没有合并组建大学。
工学院目前在校生仅三千人,人数非常可怜,还没有博士学位专业授权点,硕士学位专业点也仅有二十七个,全校在读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加到一起都还不到三百人。
化工系在工学院要算大系,但在读硕士研究生也仅有四十人。
在读硕士研究生以及诸多青年教师,是孙楚辞、蔡春等教授级人物开展课题研究的主力;研究生比青年教师还要好使唤,廉价听话还卖力。
即便学院现在已经放暑假了,但还是有相当多的研究生留在学校,参与各项课题研究。
孙楚辞、蔡春是重视蜗巢科技的课题,但也没有想过要将所有的资源都倾斜过来。
只是他们也没有想到萧良的脸皮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厚。
关键萧良刚才又答应大笔撒钱,在他如此凶狠的银弹攻势面前,他们也确实有些抵挡不住,只能节节败退。
他们此时只能心里安慰自己,这个课题只有三个月,其他课题稍微往后拖一拖,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
筹建联合实验室,他们也答应前期要尽可能往铅酸蓄电池技术开发课题研究方向倾斜更多的资源,只是最初他们没有想到要倾斜这么多。
萧良当然也不会就专门盯着孙蔡两人的脑袋薅头发,随即又提醒张叔毅,除了应用化学及化工学相关专业,工学院材料、物理以及工程机械等专业,只要与阀控蓄电池产品技术有所涉及的,能勾搭的都要勾搭起来。
这个课题二十万经费预算,是给工学院的报备数字,但公司这边的预算不会进行限制。
除了当前阀控蓄电池技术开发外,蜗巢科技后续自身技术研发团队、中试团队的建设,以及合资公司后续进行产能扩张,生产运营团队也都需要补充大量的人手。
现在这些勾搭过来的研究生,都可以先当储备人才进行培养,他们又不会白嫖;甚至一些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参与进来。
萧良他现在爱才如渴啊。
后面也不可能专门对着船机厂薅人才羊毛,自身人才培养体系也要建立起来。
工学院都放暑假了,没有教学以及诸多行政管理工作缠身,萧良在死皮赖脸软磨硬泡下,孙楚辞、蔡春、沈奕,甚至邵芝华都暂时放下手头现有的课题研究,全力参与到对蓄电池厂的管理技术岗竞聘评审、工艺流程摸底上来,参与到阀控蓄电池实验室技术开发上来。
在佟毓正的亲自关照下,那些对联合实验室有所觊觎的教授,也都松口,只要他们手下的研究生愿意,都可以以实习或勤工奖学的名义,抽出时间过来帮忙。
阀控蓄电池前期实验室技术开发,不涉及过电位、深循环等一些领域的研究,所用到的仪器设备还是简单,前期紧急先添加了几套,有些中高端分析仪器来不及添置,就拿样品赶到锡江大学或秣陵大学去测试。
萧良额外连带司机租借两部轿车,放在工学院备用,后面又直接让合资公司的生产技术岗员工过来参与实验、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虽然各项工作都在有序展开,进展也是飞速,宿云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挂牌仪式却是拖到八月中旬,拖到熊志远从香港脱身赶来东洲,才正式举行……
第309章 奈何给太多
熊志远除了他在华兴集团投资部的本职工作外,最近两个多月主要还是帮泛华商业牵线搭桥,从香港转口贸易业务领域,挖掘经泛华综批市场商品出口海外的潜力。
香港的转口贸易异常发达,主要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受到西方欧美国家严厉的经济封锁,内地绝大部分商品必需先从香港入境,打上“香港化”标签后,才再转出口第三方国家或地区;很多国家与地区的商品,也同样需要先进口到香港。
转出口贸易主要是特殊时期经济封锁以及贸易制裁政策下的产物,这也畸形的造就了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
以航运、港口作为主营业务的华兴集团,这些年能发展壮大起来,也与建国以来大力参与了转出口贸易航运业务直接相关,长期以来与香港、东南亚等地的转出口贸易商保持着密切的业务联系。
在正常的零售批发业务之外,泛华综批市场的新战略思维,意在深度挖掘、培育东洲及附近地区的小商品及其他轻工制造业潜能与优势,推动贸工联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国内外的批发贸易业务。
其中对外贸易是一个重点。
虽说改革开放这些年,东洲也有一批加工外贸型企业发展起来,但多以港资台资以及日韩外资企业为主,东洲绝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还处于萌芽阶段。
就目前阶段,泛华综批市场的新发展战略,有着这个年代同业者远不及的高度,又跟华兴集团的主营业务,跟香港的转口贸易中心港地位,高度契合。
这也是熊志远说服华兴集团投资泛华商业的一个关键原因。
泛华商业有做大的潜力,华兴集团自身又有直接的资源扶持泛华商业做大;泛华商业发展壮大之后,又能促进华兴集团的主营业务。
闭环堪称完美!
把这一模式做通之后,华兴集团在珠江参与投资的综批市场也可以得到借鉴,甚至可以在制造业发达的沿海区域,参与更多的综批市场的投资。
没有这一关键业务逻辑的存在,哪那么容易让华兴集团短短三五天时间里,决定掏出真金白银出来?
华兴集团注入泛华商业的三千万港元里,有一千万是熊志远个人出资。
这也是熊志远从业以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投资。
熊志远作为熊氏第三代子弟,在家族基金里占有不小的份额,但家族基金里的资金以及相应的股权等资产,熊志远是没有资格动用的,只能领取固定的开销。
而他个人作为华兴集团投资副总裁,职务薪资也是有限的。
他五月中旬正式拿出一千万港元,参与对泛华商业的注资,对他个人来说绝对是大手笔,由不得他不重视。
他与许建强目前重点做的工作,就是对综批市场入驻商户涉及的商品种类,与华兴集团的转出口贸易客户群进行梳理,除了有重点的推荐联系外,还借助广省及香港等地举办的一些展会,组织更多的商户、贸易商进行较大规模的对接、洽谈,去促成交易。
对泛华的投资,华兴集团只能算是一次试水,有些工作熊志远没有办法推到别人头上,只能亲自上阵,自己来扛。
他这段时间也是忙得够呛,实在抽不出两三天的时间,到东洲走一趟。
有时候并非萧良有一个绝妙的点子,就能从空气里凭空长出一家令无数人惊羡不已的超级企业的。
关键还是需要许建强、熊志远这样的杰出人物亲自参与领导,需要陆峰、韩涛、周华等一批精英人士组建的专业团队不懈努力,才有可能最终促成。
包括南亭实业的初步崛起,包括蜗巢科技与宿云山能源初步将框架搭起来,包括联合实验室的筹备以及阀控蓄电池技术的开发,哪一件不是倾注萧良以及一批人的心血跟精力?
就算重生开挂,也没有哪件事是唾手可成的。
熊志远也是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之后,才稍有闲暇赶来东洲,参与专门为他一拖再拖的宿云山能源挂牌仪式。
合资协议签署以及对合资厂的厂区、生产线的改造、生产运营团队的整顿等事,萧良都以“接受委托”的名义直接干了,但挂牌仪式是要上媒体进行宣传的,熊志远以个人公司持有合资厂一半的股份,实在是没有办法缺席。
…………
…………
宿云山能源七月上旬就完成管理岗、技术岗以及销售工程师岗的竞聘,之就又开展彻底的技术摸底,对管理岗、技术岗以及销售工程师岗进行突击强化。
在正式签署合资协议之前,厂区改造方案就已经拟定好;合资协议签署之后,车间停产,就同步进行厂区改造施工以及生产线设备清理、维护。
在进行技术大摸底的同时,技术岗、销售工程师以及生产岗人员在参与上述工作之外,也开始为期两个月的理论与生产实践学习培训。
厂房祼露的红砖墙做了抹浆、涂料,厂房内部做了地坪、防腐蚀涂装。
生产线目前只做了简单的清理、维护,添加了一些集尘、除尘、废液收集、处理等设备,更进一步的生产线技术改造,则要伴随阀控蓄电池产品技术的中试进程展开。
当然,仅仅从表观上,宿云山能源的厂区已经是焕然一新了,与周边船机厂的其他分厂有了很大的不同。
目前管理岗、技术岗以及销售工程师岗,也都全力在配合蜗巢科技,进行阀控蓄电池的中试工作。
当然了,宿云山能源八月初展开的中试,也并非标准的中试工作,而是包括了实验室技术的初步验证,小试、中试以及生产线调整、改进等工作在内。
也不用担心这么多员工没有事情做。
初步定岗的八名销售工程师配合两名采购员,负责联系原材料、机械设备厂商都忙得不亦乐乎,没有停歇的时候;实验室那边的后勤保障工作,他们也要负责起来。
他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找厂商采购固定规格的原材料。
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厂商,先根据实验室做出来的数据结果,小批量提供非标样品上机测试,后续还要根据中试不同阶段的结果,从工艺入手不断调整原材料的规格跟性能。
仪器设备厂商,甚至都要派驻足够水准的工程师进驻到合资厂,实时参与中试进程,不断根据现场的实际需求,对他们的仪器设备进行调整或改装。
绝大部分厂商一听这么复杂、麻烦的要求,就直摇头;这些厂商根本就拿不出配合这边的技术力量。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找到几家愿意配合的厂商,就快耗尽销售工程师及采购员最后一滴血了;而这些厂商随时都有可能因为难度太大、进程不顺,选择撤场。
合资协议刚签署时,钱少斌完全不敢想象这些事能混杂在一起干。
当然了,钱少斌刚签署合资协议时,他也没有想象到以工学院化工系现有的简陋条件,仅用一个月真就拿出可以放到中试线上进行初步验证的阀控蓄电池生产技术来。
他现在的想法跟蔡春一样,就是萧良在决定插手蓄电池厂合资项目之初,就已经从某个渠道拿到有一定成熟度的阀控蓄电池产品技术了!
是萧良在大学时打下的理论基础很强,当时就能够理解这些技术的价值。
有些事太不可思议,其他人的内心戏就会趋同,毕竟他们更不敢想象这些技术就藏在萧良的脑海深处,是从前世带过来的。
挂牌仪式过后的庆祝午宴比较简单,就在合资厂的职工食堂进行。
没有邀请市领导参加,郭晋阳、于春光等人作为船机厂领导,不得不出席了挂牌仪式,但午宴过后,他们就跟虽然没有吃好,但每人都有四盒“脑健灵”当伴手礼的媒体记者离开了。
下午,萧良就拉上钱少斌、蔡春、孙楚辞等人,陪同熊志远、许建强以及这段时间亲自盯在东洲负责pet合成项目的钱晋章,参观正当成中试线使用的车间,介绍目前的一些工作进展。
目前用工业级原料替代实验室级化学试剂,已经初步完成产品技术验证,可以说是技术上,已经能够生产出初步合格的阀控蓄电池产品了。
当然,这仅仅是初步的。
后面主要还是通过中试、小规模量产,进一步梳理生产流程,看能否在生产效率、成本控制上符合工厂生产的要求。
他们所能生产的只是初步合格的阀控蓄电池产品,规格、质量水平相比较国外同类产品还要差许多,倘若不能在生产效率与成本上具备更大的优势,就不要指望能有什么竞争力。
许建强也是第一次参观初步改造后的宿云山能源厂区。
从车间出来,大家走到厂区指定的吸烟点,许建强笑着跟萧良说道:
“郭晋阳、于春光他们连进厂房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看来就是到这一步了,对你在这里折腾的这些事,也不是很看好啊!”
宿云山能源,香港公司与船机厂各持百分之五十的股份,郭晋阳、于春光作为船机厂的核心层,简单参加挂牌仪式,简单用过午宴,不陪同参观厂区就离开,其实是很失礼的行为。
虽然熊志远与钱晋章跟宿云山能源都没有实质的关系,许建强还是拿开玩笑的语气,将这点说破,省得熊志远、钱晋章不明所以,反而胡思乱想什么。
熊志远与钱晋章也理解这类矛盾不可避免,香港一些大的企业、家族内部甚至更复杂。
不过,就算萧良、许建强不当他们是外人,他们也不适合参与谈论太多。
“我明天去找佟院长说这事,今天已经很晚了。”
萧良接下来继续更深入的谈阀控蓄电池技术开发方案涉及的方方面面,包括一些基础理论,与孙楚辞、蔡春讨论如何更好的设计相关实验。
大家还坐在一起讨论东洲市范围内,有哪些企业,有能力根据他们开发的产品技术,大规模提供原材料,讨论有没有可能邀请他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阀控蓄电池的技术开发中来。
就算他们在实验室做出合乎规格的多元合金板栅,后续也不可能自己组织生产合金材料,还是需要找相关的专业冶金公司合作。
超细玻璃棉等材料也是如此,他们在实验中确定具体的技术规格,也会交给相关企业生产。
至于生产线会涉及很多的机械设备调整,更是要找相关企业合作。
不知不觉间,时间又到了凌晨。
这是一场长期战役,拿出初步的实验室技术才是第一步,没有必要前期就搞大消耗,萧良看时间差不多,合上笔记本,跟张叔毅说道:
“蜗巢科技肯定还要招兵买马,但一时半会想解燃眉之急,孙教授、蔡教授他们手下的研究生,你得卖力勾搭起来啊。你代表蜗巢科技负责相关工作,还要脸皮够厚,不要觉得孙教授、蔡教授可能还有其他课题研究也要用人,就不好意思抢人。所有参与我们课题研究的人,公司都可以给他们开一份工资,不用孙教授、蔡教授自己掏钱补贴他们的生活费。你同时也要大胆向他们承诺,参与我们的课题项目,毕业后只要愿意,都可以直接进公司工作,笔试、面试什么的,都可以免掉!”
孙楚辞、蔡春对望一眼,就当萧良这话不是说给他们听的。
周轩与沈奕也只是笑笑,没有说什么。
九五年高校还没有开启大规模的扩招,东洲几个学院也没有合并组建大学。
工学院目前在校生仅三千人,人数非常可怜,还没有博士学位专业授权点,硕士学位专业点也仅有二十七个,全校在读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加到一起都还不到三百人。
化工系在工学院要算大系,但在读硕士研究生也仅有四十人。
在读硕士研究生以及诸多青年教师,是孙楚辞、蔡春等教授级人物开展课题研究的主力;研究生比青年教师还要好使唤,廉价听话还卖力。
即便学院现在已经放暑假了,但还是有相当多的研究生留在学校,参与各项课题研究。
孙楚辞、蔡春是重视蜗巢科技的课题,但也没有想过要将所有的资源都倾斜过来。
只是他们也没有想到萧良的脸皮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厚。
关键萧良刚才又答应大笔撒钱,在他如此凶狠的银弹攻势面前,他们也确实有些抵挡不住,只能节节败退。
他们此时只能心里安慰自己,这个课题只有三个月,其他课题稍微往后拖一拖,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
筹建联合实验室,他们也答应前期要尽可能往铅酸蓄电池技术开发课题研究方向倾斜更多的资源,只是最初他们没有想到要倾斜这么多。
萧良当然也不会就专门盯着孙蔡两人的脑袋薅头发,随即又提醒张叔毅,除了应用化学及化工学相关专业,工学院材料、物理以及工程机械等专业,只要与阀控蓄电池产品技术有所涉及的,能勾搭的都要勾搭起来。
这个课题二十万经费预算,是给工学院的报备数字,但公司这边的预算不会进行限制。
除了当前阀控蓄电池技术开发外,蜗巢科技后续自身技术研发团队、中试团队的建设,以及合资公司后续进行产能扩张,生产运营团队也都需要补充大量的人手。
现在这些勾搭过来的研究生,都可以先当储备人才进行培养,他们又不会白嫖;甚至一些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参与进来。
萧良他现在爱才如渴啊。
后面也不可能专门对着船机厂薅人才羊毛,自身人才培养体系也要建立起来。
工学院都放暑假了,没有教学以及诸多行政管理工作缠身,萧良在死皮赖脸软磨硬泡下,孙楚辞、蔡春、沈奕,甚至邵芝华都暂时放下手头现有的课题研究,全力参与到对蓄电池厂的管理技术岗竞聘评审、工艺流程摸底上来,参与到阀控蓄电池实验室技术开发上来。
在佟毓正的亲自关照下,那些对联合实验室有所觊觎的教授,也都松口,只要他们手下的研究生愿意,都可以以实习或勤工奖学的名义,抽出时间过来帮忙。
阀控蓄电池前期实验室技术开发,不涉及过电位、深循环等一些领域的研究,所用到的仪器设备还是简单,前期紧急先添加了几套,有些中高端分析仪器来不及添置,就拿样品赶到锡江大学或秣陵大学去测试。
萧良额外连带司机租借两部轿车,放在工学院备用,后面又直接让合资公司的生产技术岗员工过来参与实验、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虽然各项工作都在有序展开,进展也是飞速,宿云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挂牌仪式却是拖到八月中旬,拖到熊志远从香港脱身赶来东洲,才正式举行……
第309章 奈何给太多
熊志远除了他在华兴集团投资部的本职工作外,最近两个多月主要还是帮泛华商业牵线搭桥,从香港转口贸易业务领域,挖掘经泛华综批市场商品出口海外的潜力。
香港的转口贸易异常发达,主要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受到西方欧美国家严厉的经济封锁,内地绝大部分商品必需先从香港入境,打上“香港化”标签后,才再转出口第三方国家或地区;很多国家与地区的商品,也同样需要先进口到香港。
转出口贸易主要是特殊时期经济封锁以及贸易制裁政策下的产物,这也畸形的造就了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
以航运、港口作为主营业务的华兴集团,这些年能发展壮大起来,也与建国以来大力参与了转出口贸易航运业务直接相关,长期以来与香港、东南亚等地的转出口贸易商保持着密切的业务联系。
在正常的零售批发业务之外,泛华综批市场的新战略思维,意在深度挖掘、培育东洲及附近地区的小商品及其他轻工制造业潜能与优势,推动贸工联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国内外的批发贸易业务。
其中对外贸易是一个重点。
虽说改革开放这些年,东洲也有一批加工外贸型企业发展起来,但多以港资台资以及日韩外资企业为主,东洲绝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还处于萌芽阶段。
就目前阶段,泛华综批市场的新发展战略,有着这个年代同业者远不及的高度,又跟华兴集团的主营业务,跟香港的转口贸易中心港地位,高度契合。
这也是熊志远说服华兴集团投资泛华商业的一个关键原因。
泛华商业有做大的潜力,华兴集团自身又有直接的资源扶持泛华商业做大;泛华商业发展壮大之后,又能促进华兴集团的主营业务。
闭环堪称完美!
把这一模式做通之后,华兴集团在珠江参与投资的综批市场也可以得到借鉴,甚至可以在制造业发达的沿海区域,参与更多的综批市场的投资。
没有这一关键业务逻辑的存在,哪那么容易让华兴集团短短三五天时间里,决定掏出真金白银出来?
华兴集团注入泛华商业的三千万港元里,有一千万是熊志远个人出资。
这也是熊志远从业以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投资。
熊志远作为熊氏第三代子弟,在家族基金里占有不小的份额,但家族基金里的资金以及相应的股权等资产,熊志远是没有资格动用的,只能领取固定的开销。
而他个人作为华兴集团投资副总裁,职务薪资也是有限的。
他五月中旬正式拿出一千万港元,参与对泛华商业的注资,对他个人来说绝对是大手笔,由不得他不重视。
他与许建强目前重点做的工作,就是对综批市场入驻商户涉及的商品种类,与华兴集团的转出口贸易客户群进行梳理,除了有重点的推荐联系外,还借助广省及香港等地举办的一些展会,组织更多的商户、贸易商进行较大规模的对接、洽谈,去促成交易。
对泛华的投资,华兴集团只能算是一次试水,有些工作熊志远没有办法推到别人头上,只能亲自上阵,自己来扛。
他这段时间也是忙得够呛,实在抽不出两三天的时间,到东洲走一趟。
有时候并非萧良有一个绝妙的点子,就能从空气里凭空长出一家令无数人惊羡不已的超级企业的。
关键还是需要许建强、熊志远这样的杰出人物亲自参与领导,需要陆峰、韩涛、周华等一批精英人士组建的专业团队不懈努力,才有可能最终促成。
包括南亭实业的初步崛起,包括蜗巢科技与宿云山能源初步将框架搭起来,包括联合实验室的筹备以及阀控蓄电池技术的开发,哪一件不是倾注萧良以及一批人的心血跟精力?
就算重生开挂,也没有哪件事是唾手可成的。
熊志远也是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之后,才稍有闲暇赶来东洲,参与专门为他一拖再拖的宿云山能源挂牌仪式。
合资协议签署以及对合资厂的厂区、生产线的改造、生产运营团队的整顿等事,萧良都以“接受委托”的名义直接干了,但挂牌仪式是要上媒体进行宣传的,熊志远以个人公司持有合资厂一半的股份,实在是没有办法缺席。
…………
…………
宿云山能源七月上旬就完成管理岗、技术岗以及销售工程师岗的竞聘,之就又开展彻底的技术摸底,对管理岗、技术岗以及销售工程师岗进行突击强化。
在正式签署合资协议之前,厂区改造方案就已经拟定好;合资协议签署之后,车间停产,就同步进行厂区改造施工以及生产线设备清理、维护。
在进行技术大摸底的同时,技术岗、销售工程师以及生产岗人员在参与上述工作之外,也开始为期两个月的理论与生产实践学习培训。
厂房祼露的红砖墙做了抹浆、涂料,厂房内部做了地坪、防腐蚀涂装。
生产线目前只做了简单的清理、维护,添加了一些集尘、除尘、废液收集、处理等设备,更进一步的生产线技术改造,则要伴随阀控蓄电池产品技术的中试进程展开。
当然,仅仅从表观上,宿云山能源的厂区已经是焕然一新了,与周边船机厂的其他分厂有了很大的不同。
目前管理岗、技术岗以及销售工程师岗,也都全力在配合蜗巢科技,进行阀控蓄电池的中试工作。
当然了,宿云山能源八月初展开的中试,也并非标准的中试工作,而是包括了实验室技术的初步验证,小试、中试以及生产线调整、改进等工作在内。
也不用担心这么多员工没有事情做。
初步定岗的八名销售工程师配合两名采购员,负责联系原材料、机械设备厂商都忙得不亦乐乎,没有停歇的时候;实验室那边的后勤保障工作,他们也要负责起来。
他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找厂商采购固定规格的原材料。
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厂商,先根据实验室做出来的数据结果,小批量提供非标样品上机测试,后续还要根据中试不同阶段的结果,从工艺入手不断调整原材料的规格跟性能。
仪器设备厂商,甚至都要派驻足够水准的工程师进驻到合资厂,实时参与中试进程,不断根据现场的实际需求,对他们的仪器设备进行调整或改装。
绝大部分厂商一听这么复杂、麻烦的要求,就直摇头;这些厂商根本就拿不出配合这边的技术力量。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找到几家愿意配合的厂商,就快耗尽销售工程师及采购员最后一滴血了;而这些厂商随时都有可能因为难度太大、进程不顺,选择撤场。
合资协议刚签署时,钱少斌完全不敢想象这些事能混杂在一起干。
当然了,钱少斌刚签署合资协议时,他也没有想象到以工学院化工系现有的简陋条件,仅用一个月真就拿出可以放到中试线上进行初步验证的阀控蓄电池生产技术来。
他现在的想法跟蔡春一样,就是萧良在决定插手蓄电池厂合资项目之初,就已经从某个渠道拿到有一定成熟度的阀控蓄电池产品技术了!
是萧良在大学时打下的理论基础很强,当时就能够理解这些技术的价值。
有些事太不可思议,其他人的内心戏就会趋同,毕竟他们更不敢想象这些技术就藏在萧良的脑海深处,是从前世带过来的。
挂牌仪式过后的庆祝午宴比较简单,就在合资厂的职工食堂进行。
没有邀请市领导参加,郭晋阳、于春光等人作为船机厂领导,不得不出席了挂牌仪式,但午宴过后,他们就跟虽然没有吃好,但每人都有四盒“脑健灵”当伴手礼的媒体记者离开了。
下午,萧良就拉上钱少斌、蔡春、孙楚辞等人,陪同熊志远、许建强以及这段时间亲自盯在东洲负责pet合成项目的钱晋章,参观正当成中试线使用的车间,介绍目前的一些工作进展。
目前用工业级原料替代实验室级化学试剂,已经初步完成产品技术验证,可以说是技术上,已经能够生产出初步合格的阀控蓄电池产品了。
当然,这仅仅是初步的。
后面主要还是通过中试、小规模量产,进一步梳理生产流程,看能否在生产效率、成本控制上符合工厂生产的要求。
他们所能生产的只是初步合格的阀控蓄电池产品,规格、质量水平相比较国外同类产品还要差许多,倘若不能在生产效率与成本上具备更大的优势,就不要指望能有什么竞争力。
许建强也是第一次参观初步改造后的宿云山能源厂区。
从车间出来,大家走到厂区指定的吸烟点,许建强笑着跟萧良说道:
“郭晋阳、于春光他们连进厂房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看来就是到这一步了,对你在这里折腾的这些事,也不是很看好啊!”
宿云山能源,香港公司与船机厂各持百分之五十的股份,郭晋阳、于春光作为船机厂的核心层,简单参加挂牌仪式,简单用过午宴,不陪同参观厂区就离开,其实是很失礼的行为。
虽然熊志远与钱晋章跟宿云山能源都没有实质的关系,许建强还是拿开玩笑的语气,将这点说破,省得熊志远、钱晋章不明所以,反而胡思乱想什么。
熊志远与钱晋章也理解这类矛盾不可避免,香港一些大的企业、家族内部甚至更复杂。
不过,就算萧良、许建强不当他们是外人,他们也不适合参与谈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