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 第38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605章 借台唱大戏
  唐继华走进西院的会客厅,与朱鸿召、熊志远等人寒暄过后,坐到汪兴民让出来的座位上,开门见山的问萧良:
  “你这次打算借秣陵搭的台子,讲哪些方面的内容?”
  抢人风头是挺遭恨的事,但一切还是要看付出的代价值不值得。
  倘若能真正促成古江口深水港建设项目的重启,唐继华也不觉得稍稍得罪一下秣陵方面,并非不能承受的代价。
  萧良说道:“国内报道基本上没有怎么提及,但自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甚至进一步往东亚蔓延以来,欧美主流媒体目前还有两种主要论调甚嚣尘上:一是亚洲价值观落后论,一是东亚经济崩溃论。这两种论调,一方面促使东南亚等地的资本加速外流,一方面也令东南亚的华商资本人心惶惶。而国内改革开放迄今已经快有二十年了,却还没有真正站到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舞台上。这使得大部分华商,哪怕在内地有一些投资,但对国内现有的经济发展思路,以及即将在这次威力强劲的金融风暴所能发挥的作用,以及即将采取的措施,其实都缺乏真正清晰而深刻的认知。这段时间我在秣陵大学,虽然主要做锂离子电池的一些技术研究工作,但也有关注金融风暴的蔓延与欧美主流媒体、东南亚华商资本在思潮上的起伏变化。如果可以,我想着借这个机会,把我在这段时间来在这些方面的思考说一说!其实大家把思路理清楚之后,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自然也就清晰了……”
  “你这次演讲,还是不接受采访,不报道,不发表?”唐继华问道。
  “我这点水平,私下里吹吹牛逼就可以了,拿出来公开发表,不是贻笑大方吗?”萧良说道。
  唐继华也确实有些头痛了。
  如果萧良的演讲之后会公开发表,或者直接安排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将演讲现场录制下来,两天后参会的人数还是能控制住。
  毕竟很多大佬还是比较好面子的,没有提前接到隆重的邀请,谁会没事硬往一场普通活动里凑?
  很多香港的投资商,哪怕听过萧良的名头,也没有必要非赶到现场来。
  “建强,你估计大概会有多少人到现场?”唐继华问许建强道。
  汪兴民、刘辉等人主要还是负责云社及狮山湾的具体建设,萧潇则跟随在他身边,对两地情况有更具体了解的,还是许建强。
  “这个还真不好说,”许建强说道,“要是其他地方看不到萧良的演讲内容,香港可能有不少人不会吝啬两张机票钱。夏侯总这段时间可没有少帮萧良宣传;我今天一早还跟志远、钱先生说,要以天盈投资的名义,从香港邀请十几二十人过来!现在看来,这点人数应该是挡不住了,不知道要不要进行一些限制了。”
  现在的形势也确实像萧良所说,太多的人对接下来的形势发展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了。
  萧良却又早在一年半之前,就极精准的预测到金融风暴的到来。
  虽然萧良关于金融风暴的半公开演讲,仅限游艇夜宴那一次,虽然苏利文、熊玉琼夫妇有必要对一些事保持沉默,但朱璐、夏侯江他们一批人,就在萧良的指导及督促下,成功躲避了金融风暴的摧残,这段时间可没有少帮萧良宣传。
  鸿臣董事会除开朱鸿召、朱祎琳、朱玮兴三人外,还有包括朱璐、夏侯江六名董事以及四名独立董事;当时参与游艇夜宴的,还有十数名鸿臣高管。
  他们的影响力与交际圈,绝对不会仅限于鸿臣集团之内。
  更关键的,在五月掀桌之后,天盈投资虽然没有启动新的投资项目,但在钱晋章的主持下,天盈投资不仅与现有的投资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还积极寻找、联络新的投资人,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准备。
  许建强每个月都要去一次香港,就天盈已经参与投资的项目运营情况,跟投资人进行汇报、交流。
  这些过程里,就难免要将萧良一些理论与创业的实践,反复拿出来宣讲。
  除开已经跟南亭实业发展密切合作及联系,或者在萧良的影响下,已经在东洲进行实业投资的那些投资商外,许建强还真不清楚消息扩散开,后天的主题演讲到底将吸引多少人过来。
  许建强今天一早也确实跟熊志远、钱晋章商议过,准备以天盈投资的名义从香港邀请一批人到秣陵参与活动,但当时还只是想着萧良会出席后天的活动,参与交流,没有想到萧良会进行主题演讲。
  “天盈投资这次是打算大规模启动募资计划了?”朱鸿召问道。
  “我这段时间见到萧良的次数,可不比你们多,”许建强笑道,“这具体还是要问萧良啊。”
  “古江口深水港与徐东铁路的后续筹资,可不可以放到天盈名下推进?”朱鸿召看向萧良问道。
  他已经从朱祎琳那里大体知道萧良这次不仅想推动古江口深水港与狮山湾成片开发的重启,还想着推动一把徐东铁路的建设进程。
  他对古江口深水港不太感兴趣,鸿臣暂时也没有什么产品想出海,但徐东铁路就不一样了。
  南亭湖饮料今年以来没有搞什么大动作,但朱鸿召却很清楚,在何雪晴等人的主持下,南亭湖饮料一直持续不断的在做生产、物流体系的优化。
  铺货周期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饮料企业想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不可绕过的两大关卡。
  东洲与华东各地有着丰富的水运体系联络,不需要什么深水大港。
  而对饮料企业来说,水运足够廉价,但效率太慢、中间过程繁琐;公路运输的成本又太高昂。
  为了解决市场覆盖与物流效率、成本相冲突的难题,南亭实业相继在华中、华南以及京津都着手建设生产基地。
  鸿臣目前主要还是在东洲发展生产体系,无论是自营品牌还是代工生产的饮料,也都以覆盖华东市场为主。
  不过,倘若徐东铁路能提前建成,与华东北部、华东及华北的铁路网衔接上,则意味着嘉鸿生产的产品往江省以北、以西的腹地覆盖,能大幅降低物流以及市场扩张成本。
  “兴民跟萧潇现在就带人赶去秣陵做接待上的筹备工作,人数我们这次就不设限了,现在看来是多多益善了,”唐继华说道,“具体工作怎么安排,等到我跟钟书记、柳市长汇报后再说!”
  徐东铁路原计划总投资六十亿,目前徐东-清江段建设进程还没有过半,就因为资金紧缺放缓下来。
  也就是说,徐东铁路要想照原定计划在两年内全部建成,资金缺口就高达四十五亿。
  倘若算上原定建于东洲西站到狮山湾的三十公里延长线,还要再追加六亿左右的投资。
  华茂集团在狮山湾一期投资是十亿,苏利文、熊玉琼后续还愿意投多少资金真正启动古江口深水港的建设还是未知数。
  不过,唐继华也不难想象,以苏利文、熊玉琼夫妇的立场,肯定是希望多方筹资,而非华茂一家将所有的投资责任都承担起来。
  唐继华这次将萧良拽出来,最初只是希望能为古江口深水港及狮山湾筹备工作重启做些铺垫,没想到萧良的意图更为直接、深入。
  倘若萧良的这场主题演讲,是以徐东铁路及古江口深水港的筹资作为直接目标,自然是声势越大越好,毕竟资金缺口太大了。
  即便声势搞得很大,会狠狠得罪到秣陵方面,也无暇顾及了。
  “要么我跟晋章今晚也赶去秣陵?”朱鸿召看向钱晋章,问道。
  唐继华意外的看了朱鸿召一眼。
  钱晋章目前除了推动瑞成pet合成二期项目建设外,实际承担起天盈投资的管理。
  如果后续的筹资工作,真要以天盈投资作为主体推进,钱晋章今晚赶到秣陵,以便明天一早就能进行紧张的筹备工作,再正常不过。
  只是朱鸿召这么积极,唐继华却是想不到的。
  萧良却知道,朱鸿召多半想将朱祎琳当初承诺的那部分出资,以增发新股或发行可转债的方式,纳入鸿臣集团之内,只是现在人多嘴杂,不便细说。
  当然,朱鸿召愿意挑头,那是再好不过了。
  毕竟朱鸿召作为鸿臣集团真正意义上的实控人与掌门人,号召力还是不弱的。
  “那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唐继华站起来,说道。
  以他的身份,肯定不能当着大家的面,打电话向钟云峰、柳轶群请示,而且汪兴民他们现在就动身,路上还有三个小时的车程,差不多要半夜才能赶到秣陵,还要连夜安排明天的筹备工作,甚是辛苦。
  “祎琳,你跟我们也去秣陵。”朱鸿召拉住朱祎琳,让她现在就陪着去秣陵。
  一个他确实是想将朱祎琳的出资纳入鸿臣之内,再一个,连夜安排筹备工作,普通工作人员来不及召唤了,朱祎琳年轻精力足,可以当免费劳力使用。
  朱祎琳幽怨的瞥了萧良一眼:何红那个小寡妇,假装不瞅萧良一眼,嘴角却有些压不住,鬼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第606章 评审会
  等唐继华、朱鸿召、钱晋章、汪兴民等人离开,萧良站起来跟熊志远说道:“锂电池试生产,明天还有一天的总结评审会;还要抽时间准备后天的发言,我今天就不陪你跟夏侯总了。”
  “锂电池四条线试生产都满一个月了?”熊志远诧异的问道。
  锂电池基地建设的进展,熊志远还是知道大概的。
  不过,萧良春节期间才正式从香港转机前往日本签署生产技术、设备引进协议,这才过去多久,试生产都满一个月?
  这个速度也确实吓着熊志远了。
  “嗯,满一个月了。”萧良说道。
  “现在什么情况?什么时候能打满产能?”熊志远问道。
  “贵有贵的好处,试生产各方面的指标基本都达到预期,”萧良说道,“不过,国内投资建造的诸多手机生产基地,主要还是采用镍氢、镍镉电池,其他电子产品对锂电池的需求也没有多高,什么时候能打满产能,具体还要看锂电池市场需求的发展情况。”
  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自身还处于发展初期,目前投放到市场上的诸多电子产品,技术也谈不上有多成熟。
  这些产品对电池等配件的需求自然也谈不上多苛刻,镍氢、镍镉电池就能满足基本要求。
  这一情况跟早就存在极大缺口的阀控铅酸蓄电池,是完全不一样的。
  作为国内第一家锂电池研发制造企业,蜗巢科技狮山湾生产基地一期四条生产线设计年产能是一千万块手机、笔记本电脑及数码相机等各型中高端电池产品,而目前接到手的订单却很有限,按年算还不足设计产能的四分之一。
  不过,萧良很清楚3c电子产品市场发展有多迅猛。
  去年国内手机产能仅有四百多万部,今年产能激增到四千多万部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产品技术的迭代速度也将完全超乎普通人的想象。
  镍氢、镍镉电池很快就会被便捷性要求高、电池续航性能要求更苛刻的中高端电子产品淘汰出局。
  萧良此时所关心的,不是已经建成的产能什么时候能充分利用起来,而是如何才能更廉价、更迅速的扩张产能。
  不算中试基地的投资,蜗巢科技目前四条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就花费了二十五亿。
  萧良想要五年后就在狮山湾建成当前亚洲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产能怎么也得扩张个二十倍才够眼看吧。
  但是,蜗巢科技倘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线制造成本这一问题,他五年间从哪里搞五百亿产能投资去?
  这次评审会,既是对过去一个月四条线试生产情况的总结,同时也是液锂电池中试线初步改造方案的评估。
  萧良暂时也无意跟熊志远说太远,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发生,他说了,别人也理解不了。
  许建强、张卫陪着熊志远、夏侯江另换场子喝酒去了,萧良回到梅坞街十九号,打开还略显笨重的ibm笔记本电脑,将电脑里的液锂中试线改造方案资料打开来,为明天的评审会做准备。
  何红沏了一杯碧螺春,放到笔记本电脑旁,然后站到萧良身后,专心致志的帮着揉捏酸胀的肩膀——这是这段时间来,她唯一能直接为萧良做的事,也是无比的认真,歪着脑袋,不时会看看萧良英俊的脸颊,觉得自己罪孽深重,能以这样的方式留在萧良身边,已经是极大的满足了。
  萧良暂时还能将注意力放在改造方案上。
  从日本恩益集团进口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是高,四条线包括检测、品控以及行政管理在内,都不用到两百名员工;工厂布局也极其紧凑——除了成本高昂外,几乎找不到其他缺点。
  不过,萧良很早就对工程技术人员提出设想,就是所有能用人工替代、又不严重影响质量及效率的自动化设备,能去则去。
  萧良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以这一原则,对液锂生产线进行全新的设计,以便最大限度的采用国产设备进行替代。
  这一工作在聚合物锂电池中试线上,早就在搞了,但考虑未来三五年间液锂电池市场需求要大得多,决定还是先集中人力、物力,在液锂中试线上搞技术攻坚。
  比起饮料及保健品的灌装生产线,相比较铅酸电池生产线,锂离子电池的生产线除了倍加复杂外,最主要的困难,还是国内暂时没有一家设备厂商,有相关仪器设备的直接制造经验,一切都要从头进行摸索。
  什么工作,都是开源性工作是最艰难。
  好在蜗巢科技在普通民众里没有什么名声,但这两年多时间,就阀控铅酸蓄电池生产线就折腾出三代来了,在江省仪器设备生产商的圈子里,早就是名声大噪了。
  蜗巢科技要求苛刻,但给的实在多。
  以校东基地为平台,蜗巢科技与江省的多家精密仪器设备制造厂商搞联合开发研究,也陆续有两年了,有不少成果出炉。
  蜗巢科技现在要搞液锂中试线改造,自然也是邀请相关的精密仪器设备厂商共同参与进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