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2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官员盯着天幕,地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一定要记下,以后用得上。
  商人同样目不转睛,这与他们的“钱途”息息相关,他们用不上,以后的儿孙还能用不上吗?
  【柯枝国,地处西南,久慕中原文化,历史上已经数次遣使者朝拜中原王朝,在大梁平定天下后不久,就十分谦卑的派遣使者来大梁学习中原文化,这次中原王朝对外出海,使者也是大力推销自己的国家,渴望天朝上使莅临他们的国度。】
  中原王朝,对于周边的小国而言,一直都是一个先进的庞然大物,能得到中原上国的重视,对于任何一个小国的稳定而言,都是大大的助力。
  大梁子民们一个个与有荣焉,这柯枝国,很懂事的嘛!
  “陛下,柯枝国在元泰九年便遣使者前来为陛下祝寿,上一次,还是两年前,临走之际十分不舍,言语间,透露柯枝国内部似乎涉及王储变动,待其稳定,有意遣使者长居我朝学习。”
  【使者的心是好的,是为自己国家考虑的,但是使者忽略了一件事,不怕坏人绞尽脑汁,就怕蠢人灵机一动,尤其是这个蠢人,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
  诶?所有人都来了精神了,一个国王,怎么就让天幕如此锐评了?好歹也是坐上了王位的国王诶,难不成是利益集团扶持上来的傀儡?
  【船队沿着海岸线,抵达了柯枝国,有使者的因素在,但更主要原因是,柯枝国的地理位置。】
  一张标注了航线与关键港口的地图随之出现。
  【看见了吗?航海要冲,重要港口,便是没有使者的金钱劝说,船队也是要在柯枝国实地探查的,太妙的位置了,绝佳的停泊转运之地。】
  【柯枝国提前收到遣梁使的来信,那叫一个兴高采烈,这于他们而言,算得上天降馅饼。
  年轻的国王带着一班子重臣亲自前往港口,迎接中原上国大都督及公主这样大规格的,前所未有的来访。
  事情发展到现在,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我们这么厉害吗?国王和朝臣到港口迎接?”
  民间有百姓难以想象这样的架势,在他们眼里,知县都已经是大官,何况一个国王和满朝重臣。
  “老弟,他们一个国家有时候还比不上我们一个郡县,咱们又是大都督带着军队出海,又是公主代表皇家,能不重视吗?”
  要他说,这还算低调的,前朝启末年,一个钦差,都要满城百姓迎接呢,柯枝国这算啥?小老弟还是经验不足啊!
  【柯枝朝堂自然是拿出最高等级的规格来接待大梁的使者。
  这个时候,虽然大都督尊敬邓国公主,但邓国公主是只有一个公主身份的,所以一路上,与每个国家交谈的正式场合,公主只是坐在旁边,一并不会轻易发言,当一个吉祥物,默默学习,柯枝国王打破了这一平衡。】
  不需要天幕提示,他们都知道,到关键点了。
  【当时并不是正式的谈判场合,而是接风破冰的宫宴,虽说语言的沟通需要双方的翻译进行转述,但对音乐舞蹈等美的欣赏是共通的,前半场,也一直很顺利。
  到后来,或许是国王喝多了酒有些醉了,竟然说道:反正公主都外放出来了,不若留在柯枝,结两国之好。】
  啊?
  天幕下,不少皱着脸准备看看这公主到底有什么本事的书生学子都齐齐被惊呆了,“我耳朵坏了?”
  什么叫公主都外放了?
  “北蒙都不敢提和亲要求了,他谁啊他?”
  “天幕中,未来的陛下是灭过国的吧?”
  朝堂上,一个个官员更是面色黢黑,这可不是遣妾一身安社稷的时候,公主此时代表的是皇家,是正统,是上国!正是主辱臣死,该拼刀子的时候!
  “口吐狂言!”
  “该灭!”
  【他是真的没数啊!别的小国,看到公主,不管男的女的,一排的美人儿安排给公主挑选伺候,柯枝国王与众不同,人家打算让公主留下,这……无论看几次都觉得难评。】
  可不是难评,一个国王,脑子到底怎么长的?
  【但国王口花花说得开心,旁边的朝臣和大梁的翻译却是实打实受了惊吓,这是能说的?
  但更让他们受到刺激的,是国王话落的瞬间,含笑当个吉祥物的公主一把抽出旁边大都督腰间的利剑起身,扬声质问:尔等是犯上造反,要与我朝一试锋芒吗?】
  “好!”
  “就该这样!”
  “漂亮!”
  “干他丫的!”
  【事发突然,双方都没有防备,一个没防备住国王脑子短路,一个没料到公主突然怒起。
  但双方将士的素质在此刻狭路相逢,译官还没来得及翻译,但大都督不在乎,公主都拔剑了,跟上了再说,手一扬,进入殿内的百名披甲将士,当即作战斗状态,控制柯枝宫人侍卫。
  当双方翻译慌里慌张转述了那简单的两句话,大梁将士杀气更甚,柯枝王室与官员险些被自家国王的操作气死,连连告罪。】
  “柯枝再无名义脸面掌握节奏,此次外交,不是谈判,而是柯枝赔罪。”头发已经花白的左相人老成精,不会像年轻人那样轻易动怒,只会直击要点。
  晋王气呼呼哼了一声,“便是趁机灭了柯枝,也名正言顺。”
  右相取下叆叇,揉了揉鼻梁,既然公主能站稳朝堂,那后面能发生什么,想也能想到了,“柯枝位置险要,与我们又不相邻,灭了得不偿失。”
  【柯枝方连连请罪,说是误会,误会,又许让出了诸多利益,甚至提出罢黜国王之位,只为让大梁使者息怒,对于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公主却道:皇兄出发前有言,我汉家乃礼仪之邦,没有无缘无故干涉他国内政的道理,贵国既然已经赔礼,其余事情,我们便不会再干涉,以免伤了大家的和气。】
  【逆境下的国王智商像是突然回了笼,立马表示大梁乃是柯枝的宗主国,他这个国王也是仰赖天恩方能立足,定然谨遵上国教诲巴拉巴拉,还将王子们都叫来给公主挑。
  嗯……公主没有选王子,反而是选了一个柯枝的公主与使臣一起回京,既给国王与王室安心,让朝臣明白上国没有换国王的打算,又收拢了一个公主为之所用,了解周边国家王室内部详情。】
  【且回国的途中,再次在柯枝旁边的古里停留,随后便是回京后奏请给古里国王封郡王。
  柯枝有公主入上国,古里得上国封赐,相互辖制,又令柯枝国悔不当初。】
  【最主要的是,国王不聪明,但朝臣经此一役,会更加不满但督促看紧国王,柯枝能稳定,但国王朝臣长久对立,也不会让其做大,就得仰仗上国余威,方能坐稳海港要地。】
  【更让人惊讶的是,事后大都督问公主什么时候学的柯枝语系,公主表示,没听懂,但她能看出他们有问题。】
  “什么?”
  “这公主运气真好啊……”
  “运气?你把着叫运气?”茶楼中,魏泱听到这酸言酸语,不禁气笑了,“那你运气不怎么着,遇到了姑奶奶我!”
  朝臣则恍然,元泰帝也不禁自得,这是他的闺女,如此敏锐的政治素养与胆魄,难怪引得后世人喜爱。
  不要小看这个反应时间,对于中原而言,周边国家太多了,中原上国难道还屈尊一个个学习番邦语言不成?
  自古以来都是番邦国家学习中原文化,语言也是一样,学习番邦语言的,都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
  进行海贸,自然要带翻译的官员,但负责翻译的官员不一定会是政治敏感度足够的官员,这是其一,公主若不立马质问,柯枝有可能归为国王醉酒,让译官不用翻译,或者以重金利诱,都有可能,毕竟世界真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至于公主若是赌错了,一个没有政治权力的公主,看着一船的军队,柯枝国你能怎么责怪?笑笑就过去了。
  显然,天幕也如此觉得。
  【邓国公主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回国后,鹤仙授予了公主官职,姜琦以南海卫所使臣身份,而非公主之身,也非女将之身,站在了朝堂,两次出海后,又挂有礼部右侍郎之职。
  前期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交往上,公主姜琦是绝对的主角。】
  两位公主比妹妹还骄傲,这是她们妹妹!
  “南海卫所?”又是南海,第一期速记绘制下来的堪舆图在之前提到南海的时候就已经被拿来了,元泰帝此刻看着堪舆图,很美的一张地图!
  【奉行仁德的大梁船队从不烧杀抢掠,大梁船队从仁慈的天朝上国而来,帮助一个又一个国家的百姓找到生路,大梁的船队,教导他们耕种,引导他们向善,大梁的光芒,至今仍在他们的史书中熠熠生辉,昆石将军与邓国公主的雕像,更是矗立在南海海洋体系诸国的广场之中,被人铭记。】
  一声又一声的吸气声此起彼伏,听着就令人激动!
  文人士子纷纷感到骄傲,他们中原上国,是这样的!
  朝臣则一把抓住关键点,不仅是贸易,还有帮助外面国家的百姓找到生路,怎么帮?劝和吗?肯定是劝和的啦!我们连犯上的柯枝都能饶恕,我们中原王朝一向以和为贵的啦!没看到是船队吗?都没有军队的呢!
  弘德,弘德,好一个弘扬仁德的年号!取得好,取得妙啊!
  而更让他们激动的,还在后面。
  【昆将军因身体原因,在前期南洋游了两轮后就功成身退了,但邓国公主对于外交轻重却愈发适应,由她接手,带着卫国公世子李康等年轻将军继续出海。
  弘德三十三年,53岁的邓国公主坐镇鸿胪寺,不再出海,凡至上国者,该国风俗面貌,邓国公主皆能侃侃而谈,不落下风,压其底线。
  更著《南洋游记》,记录南洋诸国政体历史风俗等内容,为如今研究南洋诸国历史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献】
  文人士子举杯相庆,他们天朝上国,就是如此有大国雅量,再小的国度,我们也能以礼相待,传书相记。
  【但航海的事业却并未停止,卫国公之子李康接过昆将军与邓国公主的担子,继续探索未知的海洋。
  弘德四十二年,屹立世界数千年之久的中原文明,完成了对世界大陆的基础探索,将世界勾勒于四大发明之一的,薄薄的一层“纸”上,万国堪舆图就此现世,这是探索新航线的硕大成果,已经不单单是为了纺织业的市场。】
  这一刻,无数人眼灿如星辰,盯着天幕上的万国堪舆图,他们其实早就忘了这一期的主题是纺织,属于中原民族骨血中的基因在沸腾,他们本能的感到兴奋,殿下是要把这些国土都打回来吗?
  年轻的将士渴望功勋,朝堂的老人,却也同样忍受不了世界的诱惑,原来,这个世界如此宽阔。
  他们中原上国,既是世界中心,合该教化万民,他们,渴望传道。
  姜衡则是看着地图上的“中洲”之名,眉眼一弯,他还是不枉穿越一遭的,如此看来,未来的汉家,话语权还是很大的。
  【弘德一朝,是开放的,是包容的,是与时俱进的,弘德一朝提升的,也不仅仅是女性的权益和机会,弘德一朝提升的,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自信与底气。
  德施普也,天下文明,并非妄言,也只有我们,这个早已鼎立千秋的文明,才有足够的底气,对外施以王化。
  我们无法想象,若是大梁不曾早早探索新航线,早早开辟新市场,进行着虽然一直是中原顺差,但足够尊重人的对外贸易,换成是西方的那几个国家成为开拓者,世界会是何种灾难,中原,又会迎来机遇还是噩耗。
  毕竟,哪怕是大梁,哪怕是弘德一朝,也从未缺少过顽固的保守主义,而世界,从来都是动态的,非静止的,不进则退,国家,亦是如此。】
  一众君臣沉默了下来,心下复杂,这天幕的讲解,虽然很多时候控制不住的乱七八糟的歪题,但不得不说,这一期的内容,在他们看来,延伸得太值了,可探讨的,泄露出来的内容,也太多了。
  【这一期的主题,是邓国公主姜琦,也不单是姜琦。时势造英雄,英雄却也是时代的华章,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邓国公主敢于直面自己的野心,追逐自己的政治野望,处于封建时代的,尊崇复古的中原王朝,也在鹤仙的带领下,突破了束缚,展望了未来,奔向了朝阳。
  王朝尚且如此,何况人乎?】
  第26章 新年,各部门安排
  天幕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徒留一摊子后续,给大梁君臣们加加担子。
  “陛下,如今海外并不平稳,臣请加强沿海出海口的管控,保证百姓安全。”
  天幕上透露出的海贸的利益太大,关键是天幕还给了部分地图,可问题是,现在的海域并不安全,这时候私人出海,回不来的概率太大了,人口可是重要资源,怎么能轻易涉险?
  “可,下朝后拿出个章程,上个折子。”
  “陛下,诚然天幕有言,纺织机械不可一蹴而就,然商人重利而无大义,朝廷应早就准备。”
  “陛下,臣请拨款给工部,以研究航海大船。”
  “没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