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梦华录 第15节
禹州:“哥哥给你卷个?”
“不了,”潮生正在出神,“我吃腻了。”
禹州与皮长戈对视。
“红尘究竟有什么好的?”潮生忽道,“拼着一身伤痕累累,也要在世间受苦。”
白玉宫鼎盛时,足有千余神侍,她们拥有不老不死的生命,人间上千年的时光,不过是弹指一瞬,她们在此地照料植物与动物,每日欢声笑语。但随着时间渐渐过去,人间沧海桑田,西王母离开之后,一名唤作瑶姬的神侍率先离开了昆仑,就再也没有回来。
瑶姬开了先例后的数百年里,神侍们纷纷效仿,前往红尘之中,没有巨树句芒的神力照拂,她们在踏入神州的一刻,时间就会在她们身上产生影响。
神侍们将经历凡尘间的生老病死,唯一与凡人不同的,就只有在白玉宫中所修习的法术而已。
但她们接二连三,哪怕明知最终会死去,也要前往人间。究竟是什么力量,在呼唤着她们?就像对萧琨一般?
皮长戈问:“你挽留那位小哥了?可千万不能,他肩上的责任实在太大。”
“没有。”潮生带着少许落寞神情,说,“我知道他不会留下。”
潮生提也没提,他知道萧琨有自己的事要去做。
禹州感慨道:“红尘很美,有许多吃的、许多玩的,有美貌的男人,有一起喝酒的伙伴,有一传十里的乐声,有昼夜不灭的灯火,你要去吗,潮生?”
潮生没有说话。
皮长戈停下咀嚼,与禹州对视良久。
“他动了凡心。”皮长戈说。
“我想去找他。”潮生蓦然起身,说,“我要去看看,这群神侍宁愿死也不回来的人间,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你不是见过了么?”皮长戈说,“六岁那年,我将你带回白玉宫前,你就在人间待过足足六年。”
“我都忘光啦,”潮生说,“六岁的事,哪里还记得?”
禹州暗道糟糕,不敢再说下去,毕竟他不知道白玉宫之主动了凡心要去人间,会引发什么后果。
“就这么决定了。”潮生说,“句芒大人的叶子被魔气所侵蚀,咱们总得做点什么对不对?而且我要去帮那位哥哥!否则他接下来怎么办?到处被欺负,也太可怜了罢!”
“你认真的?”皮长戈张着嘴,吃不下烙饼了。
潮生从御座上起来,快步穿过长廊,禹州与皮长戈追在他身后,只见潮生来到巨树前,将手按在了树上,低声说了几句话。
树叶无风自动,“哗啦啦”地响个不停,潮生笑了起来,望向树冠。
“你看?句芒大人答应了。”潮生说,“长戈,咱俩一起。”
“我都快死了,”皮长戈说,“离开白玉宫就活不了几天,待在句芒大人身边,才能活着,你也不想我陪你游历红尘,走着走着突然死了吧?”
“好吧。”潮生说,“那你得好好活着,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回来,不会像她们那般。”
皮长戈上前,抱了下潮生,把他整个人抱了起来,搂在怀里。
禹州瞠目结舌,没想到这一次前来拜访,竟让白玉宫的主人也跑了。
“等等,潮生,”禹州说,“你具体想去哪儿?”
“成都吧?”潮生说,“我也没想好。”
“你知道成都在哪儿吗?”禹州说,“你知道一两银子兑几钱吗?神州很大,你不会飞,你知道上哪儿买马吗?你知道打尖住店怎么说吗?!你知道见了人怎么打招呼吗?你知道长得越是好看的男人就越……奇怪,我怎么好像在什么时候也说过这话?”
“哎!行了!”潮生说,“别啰唆了,你当真年纪大了,搬来昆仑住罢,再回曜金宫,没过几年就走不动路了。”
“要么我看,还是算啦?”禹州语重心长道。
潮生说:“萧琨应当还没走远,待会儿找找他去,我跟在他身边,不行了就随时让他送我回来,这样可以么?”
“我对不起你,哥哥。”禹州一手放在皮长戈肩上,另一手扶额。
皮长戈叹了声,说:“该来的总要来。潮生,我给你收拾点路上用的东西。”
“但在昆仑山里头,”禹州说,“不老不死,乃是不灭之地,潮生总归会回来,你也别太难过了,哥哥。”
“别说了!”皮长戈郁闷道。
萧琨驾驭金龙,飞出昆仑山,与掠过高空的云团一路南下,龙腾玦的光泽变弱了,这意味着他无法再支撑长时间的飞行,毕竟连日以来,他就没有真正地休息过。
他必须在天黑前找到歇脚点落地,再寻借宿之处,回到有人聚集之地,再改而骑马前往川蜀。
就在他高速飞行之时,远方一道金光,伴随着一声大喊:
“萧琨——!”
萧琨蓦然回头,愣住了。
只见一只金光闪闪的巨大瑞兽,貔貅踏云而来,其后跟着腾云驾雾的青龙禹州。
貔貅身上骑着的,赫然正是昆仑白玉宫之主,李潮生。
萧琨忙按下金龙之头,不敢与其平齐,他朝高处的貔貅行礼,以为有话交代,说道:“是,殿下有何吩咐?”
貔貅却也缓缓降低了高度,潮生从它的背上跳了过来。
“我决定到人间逛逛,”潮生说,“顺便帮你一把,有我在,没人敢再欺负你了。”
萧琨震惊了,仅仅一面之缘,居然愿意帮他到这个地步?
“照顾好潮生。”貔貅张口,声音洪亮,“我的命数已近乎耗尽,不能轻易离开白玉宫。”
那悬浮于空中的青龙说:“潮生,你离开昆仑山的这些日子里,我就住在宫中了。记得吃饭前要洗手,天凉了要加衣服,人间有春夏秋冬,不比在昆仑山……”
“知道了,你俩作伴罢。等我回来!”潮生朝它们挥挥手,转身堂而皇之地抱住了萧琨的腰,说,“咱们走吧!现在去成都?”
萧琨:“………………”
“出发!”潮生被这名美男子带着,即将去红尘历练,实在太期待了!
萧琨:“殿下为什么突发奇想,要来人间?”
潮生充满好奇,眼里俱是笑意,看着云雾层层退开后的广阔人间大地,答道:
“因为我动了凡心!”
第11章 萍水
自开封至恭州,足有三千里路途,项弦先出函谷关,过长安县,途经汉中勉县,荒年入冬,沿途遍布饿殍,野狗处处。
直到近川地时才逐渐转好些,进山后,便有了绿意,不再是一幅饥荒景象了。
项弦沿千百年来凿出的金牛道穿行,沿栈桥翻越大小剑山,一路往南,经广元入川。
“小哥这鸟儿倒是有趣,通人性似的。”
“是啊。”项弦笑道。
“小哥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家住何方?入蜀做什么去?”
“无家无地之人。”项弦背着剑,朝沿途遇见的商人们答道,“入蜀讨生活罢了。”
剑山入山之地,有商队徐徐而行,入口牌坊处立着巨大石碑,上刻前朝大诗人名句: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项弦从开封到长安,再入汉中,一身盘缠已近乎花得干干净净,他从小便吃穿不愁,出身世家,父母唯有这名独生子,自然加倍宠爱,又身兼沈括的开山与关门弟子,众多长辈无人苛待他,乃至最后养出了这混吃等死、天天用银弹来打水漂的二混子。
“小哥不像寻常人,”一名年过六旬的商人坐在路边歇息,捋须笑道,“当真一表人才。”
项弦笑道:“哥哥们说笑话了,寻常人长什么样?生在天地间,大伙儿俱是寻常人,还有三头六臂不成?”
项弦花钱毫无节制,又贪恋口腹之欲,这旅途中经过大大小小数十城,他将当地能尝的全尝了个遍,偶有人朝他乞讨要钱,他便慷慨解囊,一视同仁,犹如散财童子,一路走,一路叮叮当当地撒钱。
导致进了剑门关后,项弦身上只剩二十两白银。
“你这鸟儿……有名字么?”
“它叫阿黄。”项弦答道,“是我小时候从家乡后山上捡回来的。”
“哦——”商人们本想试探他这鸟儿卖不卖,但看它似乎极有灵性,项弦又背着把剑,作游侠打扮,想必一人一鸟作伴,云游四方,视作了朋友。
“这宝剑,是家传的?”又有人好奇地靠近,以手指弹剑鞘。
“是啊。”项弦说,“祖祖辈辈,一代接一代。来,容我搭把手,走——!”
山路崎岖,骡队难行,入剑门关后,不少地方的古道之下,俱是万丈深渊,项弦以身体抵在栈道凌空一侧,每当商队走至难行之处,俱协力助其过路。商人们都十分喜欢这名力气极大、俊朗有趣的小伙子,邀他同行,到得最后甚至开始说亲,想将女儿许配予他。
“姻缘已有注定。”项弦只用这句来婉拒说媒的商人们,他白日间与商队一同行路,晚上则与他们同吃同住,结伴而行,倒也不寂寞。商队则因世道不太平,恐被山匪打劫,有这练家子同行,终归添得几分保障,遂待他极是亲切。
夜里,他们在广元外的一处村落歇脚。
“你该南下了。”阿黄从翅膀下伸头,舒展了双翅,说,“广元南边的路通往恭州,从那里下三峡。”
“不碍事,再保护他们一段时间罢。”项弦坐在商队打尖的客栈外,用手指撮怀中阿黄头顶的毛,另一手以树枝拨弄几下篝火堆,说,“先往成都去一趟,恭州未设驱魔司,荆益二地,受成都驱魔司共管,成都驱魔司执掌与师父相识,正好去寻她,问清楚巴蛇之事。”
阿黄舒展翅膀伸了个懒腰,项弦又说:“巴蜀是老乌的故乡,早知从金牛道入蜀,该将他叫上才是。”
阿黄受不了项弦总捋它头顶,生怕被捋秃,当即展翅飞走了。
时值十一月,山中寒风凛冽,细碎雪花开始飘落,商人们挤在客栈中睡大通铺,有人出外让项弦进去取暖,项弦只说为他们守夜,在篝火前坐着出神。
有阿黄随行,他的身周起了一个无形的结界,阻隔山中风雪。
离开京城后,项弦总忍不住回想起与萧琨相识的那夜,倏忽之言仿佛还在耳畔回荡,令他当真啼笑皆非。与他相知相爱,方能携手战胜天魔,这怎么可能?
简直荒唐,江东之地虽素好男风,民间也常哥哥弟弟叫得亲热,项弦却从未想过,自己会与一个男人相爱。
那简直是平生绝不可能之事!更莫说是萧琨了。
项弦枕着佩剑,在篝火前斜躺,长腿交叉搭着,眉头微拧。
那么自己该当与什么人在一起呢?会稽一地,男子早在十六岁就成婚,即便未有婚约,也总归有个相好的意中人,哪怕男子行止亲密,亦有契兄弟的风俗……
……未来的家,兴许会与他的父母相似?父亲是乡绅,母亲则持家有道,乃是出身当地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
项家起初想将他好好培养一番,作为族中最特别的分支,父亲年轻时虽不学法术与武艺,却保管了远古时的山海神兵,传说山海与明光,乃是降服天魔的利器。
山海是自己手中这把智慧剑,明光则是心灯。
师父沈括来到项家,告知他的父母,自己命中注定姻缘晚成,又是纯阳之体,须得继承智慧剑,修行为宜。于是沈括带着年幼的他云游四方,再归来时,项弦已学成一身本领,项家也不再催他的婚事。
对师父所言“姻缘天定”一事,项弦常有好奇,但直到沈括坐化,也未告知他的正缘究竟在何方,及至在倏忽面前询问天命,项弦才想起这事,当场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我绝对不会爱上那名唤萧琨的家伙。”项弦接近入睡时,自言自语道。
“你还在想这件事呢。”阿黄回来了,转了一圈没找到附近有漂亮鸟儿,显得意兴阑珊。
“不了,”潮生正在出神,“我吃腻了。”
禹州与皮长戈对视。
“红尘究竟有什么好的?”潮生忽道,“拼着一身伤痕累累,也要在世间受苦。”
白玉宫鼎盛时,足有千余神侍,她们拥有不老不死的生命,人间上千年的时光,不过是弹指一瞬,她们在此地照料植物与动物,每日欢声笑语。但随着时间渐渐过去,人间沧海桑田,西王母离开之后,一名唤作瑶姬的神侍率先离开了昆仑,就再也没有回来。
瑶姬开了先例后的数百年里,神侍们纷纷效仿,前往红尘之中,没有巨树句芒的神力照拂,她们在踏入神州的一刻,时间就会在她们身上产生影响。
神侍们将经历凡尘间的生老病死,唯一与凡人不同的,就只有在白玉宫中所修习的法术而已。
但她们接二连三,哪怕明知最终会死去,也要前往人间。究竟是什么力量,在呼唤着她们?就像对萧琨一般?
皮长戈问:“你挽留那位小哥了?可千万不能,他肩上的责任实在太大。”
“没有。”潮生带着少许落寞神情,说,“我知道他不会留下。”
潮生提也没提,他知道萧琨有自己的事要去做。
禹州感慨道:“红尘很美,有许多吃的、许多玩的,有美貌的男人,有一起喝酒的伙伴,有一传十里的乐声,有昼夜不灭的灯火,你要去吗,潮生?”
潮生没有说话。
皮长戈停下咀嚼,与禹州对视良久。
“他动了凡心。”皮长戈说。
“我想去找他。”潮生蓦然起身,说,“我要去看看,这群神侍宁愿死也不回来的人间,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你不是见过了么?”皮长戈说,“六岁那年,我将你带回白玉宫前,你就在人间待过足足六年。”
“我都忘光啦,”潮生说,“六岁的事,哪里还记得?”
禹州暗道糟糕,不敢再说下去,毕竟他不知道白玉宫之主动了凡心要去人间,会引发什么后果。
“就这么决定了。”潮生说,“句芒大人的叶子被魔气所侵蚀,咱们总得做点什么对不对?而且我要去帮那位哥哥!否则他接下来怎么办?到处被欺负,也太可怜了罢!”
“你认真的?”皮长戈张着嘴,吃不下烙饼了。
潮生从御座上起来,快步穿过长廊,禹州与皮长戈追在他身后,只见潮生来到巨树前,将手按在了树上,低声说了几句话。
树叶无风自动,“哗啦啦”地响个不停,潮生笑了起来,望向树冠。
“你看?句芒大人答应了。”潮生说,“长戈,咱俩一起。”
“我都快死了,”皮长戈说,“离开白玉宫就活不了几天,待在句芒大人身边,才能活着,你也不想我陪你游历红尘,走着走着突然死了吧?”
“好吧。”潮生说,“那你得好好活着,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回来,不会像她们那般。”
皮长戈上前,抱了下潮生,把他整个人抱了起来,搂在怀里。
禹州瞠目结舌,没想到这一次前来拜访,竟让白玉宫的主人也跑了。
“等等,潮生,”禹州说,“你具体想去哪儿?”
“成都吧?”潮生说,“我也没想好。”
“你知道成都在哪儿吗?”禹州说,“你知道一两银子兑几钱吗?神州很大,你不会飞,你知道上哪儿买马吗?你知道打尖住店怎么说吗?!你知道见了人怎么打招呼吗?你知道长得越是好看的男人就越……奇怪,我怎么好像在什么时候也说过这话?”
“哎!行了!”潮生说,“别啰唆了,你当真年纪大了,搬来昆仑住罢,再回曜金宫,没过几年就走不动路了。”
“要么我看,还是算啦?”禹州语重心长道。
潮生说:“萧琨应当还没走远,待会儿找找他去,我跟在他身边,不行了就随时让他送我回来,这样可以么?”
“我对不起你,哥哥。”禹州一手放在皮长戈肩上,另一手扶额。
皮长戈叹了声,说:“该来的总要来。潮生,我给你收拾点路上用的东西。”
“但在昆仑山里头,”禹州说,“不老不死,乃是不灭之地,潮生总归会回来,你也别太难过了,哥哥。”
“别说了!”皮长戈郁闷道。
萧琨驾驭金龙,飞出昆仑山,与掠过高空的云团一路南下,龙腾玦的光泽变弱了,这意味着他无法再支撑长时间的飞行,毕竟连日以来,他就没有真正地休息过。
他必须在天黑前找到歇脚点落地,再寻借宿之处,回到有人聚集之地,再改而骑马前往川蜀。
就在他高速飞行之时,远方一道金光,伴随着一声大喊:
“萧琨——!”
萧琨蓦然回头,愣住了。
只见一只金光闪闪的巨大瑞兽,貔貅踏云而来,其后跟着腾云驾雾的青龙禹州。
貔貅身上骑着的,赫然正是昆仑白玉宫之主,李潮生。
萧琨忙按下金龙之头,不敢与其平齐,他朝高处的貔貅行礼,以为有话交代,说道:“是,殿下有何吩咐?”
貔貅却也缓缓降低了高度,潮生从它的背上跳了过来。
“我决定到人间逛逛,”潮生说,“顺便帮你一把,有我在,没人敢再欺负你了。”
萧琨震惊了,仅仅一面之缘,居然愿意帮他到这个地步?
“照顾好潮生。”貔貅张口,声音洪亮,“我的命数已近乎耗尽,不能轻易离开白玉宫。”
那悬浮于空中的青龙说:“潮生,你离开昆仑山的这些日子里,我就住在宫中了。记得吃饭前要洗手,天凉了要加衣服,人间有春夏秋冬,不比在昆仑山……”
“知道了,你俩作伴罢。等我回来!”潮生朝它们挥挥手,转身堂而皇之地抱住了萧琨的腰,说,“咱们走吧!现在去成都?”
萧琨:“………………”
“出发!”潮生被这名美男子带着,即将去红尘历练,实在太期待了!
萧琨:“殿下为什么突发奇想,要来人间?”
潮生充满好奇,眼里俱是笑意,看着云雾层层退开后的广阔人间大地,答道:
“因为我动了凡心!”
第11章 萍水
自开封至恭州,足有三千里路途,项弦先出函谷关,过长安县,途经汉中勉县,荒年入冬,沿途遍布饿殍,野狗处处。
直到近川地时才逐渐转好些,进山后,便有了绿意,不再是一幅饥荒景象了。
项弦沿千百年来凿出的金牛道穿行,沿栈桥翻越大小剑山,一路往南,经广元入川。
“小哥这鸟儿倒是有趣,通人性似的。”
“是啊。”项弦笑道。
“小哥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家住何方?入蜀做什么去?”
“无家无地之人。”项弦背着剑,朝沿途遇见的商人们答道,“入蜀讨生活罢了。”
剑山入山之地,有商队徐徐而行,入口牌坊处立着巨大石碑,上刻前朝大诗人名句: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项弦从开封到长安,再入汉中,一身盘缠已近乎花得干干净净,他从小便吃穿不愁,出身世家,父母唯有这名独生子,自然加倍宠爱,又身兼沈括的开山与关门弟子,众多长辈无人苛待他,乃至最后养出了这混吃等死、天天用银弹来打水漂的二混子。
“小哥不像寻常人,”一名年过六旬的商人坐在路边歇息,捋须笑道,“当真一表人才。”
项弦笑道:“哥哥们说笑话了,寻常人长什么样?生在天地间,大伙儿俱是寻常人,还有三头六臂不成?”
项弦花钱毫无节制,又贪恋口腹之欲,这旅途中经过大大小小数十城,他将当地能尝的全尝了个遍,偶有人朝他乞讨要钱,他便慷慨解囊,一视同仁,犹如散财童子,一路走,一路叮叮当当地撒钱。
导致进了剑门关后,项弦身上只剩二十两白银。
“你这鸟儿……有名字么?”
“它叫阿黄。”项弦答道,“是我小时候从家乡后山上捡回来的。”
“哦——”商人们本想试探他这鸟儿卖不卖,但看它似乎极有灵性,项弦又背着把剑,作游侠打扮,想必一人一鸟作伴,云游四方,视作了朋友。
“这宝剑,是家传的?”又有人好奇地靠近,以手指弹剑鞘。
“是啊。”项弦说,“祖祖辈辈,一代接一代。来,容我搭把手,走——!”
山路崎岖,骡队难行,入剑门关后,不少地方的古道之下,俱是万丈深渊,项弦以身体抵在栈道凌空一侧,每当商队走至难行之处,俱协力助其过路。商人们都十分喜欢这名力气极大、俊朗有趣的小伙子,邀他同行,到得最后甚至开始说亲,想将女儿许配予他。
“姻缘已有注定。”项弦只用这句来婉拒说媒的商人们,他白日间与商队一同行路,晚上则与他们同吃同住,结伴而行,倒也不寂寞。商队则因世道不太平,恐被山匪打劫,有这练家子同行,终归添得几分保障,遂待他极是亲切。
夜里,他们在广元外的一处村落歇脚。
“你该南下了。”阿黄从翅膀下伸头,舒展了双翅,说,“广元南边的路通往恭州,从那里下三峡。”
“不碍事,再保护他们一段时间罢。”项弦坐在商队打尖的客栈外,用手指撮怀中阿黄头顶的毛,另一手以树枝拨弄几下篝火堆,说,“先往成都去一趟,恭州未设驱魔司,荆益二地,受成都驱魔司共管,成都驱魔司执掌与师父相识,正好去寻她,问清楚巴蛇之事。”
阿黄舒展翅膀伸了个懒腰,项弦又说:“巴蜀是老乌的故乡,早知从金牛道入蜀,该将他叫上才是。”
阿黄受不了项弦总捋它头顶,生怕被捋秃,当即展翅飞走了。
时值十一月,山中寒风凛冽,细碎雪花开始飘落,商人们挤在客栈中睡大通铺,有人出外让项弦进去取暖,项弦只说为他们守夜,在篝火前坐着出神。
有阿黄随行,他的身周起了一个无形的结界,阻隔山中风雪。
离开京城后,项弦总忍不住回想起与萧琨相识的那夜,倏忽之言仿佛还在耳畔回荡,令他当真啼笑皆非。与他相知相爱,方能携手战胜天魔,这怎么可能?
简直荒唐,江东之地虽素好男风,民间也常哥哥弟弟叫得亲热,项弦却从未想过,自己会与一个男人相爱。
那简直是平生绝不可能之事!更莫说是萧琨了。
项弦枕着佩剑,在篝火前斜躺,长腿交叉搭着,眉头微拧。
那么自己该当与什么人在一起呢?会稽一地,男子早在十六岁就成婚,即便未有婚约,也总归有个相好的意中人,哪怕男子行止亲密,亦有契兄弟的风俗……
……未来的家,兴许会与他的父母相似?父亲是乡绅,母亲则持家有道,乃是出身当地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
项家起初想将他好好培养一番,作为族中最特别的分支,父亲年轻时虽不学法术与武艺,却保管了远古时的山海神兵,传说山海与明光,乃是降服天魔的利器。
山海是自己手中这把智慧剑,明光则是心灯。
师父沈括来到项家,告知他的父母,自己命中注定姻缘晚成,又是纯阳之体,须得继承智慧剑,修行为宜。于是沈括带着年幼的他云游四方,再归来时,项弦已学成一身本领,项家也不再催他的婚事。
对师父所言“姻缘天定”一事,项弦常有好奇,但直到沈括坐化,也未告知他的正缘究竟在何方,及至在倏忽面前询问天命,项弦才想起这事,当场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我绝对不会爱上那名唤萧琨的家伙。”项弦接近入睡时,自言自语道。
“你还在想这件事呢。”阿黄回来了,转了一圈没找到附近有漂亮鸟儿,显得意兴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