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梦华录 第172节
萧琨:“不要胡闹,副使。”
项弦视线又随意一扫营帐内另二人,阴鸷青年始终纹丝不动,显然看出项弦并非当真有意袭击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正要介绍道:“这位是……”
“夷离堇大人,”萧琨入帐以后,便多看了那老者两眼,“近些年间还好么?”
那老者正是辽国南院夷离堇,名唤章肴,乃是汉人。宋、金海上之盟后,金国攻陷上京,章肴本欲以七旬之身率领南院赴死报国,临到自裁之际,又顾念下属们的性命,于是在南院被破门的一刻,降了金人。
“萧少师,我家尚有襁褓中待哺孙儿,举族七十余口,”章肴叹道,“我是不得不降哪!”
“不必说了。”萧琨抬手,示意理解章肴之举,并未责备他。
完颜宗翰做了个“请”的动作,宾主各自入座。
章肴双目通红,其于辽国南院任职二十载,对宋之兵力、防守了若指掌,遂于此次南侵里带上了他,以破宋军。
“这位是北地武神,罗蚺罗将军。”完颜宗翰又介绍道。
项弦与萧琨只是点了点头。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也不会凭空冒出高手,所谓“武神”,既从未听说,就知道修为不会太高,两人也不如何在意。萧琨只以幽瞳扫了他一眼,发现他也是半人半妖之身,尚未看出妖的那半边是什么,兴许是蛇妖?
设若两军交战,这厮敢现出妖身,以他俩实力,随手除去不迟。
“先说公事罢,这次来见将军,有几件事,须得提醒你注意,”萧琨说,“毕竟大伙儿都有各自的职责,你不惹我们,我们自然也不会来刺杀你。至于两军对战,是军队的事,只要不殃及无辜,驱魔师就不能插手。我相信这位‘武神’也明白,是不是?”
萧琨同时暗示了罗蚺,只要他不用妖力帮助军队,自己这一边也不会动法术。
完颜宗翰听懂了,总算松了口气,当初在佛宫寺下遭到项弦痛殴后,便火速查清了这伙人的身世,毕竟此乃金国第一次进入中原,在女真人的历史上,从未与驱魔师们打过交道。回去后他召集了各方异士,不查不知道,一查不得了,得知项弦是自己绝对惹不起的。
其后金国宗室又得知大辽太子少师在国破之后投宋,本次出兵双方再见面,已无法避免,新仇旧恨亟待清算。
完颜宗翰倒不怕项弦、萧琨击溃五万金军,毕竟这俩人的能耐只存在于传闻中,也从未亲眼见过萧琨大杀四方的场面,金国高层现在最担心的是被驱魔师刺杀。而就在不久前,一名唤作罗蚺的修行者出现,主动要求贴身保护完颜宗翰,确保伐宋之战的顺利。
殊不知在萧琨眼中,这位“武神”连屏风都算不上,顶多只是拦路的椅子,若他们真想动手刺杀完颜宗翰,现在金国大将已去投胎了。
“天魔宫在不久前崩毁,”萧琨说,“释放出了巨量的戾气,戾气回入天地脉之中,须得近百年光阴,才能完全被净化,眼下神州的容纳力度已濒临极限。”
萧琨将魔气的诞生由来以及驱魔的原理朝完颜宗翰解释了一通,也不管他能否听懂,听不懂自然会去问,届时自然会有人朝他解释。
完颜宗翰只听得一愣一愣,不时望向那阴鸷青年罗蚺,罗蚺始终没有回答。
章肴却听得忧心忡忡,说:“当初在辽国时,便曾记得北院呈予先帝的奏折,提及天魔复生之浩劫。”
“正是。”萧琨答道,“夷离堇还记得?”
大辽驱魔司乃北院下属机构,与主管南面军事的南院,素来有文书互通,萧琨的职责就是监察神州魔气,预备净化将转世的天魔。
章肴点头。项弦道:“我等已在不久前诛戮了魔王,也正因此,积攒数千年的戾气被全部释放,如今你们看见终日昏暗的天地、日渐背离的盟约、好勇斗武的争战、躁烦的人心,俱是在戾气影响之下,渐渐走向极端的‘果’。”
完颜宗翰沉吟不语。章肴又问:“若戾气超出了天地脉的极限,又将如何?”
“很难说。”萧琨答道,“兴许妖族将得到这股力量,产生变异。虽然已失去了天魔这一首领,戾气不会再附着于魔种上被吸纳,制造出什么毁灭神州的巨大怪物,但妖族、人族都将遭到戾气的影响。纵观近千年中,从未出现过这等局面。”
项弦又道:“天地脉已在尽最大能力净化戾气,只希望这一次不要再添加新的变数。言尽于此,完颜将军,你大金南下入主中原,虽与我大宋乃是不死不休之局,但归根到底,无非各为其主而已,你若不长眼,屠杀我大宋百姓,就莫要怪我下手不留情了。”
完颜宗翰脸色再次变白,说:“怎么会呢?我素来不喜多杀伤,大宋若愿意和谈,那自然是极好的。”
项弦无视了他的回答,正要离开时,章肴会意起身相送,又道:“当初项大人麾下一位管家,一路北上,也曾与老夫提及。”
项弦想起来了,萧琨问:“乌英纵?”
章肴勉强笑了笑,点头道:“想必正值萧大人初到开封,乌管家问到了不少当年辽国往事。”
项弦忙打眼色,示意章肴不可再说下去,萧琨却眉头微拧,目中焕发蓝光,与章肴对视。短短一息间,他收回幽瞳之力,又道:“不忙着走,完颜将军,公事谈完,现在轮到私事了。”
片刻后,中央军帐处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一场爆破,项弦飞射而出,完颜宗翰恐惧至极,噩梦再现,竭尽全力大吼道:“刺客——!有刺客!”
萧琨并未用唐刀释放法术,只干净利落两下挥刀摧毁军帐,项弦退到他身后,拉开拳式以掠阵。
完颜宗翰的军帐后本已埋伏了不少刀斧手,此刻齐齐涌上,六名大金勇士将他团团围在其中,萧琨穿梭来去,卫士竟摸不到他衣角,还被他撞出了十步开外。
完颜宗翰不住发抖,脸色煞白。萧琨收刀,冷冷道:“这是为当年死在你手下的大辽百姓讨回的场子!”
整个军营中五万兵马顿时被惊动,形成包围圈。下一刻,巨蛇冲天而起,嘶吼着扑向萧琨。
“这是什么?!”项弦疑惑道。
森蚺出现的一刻,萧琨便回刀守住自身,没有像往常一般拔刀,血祭伺候,注视那森蚺绿莹莹的双目。
罗蚺的真身是一条数丈长的巨蛇,较之他们见过的巴蛇,简直就只是小虫一般,萧琨只要在刀刃附上灵力,当场就能斩了它,更不需智慧剑出鞘。
但毕竟是自己上门来踢馆,森蚺只是防守,萧琨便没有下手杀生,哪怕对方是只妖怪。
“后会有期。”萧琨冷冷道。
金龙冲天而起,载着萧琨与项弦飞离。
“你怎么突然出手了?”项弦抱着萧琨的腰,飞离金营的一刻,天地豁然开阔,顿觉神清气爽。
萧琨:“我只是吓他,没打算揍他。族人被他杀了许多!我气不过。”
“哦!我还以为你一边让我别动手,一边自己想割了他人头。”
萧琨侧头道:“你让人查我底细?!”
项弦:“那会儿咱俩才刚认识呢。”
“你不相信我!”萧琨说。
“我错了!我错了!”项弦凑上去,趁着萧琨回头说话,在他唇上亲了下。
萧琨当即不说话了。
“哎。喂!”项弦顶着呼呼风声,问道。
萧琨使了个辟风诀,挡住旋转的风团,项弦还在摇晃他。
“说啊!”萧琨道,“别乱摸,要掉下去了!”
“晚上还有双修的罢!”项弦怕萧琨因此事而生气,提醒道,“咱们白天说好的!”
萧琨:“……”
萧琨驾驭金龙,俯冲,飞往河北大地。
贺兰山下,西夏国都兴庆府:
城中灯火如繁星,屋顶覆着一层厚厚的雪,这座贺兰山下的古城,早在万年前,便有先民聚居。历经秦汉、隋唐以后,夏国的都城远离中原战乱与烽火,多年来李家僻处河套地区,较之大宋,人口零星,不过三百万数。
这三百万人却在李氏一族多年来的腾挪转移之下,活得较之中原民要好上许多。本任统治者李乾顺有着史上最顺遂的帝途,也有着最灵活的身段——他继位后拉拢权臣,铲除外戚,与辽国联姻迎娶耶律南仙,共同对宋用兵,末了见金国南侵,再果断转身,联金灭辽。
三百万人所居住的疆域,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光是保住领土,便需要诸多巧妙计策,是以西夏自立国以来,始终以外交为主。
洪州再见一面后,段无锋没有放潮生与乌英纵离开,而是安排部队,护送他前往国都。由此可见这名护国大将军也不如何惦记当年那点情分,凡事以脱责为要务。毕竟在李乾顺生病的当下,耶律皇后的娘家大辽覆灭,太子李仁爱忧心而亡,潮生的回归将是牵动朝野的一件大事。
无论如何段无锋也不能放他们走了,潮生也正有探望双亲之意,便与乌英纵搭车,回到兴庆府。
阔别十余年,再一次回到故乡,见识过开封的极度繁华,兴庆府在潮生眼里已算不上人间大城,充其量只与岳州差不多体量。但在隆冬时节中,兴庆府满城灯火,百姓安居乐业,灯光映照着覆雪的城景,却别有一番安详乐足之景。
李乾顺得了消息,马上封锁了皇宫前门与街道,只留一后宫角门,在他们入兴庆府时便遣人来通传,令潮生与乌英纵从后花园入宫。
“这儿是当初我与长戈认识的地方!”潮生被名为护送,实为押送到皇宫后花园中,说,“那年他常常在树丛里偷看我,只有我能看见他。”
乌英纵对身边卫兵视而不见,说:“我以为他会驾着五彩祥云过来,将你接走。”
“那么做的话,”潮生笑道,“我只会大哭大闹,喊个不停罢?当初他与我先相识,成为了朋友,每天陪我玩,足有半年,才问我‘你愿意跟我上昆仑山吗’。”
乌英纵看了眼宫殿内涌出的、十分紧张的夏帝亲兵。潮生回到故土,充满了喜悦,这里看看,那里转转,只不进宫去。
“若你说‘我不愿意’呢?”乌英纵问。
“那就不知道了。”潮生也注意到许多人在等他,还有数名文臣,是该去见父亲了,六岁那年离开西夏后,便再也没有父亲的消息。但不知道为什么,潮生心中又隐隐涌起了少许不安,他下意识地拖延着与父亲见面的时刻。
“你若不想见,”乌英纵说,“咱们这就走罢。”
亲兵们不通汉语,俱不知二人对答之意。潮生鼓起勇气,说:“不,我要去,我想他了。”
说着,潮生走进皇宫,幽深的宫廷后廊与自己离开那年几乎没有改变,夜间点起了灯,永安殿的深处传来几声猛烈的、低沉的咳嗽声。
小时候他常常听见父亲在深夜里咳嗽,那是父亲留给他的回忆,此刻重重往事涌来,令他身不由己,快步沿着回廊跑去。
李乾顺的书房内灯火通明,一侧站着三名大臣,俱是当初陪伴李潮生出生的老臣——皇子阔别红尘,前去修仙十余载,归来必须先验明正身。
大臣们纷纷起身,李乾顺正要说话时,与潮生打了个照面,两人刹那沉默不语,潮生的嘴唇不住发抖,李乾顺则支撑着书案站起。足有数息后,潮生方颤声道:“爹。”
“潮生?”李乾顺也喃喃道,“潮生!”
潮生声音发抖,叫出了十余年未曾启齿的称呼,这称呼十分陌生,但当它被唤出时,六岁前所有的记忆都复活了,并朝着他重重叠叠涌来。
他当即大哭起来,冲上前去,扑在了父亲的怀中。没有任何认亲的举动,一切验证纯属多余,李乾顺与亲儿子一个照面,便明白到这种联系,绝非时间能斩断。
李乾顺刚过不惑之年,满脸虬髯,高大勇武,奈何是年九月,长子李仁爱之死予以他极为重大的打击,又为夏国存亡,不得不与金结盟,心力交瘁,两鬓已有风霜之色,外加多年旧疾,拥潮生入怀之际,他竟近乎断气般地猛咳起来。
“爹!”潮生红着双眼,泪水满面。李乾顺亦哭过几声,又不住猛咳,到得后来竟是惊天动地地干呕,咳出一口血来。
潮生忙让他坐直,为他顺背,书房内大臣们忙宣大夫,李乾顺却连番摆手,示意不要再有外人,少顷那几名文官亦退出书房。
“你回来了,”李乾顺老泪纵横,拉着潮生的手,“在外头吃苦了不曾?”
“没有,”潮生答道,“我过得很好,我还去了许多地方游历呢。”
李乾顺点了点头,当初皮长戈在西夏显露神迹,貔貅降世,带走潮生,并道破天机,保李乾顺在位时,夏国再无刀兵之祸患。从那天后,他打消了再见潮生的念想。不料十余年后,儿子又回来了,父子二人相顾唏嘘,竟一时无话。
“你哥哥去世了。”李乾顺又道。
“孩儿在路上,已知道了。”潮生如是说。
李乾顺又颤巍巍道:“你是来带我走的吗,吾儿?”
“父皇多虑了,”潮生带着眼泪,复又笑了起来,“你还能活很久呢。”
李乾顺说:“我自觉时日不多了……”
潮生:“别胡说八道。”
李乾顺宽慰地笑了起来,说:“好,好,既这么说,爹就信你。这位又是谁?”
潮生回过神,忙介绍道:“乌英纵乌大哥。”
乌英纵点了点头,观察李乾顺,见其印堂发黑,虽声音依旧洪亮,气息中却隐有风洞之声,想必肺有顽疾,又值隆冬之际,身体正在发热,若治不好,确实随时可能发生不可挽回之事。
潮生的医理较乌英纵更为精湛,想必他也早已发现,乌英纵便不多说。
果然,潮生以手按上他的脉门,注入真气,李乾顺的脸色便稍好了些。
项弦视线又随意一扫营帐内另二人,阴鸷青年始终纹丝不动,显然看出项弦并非当真有意袭击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正要介绍道:“这位是……”
“夷离堇大人,”萧琨入帐以后,便多看了那老者两眼,“近些年间还好么?”
那老者正是辽国南院夷离堇,名唤章肴,乃是汉人。宋、金海上之盟后,金国攻陷上京,章肴本欲以七旬之身率领南院赴死报国,临到自裁之际,又顾念下属们的性命,于是在南院被破门的一刻,降了金人。
“萧少师,我家尚有襁褓中待哺孙儿,举族七十余口,”章肴叹道,“我是不得不降哪!”
“不必说了。”萧琨抬手,示意理解章肴之举,并未责备他。
完颜宗翰做了个“请”的动作,宾主各自入座。
章肴双目通红,其于辽国南院任职二十载,对宋之兵力、防守了若指掌,遂于此次南侵里带上了他,以破宋军。
“这位是北地武神,罗蚺罗将军。”完颜宗翰又介绍道。
项弦与萧琨只是点了点头。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也不会凭空冒出高手,所谓“武神”,既从未听说,就知道修为不会太高,两人也不如何在意。萧琨只以幽瞳扫了他一眼,发现他也是半人半妖之身,尚未看出妖的那半边是什么,兴许是蛇妖?
设若两军交战,这厮敢现出妖身,以他俩实力,随手除去不迟。
“先说公事罢,这次来见将军,有几件事,须得提醒你注意,”萧琨说,“毕竟大伙儿都有各自的职责,你不惹我们,我们自然也不会来刺杀你。至于两军对战,是军队的事,只要不殃及无辜,驱魔师就不能插手。我相信这位‘武神’也明白,是不是?”
萧琨同时暗示了罗蚺,只要他不用妖力帮助军队,自己这一边也不会动法术。
完颜宗翰听懂了,总算松了口气,当初在佛宫寺下遭到项弦痛殴后,便火速查清了这伙人的身世,毕竟此乃金国第一次进入中原,在女真人的历史上,从未与驱魔师们打过交道。回去后他召集了各方异士,不查不知道,一查不得了,得知项弦是自己绝对惹不起的。
其后金国宗室又得知大辽太子少师在国破之后投宋,本次出兵双方再见面,已无法避免,新仇旧恨亟待清算。
完颜宗翰倒不怕项弦、萧琨击溃五万金军,毕竟这俩人的能耐只存在于传闻中,也从未亲眼见过萧琨大杀四方的场面,金国高层现在最担心的是被驱魔师刺杀。而就在不久前,一名唤作罗蚺的修行者出现,主动要求贴身保护完颜宗翰,确保伐宋之战的顺利。
殊不知在萧琨眼中,这位“武神”连屏风都算不上,顶多只是拦路的椅子,若他们真想动手刺杀完颜宗翰,现在金国大将已去投胎了。
“天魔宫在不久前崩毁,”萧琨说,“释放出了巨量的戾气,戾气回入天地脉之中,须得近百年光阴,才能完全被净化,眼下神州的容纳力度已濒临极限。”
萧琨将魔气的诞生由来以及驱魔的原理朝完颜宗翰解释了一通,也不管他能否听懂,听不懂自然会去问,届时自然会有人朝他解释。
完颜宗翰只听得一愣一愣,不时望向那阴鸷青年罗蚺,罗蚺始终没有回答。
章肴却听得忧心忡忡,说:“当初在辽国时,便曾记得北院呈予先帝的奏折,提及天魔复生之浩劫。”
“正是。”萧琨答道,“夷离堇还记得?”
大辽驱魔司乃北院下属机构,与主管南面军事的南院,素来有文书互通,萧琨的职责就是监察神州魔气,预备净化将转世的天魔。
章肴点头。项弦道:“我等已在不久前诛戮了魔王,也正因此,积攒数千年的戾气被全部释放,如今你们看见终日昏暗的天地、日渐背离的盟约、好勇斗武的争战、躁烦的人心,俱是在戾气影响之下,渐渐走向极端的‘果’。”
完颜宗翰沉吟不语。章肴又问:“若戾气超出了天地脉的极限,又将如何?”
“很难说。”萧琨答道,“兴许妖族将得到这股力量,产生变异。虽然已失去了天魔这一首领,戾气不会再附着于魔种上被吸纳,制造出什么毁灭神州的巨大怪物,但妖族、人族都将遭到戾气的影响。纵观近千年中,从未出现过这等局面。”
项弦又道:“天地脉已在尽最大能力净化戾气,只希望这一次不要再添加新的变数。言尽于此,完颜将军,你大金南下入主中原,虽与我大宋乃是不死不休之局,但归根到底,无非各为其主而已,你若不长眼,屠杀我大宋百姓,就莫要怪我下手不留情了。”
完颜宗翰脸色再次变白,说:“怎么会呢?我素来不喜多杀伤,大宋若愿意和谈,那自然是极好的。”
项弦无视了他的回答,正要离开时,章肴会意起身相送,又道:“当初项大人麾下一位管家,一路北上,也曾与老夫提及。”
项弦想起来了,萧琨问:“乌英纵?”
章肴勉强笑了笑,点头道:“想必正值萧大人初到开封,乌管家问到了不少当年辽国往事。”
项弦忙打眼色,示意章肴不可再说下去,萧琨却眉头微拧,目中焕发蓝光,与章肴对视。短短一息间,他收回幽瞳之力,又道:“不忙着走,完颜将军,公事谈完,现在轮到私事了。”
片刻后,中央军帐处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一场爆破,项弦飞射而出,完颜宗翰恐惧至极,噩梦再现,竭尽全力大吼道:“刺客——!有刺客!”
萧琨并未用唐刀释放法术,只干净利落两下挥刀摧毁军帐,项弦退到他身后,拉开拳式以掠阵。
完颜宗翰的军帐后本已埋伏了不少刀斧手,此刻齐齐涌上,六名大金勇士将他团团围在其中,萧琨穿梭来去,卫士竟摸不到他衣角,还被他撞出了十步开外。
完颜宗翰不住发抖,脸色煞白。萧琨收刀,冷冷道:“这是为当年死在你手下的大辽百姓讨回的场子!”
整个军营中五万兵马顿时被惊动,形成包围圈。下一刻,巨蛇冲天而起,嘶吼着扑向萧琨。
“这是什么?!”项弦疑惑道。
森蚺出现的一刻,萧琨便回刀守住自身,没有像往常一般拔刀,血祭伺候,注视那森蚺绿莹莹的双目。
罗蚺的真身是一条数丈长的巨蛇,较之他们见过的巴蛇,简直就只是小虫一般,萧琨只要在刀刃附上灵力,当场就能斩了它,更不需智慧剑出鞘。
但毕竟是自己上门来踢馆,森蚺只是防守,萧琨便没有下手杀生,哪怕对方是只妖怪。
“后会有期。”萧琨冷冷道。
金龙冲天而起,载着萧琨与项弦飞离。
“你怎么突然出手了?”项弦抱着萧琨的腰,飞离金营的一刻,天地豁然开阔,顿觉神清气爽。
萧琨:“我只是吓他,没打算揍他。族人被他杀了许多!我气不过。”
“哦!我还以为你一边让我别动手,一边自己想割了他人头。”
萧琨侧头道:“你让人查我底细?!”
项弦:“那会儿咱俩才刚认识呢。”
“你不相信我!”萧琨说。
“我错了!我错了!”项弦凑上去,趁着萧琨回头说话,在他唇上亲了下。
萧琨当即不说话了。
“哎。喂!”项弦顶着呼呼风声,问道。
萧琨使了个辟风诀,挡住旋转的风团,项弦还在摇晃他。
“说啊!”萧琨道,“别乱摸,要掉下去了!”
“晚上还有双修的罢!”项弦怕萧琨因此事而生气,提醒道,“咱们白天说好的!”
萧琨:“……”
萧琨驾驭金龙,俯冲,飞往河北大地。
贺兰山下,西夏国都兴庆府:
城中灯火如繁星,屋顶覆着一层厚厚的雪,这座贺兰山下的古城,早在万年前,便有先民聚居。历经秦汉、隋唐以后,夏国的都城远离中原战乱与烽火,多年来李家僻处河套地区,较之大宋,人口零星,不过三百万数。
这三百万人却在李氏一族多年来的腾挪转移之下,活得较之中原民要好上许多。本任统治者李乾顺有着史上最顺遂的帝途,也有着最灵活的身段——他继位后拉拢权臣,铲除外戚,与辽国联姻迎娶耶律南仙,共同对宋用兵,末了见金国南侵,再果断转身,联金灭辽。
三百万人所居住的疆域,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光是保住领土,便需要诸多巧妙计策,是以西夏自立国以来,始终以外交为主。
洪州再见一面后,段无锋没有放潮生与乌英纵离开,而是安排部队,护送他前往国都。由此可见这名护国大将军也不如何惦记当年那点情分,凡事以脱责为要务。毕竟在李乾顺生病的当下,耶律皇后的娘家大辽覆灭,太子李仁爱忧心而亡,潮生的回归将是牵动朝野的一件大事。
无论如何段无锋也不能放他们走了,潮生也正有探望双亲之意,便与乌英纵搭车,回到兴庆府。
阔别十余年,再一次回到故乡,见识过开封的极度繁华,兴庆府在潮生眼里已算不上人间大城,充其量只与岳州差不多体量。但在隆冬时节中,兴庆府满城灯火,百姓安居乐业,灯光映照着覆雪的城景,却别有一番安详乐足之景。
李乾顺得了消息,马上封锁了皇宫前门与街道,只留一后宫角门,在他们入兴庆府时便遣人来通传,令潮生与乌英纵从后花园入宫。
“这儿是当初我与长戈认识的地方!”潮生被名为护送,实为押送到皇宫后花园中,说,“那年他常常在树丛里偷看我,只有我能看见他。”
乌英纵对身边卫兵视而不见,说:“我以为他会驾着五彩祥云过来,将你接走。”
“那么做的话,”潮生笑道,“我只会大哭大闹,喊个不停罢?当初他与我先相识,成为了朋友,每天陪我玩,足有半年,才问我‘你愿意跟我上昆仑山吗’。”
乌英纵看了眼宫殿内涌出的、十分紧张的夏帝亲兵。潮生回到故土,充满了喜悦,这里看看,那里转转,只不进宫去。
“若你说‘我不愿意’呢?”乌英纵问。
“那就不知道了。”潮生也注意到许多人在等他,还有数名文臣,是该去见父亲了,六岁那年离开西夏后,便再也没有父亲的消息。但不知道为什么,潮生心中又隐隐涌起了少许不安,他下意识地拖延着与父亲见面的时刻。
“你若不想见,”乌英纵说,“咱们这就走罢。”
亲兵们不通汉语,俱不知二人对答之意。潮生鼓起勇气,说:“不,我要去,我想他了。”
说着,潮生走进皇宫,幽深的宫廷后廊与自己离开那年几乎没有改变,夜间点起了灯,永安殿的深处传来几声猛烈的、低沉的咳嗽声。
小时候他常常听见父亲在深夜里咳嗽,那是父亲留给他的回忆,此刻重重往事涌来,令他身不由己,快步沿着回廊跑去。
李乾顺的书房内灯火通明,一侧站着三名大臣,俱是当初陪伴李潮生出生的老臣——皇子阔别红尘,前去修仙十余载,归来必须先验明正身。
大臣们纷纷起身,李乾顺正要说话时,与潮生打了个照面,两人刹那沉默不语,潮生的嘴唇不住发抖,李乾顺则支撑着书案站起。足有数息后,潮生方颤声道:“爹。”
“潮生?”李乾顺也喃喃道,“潮生!”
潮生声音发抖,叫出了十余年未曾启齿的称呼,这称呼十分陌生,但当它被唤出时,六岁前所有的记忆都复活了,并朝着他重重叠叠涌来。
他当即大哭起来,冲上前去,扑在了父亲的怀中。没有任何认亲的举动,一切验证纯属多余,李乾顺与亲儿子一个照面,便明白到这种联系,绝非时间能斩断。
李乾顺刚过不惑之年,满脸虬髯,高大勇武,奈何是年九月,长子李仁爱之死予以他极为重大的打击,又为夏国存亡,不得不与金结盟,心力交瘁,两鬓已有风霜之色,外加多年旧疾,拥潮生入怀之际,他竟近乎断气般地猛咳起来。
“爹!”潮生红着双眼,泪水满面。李乾顺亦哭过几声,又不住猛咳,到得后来竟是惊天动地地干呕,咳出一口血来。
潮生忙让他坐直,为他顺背,书房内大臣们忙宣大夫,李乾顺却连番摆手,示意不要再有外人,少顷那几名文官亦退出书房。
“你回来了,”李乾顺老泪纵横,拉着潮生的手,“在外头吃苦了不曾?”
“没有,”潮生答道,“我过得很好,我还去了许多地方游历呢。”
李乾顺点了点头,当初皮长戈在西夏显露神迹,貔貅降世,带走潮生,并道破天机,保李乾顺在位时,夏国再无刀兵之祸患。从那天后,他打消了再见潮生的念想。不料十余年后,儿子又回来了,父子二人相顾唏嘘,竟一时无话。
“你哥哥去世了。”李乾顺又道。
“孩儿在路上,已知道了。”潮生如是说。
李乾顺又颤巍巍道:“你是来带我走的吗,吾儿?”
“父皇多虑了,”潮生带着眼泪,复又笑了起来,“你还能活很久呢。”
李乾顺说:“我自觉时日不多了……”
潮生:“别胡说八道。”
李乾顺宽慰地笑了起来,说:“好,好,既这么说,爹就信你。这位又是谁?”
潮生回过神,忙介绍道:“乌英纵乌大哥。”
乌英纵点了点头,观察李乾顺,见其印堂发黑,虽声音依旧洪亮,气息中却隐有风洞之声,想必肺有顽疾,又值隆冬之际,身体正在发热,若治不好,确实随时可能发生不可挽回之事。
潮生的医理较乌英纵更为精湛,想必他也早已发现,乌英纵便不多说。
果然,潮生以手按上他的脉门,注入真气,李乾顺的脸色便稍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