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同窗是女郎 第56节
但是这些话,都叫林舟毫不在意的神色堵住了。
刀灵气得不轻,最终一跺脚,翻身上了屋檐,不见了身影。
次日,林舟来到院中时发现,昨日还没拔完草的地已经被人修整好了,平平整整的。
“你想种些什么上去?”
她放下昨天在库房翻了好久才翻到的锄头,看向旁边的人,不答反问,“陛下,你的人都将草铲了,那我做什么?”
她有些不悦,索性将锄头立在门后,拍了拍手走进屋中想寻些别的事做,却正好撞见翡青站在窗边看着她。
灵光一闪,林舟朝她笑了笑,“翡青,沏壶茶来。”
翡青来不及说什么,江赜就跨步走了进来,她只好低下头,不让人看到她脸上的难看。
林舟坐到棋盘前,看着眼前的残局,落了一颗白子。
“郢朝初立,怎的陛下似乎很闲,天天往我幽静院跑?”
江赜在她对面落座,执起黑子,“如今整个皇宫的是朕的……”
黑子落到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他黑眸沉沉,“朕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林舟垂下眸,面无表情地盯着棋盘上的棋子,“陛下可要小心,别因小失大。”
白子一落,便将黑子紧紧压着,似乎下一刻就要将其吞噬殆尽。
江赜看着棋局,不慌不忙地落下一子,“林大人切勿过于自以为是,落了圈套而不知。”
几个来回后,局势瞬间扭转,黑子突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来,似要将白子打得溃不成军。
林舟指尖一顿,她看了许久的棋局,最终缓缓将手放下,“是我棋艺不精。”
正好翡青沏了茶来,林舟接过翡青递过来的茶水,她正要递给江赜时,却瞥见翡青眼中一闪而过的恨意。
眼看着江赜就要拿过她手中的茶杯,她的手往后一缩,避开了江赜的手。
江赜微微皱眉。
她笑问:“我这里的茶,陛下当真敢吃?”
不知怎的,江赜忽地想起了鹿山一役的那一箭。
他的脸色不变,手却慢慢缩紧,不再去碰那茶杯。
林舟转眸,遇上翡青愤愤的眼神,笑了笑。
此时,窗户忽而飞来一只鸽子,一直守在门外的余风走了进来,俯身在江赜耳边低语几句。
江赜目光一变,他抬眸看了一眼林舟,道了句:“知道了。”
说罢他便站起身来,一个眼神也不留给林舟,脚下匆匆地往屋外走去。
林舟在接触到他刚刚的目光时候便一愣。
她虽不知余风说了什么,但直觉告诉她是与她有关的,似乎还是比较重要的事情。
林舟看着江赜走远的背影,面上渐渐冷了下来。
她背对着翡青,让翡青将方才的茶水喝下。
翡青只问:“公子以为我做了什么?”
林舟不曾回头,“你紧张什么?不过赐你一杯茶罢了。”
翡青沉默,盯着桌上的茶杯不语,迟迟未动手。
“你可知,若江赜死在这里,我俩一个都逃不掉。”
林舟的话忽地一转,“不,我应该说,你知晓此事,但你还要去做。”
她转过身来,朝着翡青步步紧逼,“你想杀江赜,连命都不要了?”
“公子不动手,那便由我来。”
看着翡青眼中泛出的仇恨,林舟忽而觉得看到了以前被仇恨蒙蔽一切的自己。
她不知翡青与江赜的渊源是什么,但她看出来了翡青恨极了江赜。
“你若再轻举妄动,我便将你遣出幽静院,叫你永无机会接近江赜。”
翡青知晓论计谋她算不过林舟,于是她忍了又忍,最终低下头,道了句:“知道了。”
林舟垂眸看着她,知道她不会就此罢休,就像当年的她一样。
自从那日江赜匆匆而别,他就鲜少再来幽静院,林舟也松了口气。
毕竟有一个如同豺狼的人在旁边盯着,她很不自在。
她试探地问过刀灵和两个侍女,宫中没有任何关于她的消息传来,也没有前朝太子的消息。
不是她,不是齐承沅,那会是什么呢?
她愈发好奇那日余风究竟同江赜说了什么,同时她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而且这种预感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强烈。
或许是因思虑过度,有一日林舟从噩梦中惊醒,她算了算时间,江赜约莫已有十余天未来过幽静院。
日次,林舟便将刀灵唤了来,直言:“我要见陛下。”
刀灵气性大,之前被林舟气到了,现在听林舟如此说,只道:“陛下日理万机,如何有空理你?”
说罢一翻身,就消失在了幽静院中。
林舟没有别的法子,只能在院等着江赜来。
好在等待的时间不算长,三日后,江赜又来了幽静院。
第38章
那日在幽静院,余风对江赜说的是,“玉奴的事有进展了。”
阿朝传来消息,他查到玉奴或与前朝被流放的宋家有关。
江赜忽而想起从东宫密室中带回来的东西中有一个刻着宋字的匣子。电光火石之间,他想到了林舟曾多次提到要去鸾阁的书房。
他心中一空,立即去了书房。
直到打开书房暗室的机关,看到整整齐齐的一摞匣子时,江赜才松了口气。
这些匣子被搬运过来时,他随便抽了几个匣子翻看过,发现这些匣子无一例外的都是前朝或被流放或被灭族朝臣的信息。
并没有齐承沅和他身边那个神秘人的消息。
江赜不太明白为何齐承沅要收集这些东西,就在他要将匣子放置到书架上时,他心中忽而生出将其放置到别处想法,正好书房间有个暗室,他便将匣子放到了暗室里。
江赜后来想起此事,还道自己有些太过慎重了,现在想来真是万幸。
若匣子没有放在暗室中,定然会被林舟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吧,他想知道的真相也就无从查寻了。
江赜将那刻着宋字的匣子拿了出来,缓缓将其打开,一件件地取出里面的纸张。
那夜江赜在书房待到很久才回殿,余风在外面守着,等看到从书房中出来的江赜时,他微微一愣。
今日江赜沉着脸进的书房,出来时面上竟有几分轻松。
江赜问:“那玉奴在何处?”
余风道:“阿朝在荆州查到此事时,发现了玉奴的踪迹,他已去追查了。”
江赜点头,“再有消息,立即来报。”
他眼神一暗,“务必要把玉奴带回来。”
余风颔首,“是。”
江赜知道匣子一事后,在接下来的十多天里,他便一直在查宋家的事。
从前朝史书记载来看,作为出题者的宋青山将考题暗中售卖于他人,被其学生唐卓告到了御前,而后宋家被流放岭南泉州。
史书上记载的,倒是与民间相传的无差。
江赜翻着不日前从泉州送回的一张信纸上,白纸黑字地写着——其女知意,卒于途中。
他不知道这个知意是林舟还是玉奴,但能肯定的是,她们都是宋家人。
本该死于流放之路上的人,却摇身一变成了太子身边的重臣。
林舟能从泉州那样遥远的地方来到京城,还在入仕后选择了齐承沅,这叫他百思不得其解。
但所有的疑惑,都在江赜看到那刻着宋字的匣子时明白了。
当年宋青山学考受贿一案另有隐情。
江赜看向旁边的匣子,忽地觉得那平平无奇的匣子变得沉重无比。
里头装着的便是唐卓如何假造账本、如何临摹宋青山的字迹,最终告到御前的所有证据。
但这件事并没有继续查下去。
唐卓自那件事后便消失了,无论官场还是民间,都再也不见这个人,这不对劲。
但匣子中的证物便到此为止,再无其他。
江赜思虑许久,还是决定去幽静院见一见林舟。
他踏进幽静院时,便看到在院中支了个椅作画的林舟。
林舟没有发现他,自顾自地提笔作画。
江赜在一旁看了许久,直到林舟转身取新纸时,才看到他。
林舟面上一愣,眼中迅速划过了一丝他捕捉不到的情绪,再看过去时,她面上已一片淡漠。
江赜走了过去,看了看她的画作,画的是一幅元山秋猎图。
林舟盯着画作,并不看他,“陛下又有何事?”
看了那匣子的内容后,江赜本是有几分怜惜她,来了这幽静院后,却见她一幅淡漠的样子,心中瞬间有些低落,神色也不自觉地冷了些。
于是他也不急着提那事了,“无事,闲来逛逛。”
刀灵气得不轻,最终一跺脚,翻身上了屋檐,不见了身影。
次日,林舟来到院中时发现,昨日还没拔完草的地已经被人修整好了,平平整整的。
“你想种些什么上去?”
她放下昨天在库房翻了好久才翻到的锄头,看向旁边的人,不答反问,“陛下,你的人都将草铲了,那我做什么?”
她有些不悦,索性将锄头立在门后,拍了拍手走进屋中想寻些别的事做,却正好撞见翡青站在窗边看着她。
灵光一闪,林舟朝她笑了笑,“翡青,沏壶茶来。”
翡青来不及说什么,江赜就跨步走了进来,她只好低下头,不让人看到她脸上的难看。
林舟坐到棋盘前,看着眼前的残局,落了一颗白子。
“郢朝初立,怎的陛下似乎很闲,天天往我幽静院跑?”
江赜在她对面落座,执起黑子,“如今整个皇宫的是朕的……”
黑子落到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他黑眸沉沉,“朕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林舟垂下眸,面无表情地盯着棋盘上的棋子,“陛下可要小心,别因小失大。”
白子一落,便将黑子紧紧压着,似乎下一刻就要将其吞噬殆尽。
江赜看着棋局,不慌不忙地落下一子,“林大人切勿过于自以为是,落了圈套而不知。”
几个来回后,局势瞬间扭转,黑子突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来,似要将白子打得溃不成军。
林舟指尖一顿,她看了许久的棋局,最终缓缓将手放下,“是我棋艺不精。”
正好翡青沏了茶来,林舟接过翡青递过来的茶水,她正要递给江赜时,却瞥见翡青眼中一闪而过的恨意。
眼看着江赜就要拿过她手中的茶杯,她的手往后一缩,避开了江赜的手。
江赜微微皱眉。
她笑问:“我这里的茶,陛下当真敢吃?”
不知怎的,江赜忽地想起了鹿山一役的那一箭。
他的脸色不变,手却慢慢缩紧,不再去碰那茶杯。
林舟转眸,遇上翡青愤愤的眼神,笑了笑。
此时,窗户忽而飞来一只鸽子,一直守在门外的余风走了进来,俯身在江赜耳边低语几句。
江赜目光一变,他抬眸看了一眼林舟,道了句:“知道了。”
说罢他便站起身来,一个眼神也不留给林舟,脚下匆匆地往屋外走去。
林舟在接触到他刚刚的目光时候便一愣。
她虽不知余风说了什么,但直觉告诉她是与她有关的,似乎还是比较重要的事情。
林舟看着江赜走远的背影,面上渐渐冷了下来。
她背对着翡青,让翡青将方才的茶水喝下。
翡青只问:“公子以为我做了什么?”
林舟不曾回头,“你紧张什么?不过赐你一杯茶罢了。”
翡青沉默,盯着桌上的茶杯不语,迟迟未动手。
“你可知,若江赜死在这里,我俩一个都逃不掉。”
林舟的话忽地一转,“不,我应该说,你知晓此事,但你还要去做。”
她转过身来,朝着翡青步步紧逼,“你想杀江赜,连命都不要了?”
“公子不动手,那便由我来。”
看着翡青眼中泛出的仇恨,林舟忽而觉得看到了以前被仇恨蒙蔽一切的自己。
她不知翡青与江赜的渊源是什么,但她看出来了翡青恨极了江赜。
“你若再轻举妄动,我便将你遣出幽静院,叫你永无机会接近江赜。”
翡青知晓论计谋她算不过林舟,于是她忍了又忍,最终低下头,道了句:“知道了。”
林舟垂眸看着她,知道她不会就此罢休,就像当年的她一样。
自从那日江赜匆匆而别,他就鲜少再来幽静院,林舟也松了口气。
毕竟有一个如同豺狼的人在旁边盯着,她很不自在。
她试探地问过刀灵和两个侍女,宫中没有任何关于她的消息传来,也没有前朝太子的消息。
不是她,不是齐承沅,那会是什么呢?
她愈发好奇那日余风究竟同江赜说了什么,同时她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而且这种预感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强烈。
或许是因思虑过度,有一日林舟从噩梦中惊醒,她算了算时间,江赜约莫已有十余天未来过幽静院。
日次,林舟便将刀灵唤了来,直言:“我要见陛下。”
刀灵气性大,之前被林舟气到了,现在听林舟如此说,只道:“陛下日理万机,如何有空理你?”
说罢一翻身,就消失在了幽静院中。
林舟没有别的法子,只能在院等着江赜来。
好在等待的时间不算长,三日后,江赜又来了幽静院。
第38章
那日在幽静院,余风对江赜说的是,“玉奴的事有进展了。”
阿朝传来消息,他查到玉奴或与前朝被流放的宋家有关。
江赜忽而想起从东宫密室中带回来的东西中有一个刻着宋字的匣子。电光火石之间,他想到了林舟曾多次提到要去鸾阁的书房。
他心中一空,立即去了书房。
直到打开书房暗室的机关,看到整整齐齐的一摞匣子时,江赜才松了口气。
这些匣子被搬运过来时,他随便抽了几个匣子翻看过,发现这些匣子无一例外的都是前朝或被流放或被灭族朝臣的信息。
并没有齐承沅和他身边那个神秘人的消息。
江赜不太明白为何齐承沅要收集这些东西,就在他要将匣子放置到书架上时,他心中忽而生出将其放置到别处想法,正好书房间有个暗室,他便将匣子放到了暗室里。
江赜后来想起此事,还道自己有些太过慎重了,现在想来真是万幸。
若匣子没有放在暗室中,定然会被林舟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吧,他想知道的真相也就无从查寻了。
江赜将那刻着宋字的匣子拿了出来,缓缓将其打开,一件件地取出里面的纸张。
那夜江赜在书房待到很久才回殿,余风在外面守着,等看到从书房中出来的江赜时,他微微一愣。
今日江赜沉着脸进的书房,出来时面上竟有几分轻松。
江赜问:“那玉奴在何处?”
余风道:“阿朝在荆州查到此事时,发现了玉奴的踪迹,他已去追查了。”
江赜点头,“再有消息,立即来报。”
他眼神一暗,“务必要把玉奴带回来。”
余风颔首,“是。”
江赜知道匣子一事后,在接下来的十多天里,他便一直在查宋家的事。
从前朝史书记载来看,作为出题者的宋青山将考题暗中售卖于他人,被其学生唐卓告到了御前,而后宋家被流放岭南泉州。
史书上记载的,倒是与民间相传的无差。
江赜翻着不日前从泉州送回的一张信纸上,白纸黑字地写着——其女知意,卒于途中。
他不知道这个知意是林舟还是玉奴,但能肯定的是,她们都是宋家人。
本该死于流放之路上的人,却摇身一变成了太子身边的重臣。
林舟能从泉州那样遥远的地方来到京城,还在入仕后选择了齐承沅,这叫他百思不得其解。
但所有的疑惑,都在江赜看到那刻着宋字的匣子时明白了。
当年宋青山学考受贿一案另有隐情。
江赜看向旁边的匣子,忽地觉得那平平无奇的匣子变得沉重无比。
里头装着的便是唐卓如何假造账本、如何临摹宋青山的字迹,最终告到御前的所有证据。
但这件事并没有继续查下去。
唐卓自那件事后便消失了,无论官场还是民间,都再也不见这个人,这不对劲。
但匣子中的证物便到此为止,再无其他。
江赜思虑许久,还是决定去幽静院见一见林舟。
他踏进幽静院时,便看到在院中支了个椅作画的林舟。
林舟没有发现他,自顾自地提笔作画。
江赜在一旁看了许久,直到林舟转身取新纸时,才看到他。
林舟面上一愣,眼中迅速划过了一丝他捕捉不到的情绪,再看过去时,她面上已一片淡漠。
江赜走了过去,看了看她的画作,画的是一幅元山秋猎图。
林舟盯着画作,并不看他,“陛下又有何事?”
看了那匣子的内容后,江赜本是有几分怜惜她,来了这幽静院后,却见她一幅淡漠的样子,心中瞬间有些低落,神色也不自觉地冷了些。
于是他也不急着提那事了,“无事,闲来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