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激烈的交火在堡垒狭窄的通道和密闭空间里猛烈爆发,震耳欲聋的枪声反复震荡,子弹撕裂空气,硝烟迅速弥漫开来。
  当琴酒带着一身硝烟与寒意,最终踏入堡垒最深处的指挥室时,朗姆正背对着门,仓惶地在一个控制面板上徒劳地输入指令,试图启动一条早已被封锁的紧急密道。
  没有对话,甚至没有一丝多余的停顿。
  琴酒眼中只有锁定猎物的绝对专注与冰冷。
  枪口抬起,火光在昏暗的空间中骤然闪现。
  连续的、震耳欲聋的枪声疯狂炸响,子弹精准地命中目标。
  朗姆,这个曾经极有权势、与琴酒缠斗多年、无数次试图将他踩在脚下的对手——身体剧烈地抽搐着,重重栽倒在冰冷的地面上。
  鲜血迅速在地面上漫开,他双目圆睁,凝固着难以置信与彻底的不甘。
  琴酒站在原地,居高临下地注视着血泊中那具渐渐失去温度的躯体。脸上没有胜利的狂喜,也没有复仇后的空虚,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冻结一切的寒意。
  伏特加的陷落、小樽的惨败、无数次的被设计……这些耻辱的源头,此刻终于断绝。
  他损失的权威、被挑战的地位,也在此刻得到了最血腥的清算。
  他最后扫了一眼朗姆那张因死亡而扭曲的脸,确认再无生机。随即利落地转身,毫不停留地踏过满地的狼藉与残骸,仿佛只是完成了一项既定的工作。
  指挥室厚重的防爆门在他身后关闭,隔绝了里面弥漫的死亡气息。
  很快,组织内部通讯网络里,一条措辞冷淡、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通告悄然发布:“朗姆先生于执行高危任务期间,遭遇敌对势力激烈伏击。为保护组织核心机密免遭泄露,朗姆先生英勇奋战,最终不幸殉职。”
  通告的内容,完美地掩盖了这场血腥内部清洗的真相。
  朗姆的死,瞬间在组织高层权力版图上撕开了一个巨大、危险且充满诱惑的缺口。各方势力暗中的目光,立刻聚焦到这个新出现的权力真空中。
  ……
  朗姆派系的核心成员在琴酒主导的清洗中几乎被彻底抹除,情报组瞬间失去了主心骨,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指令传递层层受阻,原本高效运转的情报网络变得支离破碎,许多关键渠道陷入停滞或失控。
  内部派系为争夺朗姆留下的残存资源、人脉和影响力,开始了激烈的明争暗斗。
  组织高层急需一个能够迅速稳定情报组混乱局面、同时又不至于重蹈朗姆覆辙、再次威胁到高层权威的人选。
  而在朗姆时期因参与了质询会而被刻意打压、却在重压下展现出惊人韧性与高效执行力的波本,自然进入了高层的视野。
  波本并没有被授予朗姆那样的正式头衔和全部权利。
  高层给予的,是一种更为谨慎的“临时接管”部分权限:
  他的访问等级被升级,可以触及更多核心数据库,并且被指派负责协调几个关键区域的情报梳理与分析工作,之前卡顿的行动经费审批流程,现在也变得相对顺畅了一些。
  这绝不是基于信任的委任,更像是在一片狼藉的情况下,高层权衡利弊后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毕竟,作为被朗姆极其针对甚至迫害的对象,波本绝不会因为朗姆的死而对组织高层有所怨言。
  同时,琴酒也不会对这个在朗姆倒台中看似“无辜”的情报骨干产生太大的抵触。
  一切的发展都是情势下的自然产物罢了。
  于是,波本身边,朗姆时期布下的那些充满恶意的贴身眼线消失了。但这绝不意味着他获得了绝对的自由。
  予溪笃伽
  降谷零清晰地感知到,一张更无形、更严密的监控网反而笼罩在自己周围。
  高层必然通过无处不在的电子监控,对他提交的每一份报告进行的严苛到极点的审查,以及在情报组内部安插的其他身份不明、隐藏更深的“观察者”,来评估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降谷零心知肚明,但他并不畏惧现在的状况。
  只要朗姆死了,高层对情报组的直接掌控力必然不如从前,朗姆那套盘根错节的情报网也已瓦解。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反而提供了一个有限却关键的活动空间。
  他需要精确计算好要如何高效地将关键情报传递出去,又要确保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决策都完美地契合他精心扮演的“忠诚骨干”形象,这点倒是不容任何疏漏。
  他要稳定好现在的态势,等风浪暂时平息,他的地位就会更加稳固。
  那时,距离和这个罪恶组织最终清算的时刻,也就更近了一步。
  ……
  琴酒的行动组成功铲除了朗姆,然而胜利的代价是毁灭性的。
  小樽事件的惨重损失还没有完全恢复,紧接着就是与朗姆派系长达两个月的血腥内耗,这直接抽干了行动组的元气。
  那些经验丰富、配合默契的老手在连续的冲突中死伤惨重。
  匆忙补充进来的新人,无论在实战能力、应变技巧还是对组织的忠诚度上,都远不如之前的骨干。
  行动组的整体执行效率、行动力以及对外部势力形成的威慑力,都出现了肉眼可见的下滑。
  琴酒本人身上那股因复仇而燃烧的、近乎疯狂的锐气,似乎暂时收敛了。
  但他并没有因此显得疲惫或空洞。那双标志性的绿眼睛深处,曾经炽烈的火焰仿佛被一种更深沉、更厚重的阴郁所包裹,让人联想到即将爆发前的死寂。
  他比以往更加沉默寡言,周身散发的气息却更加危险。
  行动组现在急需一段宝贵的喘息时间:休整,招募新鲜血液,进行严格的筛选,并辅以残酷高效的训练,才能勉强恢复一些往日的状态。
  然而,暂时的蛰伏并不意味着遗忘。
  伏特加的被捕,如同一根深埋的刺,始终扎在琴酒心头。这不仅源于对这位长期搭档的情谊,更是对琴酒个人意志与力量的赤裸裸挑衅。
  他只是在等待,等待力量重新凝聚到足以碾压对手的那一刻。届时,他必将以雷霆之势反扑公安,彻底洗刷这份强加于身的耻辱。
  ……
  朗姆派系的彻底覆灭与行动组的严重受创,让整个组织遭受了一次重击,伤及筋骨,元气大损。
  最直接的后果是人才断层严重。
  许多依赖特定核心人员维系的外围人员网络,以及一些需要关键人物掌控的灰色产业,都因为这些人物的消失而陷入了停滞和混乱。
  失去了这些关键节点,组织的运作效率大打折扣。
  但对于深居幕后、掌控全局的高层而言,朗姆的消失,本质上是清除掉了一个可能威胁到他们绝对地位的内部隐患。
  只要他们自身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底层的损失不过是些可以补充的消耗品。
  他们笃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投入,组织这台庞大的机器终将修复损伤,重新运转起来,尽管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不过,高层也没有放任失态发展,而是由代理人下令,进行了一系列整顿。
  然而,高层为了隐藏自身,长期疏于直接经营底层的权力分布和人员构成,如今突然插手,效果并不理想。
  基层的反馈大多是表面的迎合与敷衍,实际的改变微乎其微。
  权力的真空本身就是诱惑的源泉,吸引着各方的野心。
  琴酒派系虽也受损,但凭借铲除朗姆的余威,暂时呈现出独大的态势。
  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其他派系的警惕和暗中布局,新的权力博弈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悄然滋生。
  ……
  这次权力斗争导致的格局剧变,也深刻影响着组织内部几位卧底的处境。
  降谷零从这场两大势力倾巢而出、几乎耗尽彼此元气的斗争中,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关键信息:
  组织虽然强大,但并非无懈可击。这次的重创,正是深入渗透、获取核心情报的绝佳窗口期。
  他新获得的地位提升,为他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情报路径。
  这让他能够更近距离地观察高层在处理朗姆事件时所展现出的决策逻辑、运作模式和底线思维,这些信息对于公安未来制定最终的、精准的打击方案至关重要。
  唯二需要警惕的,一是他已被高层纳入重点监控范围,传递情报必须更加精细、隐蔽,容错率极低。
  二是琴酒对公安刻骨的仇恨,始终是一个巨大的、不可预测的变量,随时可能引爆混乱,必须纳入考量。
  对本堂瑛海来说,朗姆派系的倒台对她十分有利。
  情报组这个曾经对她身份构成最大潜在威胁的部门陷入混乱,大大降低了被怀疑和针对的风险。
  最近的混乱局面,也可能让她更容易接触到一些平时难以获取的信息碎片。
  然而,组织内部的整体警惕性可能因内耗而提高,高层对内部人员的后续审查可能会加强,所以她也无法完全放心下来,只是戒备的方向不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