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吴妄拍着沈聆的后背:“不好喝吗?不然不要了,我再去弄点,可能是姜放多了……”
  “咳咳……没、没事,我喝得太大口了,没关系,就是太烫了点,我吹冷一点就好了。”
  “行,那你慢点喝。”
  沈聆点了点头。
  在她喝下红糖姜茶的时候,感觉到小肚子一阵暖意。
  她记得,在从前,妈妈总是会在她姨妈期的时候给她准备红糖姜茶,因为她从小体寒,天冷更容易手脚冰凉,还以为妈妈去世后,就没有人会为自己准备红糖姜茶了,没想到,现在还能有人特地给她准备这些。
  姜茶的热气氤氲了她的眼眸,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自己的眼眸浮上了一层雾气,而眼前吴妄的面容也模糊了几分。
  第125章 梁家往事
  且说在大家分头行动的这几天,沈聆继续照常回去上课。
  梁林的表现和她想的差不多,他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全能型的学霸,不对,应该是说是学神更加贴切一点。
  无论大小考试,只要是他参加的,基本上都是他第一名,并且每一次考试的时候梁林都表现得很轻松,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完了所有题目后趴在桌上睡觉。
  给人一种——他根本不需要考试、上学的感觉。
  “沈聆,你的最近的学习状态不太对,我看你的成绩下滑了不少,要不要我来辅导你?”
  梁林是这么对沈聆说的,但这激起了沈聆的好胜心,看着自己考到的成绩确实不如自己从前的成绩,沈聆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别担心,这不过是一场模拟考而已,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整理一下学习重点。”
  “不用了谢谢,我自己可以把成绩提回来。”
  沈聆干脆利落拒绝了梁林的好意,她讨厌梁林身上的那种“在高处俯视所有人”的优越感,这样的感觉给人一种他天生就是人上人的感觉。
  她讨厌他骨子里带着的这种优越感。
  “你确定吗?但是我感觉你的心好像已经不在学习上了……沈同学,如果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跟哥哥我说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时候你就是我的哥哥了?”
  “我觉得我可以照顾你,我的心理年龄比你大,我可以给你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让你的人生路更好走一点,至少,少走一点弯路。”
  “闭嘴吧你,我不需要。”
  “真不需要?下周有一场模拟考,你能突破瓶颈?”
  “不用你管!”
  于是乎,从那天放学回来,沈聆就进入了疯狂学习模式。
  吃饭的时候在刷题,洗澡的时候在外放练习英语听力,回家之后就开始做练习卷……
  下一周有一场模拟考,她势必要在那次模拟考“重振雌风”!
  她本来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在学习上,从来不需要父母操心,一头扎进学习的苦海里,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
  在沈聆认真学习备考的时候,吴妄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全职保姆。
  当然,这么说似乎有点儿不太贴切,毕竟保姆是要求家务活都要尽善尽美地完成的,但这些事情在从来没有做过家务活的吴妄手里似乎弄得一团乱。
  三天的时间里,他弄坏了洗衣机、烧焦了两个锅具,吃的东西大部分也是外卖。
  不过还好,三天后,外婆回家了。
  吴妄和沈聆像看到救星一样,终于松了口气。
  “聆娃儿,我这次会回去乡下老宅,因为我们的邻居家里出了点事情,让我去帮忙做个法事。”
  外婆将一袋子地瓜放在桌上的时候,在沙发上坐下,抬眼看着沈聆和吴妄。
  “邻居?”
  “对,他们梁家的老太爷的夫人年事已高,最近生病了,夫人的儿子就想着做点法事祈求母亲身体健康。他们的祖宅在我家旁边,我在乡里多少有点儿名气,他们就找到我了。”
  “哦……”沈聆点了点头,但忽然回过神来,“等等,您是说……梁家?”
  “对。”
  “是陵川市的那个梁氏集团?”
  “对,他们祖宅就在我们家旁边,几十年前,我和他们的老太公——梁周还是邻居呢。”外婆微微一笑,像是想起了过去的事情一样,眼眸中带着几分怀念,“那时候他们老太公还活着,比我大十几岁,刚开始他们家也很穷的,但是梁周是个不认命的人,他当过搬运工、干过苦力,但他总是觉得这些不能赚钱,于是,他开始学习经商……”
  “有一年秋天,他跟着车队离开了乡里,为了赚钱,他离开了家,一去就是四五年,留下妻子独守家中。就在大家都以为他就此音讯全无,没想到几年后他就发家了,听说是在港台那边赚了许多钱,最后回到了陵川市发展自己的家族产业。”
  沈聆听着外婆的话,有点儿头皮发麻。
  这一瞬间,她似乎想起了在她第一次唤魂后,母亲说想吃米饭,她回到医院告诉外婆这件事情的时候,外婆似乎也曾经提到过一嘴梁家。
  ……
  【在汝汝小的时候,家里穷,没东西吃,但是隔壁那户姓梁的人家相对富裕,他们家总是有白米饭吃,在汝汝还是个小娃娃的时候,就老喜欢趴在窗户边,闻着隔壁的米香配着自家的窝窝头下饭。】
  ……
  原来如此。
  原来在几十年前,外婆的邻居,就是当前大富大贵的梁家人,只不过,最开始梁家还没有那么有钱,而是后面梁老太爷经商后才逐渐发家、改善了生活条件的。
  “……”
  沈聆听着外婆的话,陷入了沉思。
  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切贫瘠,大部分人都是农民,在那个时候,梁老太爷就已经敢于进取,并且博上一切下海经商,最后衣锦还乡,可见他是个有商业头脑的人,并且敢拼敢干,这样的人,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会成功的。
  “他们家的老夫人情况还好吗?”
  “不是很好。”外婆咳嗽了几声,“那个老姐姐,比我还大十几岁,姓萧,在那个年代,也是个民国时期的大小姐一样的人物,萧家颇有钱财,家里只有一个女儿,从小是万千宠爱在一身的,偏生看上了当时身无分文的梁家老太爷,硬是要嫁给她,无论爹娘怎么说,就是非君不嫁。”
  “想不到这萧老太太当年还是个恋爱脑呢?”吴妄好奇了几分。
  外婆点了点头:“是啊,用你们年轻人的话,是这样说的。梁老太爷年轻的时候长得挺俊的,在十里八乡也是拔尖的样貌,估计是看中了男人的皮囊吧,经不住花言巧语的哄骗,就动心了。没想到那老姐姐在嫁给老太爷后,反而被吃绝户了,刚开始丈夫还会装作温柔体贴,天长日久的,就摆出家主的样子来,为了博贤惠的名儿,老姐姐也不好告诉娘家,只能自己忍着委屈。”
  外婆沙哑着声音,说着那些陈年往事。
  那些已经被时光所掩埋的事情,随着她这一次回乡下,被再一次想起。
  当时她还只是一个小姑娘,但是邻居发生的事情,她全都亲眼看在眼里。
  这么多年过去了,尘归尘、土归土,过眼云烟一样消散。
  “再后来,老姐姐的双亲过世、梁家经商后富起来了,梁老太爷就更不把自己的原配夫人放在眼里,他不知道在外面养了多少女人,生了多少私生子,几乎没怎么回家了,老姐姐也没办法,只能忍气吞声……”
  “梁老太爷本就不爱她,没了娘家这个靠山之后,更不把她放在眼里,一直把她放在乡下老宅里,没有把她接到新宅,老姐姐就这么守着一个老宅子和大儿子梁业,过着自己的日子。”
  “听说这几十年来,梁周对她并不好,动辄打骂,愈演愈烈,好不容易前几年熬到梁老太爷死了,还以为可以过上一些舒心的日子,没想到这老姐姐身体情况越来越差,眼瞅着是不好了。”
  吃绝户。
  意思就是独生女嫁人之后,被男方吞掉了所有的家产,最后一无所有,如同男人的附庸品一样活着。
  想到这里,沈聆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外婆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交代了萧老太太悲惨的一生。
  在那个年代,女性一旦选错丈夫,几乎就要赔上自己的一辈子。
  他们并不喜欢“和离”,而是认为忍让是女人的美德,作为一个妻子,就应该遵守三从四德,在家里相夫教子,她忍气吞声地委屈了一辈子,却在丈夫死后没有过上几年好日子就重病缠身。
  也是一个可怜人。
  “这些都是老一辈的事情了,在那个时候,许多人的一辈子就这么潦草地过完了,哪有什么婚姻自由,嫁人,不过是一场博弈,赌赢了,就是安稳一生,赌输了,就凄凉收场,大家都是赌徒罢了……”讲到这里,外婆话锋一顿,她看向了沈聆,“对了,你们不是要找人鱼镜吗?”
  一听这三个字,沈聆和吴妄同时认真了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