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微生会设套射杀野猪,不单单是再一次震慑村民,杜绝溜达窜门的行为,也是因为家里的荤油见底了,她也想吃红烧肉了。加之村里秋收后就会分口粮,提前拿肉堵一回事逼村民的嘴……
等宁朝云将用盐腌起来的猪肉一条一条挂在凉棚里时,他们家的新房也终于在一天24小时不停的烧炕和通风下彻底烘干了。
新房烘干了,家具就可以进场了,之后又是一通收拾。然后他们又等了两天,终于从住了十三天的帐篷里搬出来了。
不过这顶帐篷并未收起来,而是移到了院墙边上,挨着凉棚做了他们家的临时仓房。
当初说五天就能盖好,确实,盖这处山洞房只用了两天半,之后又盘了一天半的炕,剩下的时间就都用在了烘屋子和找细节上了。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终于在六千里外的北方农村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房子盖好后,微生又学以前看过的视频在院子里弄了个面包窑给会做面包的宁朝云使,而明逸琛则在挨着旱厕的地方弄了个鸡圈。
哦,旱厕也是他盖的。
担心到了冬天这些鸡会被冻到,明逸琛还学微生盘炕的样子,在鸡窝里弄了个一米见方的小炕。
微生不管他怎么‘作’,不过在明逸琛想在旱厕里也搭个小火墙的时候连忙出声阻止了。
就算在外面上旱厕会冻到屁|股,她也不想大冬天的看着那些排泄物发酵。
宁朝云没好气的瞪了明逸琛一眼,随手就将喂鸡和收拾鸡圈的活全丢给了他。
十月,微生一家的生活彻底在胡家村安置下来了,而胡家村也要准备给社员们分口粮了。
第72章
这几年为了不激化村民和知青之间的矛盾,村里都是分两次给社员们分口粮的。
第一次是分‘人六’那份,也就是社员的基础口粮那部分。
这部分是所有人都有的,到时候按家按户点名上前领粮。
剩下‘工四’那部分则会再晚些时日,一般都是等到天冷了,水上冻了,人站在屋外冻得斯斯哈哈的时候再分。
分的时候就在村委大院那边的小办公室里,办公室小,坐了一屋村干部也就进不来多少人了。
这部分的工分是全要粮食还是都换钱,也或是一半一半,都由社员自己决定。分的时候也不点名,而是采取先来后到,自觉排队的方式。
早来的排前面,晚来的排后面。屋子小,领完自己那份就离开,想要看热闹就站在院子里看去。
虽然从没想过保护村民的个人隐私,但此举却是大大降低了村民间的各种分歧是非。
口粮分人六工四,微生他们家来的晚,除了明逸琛教全村人制作土豆灯时村里给了二十个工分外,他们家今年就是领基本口粮。
因基本口粮按户口点名上前称取,微生他们也没往前凑,都站在后面等着。
明逸琛脾气好,对人对事都非常包容有耐心,他虽然不像其他知青那般跟村民接触的多,但很明显,他的人缘却是这批新知青里最好的。
宁朝云跟村里人买过鸡和菜,也有几个能说得上话的。
这会儿他们一过来,就有相熟的人叫他们过去说话。微生看看明逸琛,再看看宁朝云,最后谁都没跟只挑了个地方靠边站了。
然她就是站在那里,也是一会儿看看这二人,一会儿再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神色打量这处村委大院。
院子很大,正中一座正房,左右两边各一排厢房。正房有两间办公室,一间农具杂物间。
左边厢房是村里的公库,里面堆了满满一仓库的粮食。右边的厢房也不小,听说那里原先是大集体时的社员食堂,不过现在是村民们开大会和学习各种精神的地方。
两边厢房再往下,一边是村里的驴棚和驴车,一边是村里的拖拉机库房。
微生围着村民大院转了一圈,又想到了一个挣工分的主意。
他们家不可能不出工,但让明逸琛和宁朝云这两人去出工,估计累死累活也挣不到几个工分。既然工一定要出,工分也一定要挣,那不如另辟蹊径呢。
“我听说,你叫阿锦。我叫春妮,杜春妮。”
就在这时,在镇里上高中的杜春妮一边笑着跟微生说话,一边还朝微生招手,示意她过去。
微生看向杜春妮身边围着的年轻姑娘和年轻小伙们,有点不太想过去。但又有些好奇她想干什么,便也无可无不可的走了过去。
走到杜春妮面前,微生也不说话,就歪着头看她。
反正她是熊孩子嘛!
“我听说咱们村现在用的那个土豆灯是你想出来的。”
是的,就是微生想出来的。
微生告诉明逸琛和宁朝云,现在形势还不明朗,这种出头的事都交给她这个熊孩子,也是进可攻退可守。
微生要保护明逸琛,明逸琛也不可能真缩在闺女身后让她一个孩子顶在前面。
所以之前明逸琛教村民们制作那个土豆灯版柠檬灯的时候,就跟村民说灯是很早以前就有的,但却是微生想到,并且响应国家勤俭节约的号召拿出来与村民们分享的。
这会儿听到杜春妮这么问,微生便很自然的对她点头,“嗯。”
你叫我过来就是为了问这个?
早知道就不过来了。
这么想的微生便想离开,刚左右看了看,就听见杜春妮问微生是怎么知道那个灯的,是什么人教她的。
微生闻言挑了下眉,看向杜春妮的时候,眼底也终于多了三分认真。
不是微生轻敌傲慢,有人主动说话都不动脑。而是在北方,没有任何目的的闲聊真的是太正常不过了。若是次次都要严阵以待,那得累死个人。
像是等公交的时候,若是旁边有人来一句‘这车咋还不来,’只要他身边有东北人这句话就会落地上,并且还会很自然的问一句‘你等几路车’,‘我也等半天了’或是‘这路车就是慢’什么什么的。然后两个不认识的人就会因着等公交开始聊得热火朝天……
如果这时候杜春妮会说这个灯用着多方便,或是旁的什么话题,微生仍旧是之前那般懒懒散散的样子。但杜春妮问微生是怎么知道这灯和谁教她的,那微生就不得不多用几分心思在应对上了。
微生:“不记得了。我爸妈工作忙,也没精力管我。放学了我就在学校里闲逛,可能是在哪个教室听到的吧。”
杜春妮听罢,又笑意莹莹的继续跟微生说话:“原来是这样。对了,我听说你不光会配炸.药,还会做臂弩。……那你能帮我做个臂弩吗?”
“那有什么不能的?”微生先应了一句,随后又将皮球踢了出去,“你去找村长阿伯,让他写一份同意书,你想做多少都没问题。”
“啊?不能直接做吗?”
微生摇头:“村长阿伯说一定要他同意才行。”
这还真不是微生糊弄人,而是当日射杀了野猪后,村长他们又跑到山脚下跟微生来了个约法三章。
杜春妮抿唇,想了下问微生:“你知道红套袖吗?”
微生眸光微闪,天真无邪的说了一句:“我妈不让我糟蹋布。”
杜春妮没想到微生会这么说,想要解释但看了一眼左右便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有些生硬的问微生刚刚一个人站在那里又是在瞧什么。
微生正要说话,就听到宁朝云在唤她。微生‘哎’了一声,也没跟杜春妮说什么就挤到了宁朝云跟前,“妈,你找我?”
宁朝云点头,先与微生介绍跟前的村中妇女,“这是你刘婶,”
见宁朝云这么说,微生便扬起一抹乖巧笑容,脆生生的唤了一声:“刘婶好!”
“哎哎~”刘秀芝见熊孩子一双眸子都落在自己身上,心里就打怵,可还是跟微生笑道:“你妈说你要养猫,我家虎妞上个月下了一窝崽,一会儿分完粮,你和你妈去我家挑吧。”
微生闻言,当即就笑弯了眉眼,“谢谢刘婶!”
微生长得好看,笑起来又甜又漂亮。
刘婶被微生这小模样弄得心头软软的,当即就又接了一句:“谢啥,喜欢就多挑两只。”
“嗯!”
微生重重点头,笑得更好看了。
……
不用想,微生家的户口档案都在最后面。所以他们要等到村民们都走得差不多了,才能领到口粮。
刘婶家先领了粮食,微生与宁朝云便先跟刘婶回家挑猫去了。
猫妈妈是一只肉嘟嘟的狸猫,不过猫窝里的四只猫崽只有两只是狸猫,另外两只分别是橘猫和奶牛猫。
小猫崽一身的奶膘,特别招人喜欢。刘婶见微生和宁朝云是真喜欢,又说了一遍让她们挑两只带回去养。
微生再度谢过刘婶,便示意宁朝云先挑。
宁朝云将那只橘猫挑走了,微生抱过来瞧了一眼见是公猫,于是早就被空间里的猫折腾怕的微生才在剩下的三只里挑了只公狸猫崽抱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