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反正这两人是真的被微生烤糊了。
╮(╯▽╰)╭
白天做了一天卷子,微生还要时不时的夸两人一回这么久了,竟然还能记住这么多?不错,不错。
夸完了人,微生还将之前收起来的果子啥的拿出来给他们磨牙。
中午的时候又烤了些馒头片给他们垫肚子。
直到下午卷子答完了,也快到吃下午饭了,微生才客气的问了一回他们俩晚上要不要在这吃后,就将人送走了。
庞四海需要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补,夏正好则是小学五年级。
不过考虑到二人相差的不是很多,加之夏正好还做错了一道四年级的题,微生便决定补习教案从小学二年级的知识点开始弄。
晚上七点多微生就熄了灯,压了火塘回空间了。
回空间后,她先去厨房煲了一锅鸡汤,之后便坐在窗户前开始编教案。
弄到十点多,微生用鸡汤煮了银丝面,之后又去画中世界散步消食,差不多十二点的时候才睡下。
早上七点半,微生打着哈欠洗漱更衣,然后从空间回到堂屋。
开门通风,再将火塘点起来。刚烧好一壶水,庞四海便和夏正好就脚前脚后都过来了。
将沏好的茶水放到方桌上,微生让庞四海和夏正好坐到昨天坐的位置上,便翻开教案从头给他们撸各种知识点。
整个过程,微生不会对他们进行言语批评,神态打压等等会让人产生厌学心理的行为。全程都是用一种他们不会很正常,他们答对了就猛夸的鼓励式教育。
因微生处理得当,别说庞四海了,就是之前有些厌学情绪的夏正好都觉得读书好轻松。
春节前,微生将所有小学的知识点都用边学边考的方式灌输给他们。他们也没让微生失望,小学的知识点都掌握得极好,数学可以打满分,语文除了作文外,也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
而作文这里,微生没按部就班的教他们如何写作文,竟是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写申请,写工作/学习报告。
而他们写的第一份申请,就是入党申请。
每人手里都有一份在微生这里可以打80分的入党申请后,微生才开始给他们补初高中的知识点。
有些课程不能补,有些则是补了也记不住。所以微生将这一部分的教案做得更细,也更有选择性。
语文和数学是基础,物理和化学挑常见的知识点填鸭,历史和政治弄成一个时间统表……
冬天就只有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微生没离开过家,就一直跟她的异父异母兄弟死磕了。
好在二月末的时候,经过将将两个月的补习庞四海和夏正好都初步达到了微生的预期。之后庞四海带着行李去上大学,夏正好每天下了工后再来微生这里补上两个小时的课,一直到他带着不舍和期待离开家的那天。
等夏正好离开,微生也终于做了一个决定。
第101章
微生始终记得自己来到这个时空的交易任务。
叶芊芊和邵修然只是添头,回报兴安村和松北镇里那些对章章好的人才是她的任务。
好的定义是什么,标准又是什么?别说章章了,就是微生也说不好,所以她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去行事。
高考是改变很多人命运的机会,尤其是这个时候上大学,国家包工作,分住房,整个一步到位。
恢复高考的头几年,先送一部分去参加高考。等过两年改革开放了,再带一部分没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去创业。
如此一来,不管是松北镇还是兴安村都没有错过任何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等时机成熟,她再在镇上建厂,村民和镇上的居民就又多了一份就业的机会。
微生观察对比过,兴安村的西红杮质品极高,若是建厂,完全可以建一处番茄制品厂……
所以微生下的决定就是不参加1977年和1978年的高考,她要用这两年的时间托举兴安村和松北镇上所有适龄考生都去参加高考。
然后在1979年的时候,再带着一批考生一起参加高考。
这一次,她会报考沿海城市。
至于这一世要学什么技能…呃,微生还在考虑。
通过带来的一些气象学检测工具,微生经常观测兴安村这边的天气变化,但微生却发现这个气象学在兴安村这个地方多少有些鸡肋。
只要不是暴雨冰雹这种极端天气,村里人就都是该出工出工,该下地下地,完全不在意天气变化。
所以微生决定这一世一定要选个实用一些的专业。
~
送走了夏正好,微生的生活重心便又都落在了村小上。
今年六月,村小五年级的学生要去镇上参加小升初考试,微生为了让他们全员通过,并且不会在考试的时候出现怯场,发挥失常等问题,几乎三天两头就要对着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除此之外,还要模拟正式考试让他们提前适应考场氛围。
等到三四年级的学生都跟着五年级考生一样都对考试麻木时,微生又跑了几回镇里,将学生档案和考试的事情都定下来。
等给所有学习都办完小升初的考试手续后,微生又对着五年级的考生们开始了临阵磨枪。
六月中旬,在考试的前一天,微生又告诉五年级的考生们这两天的饮食注意事项,不要因为拉肚子这种事情影响了考试。
虽是这么说,但微生还是在考试当天给所有考生都喂了一粒预防腹泻的药。
找了村长,要了村里的驴车,微生亲自赶着驴车将人送到了镇上。直到他们都进了考场,微生才赶着驴车走到阴凉地方等着他们。
一共就考两科,上午数学,下午语文。
早上将人送进去,考完再接回来。下午再送去,考完再接回村。
微生知道只要没人发挥失常,所有人都能考上镇初中,所以五年级的学生一考完,微生也没给他们放暑假,而是带着他们提前预习初中知识点。
十天左右,小升初的考试成绩便都出来了。
数学全员满分;而语文,就没一个分数下九十的。
村小的成绩一出来,不管是镇上还是其他村子的人都听说了。村里人不光有种扬眉吐气的骄傲,村长他们更是因为村小今年的好成绩堵住了不少人的嘴。
很多知青和嫁到兴安村的人都盯上了村小,可村里却只让微生做村小的老师,为了这事不知打了多少口舌官司。如今村小出了成绩,村长他们也更有理由照顾微生了。
不过微生却在一天傍晚下工后找到了老村长。
她告诉老村长,几年后就会恢复高考,到时候上大学不光不要学费,还会按月给学生发生活补助,等大学毕业了,国家还给分配正式工作。
所以她的意思是从今年开始,村里在镇上读书的小孩都不住校了,村里的驴车早晚接送那些去镇中学上学的学生。白天她正常教小学生,晚上她给所有中学生补课。
驴车要早晚接送学生,学生放学后要来村小补课,这些都需要老村长的同意和支持。
从冰雹事件后,微生又利用原主的记忆说准了几件事,这会儿说恢复高考,哪怕是几年后的事,老村长也全盘相信了微生,之后着手安排不提。
工分不变,工作却增加了,但微生自己乐意,旁人也不会说什么。
至于说让驴车早晚接送学生这事,村里人觉得有些多此一举,到没谁反对。毕竟谁家都有小孩,就算现在没沾到这个便宜,以后也会沾到。
而且驴车早晚接送学生,也方便了村里人往返镇上。
没有电灯,晚上补习肯定非常费眼睛,微生便又弄了几个土豆版的柠檬灯出来。
因这玩意儿也不值什么钱,回头就会传遍整个村子。所以微生直接去镇上订做了二百多个灯套和灯泡。
请村长开大会,然后给村民们讲一回这个灯的原理,之后再将灯套和灯泡发下去。
明面上,村小留了五套,其他村民一家一套。但私底下,微生又多给了几个干妈和老村长等人两套,剩下的才全都丢到空间里。
照明的事情解决后,微生就白天黑夜的抓教育。一年里,也就冬天最冷的那一个多月的寒假,才是微生难得的休息时间。
头一年驻地那边就开始搞学习班,因头一年冬天微生在给庞四海和夏正好补课就没去成。后来这一年,听说今年的学习班是驻地医院发起,专门教人一些急救和护理知识的,微生便赶紧报名参加了。
说起来,若不是微生是烈士遗属,她也没资格参加驻地的这个学习班。
反正都是大教室讲课,自已带马扎。所以也就多微生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了。
上了一个月的速成班,微生就又成了村里的赤脚医生,谁有什么病都会来寻微生,开始的时候有些半信半疑,可时间长了,口碑打出去了,微生的医术也得到了认可。
不过微生是真忙,早起就要去村小给那些小学生上课,中午吃过饭,也休息不了多久就又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