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现在这个入录组就只有微生一个组员。
  微生:“……”
  第135章
  从张科长那里出来,微生就回了刑侦三组的办公室。
  王奇,高亮,胡学艺三人被掉入刑侦一组。赵新生,宋江山,以及一个叫李思语的女警员被分到了刑侦二组。
  原来的刑侦三组改成入录组,微生继续留在原来的办公室办公,而王奇五人则跟着一组和二组的人去后勤处搬新桌椅去隔壁和对面。
  没错,原刑侦三组对面是刑侦一组的办公室,隔壁是刑侦二组。三组斜对面,也就是二组的正对面就是张科长的办公室。
  平日里刑侦科的人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这会儿三组变成了入录组,成员都拆入一组和二组里,就有种说不上来的难受和憋屈。
  微生的心情完全不受前组长的影响,但王奇等跟着曲组长办案的老警员们,状态都不好。
  好在证据确凿后,也没谁脑子进水的玩那套同进退,就是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几分消极和烦躁。
  一组的组长叫李丞,组员也同样是五位。分别是满商,柳德辉,白勇军,柏成化,简图玉
  二组的组长叫沙达,组员是胡子民,□□,吴闻,张浩东,何北,李思语。
  原本张科长的意思是将新分过来的李思语调进入录组的,但李思语却强烈要求去一线,张科长便只好先将她安排进二组了。
  入录组这边,张科长的意思是他先暂代组长一责,但日常工作可以先由微生主持安排。至于入录组的组员,也会尽快凑齐。
  张科长也问微生对组员有什么要求,微生摇头,只说会写字就好,无有经验都不要紧。
  没经验的更好,她可以从头教起。
  ……
  自微生来了刑侦三组,刑侦三组的卫生便一直是微生一个人负责。不过她也不会让其他组员闲了,或是使唤他们冲个拖布,或是打桶水的。
  因抛开曲组长,算是微生正好是六个人,所以周一到周五微生都会一天使唤一个人给她‘打下手’,周六那天只要不是很脏,那天和周日就不搞卫生了。
  这会儿偌大的办公室就只有她一个人,微生搞起卫生来,竟比以前更用心了。
  她叫了王奇几个,帮她把办公室所有的柜子都靠墙摆放,之后将办公室里的六张办公桌摆在正中间。
  四张桌子面对面并排摆,两张桌子横着摆在这四张桌子的首尾处。
  如此这般一折腾,不像办公室,更像一个小会议室了。
  春节时,苏玲玲来找微生,想接微生去苏家过年。微生笑着拒绝,只说过年还要回村里。可转头,微生又给村里寄了电报,只道过年值班不回去了。
  过年时,微生除了给沈家人寄了五块钱的赡养费,还寄了几块纱巾和几顶帽子。
  给田美娥,沈好和李翠萍寄的是纱巾,给沈开山父子寄的是帽子。
  微生特意去供销社买的,还要了发票。
  帽子和纱巾是一年四季都戴的款式,她买这些东西让他们戴在身上,比给他们买吃的喝的更能让村民感受到她的孝心。
  送礼嘛,尤其是送给自己并不喜欢的人,那就怎么送能利益最大化就怎么送喽~
  话又说回来,对于沈开山和田美娥这俩口子,微生是烦得够够的了,但对沈家的四个孩子,微生却升不起厌恶的心思。
  沈峰这个长兄对沈好和沈婷是一样的。
  而沈好呢,田美娥‘生’下沈婷不到两个月就又怀孕了,所以沈婷小时候经常是沈好这个大不了几岁的姐姐在照顾。对了,沈婷从小到大穿的也是沈好的旧衣服。直到上了高中才拥有了两件苏玲玲‘不要’的‘旧衣服’。
  沈岭与沈婷年纪最相近,小时候两人的关系也最好。
  最小的沈岩上初中时,沈婷正好上高中。田美娥给沈岩钱让他住校,沈婷却要每天往返镇上和村里。
  有一天下暴雨,沈岩便从初中跑到高中来找沈婷。拿出几毛钱给沈婷,还问沈婷能不能跟同学寄宿,不能他找班里的女同学借住一宿。
  那钱沈婷没收,甚至是堵着一口气顶着暴雨跑回了村。
  浑身湿透透的站在沈家堂屋里,满是不忿的看向沈开山和田美娥。
  都是你们的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可是没人理她,沈开门转身回了屋,田美娥也只丢下一句‘衣服都粘在身上了,还不去快下来。’
  不是关心沈婷穿了湿衣服会生病,而是因为湿衣服粘在身上,显出了少女玲珑的曲线,不像样子。
  那天,还是沈岭煮了碗姜汤给沈婷。只是沈婷的心却没办法再暖过来了……
  ***
  过年时,微生弄了些吃的喝的,又问了一回刑侦两组有谁不回家过家,便将人都叫到办公室聚了一回餐。
  初一早上,微生给苏玲玲打电话,之后拎着给苏家人买的年礼登门拜年。
  微生到了苏家,苏玲玲才知道微生并未回村过年,当时就说了好一通话。然后微生又哄她,将人哄好了又一块逛了回街。
  在苏家吃了晚饭,微生又拎着苏家人给她准备的东西回市局。
  初二,微生又坐车去了曲组长所在的镇县派出所。一路打听的去了曲组长家,拜了一回年,又说了一回话,微生就以赶汽车回市里的理由离开了。
  她会去看曲组长,也不过是想看看曲组长的心理状况。毕竟当初的事她掺了一脚,阴差阳错下竟牵出来了一桩冤假错案。微生也是担心曲组长会迁怒她,回头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给她使绊子。
  初三,微生又打电话给张科长拜年,之后拎了两坛自己酿的米酒和一块腊肉去给张科长拜年。礼轻情义重,正好适合她这种刚工作的小年轻。
  初四,开始上班。微生一边接手了刑侦一组这个把月还未归档的案卷,一边用自己的方式和格式整理。
  二月下旬,苏扬帆和易雪梅便请了假,提前带苏玲玲去了京市。一来探亲,二来也可以送闺女入学。
  苏玲玲走后,微生的生活更没什么社交了。不会有人突然跑到市局给她送饭,办公室里也不会再接到苏玲玲打来的电话。
  于是在习惯了苏玲玲已经离开的事实后,微生的生活重心便都放在了工作上。
  白天上班时,微生都在弄案卷档案。晚上入睡前,微生还会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用她手里的各种教材图书编一本《犯罪心理学实用篇》。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如何分析罪犯嫌疑人的犯罪心理;一部分是微表情中常见的一些表情对应的心理活动;一部分是肢体语言解读。
  怎么说呢,就都挺实用的。
  微生准备用一年的时间编这本《犯罪心理学实用篇》,等过了沈婷的死期再将这本书拿出来。
  这厢微生刚将一组的案卷弄完,正与二组的组长沙达说他们组案卷的时候,王奇就跑过来叫微生过去做笔录。
  有案子了!
  微生申请了一台录音机以及数盘磁带,每次做笔录的时候,微生都会带上它。
  一来是查缺补漏,二来则是便于以后刻录成光盘存档和上传电脑。
  这会儿一听说有案子,微生便回办公室拿起录音机和笔录本就跟着王奇去了审讯室。
  在科技还不太发达的时候,比的就是审讯技巧和技术,哪怕嫌疑人魔高一丈,也得接受询讯。而这一问,也几乎是无所遁形。
  心理学中的犯罪心理学和微表情学以及肢体语言学在办案的时候,尤其是在这个时间段能发挥的作用足够惊艳世人。
  每次微生去做笔录,不管是在受害人那里还是嫌疑人身上,她都能为办案警员撕下一条突破口。谁着时间的推移,微生在整个公安系统里也渐渐有了名气。
  时间一晃就到了七八年的六月,苏玲玲放暑假回家,还给微生带了不少特产回来。
  苏家的亲戚特别多,但苏玲玲最常提到的就是姨姥家的表叔,她爸爸的一位姓常的表兄弟。因为那位表叔买东西总会买双份,理由都是这个颜色的好看,那个颜色的也不错,挑不出来就索性都买了。
  苏玲玲:“……可能是表叔只有两个儿子,所以比较喜欢女孩子吧。你看看,这些都是表叔买的,你先挑,挑剩下的给我。”
  微生又不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一听苏玲玲这么说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看一眼苏玲玲拿过来的东西,扒拉了一回后除了苏玲玲特意买给她的,常表叔买的那些竟是一样都没要。
  苏玲玲看看微生留下的,再看看微生推回来的,一脸诧异,“这些都不喜欢?”
  “可能是工作久了,所有的兴趣爱好都变了吧。”
  苏玲玲歪头,“是吗?”
  “小呆瓜!”
  微生摸摸她的头,笑着叫了她一声‘小呆瓜’。在她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又迅速转移话题,“对了,我最近跟王奇他们学了不少身手,回头教你套防身术吧。你这么漂亮,又招人喜欢,回头要是被谁缠住了,也能教训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