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五个人拿了很多东西去寿云市,然后又在火车站那里雇了辆驴车去了新家。
  屋子是之前微蓝姐弟收拾过的,虽然又落了一层灰,但收拾起来却极为容易。
  微世安和周瑞雪帮着家里的二老一小安置下来后,又陪着微生去学校报到。
  因这会儿上大学还不需要交学费,所以办理入学也比较简单,等微生开始上课了,微世安才和周瑞雪回了青瓦镇。
  中洲农大并不强制要求学生住校,又因微生年纪小,家里又有长辈特意来陪读,倒是由着她走读上下学。但她年纪在那里摆着呢,所以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对她也多有关心。
  另一边,虽然现在吃菜买肉都不用可着供应劵来了,不过爷爷和奶奶自来了寿云市,便将前后院的空地都开出来了。因季节不对,所以后院全种了白菜萝卜,而前院则只种了些生长期比较短的青菜。
  不光如此,爷爷和奶奶还在院子里养了五只母鸡。
  十月一日国庆节,学校有两天假,但前一天却只有半天课,于是微生与爷爷奶奶便在那天下午乘火车回了青瓦镇,准备和微世安周瑞雪一起过节,再顺便帮忙秋收。
  虽然也没干多少活,但这份参与感却挺让人满足的。
  假期结束也没用人送,他们老的老小的小便自己坐火车回了寿云市。
  元旦只放了一天假,但过了元旦就是期末了,于是爷爷和奶奶便决定等微生参加完期末考试再回家。
  微生有兽医基础,加上医术都有些相似的地方,所以学起兽医专业课时,也让那些担心她年纪太小的人老师教授们放心了。
  等期末考试成绩一出来,就更让老师教授们放心了。
  第213章
  微生是1987年上的大学,国家是从1989开始对部分高校试点收取学杂费的,而直到1997年全国所有高校都开始向新生收取学费。
  然后微生是1991年大学毕业,1996年6月硕博连读毕业。国家则是从1996年1月时颁布大专以上毕业生不包分配办法的,但一直到1998年才大规模施行,直到2000年才正式停止分配工作制度。
  也因此,像微生这种高学历人才,仍旧在政策下来的当年分配到了工作。
  不过这会儿要是本科或是专科那就不一定了。
  微生是12岁上大学,16岁本科毕业。因16岁还是太小了些,在分配工作上不占优势,这才决定继续读硕博的。
  对于工作,微生仍旧更喜欢留校任教,好在这一次仍旧没让她失望。
  因为上学早,又因为跳了级,所以微生每一步都踩在了政策的底线上。
  高中改三年时,她考上了大学。大学开始向所有学生收取学费时,她又正好大学毕业了。等国家开始不分配工作了,她又踩着时间线硕博毕业了。
  相较于微生,按部就班上学的庞洲却是苦不堪言。
  七岁上小学,偏就赶上了小学从五年变六年。之后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他都赶上了。
  头悬梁锥刺股的考上了大学,偏上大学又开始教学费了。行吧,一年二三百,虽然不少但于老庞家来说也不算什么。四年一千多,但出来就有正式工作,这么一想,也挺划算的。
  可谁成想,庞洲大学毕业了,国家又不包分配了呢。
  庞洲:早知道会这样,就早点辍学了。
  ╮(╯▽╰)╭
  庞洲的大哥庞海早先去南边打拼,如今也算是拼出来了,听说了庞洲的事后便直接打电话让庞洲去南边跟他混。
  庞洲想了下,也觉得都是打工那还不如去寻他哥呢,于是收拾了行李便去火车站买了票。
  买到了票,庞洲又去寻微生。
  哦,忘了说了,庞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考上了中洲农大,并且还跟微生一样学了兽医专业。
  他入学晚,微生入学早,不过微生硕博连读,到也让他们在农大重逢了。
  自打来了寿云市,庞洲没少去微生家蹭饭。因去的多了,也就比旁人都多了几分熟稔。这会儿要去南方打拼了,自要是寻微生一块吃个饭。
  庞家条件不错。
  庞大哥庞海早早就去了南边,抓住机会成了暴发户。庞江学了手艺,开了镇上第一家汽修厂,之后又在庞老大的资助下倒腾二手车啥的,后来也发了。
  落榜的庞河又复习了一年,估计是压力太大,这次仍旧落了榜,于是便听从庞爷爷的意思上了中专技校。
  庞老大给选的专业——挖掘机。
  国家在飞快高速建设,挖掘机这个专业肯定有活干。
  行叭,成功人士的建议是值得采纳的,于是庞家老三就去学挖掘机了。
  但你还别说,这专业还真就非常吃香。
  不过吃香归吃香,动不动就遇到个拖欠工资的工程队,或是携款潜逃的包工头也挺闹心的。然后庞老大又眼珠子转了转,出钱出力的组了个对外宣传非常专业的挖掘机组。
  庞老三负责带队干活,庞大哥负责接揽工程和各种讨要工程款,也是财源滚滚来。
  再说说庞家父母吧。
  庞家原就住在镇上,儿子们出息后就在镇上盖了大屋,之后庞爸庞妈先在镇上卖小家电,后来一点一点的干起了连锁超市。
  如今镇上一家超市,寿云市两家超市。
  和微生一样,庞洲做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极为受宠。
  从小到大,父母和哥哥们对他好的方式就是大把大把的给他零花钱。
  因他考上了大学,父母和哥哥们更是奖励了他一大笔钱。
  他倒是不缺钱,就算真找不到工作也可以接手父母的超市。
  但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都想要闯一闯,等闯过了,才回知道当初的自己有多天真无邪。
  ……
  和微生吃了顿饯行宴,庞洲就带上行李和他哥指明要吃的亲妈牌酱菜去了南边。
  微生送走了发小回家,听说她家隔壁要卖房,当即就去了隔壁。
  隔壁和她们家是一样的格局,若是能买下来,她爷奶种地都有地方了。
  一番讨价还价,转天微生名下就又多了一套房产。
  买了房,没几日就到了暑假。于是微生将爷奶送回镇上,开始合并两套院子。
  微生让人将两套院子打通,之后推掉原来的平房,在后院靠近院门的地方分别盖两栋上三下一共四层的小楼。
  一栋是正对后面那条街盖的,一栋是仍旧面朝前院的方向盖。
  两栋楼给人的感觉就是其中一套盖反了。
  ←_←
  楼上三层,楼下一层。
  面朝前院的那栋楼是留给他们自家生活的。地下一层算是自家的仓库和客房;一楼除了客餐厅和厨房外,还有两个卧室,一个是给爷爷奶奶的,一个是给爸爸妈妈的。
  微生一个人住二楼,就只有一个门,推门进去就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大套房。
  三楼被微弄成了两个套房,这是留给微蓝和微磊两家人探亲用的。
  微蓝和微磊都结婚了,微蓝的结婚对象是她的一位大学校友,微磊的妻子则是他的同事。
  因都赶上了计划生育,所以家家都只有一个孩子。
  楼上的两间套房都是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格局,他们若是回家过年,住这种套房也最方便。若是半夜饿了渴了,也不用下楼了。
  自家住的这栋小楼,仍有前后门。不过另一栋准备弄成宠物医院的小楼就只有朝后院开的门,为了保证隐私,小楼的后墙都没开窗户的。
  两栋小楼距离后院门都有五六米的距离,中间用高墙堵死,各走各的院门。
  虽然后院都不算大,但也都够用了。
  住宅这边的后院,微生让人修了一大一小两个门。
  小门居中,是正常大小的院门。大门靠一侧,是个大卷帘门。从大门进入后是一个凉棚一样的地方。这里暂时是凉棚,将来买了小汽车,那这里就是车棚。
  后院角落处有个水池,院中会放一套石桌石凳。
  宠物医院那边的院子靠一侧会搭个小车棚,之后便不做其他安排了。
  毕竟这里是宠物医院的门脸,也不必弄得太生活化。
  对了,因两栋小楼都是靠后建的,所以合并到一起的前院就足足有两百多平米。
  微生让工匠重新修砌了院墙,堵死了原来的院门,只在院中间开了一道供人进出的院门。
  完事让工匠沿着院墙盖一圈游廊的时候,又让工匠在院门和楼门前也加盖一条抄手游廊。
  除此之外,微生还让人在院中一角挖了个小鱼池子养鱼。
  剩下的地方,微生便都留着给爷奶种菜了。
  这么大个工程,光是建材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好在微生空间里什么都有,别说盖两栋小楼了,就是再盖两栋也绰绰有余。
  而且若是这一世不用掉它们,以后也没机会再用了。
  暑假正好是最适合施工的季节,微生给的钱足,包工头便多叫了些工人来。人多干活就快。而且微生也只是要盖两栋三层小楼,所以速度也更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