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如今……
那卖面具的摊贩为了挣钱,将“好是般配、百年好合、长长久久、恩恩爱爱”之类的吉祥话说了一箩筐。
而他则正大光明地戴着谈思琅送给他的白虎,名正言顺地唤她“夫人”。
无论过往如何、以后如何,今岁中秋,华灯满街,并肩而行的是他们。
他何其有幸。
最终,谢璟为谈思琅挑了一幅灵动狡黠的狸奴面具。
他小心翼翼地为她戴上。
谈思琅轻咬下唇,趁着他调整面具的空当,戳了戳他的手肘,又在他抬眼看她那一瞬,故意看向了不远处那张写着“醉仙”二字的锦斾。
开心。
也不知是为何。
总之,往年的中秋很开心,这个中秋也比预想之中开心许多。
她晃了晃谢璟的手臂:“走啦走啦,还有好多地方没有逛呢。”
只见一只白虎与一只狸奴提着两盏别致的绢纱莲花灯在闹市中穿梭。
夜风渐凉,谢璟将那件一早便准备好的披风披在谈思琅身上。
两道赭红色的影子,与今宵的氛围格外相衬。
二人在一间生意颇好的铺子前排队时,向来不喜热闹的谢璟头一次知晓了昌予璋为何喜欢节庆。
因为节庆时的烟火很美,花灯很美,月色也很美,最重要的是,身旁有人相伴相随。
二人还随着人流去了一处水塘边放花灯。
西市中这一汪又浅又窄的水塘委实比不上如意楼外的金水河,但到底也能讨个好意头。
放了灯,谈思琅双手合十,闭眼许愿。
谢璟没有问她许了什么愿望,只是看着她耳下那对捣药的玉兔,念起,这琳琅阁里买来的首饰还是寻常了些,与旁人赠她的东西实在是没有多少区别。
他应该自己画花样、再去寻匠人将它做出来的。
学了这么多年丹青,不就这点用处了吗?
只有独一无二的,才能配得上谈三娘。
-
夫妻二人绕回到归云楼时,已是月上中宵。
谢璟命小二上了些甜口又好克化的零嘴糕点并些未添茶叶的饮子,又将两幅面具都好生收了起来。
谈思琅打了个哈欠,复又警觉地看向谢璟:“我是要张嘴说话来着。”
她揉了揉眼角,红着脸补充道:“就是想跟你说,这间茶楼的点心做得不错,你也试试?”
言罢,还将手旁的糕点推到谢璟跟前。
谢璟笑了笑,拿起一块酥糖,并未拆穿。
她这样开心,他就莫要扫兴了。
让她再玩一阵罢。
大不了回府之后,让府医备些养神补气的药膳。
谈思琅若是知晓谢璟心中所想,定是会瞪圆双眸,与他好生理论一番。
她年纪轻轻,又不像他,哪里就需要养神补气啦!
待字闺中时,她也为了看话本熬到过深夜……还险些被母亲发现了。
谈思琅又用了两块糕点,听着窗外劈里啪啦的响声,心中一动,放下茶盏,走到窗边,看向夜空之中接连不断的烟花。
谢璟也跟了过去,顺着谈思琅的目光远眺。
窗外黑沉沉的夜已被烟火与花灯彻底点燃。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不外如此。
古人烧灯续昼,他却是借着旁人燃放的烟火,来求今日莫要有尽头。
他揽着谈思琅的腰,用在江南时学到的武林话,在她耳畔说了句倾慕。
谈思琅晕乎乎地回头:“谢大人叽里咕噜说什么呢?”
谢璟一本正经,话一出口,还是谈思琅听不明白的武林话:“说想你。”
谈思琅瘪瘪嘴,半嗔半怨地敲了敲他的手臂:“你欺负我!”
谢璟正色道:“我是说,今岁的烟花,远胜往昔。”
“当今陛下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以至如今政通人和,四海升平。”
“只盼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谈思琅狐疑地打量着他。
……倒也的确是谢大人会说的话。
-
谈思琅再度睁眼时,归云楼外的喧闹声已经归于沉寂了。
她尚还半梦半醒,并不记得自己昨夜的豪言壮语。
只见她半眯着眼拽了拽自己身上的锦被,却是发现这锦被的触感有些奇怪。
这……不是家中的锦被。
“夫人醒了?”听着这厢窸窸窣窣的动静,谢璟放下手中的书卷,绕过半透的屏风,走到贵妃榻旁。
昨夜他们二人谈天说地地聊了许久,但谈思琅终究还是抵不住困意。
他想着她说起在府外看日出时亮晶晶的眼,到底没有忍心将她抱回马车之中、回谢府去。
正巧这包房之中有一贵妃榻,倒也足够小憩。
他原是想着,他在这边案几旁看书,等到日出之前再去唤她起身。
没成想她自己醒了。
想来还是因为这贵妃榻睡着不够舒坦。
谈思琅这才彻底想起昨夜的事情,她赶忙半坐起身,往屏风之外望去。
她还是错过了日出吗?
好可惜。
谢璟半蹲在贵妃榻旁,握着她的手,笑道:“莫急,天尚未亮。”
谈思琅低头看向他。
许是因为熬了一夜,此时的谢璟算不上清醒。
恍惚之间,他竟白日做梦地以为,谈思琅是要吻他。
然而她只是俯身,迷迷糊糊地用鼻尖蹭了蹭他的额头。
第37章 日出
八月中的卯初,银澹澹的圆月已然隐去,却又还未到破晓那刹,黯淡的天光一片朦胧,湿漉漉的雾气之中隐约有露水嘀嗒的声音。
屏风之外的燕京城尚还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灰影,有晚归的富家少年正从酒楼中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也有卖江米糕和黄黍饦的小贩已经推着手推车,又回到热闹之后稍显空寂的西市之中了。
谢璟差人送来温水并青盐等物,谈思琅坐在窗边,简单洗漱了一番,那双又黑又亮的眼却是始终盯着雕花木窗之外的远山。
她害怕错过了日出。
她趴在窗边,日出之前湿漉漉的风吹起她有些蓬乱的长发:“我还以为你会将我带回去。”
谢璟站在她身后半步之地,眼中含笑:“夫人不是说想在西市待到看日出?我既答应了夫人,岂能食言。”
“可我不是睡过去了嘛,”谈思琅揉了揉脸,试图让自己更清醒些,继而回过身去,低声说道,“我都没想到谢大人会同意我这么……”
她顿了顿,寻不出个合适的词。
这么……荒唐的想法。
他们竟然真的在府外游荡了一整夜。
若是传出去,只怕会影响他的名声罢。
她好奇地瞥了一眼谢璟手腕间的黑痣。
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谢璟轻笑一声,没有答话。
他转身走向案几旁,端起一碟刚由伙计送来的热气腾腾的蒸饼、并几块切得小巧精致的枣儿糕,递到谈思琅手边:“垫垫。”
谈思琅道了声谢,先是用了一块枣儿糕,正要问谢璟可也饿了,忽而感觉到发间有些异样;她回过头去,却是见着谢璟手中正拿着一把刻着芍药花的小木梳并一支蜻蜓金钗。
他竟然在为她挽发。
动作依旧放得很轻,似是怕扯弄到她。
谈思琅翁声道:“谢大人是嫌弃我头发乱了,有失体统嘛?”
话是这样说,手中却又是另一种动作。
只见她在那盘中挑了一块格外好看的枣儿糕,伸手递到谢璟跟前:“这枣儿糕蒸得很透,枣的清甜已经完全化在糕里了,你会喜欢的。”
谢璟眸光微凝,落在她莹白的指尖上,他晃了晃手中的木梳,示意自己并没有手去接。
谈思琅娇声道:“一口就吞啦。”
这枣儿糕不过她四分之一个拳头大,谢大人还要捧在手里分许多口吃掉吗?
好扭捏哦。
想想那画面,她忍不住笑出了声。
谢璟不明所以,却也跟着弯了弯眼角。
“快吃啦,”谈思琅又将手往前递了递,催促道,“我举着手也很累的!”
谢璟滚了滚喉咙,压下那些心猿意马的念头,微微俯身,将那玲珑可爱的枣儿糕吞入口中。
饶是他千般小心、万般留意,上唇还是不经意地碰到了谈思琅的指尖。
谈思琅这才意识到方才谢璟微沉的眼光是何意,她脸颊有些发烫,忙收回手,装出一副什么都不知晓的模样:“吃了我的枣儿糕,可要为我将头发挽得好看些才成。”
谢璟点了点头,慢慢咀嚼着那块实际上入口即化的枣儿糕。
一块小小的糕点,在他口中被无限放大,仿佛需要一整天,才能把它彻底吞下。
确实是清甜的。
他确实是会喜欢这块枣儿糕的。
窗外青灰色的光线落在他黑魆魆的睫毛上,谈思琅却在他眼中看到了自己不施粉黛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