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107节
朱元璋的眼里,他的这些小伙子护卫们才是此刻最幸福的。
不仅左边搂着纤美右边搂着丰美,还享受着不同风格,不同音色的莺声燕语,以至于他们完全忘记了曾经的猪笼抬走之耻!
看着这一幕,他也彻底想通了,有什么事情都之后再说。
放烟花已经很浪费了,他要是辜负了这美丽的烟花,就更是浪费之罪了!
也因此,他也一把搂住了他身边那四十一岁高龄的小蛮腰!
与此同时,他还不忘小小的为难一下叶青:“叶大人,听说你是正儿八经的举人老爷。”
“想必,叶大人也是精于诗词,何不即兴赋诗一首?”
在朱元璋的提议下,大家又都期待了起来。
叶青也是不辜负面前郭老爷的期望,当即就背了一首诗给他听:“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真就是和小学生背诗一样,虽然流畅,但却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可以说一点人在诗中景的那种感情色彩都没有,要多干就有多干。
毛骧听后点了点头道:“确实很应景,但怎么那么熟悉呢?”
朱元璋只是看着毛骧,一句‘虽然是武将但也要多读点书’,也是到了嘴边没有说得出口。
这哪里是他即兴做的诗词啊!
这分明就是背的诗词,还是隋炀帝杨广的《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朱元璋再次严肃道:“叶大人,大明开国才六年,你就在我们面前背隋炀帝的诗,如果咱回去告诉陛下,你得掉脑袋!”
“这次就当咱没听见,你再即兴创作一首!”
叶青看着已经变得严肃起来的,朱元璋的脑残粉郭老爷,他是真的很满意,因为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朱元璋的眼里,叶青只是背着双手,昂首傲然道:“你去告诉他呀!”
“如果你告诉了他,他就因为这个就要杀本官的话,本官无话可说,只会在断头台上骂一句‘啥也不是的昏君’。”
“或许在那个时候,本官还能有点灵感,为他即兴创作一首‘昏君之诗’!”
马皇后的眼里,又是一副活生生的龙虎争霸图,她的心也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
她是真的弄不懂,好不容易让二人有点和谐并存的迹象,怎么就又被打回原形了。
但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去劝她家重八,因为叶青实在是太过分了。
要是不说出个子丑寅卯,她家朱重八就真的要变成皇帝朱元璋了!
“叶大人,请赐教!”
朱元璋只是强忍心中怒火,再次咬着后槽牙生硬道。
而叶青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其实,他在这个时候选择背这首诗,只有两个目的。
单纯的目的就是他在古代生活了好几百年,曾经也为了装逼,用后世的诗词去糊弄当前的君王和美女。
曾经的他,也因为别人为此震惊而觉得逼格十足,甚至还沾沾自喜。
可现在想来,只觉得那是非常无聊的行为,就和小时候觉得很喜欢,长大了觉得很傻一个道理。
这人啊!
还是真实一点好!
至于不单纯的目的,那就太简单了,也就是为了回家而努力!
想到这里,叶青便直视他面前的郭老爷道:“好,本官就再不吝赐教你一回。”
“我是一个很真实的人,我考上举人可以说是运气好,因为我是举人之中的倒数第一名,考官要是头天晚上被夫人捉奸在床,一个心情不好我就考不上了。”
“所以,我是真的不会作诗。”
“也就是为了不驳你的面子,我才背诵这么一首应情应景的诗!”
“至于陛下因为这首诗要杀我,我就要骂他是昏君,那可就太简单了。”
“他无非就是觉得大明才开国六年,我身为食君之禄的朝廷命官,就背诵亡国之君的诗词,是在触他的霉头罢了!”
“如果他因为一个人是亡国之君,就否定了这首诗,也就违背了人事分开,就事论事的原则!”
“杨广确实是亡国之君,但他这首诗确实也应情应景啊!”
“而且他疏浚挖通的南北大运河,也确实功在千秋啊!”
“如果因为他是亡国之君,就否定他的一切,那你就可以回去告诉陛下,大明的商船不要走南北大运河了,大明的军器粮草也不要走南北大运河了。”
说到这里,叶青还给了面前这位随时可以告他状的,朱元璋的脑残粉郭老爷,一个极具挑衅之色的眼神道:“因为,大大的触了他的霉头!”
朱元璋很想反驳叶青,可他一时之间竟然想不出反驳的词句来。
马皇后见此情景,直接就把朱元璋给拉到了边上去。
马皇后小声道:“陛下,这位叶大人话糙理不糙,说得很有道理啊!”
“而且,他也确实是一个很真实的人,就凭他大方承认自己是举人倒数第一,就足以证明。”
朱元璋只是咬着牙道:“是很真实,是很有道理,可他这口才,简直是比那魏征还毒!”
“现在咱还能一句不知者不罪就拉倒,可要是进入朝堂还口才不改,他迟早得死在咱的手里。”
马皇后只是温柔的笑了笑,然后便不再说话,因为她不仅没办法劝,也不该劝。
她家重八说得也很有道理!
如果进入朝堂还这么干,那就是把皇帝的面子踩在脚底下,这可就不论对错都是罪了!
她只是余光看着叶青,眼里尽是期待之色,期待他能改掉这个‘口才好’的臭毛病!
而叶青也在欣赏烟花的同时,余光看着这对兼职钦差。
他清楚的看见夫人在劝,但老爷却明显郁气难消,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也因此,他终于有了好好欣赏烟花的心情。
可也就在此刻,
突然就传来了接连不断的炮响,那动静和前世的集束火箭弹没多大的区别!......
第124章:叶大人的集束火箭弹,朱元璋下达升官圣旨!
这样的动静,让叶青一下子就想到了前世的集束火箭弹。
可对于在场的所有人来说,却都是既稀奇又恐怖的未知,但也因为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面前的夜空。
所有人的眼里,
好几排绿色的光束直冲天际,犹如拔地而起的流星雨。
与此同时,又是成百青色的光束拔地而起,甚至速度比绿色的光束冲得还快!
不仅如此,它们的后面,还是有好几十红色的光束,与好几十银色的光束拔地而起,速度更加的快!
“好壮观,一次性放好几百个烟花!”
“快看,它们竟然在天上成型了?”
“这是......”
所有人的眼里,
这夜空之上,直接就形成了一副壮丽的烟花图像。
这些由绿青红银四色组成的烟花,直接就在空中绘制成了一副日月山水图。
三条绿色波浪是水,上方由三个三角形组成的青色图案则是山,而青山绿水之上,则是红日与弯月!
看着这一幕,所有人都惊呆了。
“日月所照,皆为大明江山?”
“好兆头,好寓意,简直太壮丽了!”
“可惜我等武人肚子里没几滴墨水,实在无法即兴作诗一首啊!”
“......”
朱元璋和马皇后看着眼前的一幕,更是直接忘记了刚才的不痛快。
“日月所照,皆为我大明江山?”
“这就是这小子送给咱的礼物?”
马皇后见朱元璋脸上那由衷的笑意,也立马笑着道:“也是他送给脚下土地的礼物!”
“你这个郭老爷,怕是不能只回去对陛下说他背诵隋炀帝诗词的事情,这件事情也得说吧!”
朱元璋只是笑着摆了摆手道:“叶青什么时候背诵过隋炀帝的诗了?”
“再者说了,就算他背了隋炀帝的诗词,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能因为他是亡国之君,就否定他的一切,人家贯通南北大运河功在千秋,人家兴科举也功在千秋不是?”
“大明的开国皇帝,是一个非常大度的人,宰相肚子里还能装个船,他这个皇帝的肚子里装两个船不是问题吧!”
马皇后只是抿嘴一笑道:“对,你说的都对,是这么回事。”
而此刻,
站在公堂屋檐之下的叶青,却成为了这里的另类,成为了最不合群的那一个。
因为别人都笑了,哪怕是被吴用以他的名义叫来当陪衬的那么多商家,也都在为大明高兴。
就算是那些目的并不单纯的北元各部商家,也在好好欣赏的同时跟着欢笑。
哪怕只是表面上的为大明高兴,他们也还是会的!
唯有叶青一人不仅没笑,还有点皱眉,因为他看见不远处的郭老爷和郭夫人,简直是满意到沉醉其中了。
在这剧烈的响动之下,他是听不到他们在说些什么。
但他们的表情就足以证明,他叶青用这首诗通过这位兼职钦差招惹朱元璋的计划,又给泡汤了。
不仅左边搂着纤美右边搂着丰美,还享受着不同风格,不同音色的莺声燕语,以至于他们完全忘记了曾经的猪笼抬走之耻!
看着这一幕,他也彻底想通了,有什么事情都之后再说。
放烟花已经很浪费了,他要是辜负了这美丽的烟花,就更是浪费之罪了!
也因此,他也一把搂住了他身边那四十一岁高龄的小蛮腰!
与此同时,他还不忘小小的为难一下叶青:“叶大人,听说你是正儿八经的举人老爷。”
“想必,叶大人也是精于诗词,何不即兴赋诗一首?”
在朱元璋的提议下,大家又都期待了起来。
叶青也是不辜负面前郭老爷的期望,当即就背了一首诗给他听:“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真就是和小学生背诗一样,虽然流畅,但却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可以说一点人在诗中景的那种感情色彩都没有,要多干就有多干。
毛骧听后点了点头道:“确实很应景,但怎么那么熟悉呢?”
朱元璋只是看着毛骧,一句‘虽然是武将但也要多读点书’,也是到了嘴边没有说得出口。
这哪里是他即兴做的诗词啊!
这分明就是背的诗词,还是隋炀帝杨广的《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朱元璋再次严肃道:“叶大人,大明开国才六年,你就在我们面前背隋炀帝的诗,如果咱回去告诉陛下,你得掉脑袋!”
“这次就当咱没听见,你再即兴创作一首!”
叶青看着已经变得严肃起来的,朱元璋的脑残粉郭老爷,他是真的很满意,因为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朱元璋的眼里,叶青只是背着双手,昂首傲然道:“你去告诉他呀!”
“如果你告诉了他,他就因为这个就要杀本官的话,本官无话可说,只会在断头台上骂一句‘啥也不是的昏君’。”
“或许在那个时候,本官还能有点灵感,为他即兴创作一首‘昏君之诗’!”
马皇后的眼里,又是一副活生生的龙虎争霸图,她的心也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
她是真的弄不懂,好不容易让二人有点和谐并存的迹象,怎么就又被打回原形了。
但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去劝她家重八,因为叶青实在是太过分了。
要是不说出个子丑寅卯,她家朱重八就真的要变成皇帝朱元璋了!
“叶大人,请赐教!”
朱元璋只是强忍心中怒火,再次咬着后槽牙生硬道。
而叶青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其实,他在这个时候选择背这首诗,只有两个目的。
单纯的目的就是他在古代生活了好几百年,曾经也为了装逼,用后世的诗词去糊弄当前的君王和美女。
曾经的他,也因为别人为此震惊而觉得逼格十足,甚至还沾沾自喜。
可现在想来,只觉得那是非常无聊的行为,就和小时候觉得很喜欢,长大了觉得很傻一个道理。
这人啊!
还是真实一点好!
至于不单纯的目的,那就太简单了,也就是为了回家而努力!
想到这里,叶青便直视他面前的郭老爷道:“好,本官就再不吝赐教你一回。”
“我是一个很真实的人,我考上举人可以说是运气好,因为我是举人之中的倒数第一名,考官要是头天晚上被夫人捉奸在床,一个心情不好我就考不上了。”
“所以,我是真的不会作诗。”
“也就是为了不驳你的面子,我才背诵这么一首应情应景的诗!”
“至于陛下因为这首诗要杀我,我就要骂他是昏君,那可就太简单了。”
“他无非就是觉得大明才开国六年,我身为食君之禄的朝廷命官,就背诵亡国之君的诗词,是在触他的霉头罢了!”
“如果他因为一个人是亡国之君,就否定了这首诗,也就违背了人事分开,就事论事的原则!”
“杨广确实是亡国之君,但他这首诗确实也应情应景啊!”
“而且他疏浚挖通的南北大运河,也确实功在千秋啊!”
“如果因为他是亡国之君,就否定他的一切,那你就可以回去告诉陛下,大明的商船不要走南北大运河了,大明的军器粮草也不要走南北大运河了。”
说到这里,叶青还给了面前这位随时可以告他状的,朱元璋的脑残粉郭老爷,一个极具挑衅之色的眼神道:“因为,大大的触了他的霉头!”
朱元璋很想反驳叶青,可他一时之间竟然想不出反驳的词句来。
马皇后见此情景,直接就把朱元璋给拉到了边上去。
马皇后小声道:“陛下,这位叶大人话糙理不糙,说得很有道理啊!”
“而且,他也确实是一个很真实的人,就凭他大方承认自己是举人倒数第一,就足以证明。”
朱元璋只是咬着牙道:“是很真实,是很有道理,可他这口才,简直是比那魏征还毒!”
“现在咱还能一句不知者不罪就拉倒,可要是进入朝堂还口才不改,他迟早得死在咱的手里。”
马皇后只是温柔的笑了笑,然后便不再说话,因为她不仅没办法劝,也不该劝。
她家重八说得也很有道理!
如果进入朝堂还这么干,那就是把皇帝的面子踩在脚底下,这可就不论对错都是罪了!
她只是余光看着叶青,眼里尽是期待之色,期待他能改掉这个‘口才好’的臭毛病!
而叶青也在欣赏烟花的同时,余光看着这对兼职钦差。
他清楚的看见夫人在劝,但老爷却明显郁气难消,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也因此,他终于有了好好欣赏烟花的心情。
可也就在此刻,
突然就传来了接连不断的炮响,那动静和前世的集束火箭弹没多大的区别!......
第124章:叶大人的集束火箭弹,朱元璋下达升官圣旨!
这样的动静,让叶青一下子就想到了前世的集束火箭弹。
可对于在场的所有人来说,却都是既稀奇又恐怖的未知,但也因为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面前的夜空。
所有人的眼里,
好几排绿色的光束直冲天际,犹如拔地而起的流星雨。
与此同时,又是成百青色的光束拔地而起,甚至速度比绿色的光束冲得还快!
不仅如此,它们的后面,还是有好几十红色的光束,与好几十银色的光束拔地而起,速度更加的快!
“好壮观,一次性放好几百个烟花!”
“快看,它们竟然在天上成型了?”
“这是......”
所有人的眼里,
这夜空之上,直接就形成了一副壮丽的烟花图像。
这些由绿青红银四色组成的烟花,直接就在空中绘制成了一副日月山水图。
三条绿色波浪是水,上方由三个三角形组成的青色图案则是山,而青山绿水之上,则是红日与弯月!
看着这一幕,所有人都惊呆了。
“日月所照,皆为大明江山?”
“好兆头,好寓意,简直太壮丽了!”
“可惜我等武人肚子里没几滴墨水,实在无法即兴作诗一首啊!”
“......”
朱元璋和马皇后看着眼前的一幕,更是直接忘记了刚才的不痛快。
“日月所照,皆为我大明江山?”
“这就是这小子送给咱的礼物?”
马皇后见朱元璋脸上那由衷的笑意,也立马笑着道:“也是他送给脚下土地的礼物!”
“你这个郭老爷,怕是不能只回去对陛下说他背诵隋炀帝诗词的事情,这件事情也得说吧!”
朱元璋只是笑着摆了摆手道:“叶青什么时候背诵过隋炀帝的诗了?”
“再者说了,就算他背了隋炀帝的诗词,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能因为他是亡国之君,就否定他的一切,人家贯通南北大运河功在千秋,人家兴科举也功在千秋不是?”
“大明的开国皇帝,是一个非常大度的人,宰相肚子里还能装个船,他这个皇帝的肚子里装两个船不是问题吧!”
马皇后只是抿嘴一笑道:“对,你说的都对,是这么回事。”
而此刻,
站在公堂屋檐之下的叶青,却成为了这里的另类,成为了最不合群的那一个。
因为别人都笑了,哪怕是被吴用以他的名义叫来当陪衬的那么多商家,也都在为大明高兴。
就算是那些目的并不单纯的北元各部商家,也在好好欣赏的同时跟着欢笑。
哪怕只是表面上的为大明高兴,他们也还是会的!
唯有叶青一人不仅没笑,还有点皱眉,因为他看见不远处的郭老爷和郭夫人,简直是满意到沉醉其中了。
在这剧烈的响动之下,他是听不到他们在说些什么。
但他们的表情就足以证明,他叶青用这首诗通过这位兼职钦差招惹朱元璋的计划,又给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