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115节
原因无他,
因为这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地,很多地方都不如叶青治下的雁门县。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也是立马就变得严肃了起来,他虽然觉得叶青很可恶,但也确实很有用!
回宫之后,
朱元璋并没有立马召见辛苦监国的朱标。
在更换常服款龙袍之时,他就立马下令道:“给咱查,让雁门县知县叶青考上举人的考官是谁,给咱叫过来!”
“让叶青去雁门县当知县的吏部官员又是谁,也给咱叫过来!”
朱元璋的声音不是很大,但却严肃而低沉,还故意加了三分怒意。
不错,
他就是故意加的三分怒意。
朱元璋知道,这些办事的人,可都是察言观色的好手。
不出意外的话,他这发怒得不大明显的表现,也会和‘叶青’二字一起传到淮西勋贵们的耳朵里!......
第131章:叶大人喜提免死铁卷,满朝文武因他而炸!
传旨太监的眼里,
才回来不久的朱元璋,还在两名小太监的侍奉下换常服式龙袍,就直接下达了这么一个急促而莫名其妙的口谕。
在传旨太监看来,这道口谕确实是非常的莫名其妙。
按理来说,他朱元璋不论是作为一个久不理政的皇帝,还是作为一个久不见儿的父亲,都该等着下朝先见太子朱标才是。
可他却是直接就要见洪武三年大明首届科考的考官,以及负责管理官员的吏部官员?
而且还都跟雁门县知县叶青有关?
“难道陛下和娘娘是微服去了雁门县,顺道还考核了那名叫叶青的知县?”
“如果是考核成绩很好的话,召见他们就是赏其识人善任!”
“如果考核成绩不佳的话,召见他们就是罚其眼瞎无用!”
“不对,”
“好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连带让其考官和吏部官员一起赏?”
“又得差到什么程度,才能连带他们一起罚?”
“......”
想到这里,传旨太监又想起了朱元璋那看着像是生气,又看着不像生气,只是声音大的样子。
如果换一个人的话,这种表现就算是生气了。
可他朱元璋不一样,这种表现还真不能判定他在生气,因为他只要龙袍加身,就很多时候都是这副‘人人欠他钱’的表情。
传旨太监想到这里,也对这位让皇帝陛下如此‘惦记’的雁门县知县叶青叶大人,有了不小的兴趣。
但朱元璋到底为什么要如此迫切的,召见提拔叶青的两个人,他还是想不明白。
还得把那两位大人叫到朱元璋面前,才能知道是为了什么!
想到这里,传旨太监也加快了脚步!
也就在传旨太监离开的同时,马皇后又让两名小太监,抬着一面一人高的镜子走了过来。
“都轻点,都慢点。”
“这东西可是我花了大价钱买的。”
随侍于御书房门口的太监和宫女,看着这一幕,直接就忘了他们不该擅离职守的规矩,立马就迎了上去。
只不过他们不是去帮忙的,而是去照镜子的。
“皇后娘娘,这是什么镜子,可比铜镜清楚多了!”
“是啊,简直就是我看见了真实的我!”
“这背后有凸起的字,雁门制造,雁门工业园区琉璃厂出品?”
“......”
马皇后也不怪这些太监宫女,她才见到这种镜子的时候,也是差不多的表现,她只是稍微斥责了几句,就打发他们一起去更换朱元璋的镜子。
马皇后来到御书房之后,一屁股就坐在了龙椅上。
坐着这龙椅,回忆雁门县的劳改生涯,也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也就在此刻,
换好常服龙袍的朱元璋,直接就从里屋走了出来,可他看着这一幕,也只是皱着眉头道:“妹子,那是咱的座!”
马皇后也不答话,只是扶着他的皇帝陛下坐下,然后帮他捏肩膀。
就在朱元璋舒服闭眼之时,马皇后又附耳小声道:“是坐在这里让臣妾捏肩舒服,还是坐在那牢房里让臣妾捏肩舒服?”
“屁话,当然是这里......”
朱元璋看了看还在那里站着的太监,直接就随手一挥,打发走再说。
随侍太监其实早就想走了,在他一个想近女色但近了女色也没啥用的阉人面前搞这套,简直就是伤口上撒盐。
见没人之后,朱元璋这才瞪着马皇后警告道:“那些不好的回忆,就让它过去吧!”
“你要是再敢拿这些事来故意找事,咱就,咱就......”
门外太监通过纸窗看见,朱元璋高高举起了他的玉如意,然后就狠狠的插进了他的后背里。
看着这一幕,常侍太监又习惯性的看了看太阳,果然是不会从西边出来的。
御书房里,
朱元璋放下玉如意后,直接和马皇后说起了他召见提拔叶青的这两个人,到底是个什么目的。
听过朱元璋的计划之后,马皇后也是满意的点头道:“回宫之后,臣妾就不问这些政事了,陛下自己看着办就行。”
对于马皇后这什么都不管的态度,朱元璋也很是满意,但他却也并不满意。
因为在雁门县的时候,这婆娘可什么都要管,怎么回来之后就直接什么都不管了?
朱元璋出于好奇,直接就把这个问题问出了口,可马皇后给他的答案,却让他后悔问这个问题了!
马皇后给的回答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他朱元璋可以把这些人玩弄于鼓掌之中,但却长期被叶大人气得失了分寸。
如果不出口干预的话,事情就会越来越失控!
朱元璋不想承认他玩不过叶青,但只是随便回忆一下,就确实是那么回事!
其实马皇后从来都是在旁边看着,一直都是他朱元璋在和叶青过招,也只是他朱元璋因为那天生的坏脾气没办法继续过招之后,她马皇后才站了出来。
想到这里,朱元璋直接就一把搂过了这个,看着有些过分,但却时刻谨记‘以夫为纲’的好老婆。
“那你这些所谓的高端琉璃制品怎么办?”
“咱总觉得,那地方只有那些外邦商旅,就咱一个人在那里提货有问题!”
马皇后不想说朱元璋后知后觉,只是温柔笑道:“你负责你的投石问路,我负责我的生意。”
“你放心,叶青在生意上还是很诚信的,我一定又让你赚了钱,还让你得了货!”
朱元璋看着马皇后,眼里尽是不可置信:“还有这好事?”
马皇后见朱元璋不信,就示意朱元璋拉个勾:“赌一把,如果臣妾做到了,陛下将来就答应臣妾一个请求!”
“赌了!”
朱元璋面对马皇后,从来不会考虑其他,直接就‘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而他却不知,这是马皇后这辈子唯一一次坑他。
她是在为叶青求一个,真实有效的‘免死铁卷’!
而此刻,
门外的常侍太监透过纸窗,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搂着一个相对纤弱的身影,坐在宽大的龙椅上,还拉起了勾。
如果是小情侣坐凳子上这么干,还觉得没有什么!
可这么一对中年两口子,还是开国帝后,却干着这种略显幼稚的事情,多少有点让人起鸡皮疙瘩。
不仅如此,还能让人有强烈的饱腹感!
关键是让他这么一个顶多只能找宫女偷偷对食的人当观众,多少有点缺德!
也就在朱元璋和马皇后商量大事之时,传旨太监也已经候在了奉天殿外。
马皇后说得不错,朱元璋确实有把这些人玩弄于鼓掌之中的本事。
如果他真的只是单纯的想找出这两个人,他根本就不需要找传旨太监,直接让毛骧去办,很快就能准确无误的把人弄到他面前来。
朱元璋之所以让传旨太监去查,就是因为知道他绝对查不出来。
一个太监想办好这差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去找这两个人的直属上司,也就是负责科考事宜的翰林院大学士,以及吏部尚书。
而这两个人却早就成为淮西勋贵的人了!
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个方法,把叶青提前抛给淮西勋贵,然后看看他们是怎么个反应。
奉天殿内,朝议还在继续着!
文武百官的眼里,一位十八岁的俊朗青年,身穿四爪五龙明黄袍,端坐于龙椅之上。
只是这位身上衣袍距离五爪九龙金黄袍,仅一步之遥的太子殿下,并没有端坐于龙椅正中,而是坐得有些偏右!
对于他如此细节的表现,可以说是获得了满朝文武的一致认可。
徐达上前一步道:“臣徐达,有本要奏。”
朱标不卑不亢道:“准奏!”
徐达在获得朱标的许可之后,这才继续说道:“时下正是农忙插秧之时,九月便是北方丰收之日。”
“为了备边北境,臣请殿下允准,免除北境各卫部分精兵的军屯农务,让其专司训练!”
因为这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地,很多地方都不如叶青治下的雁门县。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也是立马就变得严肃了起来,他虽然觉得叶青很可恶,但也确实很有用!
回宫之后,
朱元璋并没有立马召见辛苦监国的朱标。
在更换常服款龙袍之时,他就立马下令道:“给咱查,让雁门县知县叶青考上举人的考官是谁,给咱叫过来!”
“让叶青去雁门县当知县的吏部官员又是谁,也给咱叫过来!”
朱元璋的声音不是很大,但却严肃而低沉,还故意加了三分怒意。
不错,
他就是故意加的三分怒意。
朱元璋知道,这些办事的人,可都是察言观色的好手。
不出意外的话,他这发怒得不大明显的表现,也会和‘叶青’二字一起传到淮西勋贵们的耳朵里!......
第131章:叶大人喜提免死铁卷,满朝文武因他而炸!
传旨太监的眼里,
才回来不久的朱元璋,还在两名小太监的侍奉下换常服式龙袍,就直接下达了这么一个急促而莫名其妙的口谕。
在传旨太监看来,这道口谕确实是非常的莫名其妙。
按理来说,他朱元璋不论是作为一个久不理政的皇帝,还是作为一个久不见儿的父亲,都该等着下朝先见太子朱标才是。
可他却是直接就要见洪武三年大明首届科考的考官,以及负责管理官员的吏部官员?
而且还都跟雁门县知县叶青有关?
“难道陛下和娘娘是微服去了雁门县,顺道还考核了那名叫叶青的知县?”
“如果是考核成绩很好的话,召见他们就是赏其识人善任!”
“如果考核成绩不佳的话,召见他们就是罚其眼瞎无用!”
“不对,”
“好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连带让其考官和吏部官员一起赏?”
“又得差到什么程度,才能连带他们一起罚?”
“......”
想到这里,传旨太监又想起了朱元璋那看着像是生气,又看着不像生气,只是声音大的样子。
如果换一个人的话,这种表现就算是生气了。
可他朱元璋不一样,这种表现还真不能判定他在生气,因为他只要龙袍加身,就很多时候都是这副‘人人欠他钱’的表情。
传旨太监想到这里,也对这位让皇帝陛下如此‘惦记’的雁门县知县叶青叶大人,有了不小的兴趣。
但朱元璋到底为什么要如此迫切的,召见提拔叶青的两个人,他还是想不明白。
还得把那两位大人叫到朱元璋面前,才能知道是为了什么!
想到这里,传旨太监也加快了脚步!
也就在传旨太监离开的同时,马皇后又让两名小太监,抬着一面一人高的镜子走了过来。
“都轻点,都慢点。”
“这东西可是我花了大价钱买的。”
随侍于御书房门口的太监和宫女,看着这一幕,直接就忘了他们不该擅离职守的规矩,立马就迎了上去。
只不过他们不是去帮忙的,而是去照镜子的。
“皇后娘娘,这是什么镜子,可比铜镜清楚多了!”
“是啊,简直就是我看见了真实的我!”
“这背后有凸起的字,雁门制造,雁门工业园区琉璃厂出品?”
“......”
马皇后也不怪这些太监宫女,她才见到这种镜子的时候,也是差不多的表现,她只是稍微斥责了几句,就打发他们一起去更换朱元璋的镜子。
马皇后来到御书房之后,一屁股就坐在了龙椅上。
坐着这龙椅,回忆雁门县的劳改生涯,也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也就在此刻,
换好常服龙袍的朱元璋,直接就从里屋走了出来,可他看着这一幕,也只是皱着眉头道:“妹子,那是咱的座!”
马皇后也不答话,只是扶着他的皇帝陛下坐下,然后帮他捏肩膀。
就在朱元璋舒服闭眼之时,马皇后又附耳小声道:“是坐在这里让臣妾捏肩舒服,还是坐在那牢房里让臣妾捏肩舒服?”
“屁话,当然是这里......”
朱元璋看了看还在那里站着的太监,直接就随手一挥,打发走再说。
随侍太监其实早就想走了,在他一个想近女色但近了女色也没啥用的阉人面前搞这套,简直就是伤口上撒盐。
见没人之后,朱元璋这才瞪着马皇后警告道:“那些不好的回忆,就让它过去吧!”
“你要是再敢拿这些事来故意找事,咱就,咱就......”
门外太监通过纸窗看见,朱元璋高高举起了他的玉如意,然后就狠狠的插进了他的后背里。
看着这一幕,常侍太监又习惯性的看了看太阳,果然是不会从西边出来的。
御书房里,
朱元璋放下玉如意后,直接和马皇后说起了他召见提拔叶青的这两个人,到底是个什么目的。
听过朱元璋的计划之后,马皇后也是满意的点头道:“回宫之后,臣妾就不问这些政事了,陛下自己看着办就行。”
对于马皇后这什么都不管的态度,朱元璋也很是满意,但他却也并不满意。
因为在雁门县的时候,这婆娘可什么都要管,怎么回来之后就直接什么都不管了?
朱元璋出于好奇,直接就把这个问题问出了口,可马皇后给他的答案,却让他后悔问这个问题了!
马皇后给的回答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他朱元璋可以把这些人玩弄于鼓掌之中,但却长期被叶大人气得失了分寸。
如果不出口干预的话,事情就会越来越失控!
朱元璋不想承认他玩不过叶青,但只是随便回忆一下,就确实是那么回事!
其实马皇后从来都是在旁边看着,一直都是他朱元璋在和叶青过招,也只是他朱元璋因为那天生的坏脾气没办法继续过招之后,她马皇后才站了出来。
想到这里,朱元璋直接就一把搂过了这个,看着有些过分,但却时刻谨记‘以夫为纲’的好老婆。
“那你这些所谓的高端琉璃制品怎么办?”
“咱总觉得,那地方只有那些外邦商旅,就咱一个人在那里提货有问题!”
马皇后不想说朱元璋后知后觉,只是温柔笑道:“你负责你的投石问路,我负责我的生意。”
“你放心,叶青在生意上还是很诚信的,我一定又让你赚了钱,还让你得了货!”
朱元璋看着马皇后,眼里尽是不可置信:“还有这好事?”
马皇后见朱元璋不信,就示意朱元璋拉个勾:“赌一把,如果臣妾做到了,陛下将来就答应臣妾一个请求!”
“赌了!”
朱元璋面对马皇后,从来不会考虑其他,直接就‘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而他却不知,这是马皇后这辈子唯一一次坑他。
她是在为叶青求一个,真实有效的‘免死铁卷’!
而此刻,
门外的常侍太监透过纸窗,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搂着一个相对纤弱的身影,坐在宽大的龙椅上,还拉起了勾。
如果是小情侣坐凳子上这么干,还觉得没有什么!
可这么一对中年两口子,还是开国帝后,却干着这种略显幼稚的事情,多少有点让人起鸡皮疙瘩。
不仅如此,还能让人有强烈的饱腹感!
关键是让他这么一个顶多只能找宫女偷偷对食的人当观众,多少有点缺德!
也就在朱元璋和马皇后商量大事之时,传旨太监也已经候在了奉天殿外。
马皇后说得不错,朱元璋确实有把这些人玩弄于鼓掌之中的本事。
如果他真的只是单纯的想找出这两个人,他根本就不需要找传旨太监,直接让毛骧去办,很快就能准确无误的把人弄到他面前来。
朱元璋之所以让传旨太监去查,就是因为知道他绝对查不出来。
一个太监想办好这差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去找这两个人的直属上司,也就是负责科考事宜的翰林院大学士,以及吏部尚书。
而这两个人却早就成为淮西勋贵的人了!
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个方法,把叶青提前抛给淮西勋贵,然后看看他们是怎么个反应。
奉天殿内,朝议还在继续着!
文武百官的眼里,一位十八岁的俊朗青年,身穿四爪五龙明黄袍,端坐于龙椅之上。
只是这位身上衣袍距离五爪九龙金黄袍,仅一步之遥的太子殿下,并没有端坐于龙椅正中,而是坐得有些偏右!
对于他如此细节的表现,可以说是获得了满朝文武的一致认可。
徐达上前一步道:“臣徐达,有本要奏。”
朱标不卑不亢道:“准奏!”
徐达在获得朱标的许可之后,这才继续说道:“时下正是农忙插秧之时,九月便是北方丰收之日。”
“为了备边北境,臣请殿下允准,免除北境各卫部分精兵的军屯农务,让其专司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