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13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不容易抓住了他叶青的痛脚,占了一回小小的上风,可立马就被人家掰回了一局。
  关键他还无法出言反驳,这就太难受了。
  朱元璋只是失落的看向马皇后道:“陛下这件事情,做得确实有些欠妥,你回去之后找机会和娘娘说一声。”
  马皇后只是点了点头,就算以郭夫人的身份答应了。
  其实,她早在知道朱元璋收回免死铁卷之后,就觉得不妥了。
  可这是朱元璋瞒着他干的事情,她知道之后也为时已晚,总不能和丈夫对着干吧!
  如果说朱元璋在做这件事之前,就和她商量一下,她绝对可以避免这件事情发生。
  可问题是现在已经发生了,皇帝的信誉也已经在百官心中大大降低。
  她也实在是想不出挽回信誉的办法,只有靠眼前这位人间奇才叶大人!
  想到这里之后,马皇后也并不作声,她知道朱元璋接下来就会问这个问题。
  正如马皇后所料,朱元璋当即问道:“叶大人,陛下确实有些欠妥,但他也是没有办法呀!”
  “这些人仗着有免死铁卷,只会胃口越来越大。”
  “事已至此,也只有想办法挽回陛下在百官心中的信誉了!”
  “你有什么办法挽回呢?”
  “还请叶大人继续赐教,咱要是帮了陛下这个忙,咱就在陛下面前更说得上话了,这对咱们的生意也更有好处不是?”
  叶青根本不在乎这些什么好处,他只是觉得可以教朱元璋两招而已。
  还好他郭老爷是这么个目的,要是敢把他卖给朱元璋的话,他就教个屁了!
  叶青只是淡淡一笑道:“错,陛下不是欠妥,是真的很蠢!”
  “免死铁卷到底有个什么用,永远是皇帝说了算的,他有必要害怕他们仗着有免死铁卷就胡作非为吗?”
  “正因为他们有免死铁卷,才会胆大妄为,这人只要没有了顾忌,就会做事不谨慎,也就会露出马脚。”
  “到了那时候,不就更方便拿捏了?”
  “如果真到了他们拿出免死铁卷负荆请罪的时候,他们得有多少罪证在皇帝的手里?”
  “有了这些罪证,就可以说他们‘人神共愤,罪不容诛’!”
  “都人神共愤了,免死铁卷还有用?”
  “再者说了,这免死铁卷也是有行文规定的,就像我们的各种契约,不论多么严谨的契约,都是可以找到漏洞的!”
  “......”
  在叶青的赐教下,朱元璋是真的想给自己一巴掌,也是真的觉得自己办了蠢事。
  “对啊!”
  “根本就没有收回来的必要!”
  “现在他们没了免死铁卷,还对咱有了防范,只会做事更加谨慎,找罪证都难!”
  “蠢,蠢到家了都!”
  想到这里,朱元璋是真的不想承认,叶青说他愚蠢还把他说服了。
  但事实就是如此,叶青说得他朱元璋都觉得自己蠢了。
  但也还是那句话,他叶青完全可以换个好听一点的说法,如果他叶青到了京城还口才不改,真的迟早要死在他的手里。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得他叶青能有机会去京城才行,如果他在农税和军权上面咬一口,他就绝对没有这个机会!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考之时,叶青又继续说道:“解决方法也简单!”
  “在这件事情上,必须装傻充愣,就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任何时候都决口不提‘免死铁卷’和《铁律》这两样东西!”
  “就当这两样东西,从来都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朱元璋听得有点迷糊,这有错不认还装傻充楞之法,也算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朱元璋当即疑问道:“有错不认,直接混过去?”
  叶青点头道:“皇帝认错只能在一种情况下,那就是自己晚年快不行的时候,就像汉武帝晚年下《罪己诏》一样。”
  “晚年一封《罪己诏》,直接就让国人原谅他穷兵黩武,还说他是知错就改的圣人。”
  “他这大帝的封号,这封罪己诏是有功劳的。”
  说到这里,叶青突然就变得严肃了起来:“除此之外,皇帝在任何时候都不许认错,就算做错了也不许认错。”
  “壮年认错和晚年认错,完全就是两回事。”
  “壮年认错,别人不会说皇帝知错就改,只会抓皇帝的把柄!”
  “就像唐太宗一样,他因为一场旱蝗之灾,就下了《罪己诏》,明面上是在天灾面前稳定了一些民心,但却给了不少有心人机会。”
  “当年,就有不少人借着这封《罪己诏》,说他杀兄夺位,这才招致旱蝗天罚!”
  “所以皇帝不到晚年,是不能认错的,意识到自己有错,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
  “至于为什么可以晚年认错,那可就太简单了。”
  “因为没有人会去算计一个快要入土的皇帝,去抓一个没几天活头的皇帝的把柄,还不如留着精力想办法怎么拿捏新皇帝。”
  朱元璋听到这里,也是一下子就明白了。
  他确实不能认错,他的把柄可比唐太宗多得多!
  也就在朱元璋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叶青又继续说道:“其实,我们和鱼很像,记忆都是很短暂的。”
  “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黎民百姓都是如此,有个热闹的事情,茶余饭后就都是这些谈资,等事情不再热闹,也就慢慢被淡忘了。”
  “只要不再提免死铁卷和《铁律》,过个三五年,也就没人会记得这事了。”
  “过个三五年,该胆大妄为的人,依旧会露出狐狸尾巴!”
  说到这里,叶青又看向面前的郭老爷,淡笑道:“这件事情,就不需要本官再举例了吧!”
  其实,叶青也不是真的没办法举例。
  他的前世就是这样,什么事情有热度,大家就都一窝蜂的上。
  但根本就不需要过个三五年,很多时候一个月都不到,就被人彻底遗忘了。
  哪怕就是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朱元璋也很认可这个说法,因为这就是大家的特性,凑热闹的时候一窝蜂的上,没热闹看了立马就遗忘!
  也就在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点头之时,叶青又继续说道:“所以,陛下只需要绝口不提免死铁卷和铁律的同时,默默的杜绝论亲疏而不论功绩的做法,做到真正的论功行赏,赏罚分明就行。”
  “只要时间一久,在百官心中的信誉不说能全部挽回,但也能挽回一大半了。”
  “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败坏名声很容易,想要把败坏的名声捡起来,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就是一件长期的事!”
  话音一落,叶青也回到了自己的主位,再次自顾自的喝起了他的薄荷凉茶。
  而此刻,
  朱元璋三人看他的眼神也变了,多了一分欣赏,也又多了一分认可。
  片刻之后,朱元璋又看向马皇后道:“妹子,你也听到了,回去找机会和娘娘说说。”
  马皇后只是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就看向叶青的同时,眼里又多了一分期待之色。
  她是真的希望叶青可以去京城做官,然后对皇帝朱元璋说这番话,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要隔着这么一个郭老爷!
  关键是这么请教一趟的成本也太大了,耗时耗力耗钱不说还耗人。
  要是再这么折腾两趟,她再活十年的自信都没有了!
  但要想这件事情成为现实,还得她家重八点头才行,她家重八才是那个最终的决策者。
  她也知道要想她家重八点头,还得必须确认两件事情才行,那就是他叶青不在军权和农税上面咬一口。
  这也是他们此行的最终目的!
  但在此之前,能让她家重八看叶青更加顺眼,也是一件好事!
  想到这里,马皇后就给了朱元璋一个眼神,示意他打铁要趁热,赶紧问他最想问的那个问题,也是她也完全想不明白的问题。
  她是真的想不明白,皇帝做的不够好,和儿子太多有个什么关系?
  但她也相信叶青上次这么说,必定有他的道理。
  只可惜,上一次他说到一半就不说了!
  这一回无论如何也要把他的嘴给撬开,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问题说明白咯!
  朱元璋一下子就看懂了马皇后的眼神,当即开口问道:“叶大人,上次你说皇帝做得不够好,是因为他儿子太多?”
  “咱想了小半年,都没想明白是为什么?”
  “这一次,你无论如何都要赐教了!”......
  第150章:叶大人说皇帝赛种猪,论皇明祖训与朱元璋生死的关系!
  也就在朱元璋问出这个问题之后,叶青就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还算明显的期待之色。
  他知道面前郭老爷的想法,虽然他不在官场,但也深受朱元璋的大恩,作为朱元璋的脑残粉,自然也想报答一二。
  当然,也是想借用他叶青的知识,去朱元璋的面前邀个功,以获得更多的恩宠。
  想到这里,叶青也是淡淡的点了点头,觉得这样也不错,只要不把他卖给朱元璋就行。
  叶青完全不怀疑郭老爷已经把‘皇帝做的不够好是因为儿子太多’这件事,告诉了朱元璋。
  因为这世上除了他叶青,就没有人敢拿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的事情,去给皇帝找不痛快,毕竟只有他叶青的生命可以重来!
  朱元璋三人的眼里,叶青轻轻的放下茶盏之后,便看向朱元璋问道:“郭老爷,你可真是执着啊!”
  “都过了小半年,你还记得本官说的这句话?”
  朱元璋继续执着道:“叶大人,这一个时辰之内,咱想聊啥都可以,可是你说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