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15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他边上的貌美女管家沈婉儿,一身行头却比公主还贵,两名有着纤纤玉手的随侍丫鬟,一身行头也比一品大员家的夫人还贵。
  “大人,请上车吧!”
  叶青的面前,身着八品官服,胸前补子为‘鹌鹑’图案的吴用,行礼一拜道。
  叶青在上车的同时,还用余光看了一眼后方的马车。
  他只看见里面的郭老爷在看着自己的同时,就差把‘不满’二字写眼睛里了。
  对于郭老爷这极其不爽的反应,他是非常的满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出发!”
  吴用翻身上马之后,只是一声令下,就往平原稻作区而去。
  也就在车轮开始滚动之时,朱元璋这才凶狠的关闭了车帘。
  马车之内,朱元璋气得胸前起伏明显:“老子出行还只有一个婆娘,他出行就又是女管家又是丫鬟的?”
  “老子要是带这么三个妃子,百官和百姓不得把荒淫无道的帽子,往咱头上狠狠的扣?”
  “他倒好,这里的百姓不仅不给他扣荒淫的帽子,还觉得这一切都是他应该又应得的。”
  马皇后就这么从侧面看着她家重八发火,但总觉得他不仅是在发火,还是在嫉妒!
  等朱元璋缓过这口气之后,马皇后这才温柔的握住了她家重八的手:“重八,你怎么能这么想?”
  “你该想的是,为什么他如此行径,这一方百姓还觉得他应该又应得?”
  “而又为什么你这么做,百姓和百官,就会天天骂你荒淫无道?”
  “这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才有果的!”
  “想一下那面被你打碎的纸糊鸣冤鼓,他可是让一个穷得连鸣冤鼓都修不好的地方,变成如今的繁华之地。”
  “没有什么功劳可以超过让百姓过得好,一个让百姓笑口常开的官员,自然是应该又应得!”
  “还记得他长期说你的那句,‘又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吗?”
  “他不过是一匹跑得够快,又吃得够多的马罢了!”
  朱元璋听着这么一席话,这才稍稍的好受了一些。
  但跟着他朱元璋混就该清廉如水的思想,可是根深蒂固的,不是开导两句就能彻底根除的。
  即便是马皇后如此苦口婆心的开导,他也只是稍稍的好受了一些而已。
  但他却也知道了皇帝这么干,就会被骂荒淫无道的原因。
  只因为他所管辖的地盘之上,还有大把的人为一日两餐而发愁!
  如果有朝一日,整个大明都如这雁门县一般,他就是搞个酒池肉林出来,也没人说他荒淫无道,只会说他应该也应得。
  想到这里,朱元璋对叶青又再次充满了期待。
  只希望他叶青研究出来的新稻种真有如此高产,还实打实的上农税,他就可以提拔叶青到朝堂上去!
  时至今日,他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叶青并没有涉足军政要务。
  只要今天见证了高产奇迹,只要他回去之后等到了满意的雁门农税,他叶青最少也是个正三品京官!
  可也就在朱元璋刚刚想通,不再板着一张臭脸之时,马皇后却是变得严肃了起来。
  马皇后严肃而小声的问道:“陛下,您出行带一个婆娘不够是吗?”
  “咱说过这话吗?”
  “妹子,你是不是昨晚没睡好,所以听错了?”
  “咱明明说的是,咱就只想带你一个婆娘!”
  马皇后只是笑着故作怀疑道:“真是臣妾听错了?”
  “肯定是,咱可是一言九鼎的皇帝,咱还能骗你不成?”
  “......”
  半个时辰后,
  朱元璋他们一行人,又站在了那条田间道路上。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所有人都面露惊骇之色!......
  第165章:叶大人才是这里的老天爷,朱元璋不想服气也不得不服气!
  蓝天白云之下,
  层峦叠嶂的群山之下,是上百栋背山面海的两层小楼。
  这些砖木结构,黑瓦为顶的两层小楼,背靠群山,面对着一望无际的金色平原稻海。
  雁门县就是这样一个,兼具山地丘陵与平川盆地的神奇之地!
  也因此,
  这种可以把山林和平原全部尽收眼底的稀有之景,在这里却到处都是。
  这上百栋两层小楼,就是这一村农民的家园。
  背后的青山是他们的靠山,而面前的金色平原稻海,则是他们的事业与未来。
  值此丰收之时,这些房子里除了年迈老人和小孩,就只有那一条既看守老人又陪伴小孩的大黄田园犬,就再也没有人了。
  横贯这一片金色稻海正中的大道两边,停着许许多多的农用板车。
  而在这众多的农用板车之中,却有着一辆显得非常格格不入的坐人马车。
  马车之外,
  朱元璋和马皇后一行人,看着眼前的一幕,真就是全部面露惊骇之色。
  “这还是当初插秧的那地方吗?”
  “不错,就是这里!”
  “看看这些一边倒的金黄稻穗,都压弯了稻杆!”
  “粒粒金黄,颗颗饱满,这实在是太好了。”
  “......”
  锦衣卫小伙子们看着面前的这一幕,直接就激动得开始发表起了他们的观后感。
  朱元璋和马皇后倒是不会把什么都写在脸上,但他们的内心,也确实被眼前的一幕给震撼到了。
  尤其是朱元璋这个资深农民,他虽然在强烈的暗示自己,他应该喜怒不形于色,但他这张喜怒不形于色的脸,却是眨眼之间就湿润了眼眶。
  马皇后的眼里,朱元璋微微昂头,免得眼泪出卖了他的内心。
  “重八,现在四周除了我们的人就没人了,你不必如此深藏内心想法。”
  朱元璋这才想起,农户们现在还没开工,全部聚集边上的空地,等他们叶大人祭天。
  这是千百年来的传统,但凡丰收之年,都要先感谢老天爷,才能开始收获。
  朱元璋只是深呼吸一口气,然后点了点头道:“好,好啊!”
  就这么说了几个字,他就不再说话,只是面带笑意的看着这片金黄稻海。
  就朱元璋这方面的经验来说,他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稻谷的成色以及产量,很明显这里的亩产绝对不低于六百斤,甚至还会超过七百斤!
  不仅如此,他还知道这些稻谷打出来的米,也绝对是上等白米。
  如果把这些新稻种推广到整个大明,百姓就真的不会再饿肚子了。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要等到最后得到亩产数据出来,才会完全相信。
  原因无他,
  只因为这功劳得记在气死人的叶青身上。
  “陛下,那边开始祭天了,我们也去看看吧!”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盘算之时,毛骧凑近提醒道。
  朱元璋顺着毛骧的目光看去,他看见山地与平原稻作区的交界处,有一块还算宽大的空地。
  好几百个农民都集中在空地之上,等待着祭坛准备。
  他们刚刚跟过来,就看见叶青带领百姓,在那里严肃的祭天祷告。
  片刻之后,祭天仪式结束,叶青这才下令让大家开始收割。
  与此同时,衙役们也开始在这里搭设帐篷。
  叶青出行的帐篷,虽然是凉亭式帐篷,但也兼具四面合围的功能,还不比一般军帐小。
  帐篷下方,太师椅摆当中,茶几放前面。
  朱元璋就这么看着叶青坐在太师椅上,悠闲无比的看着大家忙碌,而随行伺候的人,也是无怨无悔的为他服务!
  一名随侍丫鬟准备果盘,边上随侍!
  一名随侍丫鬟坐右边功夫茶台前,既为他们叶大人提供优质饮品,也为他们叶大人提供唯美的茶道表演。
  而新晋的女管家沈婉儿,则在左边准备古筝,既为他们叶大人听觉享受,也为他们叶大人提供视觉享受。
  看着这一幕,朱元璋气得真就是嘴角颤抖个不停。
  气人啊!
  这人到底是来干嘛的?
  面前是摆放好看又好吃的水果拼盘,背后还有个随时可以帮他捏肩捶背按头的。
  不仅如此,还左边是视听享受,右边是视味享受!
  这和酒池肉林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是还没有在面前挖个坑,也就是这么区别了!
  “他竟敢如此穷奢极欲,还是当着农忙百姓的面?”
  “他多大的功劳,这么了不起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