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176节
要想让这首功变罪过,那就只有故意打输这一条路,可他也绝对不能这么做。
不说金手指规定他不能祸国殃民,哪怕就算是没有这项规定,他叶青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华夏儿郎,也绝对不会干这种猪狗不如的事情。
如果这么干的话,他那不多的良心过不去,也还对不起教授自己兵法武艺的四位历史名将!
可如果不这么干,那他被朱元璋点名赐死,就只有眼前这一条路可走了。
那便是趁此机会,在这兼职钦差郭老爷的面前,狠狠的证明自己有造反的军事才能,以促成自己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之罪。
仗打完之后,他紧接着就在农税上狠咬一口,直接用自己的行动把‘双管齐下’这个成语改为‘双罪齐上’!
打定这么个主意之后,叶青就让将军们依次传阅兵部军令。
与此同时,他又打开了写有【皇帝诏命】四个字的黄纸信封。
皇帝诏命内容:“朕闻爱卿竟以书信徐达之形式,以达到为国而谋之目的,朕心甚慰。”
“朕已决定采纳爱卿之谏言,定为本次北伐国之战略,徐达大将军不日出发。”
“爱卿只需协助驻军守城便可,若成功歼灭北元三十万战兵,朕必降诏,让爱卿入朝为官伴君!”
“至于传国玉玺,若能找到,自是幸运,若不能找到,也怪不得爱卿!”
“另,爱卿以中秋赠歌之形式,揭发淮西勋贵在濠州之所为,朕虽丢颜,但却得一不畏强权,不惧勋贵之才,实乃朕之大幸也!”
“还望爱卿今后有事直谏,只要言之有理,事有依据,朕就不会怪罪爱卿!”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
叶青看着这些内容,只觉得这个朱元璋不对头。
这还是史料上那个一口一个咱,一口一个老子的重八哥吗?
他的亲笔行文什么时候这么有文学气息了?
是历史有假,还是朱元璋请了代笔的写手?
可这笔锋有力但又有些幼稚的字体,又非常的符合历史啊!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也可以说是拼命学习,只为了让自己的字好看一些,但无奈后天不足,始终书法难成气候。
叶青看着这不朱元璋的文,却很朱元璋的字,总觉得对头又不对头。
但转念一想,他也觉得没什么不对头了。
他朱元璋也不能出生的寒微,就一直寒微,他也知道活到老就学到老的道理。
他就算练不成一手好字,也能在行文上,像一个文化人了!
只是他对朱元璋的态度很不满意,他没有等到朱元璋给他的赐死圣旨,却等到了朱皇帝给他的升官承诺书。
不错,
这在他叶青看来,就不是什么皇帝诏命,而是皇帝给他的升官承诺书。
而此刻,
此刻已经坐在下方右座首位的朱元璋,却是再次伸长了脖子,眼里也尽是好奇之色。
兵部军令他能猜到个大概,但这朱标模仿他的字体,以他的名义给叶青的诏命,他还真有点拿不准。
尤其是他看见叶青在看诏命内容之时,面部表情还有点复杂之后,他就更加拿不准了。
要知道叶青才是那个最为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他都微表情复杂了,那这诏命内容就一定很精彩!
也就在此刻,
叶青见这郭老爷眼里尽是期待之色,直接就把这诏书当废纸一般,随手往边上一递:“想看就拿去!”
朱元璋也是一点也不客气,接过来之后,坐下就开始认认真真的看。
只是看过之后,他的面部微表情,就比叶青复杂多了。
“兔崽子!”
“老子是让你以你爹朱元璋的名义给他写诏书,不是让你用你爹的字体和身份,写你朱标给他的诏书!”
“这是诏书?”
“这是你以老子的名义,写给他的升官承诺书啊!”
“老子算是知道这诏书怎么也跑他这里来了,兵部军令是他代收,这诏书就是你个兔崽子指名道姓,送他手里来的!”
“看老子回去怎么收拾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二皇帝.......”
朱元璋尽力让自己保持冷静,但他的心真就是如同火在烧一般。
也就在此刻,
坐在朱元璋斜后方的吴用,是看了看帅座上的叶青,又看看自己触手可及的郭老爷。
吴用只觉得二人看过皇帝诏书之后,微表情都很复杂,但也复杂得不太一样。
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吴用从后方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道:“郭老爷,把陛下给我们叶大人的诏书,给我看看!”
心情极度不好的朱元璋也没多想,也是随时就交给了吴用。
吴用坐回自己的文书纪要位置之后,就开始认真的看起了诏书。
站在一旁充当亲兵的毛骧等人的眼里,吴用是越看越高兴,越看脸上的笑意就越明显。
最后,他小心翼翼的收好诏书,然后就揣进了怀里!
这可是皇帝陛下给他们叶大人的升官承诺书,他这个当县丞的,必须要给他保管好咯!
吴用摸了摸自己胸膛位置的升官承诺书,只觉得是他们叶大人的‘欲擒故纵’之计,起了大作用!
“叶大人说得对,越位高权重的人就越贱。”
“有本事的人态度好,拿不到好价钱,有本事的人态度越不好,价钱还要得越高。”
“......”
想到这里,吴用再看叶青之时,眼里也再次充满了崇敬之色。
只是他却有些不明白,皇帝陛下都已经开出了这么高的价钱,他们叶大人怎么还一副不大满意的样子?
难道还能要到更高的价钱?
其实,他们叶大人从来都没想过要什么高价钱,所谓的‘欲擒故纵’理论,只是为了忽悠他而已。
他们叶大人此刻的表情也并不是不大满意,而是有点受挫!
片刻之后,
叶青又内心毫无期待的,打开了徐达给他的信。
他已经看了兵部军令和皇帝诏书,自然不用看都知道徐达写了些什么。
他之所以还愿意打开来看,也只是出于礼貌,给这个他觉得可以和自己博弈一局的人面子!
果然,就是一些惺惺相惜,希望以后可以相交的内容。
此刻的叶青不想和他成为朋友,只想成为只有这一信之缘的笔友!
也就在叶青毫无期待的看信之时,
站在最边上,已经成为作战指挥室亲兵的毛骧等人,只觉得莫名其妙。
他们也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让三个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
“报,”
“北元使者来拜!”
也就在毛骧等人好奇诏书内容之时,一名传令兵跑了进来!.......
第184章:叶大人终于重披战甲了,朱元璋圆梦当县官!
北元使者来拜的消息传来之后,所有人又都齐齐看向正坐于帅座之上的叶青。
世人都知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也知道来使的目的,绝对并不只是传达己方消息这么简单。
可以说是光明正大的探子,仅是他一路上的见闻,就是平时冒着生命危险,也不一定能打探到的消息。
所以,见不见这个来使,也是很有讲究的。
所有人的眼里,叶青的眉宇之间,并没有慎重思考的意思。
他只是看向众人道:“你们觉得,本官需要见这来使吗?”
坐在左座首位的雁门左卫指挥使李胜,也就是名义上的雁门防守战主将,拱手道:“大人,末将以为,可以见,但我们也得做一番准备。”
叶青示意道:“李将军说说看,我们应当如何准备?”
李胜站起身来,面对众人道:“叶大人虽然不曾见过对方主帅王保保,但王保保盯叶大人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叶大人才是雁门县这一亩三分之主这件事,王保保以及北元太尉乃儿不花,都是相当清楚的。”
“他们唯一不知道的,也就是我雁门县的军备情况!”
“秋收狂欢夜之时,他们派出多名探子,意欲在开战之前打探到我雁门县的军备布防情况。”
“所以我们就将计就计,放了些漏网之鱼回去,旨在告诉他们,我雁门关中门的驻军防守有漏洞,军备也颇为老旧!”
“但雁门县的富庶是有目共睹,也是从来都瞒不住的,所以王保保和乃儿不花也不见得相信。”
“这次派使者前来,一是为了看我雁门关中门的布防和军备,是否这么个情况,二是为了见叶大人一面,看看叶大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说到这里,李将军又再次向叶青抱拳道:“大人,末将觉得可以见!”
“我们应该借着这次机会,消除他们的疑虑,让他们放心,我雁门关中门的防守并不完善,随时可以进攻。”
“至于想让使者见到一个怎样的叶大人,是有才无德的叶大人,还是只文不武的叶大人,就看您自己的喜好了。”
“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能是真实的叶大人!”
李将军话音一落,其他三位将军,包括朱元璋和毛骧等人,都觉得该这么做。
尽管朱元璋直到现在都还在好奇,叶青故意在最难守易功的中门卖破绽,到底是意欲何为?
朱元璋虽然生性多疑,但也绝对不会往通敌卖国方面去想。
不说金手指规定他不能祸国殃民,哪怕就算是没有这项规定,他叶青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华夏儿郎,也绝对不会干这种猪狗不如的事情。
如果这么干的话,他那不多的良心过不去,也还对不起教授自己兵法武艺的四位历史名将!
可如果不这么干,那他被朱元璋点名赐死,就只有眼前这一条路可走了。
那便是趁此机会,在这兼职钦差郭老爷的面前,狠狠的证明自己有造反的军事才能,以促成自己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之罪。
仗打完之后,他紧接着就在农税上狠咬一口,直接用自己的行动把‘双管齐下’这个成语改为‘双罪齐上’!
打定这么个主意之后,叶青就让将军们依次传阅兵部军令。
与此同时,他又打开了写有【皇帝诏命】四个字的黄纸信封。
皇帝诏命内容:“朕闻爱卿竟以书信徐达之形式,以达到为国而谋之目的,朕心甚慰。”
“朕已决定采纳爱卿之谏言,定为本次北伐国之战略,徐达大将军不日出发。”
“爱卿只需协助驻军守城便可,若成功歼灭北元三十万战兵,朕必降诏,让爱卿入朝为官伴君!”
“至于传国玉玺,若能找到,自是幸运,若不能找到,也怪不得爱卿!”
“另,爱卿以中秋赠歌之形式,揭发淮西勋贵在濠州之所为,朕虽丢颜,但却得一不畏强权,不惧勋贵之才,实乃朕之大幸也!”
“还望爱卿今后有事直谏,只要言之有理,事有依据,朕就不会怪罪爱卿!”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
叶青看着这些内容,只觉得这个朱元璋不对头。
这还是史料上那个一口一个咱,一口一个老子的重八哥吗?
他的亲笔行文什么时候这么有文学气息了?
是历史有假,还是朱元璋请了代笔的写手?
可这笔锋有力但又有些幼稚的字体,又非常的符合历史啊!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也可以说是拼命学习,只为了让自己的字好看一些,但无奈后天不足,始终书法难成气候。
叶青看着这不朱元璋的文,却很朱元璋的字,总觉得对头又不对头。
但转念一想,他也觉得没什么不对头了。
他朱元璋也不能出生的寒微,就一直寒微,他也知道活到老就学到老的道理。
他就算练不成一手好字,也能在行文上,像一个文化人了!
只是他对朱元璋的态度很不满意,他没有等到朱元璋给他的赐死圣旨,却等到了朱皇帝给他的升官承诺书。
不错,
这在他叶青看来,就不是什么皇帝诏命,而是皇帝给他的升官承诺书。
而此刻,
此刻已经坐在下方右座首位的朱元璋,却是再次伸长了脖子,眼里也尽是好奇之色。
兵部军令他能猜到个大概,但这朱标模仿他的字体,以他的名义给叶青的诏命,他还真有点拿不准。
尤其是他看见叶青在看诏命内容之时,面部表情还有点复杂之后,他就更加拿不准了。
要知道叶青才是那个最为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他都微表情复杂了,那这诏命内容就一定很精彩!
也就在此刻,
叶青见这郭老爷眼里尽是期待之色,直接就把这诏书当废纸一般,随手往边上一递:“想看就拿去!”
朱元璋也是一点也不客气,接过来之后,坐下就开始认认真真的看。
只是看过之后,他的面部微表情,就比叶青复杂多了。
“兔崽子!”
“老子是让你以你爹朱元璋的名义给他写诏书,不是让你用你爹的字体和身份,写你朱标给他的诏书!”
“这是诏书?”
“这是你以老子的名义,写给他的升官承诺书啊!”
“老子算是知道这诏书怎么也跑他这里来了,兵部军令是他代收,这诏书就是你个兔崽子指名道姓,送他手里来的!”
“看老子回去怎么收拾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二皇帝.......”
朱元璋尽力让自己保持冷静,但他的心真就是如同火在烧一般。
也就在此刻,
坐在朱元璋斜后方的吴用,是看了看帅座上的叶青,又看看自己触手可及的郭老爷。
吴用只觉得二人看过皇帝诏书之后,微表情都很复杂,但也复杂得不太一样。
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吴用从后方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道:“郭老爷,把陛下给我们叶大人的诏书,给我看看!”
心情极度不好的朱元璋也没多想,也是随时就交给了吴用。
吴用坐回自己的文书纪要位置之后,就开始认真的看起了诏书。
站在一旁充当亲兵的毛骧等人的眼里,吴用是越看越高兴,越看脸上的笑意就越明显。
最后,他小心翼翼的收好诏书,然后就揣进了怀里!
这可是皇帝陛下给他们叶大人的升官承诺书,他这个当县丞的,必须要给他保管好咯!
吴用摸了摸自己胸膛位置的升官承诺书,只觉得是他们叶大人的‘欲擒故纵’之计,起了大作用!
“叶大人说得对,越位高权重的人就越贱。”
“有本事的人态度好,拿不到好价钱,有本事的人态度越不好,价钱还要得越高。”
“......”
想到这里,吴用再看叶青之时,眼里也再次充满了崇敬之色。
只是他却有些不明白,皇帝陛下都已经开出了这么高的价钱,他们叶大人怎么还一副不大满意的样子?
难道还能要到更高的价钱?
其实,他们叶大人从来都没想过要什么高价钱,所谓的‘欲擒故纵’理论,只是为了忽悠他而已。
他们叶大人此刻的表情也并不是不大满意,而是有点受挫!
片刻之后,
叶青又内心毫无期待的,打开了徐达给他的信。
他已经看了兵部军令和皇帝诏书,自然不用看都知道徐达写了些什么。
他之所以还愿意打开来看,也只是出于礼貌,给这个他觉得可以和自己博弈一局的人面子!
果然,就是一些惺惺相惜,希望以后可以相交的内容。
此刻的叶青不想和他成为朋友,只想成为只有这一信之缘的笔友!
也就在叶青毫无期待的看信之时,
站在最边上,已经成为作战指挥室亲兵的毛骧等人,只觉得莫名其妙。
他们也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让三个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
“报,”
“北元使者来拜!”
也就在毛骧等人好奇诏书内容之时,一名传令兵跑了进来!.......
第184章:叶大人终于重披战甲了,朱元璋圆梦当县官!
北元使者来拜的消息传来之后,所有人又都齐齐看向正坐于帅座之上的叶青。
世人都知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也知道来使的目的,绝对并不只是传达己方消息这么简单。
可以说是光明正大的探子,仅是他一路上的见闻,就是平时冒着生命危险,也不一定能打探到的消息。
所以,见不见这个来使,也是很有讲究的。
所有人的眼里,叶青的眉宇之间,并没有慎重思考的意思。
他只是看向众人道:“你们觉得,本官需要见这来使吗?”
坐在左座首位的雁门左卫指挥使李胜,也就是名义上的雁门防守战主将,拱手道:“大人,末将以为,可以见,但我们也得做一番准备。”
叶青示意道:“李将军说说看,我们应当如何准备?”
李胜站起身来,面对众人道:“叶大人虽然不曾见过对方主帅王保保,但王保保盯叶大人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叶大人才是雁门县这一亩三分之主这件事,王保保以及北元太尉乃儿不花,都是相当清楚的。”
“他们唯一不知道的,也就是我雁门县的军备情况!”
“秋收狂欢夜之时,他们派出多名探子,意欲在开战之前打探到我雁门县的军备布防情况。”
“所以我们就将计就计,放了些漏网之鱼回去,旨在告诉他们,我雁门关中门的驻军防守有漏洞,军备也颇为老旧!”
“但雁门县的富庶是有目共睹,也是从来都瞒不住的,所以王保保和乃儿不花也不见得相信。”
“这次派使者前来,一是为了看我雁门关中门的布防和军备,是否这么个情况,二是为了见叶大人一面,看看叶大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说到这里,李将军又再次向叶青抱拳道:“大人,末将觉得可以见!”
“我们应该借着这次机会,消除他们的疑虑,让他们放心,我雁门关中门的防守并不完善,随时可以进攻。”
“至于想让使者见到一个怎样的叶大人,是有才无德的叶大人,还是只文不武的叶大人,就看您自己的喜好了。”
“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能是真实的叶大人!”
李将军话音一落,其他三位将军,包括朱元璋和毛骧等人,都觉得该这么做。
尽管朱元璋直到现在都还在好奇,叶青故意在最难守易功的中门卖破绽,到底是意欲何为?
朱元璋虽然生性多疑,但也绝对不会往通敌卖国方面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