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30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就现在调查的情况来看,不论皇帝陛下觉得是否有罪,在他们看来都是无罪有功的。
  也就是说,即便是没有这些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款待,他们也会极力为叶青说好话。
  在这样的情况接受款待,还没有花公家的一分钱,自然就不觉得有罪恶感了!
  且不说柳文成,就算是他们自己,也长期请朋友同僚吃饭,不过就是家底不够,请的是粗茶淡饭罢了!
  就他叶青和柳文成的身家来看,这所谓的款待和他们请别人的粗茶淡饭,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第二天一早,太原府治所阳曲县界碑旁官道上。
  太原府的同知和通判,正在给锦衣卫小伙子们送土特产。
  一名锦衣卫小伙子看着手里的小袋子,这小袋子的布料很差,像极了擦脚布,可以说是看着狗都嫌弃。
  小袋子也不大,装的东西也不多,也就是刚好一把抓而已。
  可就是这不多的土特产,却着实是有些沉!
  也就在此刻,柳文成又亲自把三包土特产,交到了郑士元三人的手里!
  袋子的料子依旧看着狗都嫌弃,但容量却是大了好几倍!
  给锦衣卫小伙子们装土特产的袋子大小如荷包,而给他们装土特产的袋子大小却有如背包包袱!
  别说是郑士元和韩宜可了,就算是武功高强的蒋瓛,都差点没拿稳。
  “什么土特产这么重?”
  柳文成笑着说道:“一些不值钱的纪念品罢了!”
  蒋瓛拿出一把‘土特产’置于阳光之下,瞬间就折射出耀眼的金银光芒。
  “柳大人,你说这些是不值钱的土特产?”
  柳文成依旧笑着解释道:“当然是不值钱的土特产了!”
  “什么是钱,我大明的钱指的是铜钱和宝钞,又不是这些不知道哪里来的金币银币。”
  “你看看这上面的图纹和文字,就拿这个金币来打比喻,竟然还是一个女人戴着王冠,手持权杖的图纹,还有这些像极了蚯蚓在爬的文字,你也不认识不是?”
  “这些东西又不能直接当钱花,自然就是不值钱的纪念品了!”
  “因为叶大人对外贸易搞得好,所以,这些不值钱的纪念品,就是我们这里的土特产了!”
  “蒋将军,您觉得下官说得对吗?”
  蒋瓛只是眼珠子那么一转,当即就笑着点了点头道:“柳大人说得对,那本将军就却之不恭了。”
  “还请柳大人放心,我们一定如实相报!”
  话音一落,蒋瓛就再次变成车夫,驾驭马车向应天府的方向而去。
  马车之后,
  郑士元看着脚下那么大一包土特产,额头上的冷汗止不住的往外冒。
  他瞪着对面的韩宜可就开骂:“韩大人,你怎么能接受这么贵重的馈赠?”
  “你接受也就罢了,怎么能招呼锦衣卫把我拽上车,不准我开口拒绝?”
  “你知道你这是什么行为吗?”
  “你摸摸你这个脑袋,到底还在不在!”
  韩宜可不仅不发火,还淡笑着说道:“郑大人,你哪只耳朵看见是我叫锦衣卫动手的,又哪只眼睛看见是我对锦衣卫使眼色的?”
  郑士元仔细回想,韩宜可虽然没有拒绝,但也确实没有明令暗示锦衣卫过。
  紧接着,韩宜可又附耳郑士元说了一句悄悄话。
  也就是这句悄悄话,让郑士元想起了之前一个忽略的细节,那便是蒋瓛在和柳文成交谈的时候,藏在身后的手还对锦衣卫做了一个手势。
  “是蒋将军?”
  韩宜可小声道:“郑大人,你出门办差讲原则是对的,但有的时候还是要学会变通。”
  “兵器太刚则易折啊!”
  “我朝俸禄乃是历史最低,这才是贪官杀不尽的根本原因!”
  “这叶大人用此道治世,且还能让陛下想杀又舍不得杀,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陛下的观念或许会被叶大人改变!”
  “如果叶大人当真鱼肉百姓,我等接不接受馈赠,他都该死!”
  “可他所做的事情,却足以让我等不接受馈赠,也会尽全力为他说话!”
  “既然如此,那接受又何妨呢?”
  “有的馈赠坚决不能拿,而有的馈赠却是拿了比不拿好!”
  “而这些土特产,就属于是拿了比不拿好!”
  “再者说了,这些土特产对你我来说确实贵重,但对于叶大人来说,真就是只是一些不值钱的土特产罢了!”
  “......”
  在韩宜可苦口婆心的开导下,郑士元也算是开窍了一点点,但也仅仅只是开窍了一点点而已。
  半个月之后,郑士元一行人回到了应天府,只是他们到达之时,早朝已经结束。
  去往御书房的路上,二人身穿朝服,分别手持朱元璋钦赐的战刀,以及还未开封的手书圣旨。
  不仅如此,他们还背着柳文成代叶青赠予的‘土特产’!
  韩宜可虽然认为就当时的情景来看,这些土特产拿了比不拿好,但却更知道唯有皇帝陛下许可,这些土特产才能真的拿着不烫手!
  可就在他们进入御书房之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原来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不只是他们,就连蒋瓛和那些锦衣卫小伙子,也有这样的认识。
  御书房龙案之上,整齐的摆放着一大包土特产,以及二十小包土特产!
  看着这一幕,韩宜可只觉得自己太小看锦衣卫了!
  这些人可是朱元璋从亲军之中精挑细选的人,他们能不了解朱元璋的为人?
  朱元璋看着二人背后的两大包袱,这才眉宇之中稍有欣慰之色。
  早在二人进来之前,他就打定了一个主意,如果二人不把这些土特产带过来,叶青可以不死,他们就必须去死!
  好在这二人做出了最明智的决定,没有背着他收受叶青馈赠的想法。
  其实,他也不是不许他的人接受叶青的馈赠,毛骧他们收他叶青的礼还少了吗?
  但当着他面收和背着他收,就有本质的区别了,好在他们的行为与当着他的面收礼无异!
  朱元璋只是严肃道:“你们的调查结果,蒋瓛已经说过了。”
  “现在,咱听你们再说一次!”
  二人放下包袱,并呈交战刀和圣旨,紧接着就开始挑重点说。
  说完调查结果之后,二人就开始替叶青说好话。
  可他们刚开始说,就看到朱元璋眉头紧皱,一副极其不耐烦的样子。
  朱元璋当即打断道:“咱是要你们去调查真相,不是要你们替咱决定对错的。”
  “下去吧!”
  二人赶紧闭嘴,只是行礼一拜,就退出了御书房。
  二人离开御书房之后,也只是看向雁门县的方向,眼里尽是担忧之色,他们只是长叹一口气,就径直出宫去。
  他们也想为叶青说话,只是再说下去的话,他们的脑袋就不保了。
  没有办法,这位他们认为有功无过的叶大人,只有自求多福了!
  与此同时,朱元璋只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面前的那么多土特产,目光深邃又复杂。
  他在处理叶青的问题之时,就是这么个样子,即便他知道叶青做得对,也不想自己的人对他说叶青的好话。
  可以理解为是在吃醋,也可以理解为他不喜欢这种被人挖墙脚的感觉。
  “来人,”
  “去把皇后和太子给咱叫来!”
  片刻之后,马皇后和朱标,就先后来到了御书房。
  他们母子二人在听到叶青偷漏农税的真相之后,当即就在朱元璋面前,生动形象的把‘喜出望外’四个字给演活了。
  “重八,还是我说的对吧,你差点就杀了一个为国为民的贤臣,到时候你后悔都没地哭哟!”
  “爹,您这脾气真得改改了,很多时候还得听娘的话。”
  “......”
  朱元璋看着都快要改姓‘叶’的马皇后和朱标,是真的想一人一巴掌扇过去再说。
  可转念一想,他们母子二人说得又确实是事实。
  他只是严肃道:“难道他就一点错没有?”
  “你们俩是不是眼瞎,看不见咱案桌上的那么多包袱,自己打开看看里面都是啥!”
  二人看向那么多其貌不扬的包袱,然后好奇的打开。
  他们看着里面那些不能直接当钱花,但却可以换成不少钱花的‘土特产’,当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想到这里,马皇后和朱标也是面露难色,这叶青还真是夸不得,一夸准出事!
  这事情说大了叫做行贿钦差,但也不是不可以说小!
  马皇后给朱标使了个眼色,二人就默契的变成了贤妻与孝子,一个扶朱元璋坐下,一个为朱元璋沏茶。
  “别,你们娘俩可别来这套!”
  “他叶青建仓之功,咱肯定会奖励,可他叶青行贿之罪,咱也必须罚!”
  话音一落,朱元璋是又不坐下又不喝茶,叉着双手,昂着头颅,一副无比硬气的样子。
  马皇后见朱元璋油盐不进,直接就往柱头后面而去。
  朱元璋一看就知道她要去拿鸡毛掸子,当即就一屁股坐下道:“妹子,有话好好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