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538节
想到这里,朱标就回到了龙椅上坐好,然后就用手撑着太阳穴,开始闭目养神了起来。
他太累了!
繁多的政事,诸多的决策都需要他不说,还得和这些老狐狸玩心眼,他是真的太累了!
而此刻,
走在回吏部的路上的吕本,却是看向了东宫的方向。
这一刻,他的眼睛里,第一次有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凶光’!
因为他此刻的脑子里,全是朱标那一句‘我想,让他当雄英的老师’!
也就在他听到巡逻卫队的脚步声之时,他眼里的那一抹凶光就立即消散,只是径直往吏部而去。
但他的内心深处,却再也无法平静了。
他就这么目光深邃的,走出宫门,走过外五龙桥,走到皇城以左的吏部衙门。
也在他进入他的尚书休息房之时,他又看向了胡惟庸府邸的方向,目光更是变得深邃无比。
不错,
他们不与他吕本为伍,但他们针对叶青的言论,却能全部传达到他的耳朵里。
而且,时间还不会隔得太久,甚至都隔不了一个昼夜。
此刻的胡惟庸相府会客大厅屋顶之上,一名黑衣人趴在黑漆漆的屋顶之上,完全与这无尽的黑夜,融为了一体。
他和师父毛骧的的夜探方式如出一辙,都只是扒开瓦片一点点,也就是一个黑色眼仁的距离。
这一刻,他的左眼,就是会客大厅屋顶上的‘针孔摄像机’!
大厅之内,胡惟庸正坐上位,而坐在下方两边椅子上的孔克表和朱亮祖等人,虽然都身披长袍斗篷,但却逃不过蒋瓛的眼睛。
胡惟庸皱眉道:“本相说过多少次,没有要紧的事情,不许你们这个时候来找本相。”
孔克表不好意思道:“我们来时有特别留意,并没有人跟踪,还请胡相放心。”
胡惟庸只是轻叹一口气,然后就继续不耐烦道:“有什么事情就快点说,你们要记住,陛下不在,还有太子殿下在。”
“太子殿下,可没有看起来那么仁慈,也绝对不比陛下简单多少。”
朱亮祖点了点头后,就赶紧直说道:“胡相,我们的人听说,陛下以郭老爷的身份去找那叶青,却被叶青弄上船带走了。”
“还是用充军的方式弄走的,说是绑走的也不为过!”
胡惟庸听后,也是当即一愣,但紧接着他就不当回事了。
这么些年了,这种‘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还只一次?
如果是别人的话,这种事情足以夷三族起步!
可对方是叶青啊!
他朱元璋愿意被人家充军,他们也无能为力!
朱亮祖话音一落,孔克表就赶紧说道:“胡相,下官有一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胡惟庸听后,是真想说一句‘你就别说了吧!’
但碍于他孔子五十五世孙,以及华夏世袭衍圣公(正二品)的身份,他又不敢对孔克表不客气。
没有办法,谁叫人家是孔子的嫡系后人呢!
别人家立国,也就是世袭一个朝代,第二个朝代就概不认账,可他们家的爵位就不一样了。
这个正二品‘衍圣公’,永远为孔子嫡系子孙世袭,不论哪朝哪代都得客客气气的认账!
胡惟庸看着这个官职为正五品翰林院大学士,却有着这么一个爵位在身的家伙,也是深感不公平。
哪怕是立下统一大功的徐达,爵位也没他家的值钱!
想到这里,胡惟庸也只是客气道:“孔大人请讲!”
孔克表自信一笑道:“陛下虽然愿意被充军,但却是以奸商郭老爷的身份,不是以皇帝的身份。”
“我们只要在明天的早朝上,让满朝文武都知道,叶青直接把皇帝充军装船带走,就由不得陛下不杀了!”
孔克表话音刚落,朱亮祖就跟着附和了起来。
要知道朱亮祖可早就恨得叶青牙痒痒,叶青当年用中秋赠歌的方式,为凤阳百姓平冤昭雪,使得淮西勋贵那些留守凤阳老家的亲眷,被各种惩处!
仅是他朱亮祖的亲眷,就被斩首了三个!
朱亮祖和孔克表,就这么一唱一和的说着,还越说越带劲,越说越觉得这计谋可行。
屋顶之上,蒋瓛见二人这么说,也是气得暗自咬牙。
不得不说,如果他们明早真的这么做,对前线的影响可就非常大了。
说不定,还能逼得叶青提前返航!
蒋瓛也是军人出身,非常痛恨这种背后捅刀子的行为!
他也是万万没想到,这个披着圣人皮的孔大学士这么做,这个朱大将军竟然也会这么做?
也就在蒋瓛气得咬牙之时,胡惟庸却是一把拍在扶手上,直接就站了起来。
胡惟庸严厉呵斥道:“本相警告你们,绝对不许胡来。”
“否则,不等陛下回来,本相第一个收拾你们!”
“本相确实恨叶青,可他现在做的事情,是在为大明而战,为我们汉家的利益而谋。”
“这个计谋,可以等他凯旋之后,再用来收拾他!”
“但现在,绝对不允许!”
“现在,我只要求你们做到一点,那就是暂时忘记‘叶青’这两个字!”
“......”
蒋瓛见胡惟庸这么说,也还勉强挤出来了一抹淡笑。
片刻之后,蒋瓛就消失在了这黑夜之中。
半个时辰之后,蒋瓛就再次出现在了御书房里,并尽可能的详尽的,向朱标汇报了他在胡惟庸府上的见闻!......
第435章:叶大人让大船生小船,朱元璋又惊又骂,太子殿下的美好愿望!
御书房那金龙盘绕的穹顶之下,
蒋瓛尽可能详尽的汇报着,他在胡惟庸相府大厅屋顶上的所见所闻。
不论是胡惟庸说的话,还是孔克表和朱亮祖说的话,他都近乎于复述一般的,说给朱标听。
蒋瓛作为毛骧的高徒,作为锦衣卫副指挥使,作为毛骧培养来为朱标办事的人,他有着眼如‘摄像机’,耳如‘录音机’的本事。
只要是他想要记住,他就可以把所见所闻,几乎与场景再现一般的说给朱标听。
朱标坐在龙椅之上,一只远不如朱元璋苍劲的手,有节奏的敲击着龙案桌面。
与此同时,他这张还有些稚嫩的脸庞之上,眼神的深邃程度不弱于朱元璋不说,目光的犀利程度,也完全不弱于朱元璋。
朱标就是这么一个人,身为玩心未泯的年轻人,在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之后抱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他一旦认真起来,也有着同龄人远远不及的老练!
“孤知道了。”
“你下去休息吧!”
朱标只是严肃而温和的说道。
蒋瓛告退之后,朱标就走出御书房,站在孤独的圆月之下,遥望着胡惟庸相府的方向。
“千年孔府,不朽的正二品衍圣公,却是早已腐朽的腐儒!”
“......”
想到这里,朱标也是心中顿生无奈之感。
就孔家世袭这事,他是真的感到无能为力,因为只要孔家不造反,他和朱元璋就不能动他们。
谁叫他们有本事喷到皇帝老子遗臭万年呢!
紧接着,他又当即眼前一亮,因为在他看来,这个不断创造奇迹的鬼才叶大人,或许还真能妥善的收拾孔克表!
也正因如此,他在想到极力阻止叶青来朝的,胡惟庸和朱亮祖等人之时,目光又再次变得犀利如刀。
其实他在听到胡惟庸那番话之时,他在恼怒的同时,也感到一丝欣慰。
胡惟庸这个人确实私心严重,但也确实是一个办事的干才,而且还有自己的底线和分寸。
最起码,他能说出叶青现在是在为国作战,他绝对不能在背后捅刀子。
所有的阴谋和阳谋,都必须得等叶青凯旋之后,再往他的身上招呼!
也因此,他并不是那么希望胡惟庸死,他希望胡惟庸可以转变思想,把他的才华全都用在正道之上。
他更希望胡惟庸将来可以和叶青精诚合作,一起为大明的美好未来出力。
这才是他最希望的,大圆满结局!
可他在想到朱亮祖之时,他的脑子里就只有一个‘死’字了。
首先,朱亮祖本就常年风评不好,也就是朱元璋还念及旧情,才没有过多计较。
可谁知道,这人不仅不知悔改,还为了一己私利,想现在就置叶青于死地。
最让他不能容忍的,便是朱亮祖身为武将,竟然想现在就对正在为国而战的叶青动手,思想觉悟还赶不上胡惟庸这个文臣。
这种毫无底线的武将,如果不杀的话,他朱标就不是仁慈,而是仁弱了!
在他看来,他必须和强势的朱元璋不一样,必须仁慈,但仁慈和仁弱,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想到这里,他又再次看向了倭国的方向。
“叶大人你放心,”
“我一定会确保你的来京之路,畅通无阻。”
“只要你来了之后,帮我收拾好这些文臣武将,顺便收拾好我爹和我的弟弟妹妹们,让我当个清闲太子,就算对得起我了!”
他太累了!
繁多的政事,诸多的决策都需要他不说,还得和这些老狐狸玩心眼,他是真的太累了!
而此刻,
走在回吏部的路上的吕本,却是看向了东宫的方向。
这一刻,他的眼睛里,第一次有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凶光’!
因为他此刻的脑子里,全是朱标那一句‘我想,让他当雄英的老师’!
也就在他听到巡逻卫队的脚步声之时,他眼里的那一抹凶光就立即消散,只是径直往吏部而去。
但他的内心深处,却再也无法平静了。
他就这么目光深邃的,走出宫门,走过外五龙桥,走到皇城以左的吏部衙门。
也在他进入他的尚书休息房之时,他又看向了胡惟庸府邸的方向,目光更是变得深邃无比。
不错,
他们不与他吕本为伍,但他们针对叶青的言论,却能全部传达到他的耳朵里。
而且,时间还不会隔得太久,甚至都隔不了一个昼夜。
此刻的胡惟庸相府会客大厅屋顶之上,一名黑衣人趴在黑漆漆的屋顶之上,完全与这无尽的黑夜,融为了一体。
他和师父毛骧的的夜探方式如出一辙,都只是扒开瓦片一点点,也就是一个黑色眼仁的距离。
这一刻,他的左眼,就是会客大厅屋顶上的‘针孔摄像机’!
大厅之内,胡惟庸正坐上位,而坐在下方两边椅子上的孔克表和朱亮祖等人,虽然都身披长袍斗篷,但却逃不过蒋瓛的眼睛。
胡惟庸皱眉道:“本相说过多少次,没有要紧的事情,不许你们这个时候来找本相。”
孔克表不好意思道:“我们来时有特别留意,并没有人跟踪,还请胡相放心。”
胡惟庸只是轻叹一口气,然后就继续不耐烦道:“有什么事情就快点说,你们要记住,陛下不在,还有太子殿下在。”
“太子殿下,可没有看起来那么仁慈,也绝对不比陛下简单多少。”
朱亮祖点了点头后,就赶紧直说道:“胡相,我们的人听说,陛下以郭老爷的身份去找那叶青,却被叶青弄上船带走了。”
“还是用充军的方式弄走的,说是绑走的也不为过!”
胡惟庸听后,也是当即一愣,但紧接着他就不当回事了。
这么些年了,这种‘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还只一次?
如果是别人的话,这种事情足以夷三族起步!
可对方是叶青啊!
他朱元璋愿意被人家充军,他们也无能为力!
朱亮祖话音一落,孔克表就赶紧说道:“胡相,下官有一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胡惟庸听后,是真想说一句‘你就别说了吧!’
但碍于他孔子五十五世孙,以及华夏世袭衍圣公(正二品)的身份,他又不敢对孔克表不客气。
没有办法,谁叫人家是孔子的嫡系后人呢!
别人家立国,也就是世袭一个朝代,第二个朝代就概不认账,可他们家的爵位就不一样了。
这个正二品‘衍圣公’,永远为孔子嫡系子孙世袭,不论哪朝哪代都得客客气气的认账!
胡惟庸看着这个官职为正五品翰林院大学士,却有着这么一个爵位在身的家伙,也是深感不公平。
哪怕是立下统一大功的徐达,爵位也没他家的值钱!
想到这里,胡惟庸也只是客气道:“孔大人请讲!”
孔克表自信一笑道:“陛下虽然愿意被充军,但却是以奸商郭老爷的身份,不是以皇帝的身份。”
“我们只要在明天的早朝上,让满朝文武都知道,叶青直接把皇帝充军装船带走,就由不得陛下不杀了!”
孔克表话音刚落,朱亮祖就跟着附和了起来。
要知道朱亮祖可早就恨得叶青牙痒痒,叶青当年用中秋赠歌的方式,为凤阳百姓平冤昭雪,使得淮西勋贵那些留守凤阳老家的亲眷,被各种惩处!
仅是他朱亮祖的亲眷,就被斩首了三个!
朱亮祖和孔克表,就这么一唱一和的说着,还越说越带劲,越说越觉得这计谋可行。
屋顶之上,蒋瓛见二人这么说,也是气得暗自咬牙。
不得不说,如果他们明早真的这么做,对前线的影响可就非常大了。
说不定,还能逼得叶青提前返航!
蒋瓛也是军人出身,非常痛恨这种背后捅刀子的行为!
他也是万万没想到,这个披着圣人皮的孔大学士这么做,这个朱大将军竟然也会这么做?
也就在蒋瓛气得咬牙之时,胡惟庸却是一把拍在扶手上,直接就站了起来。
胡惟庸严厉呵斥道:“本相警告你们,绝对不许胡来。”
“否则,不等陛下回来,本相第一个收拾你们!”
“本相确实恨叶青,可他现在做的事情,是在为大明而战,为我们汉家的利益而谋。”
“这个计谋,可以等他凯旋之后,再用来收拾他!”
“但现在,绝对不允许!”
“现在,我只要求你们做到一点,那就是暂时忘记‘叶青’这两个字!”
“......”
蒋瓛见胡惟庸这么说,也还勉强挤出来了一抹淡笑。
片刻之后,蒋瓛就消失在了这黑夜之中。
半个时辰之后,蒋瓛就再次出现在了御书房里,并尽可能的详尽的,向朱标汇报了他在胡惟庸府上的见闻!......
第435章:叶大人让大船生小船,朱元璋又惊又骂,太子殿下的美好愿望!
御书房那金龙盘绕的穹顶之下,
蒋瓛尽可能详尽的汇报着,他在胡惟庸相府大厅屋顶上的所见所闻。
不论是胡惟庸说的话,还是孔克表和朱亮祖说的话,他都近乎于复述一般的,说给朱标听。
蒋瓛作为毛骧的高徒,作为锦衣卫副指挥使,作为毛骧培养来为朱标办事的人,他有着眼如‘摄像机’,耳如‘录音机’的本事。
只要是他想要记住,他就可以把所见所闻,几乎与场景再现一般的说给朱标听。
朱标坐在龙椅之上,一只远不如朱元璋苍劲的手,有节奏的敲击着龙案桌面。
与此同时,他这张还有些稚嫩的脸庞之上,眼神的深邃程度不弱于朱元璋不说,目光的犀利程度,也完全不弱于朱元璋。
朱标就是这么一个人,身为玩心未泯的年轻人,在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之后抱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他一旦认真起来,也有着同龄人远远不及的老练!
“孤知道了。”
“你下去休息吧!”
朱标只是严肃而温和的说道。
蒋瓛告退之后,朱标就走出御书房,站在孤独的圆月之下,遥望着胡惟庸相府的方向。
“千年孔府,不朽的正二品衍圣公,却是早已腐朽的腐儒!”
“......”
想到这里,朱标也是心中顿生无奈之感。
就孔家世袭这事,他是真的感到无能为力,因为只要孔家不造反,他和朱元璋就不能动他们。
谁叫他们有本事喷到皇帝老子遗臭万年呢!
紧接着,他又当即眼前一亮,因为在他看来,这个不断创造奇迹的鬼才叶大人,或许还真能妥善的收拾孔克表!
也正因如此,他在想到极力阻止叶青来朝的,胡惟庸和朱亮祖等人之时,目光又再次变得犀利如刀。
其实他在听到胡惟庸那番话之时,他在恼怒的同时,也感到一丝欣慰。
胡惟庸这个人确实私心严重,但也确实是一个办事的干才,而且还有自己的底线和分寸。
最起码,他能说出叶青现在是在为国作战,他绝对不能在背后捅刀子。
所有的阴谋和阳谋,都必须得等叶青凯旋之后,再往他的身上招呼!
也因此,他并不是那么希望胡惟庸死,他希望胡惟庸可以转变思想,把他的才华全都用在正道之上。
他更希望胡惟庸将来可以和叶青精诚合作,一起为大明的美好未来出力。
这才是他最希望的,大圆满结局!
可他在想到朱亮祖之时,他的脑子里就只有一个‘死’字了。
首先,朱亮祖本就常年风评不好,也就是朱元璋还念及旧情,才没有过多计较。
可谁知道,这人不仅不知悔改,还为了一己私利,想现在就置叶青于死地。
最让他不能容忍的,便是朱亮祖身为武将,竟然想现在就对正在为国而战的叶青动手,思想觉悟还赶不上胡惟庸这个文臣。
这种毫无底线的武将,如果不杀的话,他朱标就不是仁慈,而是仁弱了!
在他看来,他必须和强势的朱元璋不一样,必须仁慈,但仁慈和仁弱,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想到这里,他又再次看向了倭国的方向。
“叶大人你放心,”
“我一定会确保你的来京之路,畅通无阻。”
“只要你来了之后,帮我收拾好这些文臣武将,顺便收拾好我爹和我的弟弟妹妹们,让我当个清闲太子,就算对得起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