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642节
《三字经》的作者,乃是宋朝的大学士王应麟,是华夏最经典的儿童启蒙教材。
看着这一幕,马皇后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因为她对吕家父女对他大孙的态度很满意,她才笑着扶起吕氏道:“快起来,吕大人也赶紧起来。”
所有人的眼里,她一手牵着朱雄英,一手抱着朱允炆,俨然一位嫡庶都爱的好祖母。
逗了一会儿孙子之后,她就让人把他们带走了。
紧接着,她看向吕本道:“亲家,你这么忙,还抽空来教导本宫的孙子,还真是辛苦你了。”
“别站着了,赶紧坐。”
吕本坐下后,笑着拱手道:“谢娘娘赐座,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
“承蒙太子殿下抬爱,如若不然,臣还做不了长孙殿下的启蒙老师呢!”
马皇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后,又看向吕氏道:“我听标儿说了,常氏病卧之后,你做得很好。”
“你什么都不缺,真要赏你点什么,也没用。”
“本宫上午做了些点心,你们父女二人尝尝?”
说着,马皇后的常侍宫女,就把一个篮子交给了吕氏。
父女二人叩谢大恩,嘴里尽是谦逊,脸上也没有受宠若惊,但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大家什么都不缺,非要赏赐点什么,还真不如皇后做的点心。
因为,这就是皇后的心啊!
“标儿呢?”
马皇后赏赐完吕氏父女后,这才想起她还有个好大儿叫做‘标儿’。
吕氏恭敬回道:“太子殿下吃过午饭之后,就睡觉了,臣妾这就去把他叫醒?”
“不用!”
“标儿这些日子也够累的,让他好好睡。”
“我这就去看看常氏!”
吕氏一听到这话,也是当即心中一紧,但她表面上还是不露任何痕迹。
她只是继续恭敬道:“臣妾陪您去。”
“不必,你都够忙的了,这些日子也亏得你照顾。”
“照顾好允炆,也比耽误雄英读书,我自己去就好。”
吕家父女见马皇后这么说,也只有恭敬一拜,目送马皇后离开。
也就是在马皇后彻底消失在视野之中后,他们的目光,才敢稍稍的深邃了那么一点点。
至于语言交流,他们却是敢都不敢!
很快,马皇后就来到了常氏养病的独门小院子。
这个院子不大,但有水池,有假山,有园林,也算是养病的一个好地方。
“儿臣,拜见母后。”
“臣,拜见皇后娘娘!”
常氏的院子里,老四朱棣和老五朱橚还有几名太医,正从里面走了出来。
马皇后对于他们的出现,并不觉得奇怪。
她笑着送太医离开之后,就看向朱橚道:“你皇嫂的病怎么样了?”
朱橚皱眉道:“儿臣医术不精,太医院使孙博渊大使,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估计,过年都难啊!”
“孙院使说,如果他的祖先药王孙思邈在世,就一定有办法。”
马皇后一听这话,也是因为脾气好再加上素质高,才没有说出那句‘这完全就是放屁’!
“孙院使都没办法吗?”
“过个年就这么难吗?”
朱橚皱眉道:“孙院使说,治皇嫂的病,需要毒药的药用!”
“孙神医也有嫡传这门医技,可他家祖上治死过人,还惹上过官司,所以就摒弃了这门医技。”
“他实在是不敢下这重手啊!”
说到这里,朱橚又当即眼前一亮。
因为,他想到了孙博渊说过的一句,或许还有那么点希望的话!......
第506章 :姓叶的唐朝大官被查,五味重药治病,非药王孙思邈在世不可!
朱橚话音一落,马皇后的朱棣的脸上,也是有了些许愁容。
“老五,你天赋那么好,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皇嫂待我们可不薄啊!”
朱棣看着朱橚,眼里尽是期待之色。
朱橚也是无奈的摇头道:“四哥,我这点本事,也是自己偷偷看医术,偷偷跟着太医们混,混出来的。”
“孙院使都没办法,我能有什么办法?”
“我只能说,尽力想办法吧!”
说着,朱橚就看向马皇后道:“母后,儿臣这就去想办法,您身体也不好,一定要多多保养,少操些心。”
马皇后忙淡笑着点头道:“母后知道,辛苦你了,老五。”
“儿臣告退!”
朱橚只是行礼一拜,也背着药箱往太医院的方向而去。
马皇后看着儿子远去之后,这才看向她大儿媳所住小院的方向道:“老四,陪娘去看看你大嫂。”
“好,儿子陪着娘一起去!”
话音一落,母子二人就跟着往太子妃常氏养病的房间而去。
去看常氏的路上,马皇后也是眉宇之间,有了那么一抹不易察觉的愁容。
其实,她早已看淡了自己的生死,甚至在她看来,还是另外一种‘休息’!
她唯一的牵挂,就是她家重八和儿孙们。
她知道,如果她一旦走了,她家重八一定会非常的痛苦,甚至还会成为一把没有剑鞘的利剑。
她倒是不担心常氏走了之后,朱标会变成没有剑鞘的利剑,她只担心常氏走了之后,她的好大儿朱标会难过,她的好大孙朱雄英更会难过。
甚至,她还担心朱雄英会过得不好!
不错,
吕氏父女对朱雄英的好,已经和亲娘和亲外公,没什么区别了。
可也正因如此,她才更加的担心。
也不知道怎么的,她总觉得吕家父女对朱雄英好得有些过了头,甚至超过了对朱允炆的爱。
从表面上来说,这确实是大好事一件,这也足以证明这个侧妃,是一个贤惠的爱妾!
按理说,妾应该在妻病重之时,表现得非常想争才是!
就算是懂事一点,也仅仅只是表现为‘不争’而已!
可她的表现,却早已不是不争这么简单了,甚至可以理解为‘不争之争’!
虽然马皇后的认知里没有‘绿茶心机女’这五个字,但她此刻的脑子里,却有了这五个字差不多的意思。
想到这里,她又轻轻的摇了摇头,只希望是自己想多了。
现在的她,只希望能尽可能的,让她家大儿媳可以好起来。
甚至在她看来,只有她好起来,朝堂的势力才得以稳定。
只要有常氏在,常遇春的那些个关系网,如同蓝玉之流的猛将,才能甘之如饴的为国效力。
甚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那些曾经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功臣们,足够的安全。
只可惜,就目前来看,常氏是真的过不了年!
也就在马皇后想到这里,并快要走进院子里之时,朱橚又一路跑了回来。
“娘,等等我。”
马皇后和朱棣听到朱橚的声音之后,就赶忙回头看去。
他们只看见朱橚,背着药匣子一路小跑而来,刚跑到二人跟前,就用似有责备之色的目光,看向朱棣。
“都怪四哥突然插话,把我想对娘说的话,都给忘了。”
朱棣当即眼前一亮,不解道:“老五,我说什么了?”
朱橚只是摆了摆手,懒得搭理朱棣,他只看着马皇后认真道:“娘,孙院使还曾对我说,孙神医当年除了把毒药的药用交给他们家之外,他晚年还收了一个关门弟子。”
“那个关门弟子来拜师之时,年纪也不小了,而且还是唐朝的归隐大官!”
“如果能找到那个大官的后人,兴许就有治好大嫂的办法!”
“当然,这么些年下来,要是他们家也治死过人,也摒弃了这门医技,那就没办法了。”
马皇后听到这话之后,眼里的希望之色,其实并不怎么明显,但也有那么一点点。
虽然希望很渺茫,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她也希望能找到那个大官的后人,更希望那个大官的后人的先祖们,没有因为治死过人而摒弃这门医技。
想到这里,马皇后又问道:“那么唐朝大官,叫什么名字?”
“姓叶,至于叫叶什么,孙院使也不知道!”
看着这一幕,马皇后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因为她对吕家父女对他大孙的态度很满意,她才笑着扶起吕氏道:“快起来,吕大人也赶紧起来。”
所有人的眼里,她一手牵着朱雄英,一手抱着朱允炆,俨然一位嫡庶都爱的好祖母。
逗了一会儿孙子之后,她就让人把他们带走了。
紧接着,她看向吕本道:“亲家,你这么忙,还抽空来教导本宫的孙子,还真是辛苦你了。”
“别站着了,赶紧坐。”
吕本坐下后,笑着拱手道:“谢娘娘赐座,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
“承蒙太子殿下抬爱,如若不然,臣还做不了长孙殿下的启蒙老师呢!”
马皇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后,又看向吕氏道:“我听标儿说了,常氏病卧之后,你做得很好。”
“你什么都不缺,真要赏你点什么,也没用。”
“本宫上午做了些点心,你们父女二人尝尝?”
说着,马皇后的常侍宫女,就把一个篮子交给了吕氏。
父女二人叩谢大恩,嘴里尽是谦逊,脸上也没有受宠若惊,但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大家什么都不缺,非要赏赐点什么,还真不如皇后做的点心。
因为,这就是皇后的心啊!
“标儿呢?”
马皇后赏赐完吕氏父女后,这才想起她还有个好大儿叫做‘标儿’。
吕氏恭敬回道:“太子殿下吃过午饭之后,就睡觉了,臣妾这就去把他叫醒?”
“不用!”
“标儿这些日子也够累的,让他好好睡。”
“我这就去看看常氏!”
吕氏一听到这话,也是当即心中一紧,但她表面上还是不露任何痕迹。
她只是继续恭敬道:“臣妾陪您去。”
“不必,你都够忙的了,这些日子也亏得你照顾。”
“照顾好允炆,也比耽误雄英读书,我自己去就好。”
吕家父女见马皇后这么说,也只有恭敬一拜,目送马皇后离开。
也就是在马皇后彻底消失在视野之中后,他们的目光,才敢稍稍的深邃了那么一点点。
至于语言交流,他们却是敢都不敢!
很快,马皇后就来到了常氏养病的独门小院子。
这个院子不大,但有水池,有假山,有园林,也算是养病的一个好地方。
“儿臣,拜见母后。”
“臣,拜见皇后娘娘!”
常氏的院子里,老四朱棣和老五朱橚还有几名太医,正从里面走了出来。
马皇后对于他们的出现,并不觉得奇怪。
她笑着送太医离开之后,就看向朱橚道:“你皇嫂的病怎么样了?”
朱橚皱眉道:“儿臣医术不精,太医院使孙博渊大使,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估计,过年都难啊!”
“孙院使说,如果他的祖先药王孙思邈在世,就一定有办法。”
马皇后一听这话,也是因为脾气好再加上素质高,才没有说出那句‘这完全就是放屁’!
“孙院使都没办法吗?”
“过个年就这么难吗?”
朱橚皱眉道:“孙院使说,治皇嫂的病,需要毒药的药用!”
“孙神医也有嫡传这门医技,可他家祖上治死过人,还惹上过官司,所以就摒弃了这门医技。”
“他实在是不敢下这重手啊!”
说到这里,朱橚又当即眼前一亮。
因为,他想到了孙博渊说过的一句,或许还有那么点希望的话!......
第506章 :姓叶的唐朝大官被查,五味重药治病,非药王孙思邈在世不可!
朱橚话音一落,马皇后的朱棣的脸上,也是有了些许愁容。
“老五,你天赋那么好,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皇嫂待我们可不薄啊!”
朱棣看着朱橚,眼里尽是期待之色。
朱橚也是无奈的摇头道:“四哥,我这点本事,也是自己偷偷看医术,偷偷跟着太医们混,混出来的。”
“孙院使都没办法,我能有什么办法?”
“我只能说,尽力想办法吧!”
说着,朱橚就看向马皇后道:“母后,儿臣这就去想办法,您身体也不好,一定要多多保养,少操些心。”
马皇后忙淡笑着点头道:“母后知道,辛苦你了,老五。”
“儿臣告退!”
朱橚只是行礼一拜,也背着药箱往太医院的方向而去。
马皇后看着儿子远去之后,这才看向她大儿媳所住小院的方向道:“老四,陪娘去看看你大嫂。”
“好,儿子陪着娘一起去!”
话音一落,母子二人就跟着往太子妃常氏养病的房间而去。
去看常氏的路上,马皇后也是眉宇之间,有了那么一抹不易察觉的愁容。
其实,她早已看淡了自己的生死,甚至在她看来,还是另外一种‘休息’!
她唯一的牵挂,就是她家重八和儿孙们。
她知道,如果她一旦走了,她家重八一定会非常的痛苦,甚至还会成为一把没有剑鞘的利剑。
她倒是不担心常氏走了之后,朱标会变成没有剑鞘的利剑,她只担心常氏走了之后,她的好大儿朱标会难过,她的好大孙朱雄英更会难过。
甚至,她还担心朱雄英会过得不好!
不错,
吕氏父女对朱雄英的好,已经和亲娘和亲外公,没什么区别了。
可也正因如此,她才更加的担心。
也不知道怎么的,她总觉得吕家父女对朱雄英好得有些过了头,甚至超过了对朱允炆的爱。
从表面上来说,这确实是大好事一件,这也足以证明这个侧妃,是一个贤惠的爱妾!
按理说,妾应该在妻病重之时,表现得非常想争才是!
就算是懂事一点,也仅仅只是表现为‘不争’而已!
可她的表现,却早已不是不争这么简单了,甚至可以理解为‘不争之争’!
虽然马皇后的认知里没有‘绿茶心机女’这五个字,但她此刻的脑子里,却有了这五个字差不多的意思。
想到这里,她又轻轻的摇了摇头,只希望是自己想多了。
现在的她,只希望能尽可能的,让她家大儿媳可以好起来。
甚至在她看来,只有她好起来,朝堂的势力才得以稳定。
只要有常氏在,常遇春的那些个关系网,如同蓝玉之流的猛将,才能甘之如饴的为国效力。
甚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那些曾经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功臣们,足够的安全。
只可惜,就目前来看,常氏是真的过不了年!
也就在马皇后想到这里,并快要走进院子里之时,朱橚又一路跑了回来。
“娘,等等我。”
马皇后和朱棣听到朱橚的声音之后,就赶忙回头看去。
他们只看见朱橚,背着药匣子一路小跑而来,刚跑到二人跟前,就用似有责备之色的目光,看向朱棣。
“都怪四哥突然插话,把我想对娘说的话,都给忘了。”
朱棣当即眼前一亮,不解道:“老五,我说什么了?”
朱橚只是摆了摆手,懒得搭理朱棣,他只看着马皇后认真道:“娘,孙院使还曾对我说,孙神医当年除了把毒药的药用交给他们家之外,他晚年还收了一个关门弟子。”
“那个关门弟子来拜师之时,年纪也不小了,而且还是唐朝的归隐大官!”
“如果能找到那个大官的后人,兴许就有治好大嫂的办法!”
“当然,这么些年下来,要是他们家也治死过人,也摒弃了这门医技,那就没办法了。”
马皇后听到这话之后,眼里的希望之色,其实并不怎么明显,但也有那么一点点。
虽然希望很渺茫,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她也希望能找到那个大官的后人,更希望那个大官的后人的先祖们,没有因为治死过人而摒弃这门医技。
想到这里,马皇后又问道:“那么唐朝大官,叫什么名字?”
“姓叶,至于叫叶什么,孙院使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