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67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马皇后在听到这两句话之后,也是眼里瞬间有了精光。
  她快步上前道:“那你们为什么还不拆封来看,还等着我干嘛?”
  “要是让外人知道了,还以为我干政似的!”......
  第530章 :当叶大人的皇帝太累,朱元璋父子齐发火,马皇后再次破了案!
  马皇后话音一落,便快步向龙案后方的龙椅而去。
  关于马皇后是否干政这个问题,朱元璋和朱标,都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
  只是这两个衣服上有龙的,本该坐龙椅的人,很是自然的屁股挪向两边。
  而这个衣服上有凤,本该与龙椅无缘的皇后娘娘,却是一屁股就坐在了龙椅的正中间。
  朱元璋和朱标的眼里,马皇后拿起沐英的奏疏,直接就撕毁了蜡封。
  她就当着二人的面,拿出沐英的秘奏信纸那么一甩,然后就摆在桌上看了起来。
  在宽大龙椅上排排坐的一家三口看着眼前的奏疏,脑子里当即就有了沐英面对面奏报的画面。
  奏疏内容:“启奏陛下:”
  “新任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叶青,到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搬迁‘四川布政使司衙门’。”
  “此等大事,臣不敢擅专,还请陛下定夺。”
  “可具体迁往何地,叶青却并没有明说!”
  “不是他不想说,而是臣不给他说的机会,就把他给软禁了!”
  “臣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目无君父,口无遮拦,以下犯上,竟然把搬迁布政使司衙门,搬迁一省政要中心,说成是‘迁都’!”
  “他虽然说是口误,但臣看他在说‘迁都’二字之时,不仅自然顺口,还像极了故意在臣面前这么说!”
  “由此可见,其心不纯,为了我大明的基业,臣恳请陛下将其缉拿治罪!”
  “另外,叶青还狂妄放话,您不仅不会治他的口误之罪,还会对他的搬迁要求,有求必应。”
  “所以,臣让驿兵一并送上,他对布政使司衙门的搬迁秘奏。”
  “以上即为臣之所奏,还请陛下定夺!”
  “......”
  看到这里,朱元璋胸前的龙头,直接就因为他胸膛的剧烈起伏,而变得‘活’了起来。
  不仅是朱元璋,就连朱标胸前的小龙,也有了‘复苏’的迹象。
  如果不是他们之间还坐着个马皇后,他们早就发火了。
  其实,不仅是他们二人,就连马皇后在看到这样的口误之时,也是一双柳眉皱得有些明显。
  “这叶青是想造反吗?”
  “刚到地方,就想着搬迁一省政要中心,还说成是迁都?”
  “他是想学着明玉珍,再在四川建立一个‘明厦’?”
  朱元璋说到这里,又立即补充道:“看来,咱让他去四川,就是个错误。”
  朱标刚想说什么来着,却又欲言又止,他竟然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是啊!
  这个口误要是换成其他人,早就死八百回了。
  也就是他叶青,才有资格在这里,享受‘三司会审’的待遇。
  朱标最终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身边马皇后,想先听他娘的意见之后再说。
  可马皇后却是虽然皱了眉,但却并没有说话,而是打开了快速拆开了叶青的奏疏。
  叶青的奏疏内容:“启奏陛下:”
  “臣以为,将四川布政使司衙门,设立在成都府很是不妥,想搬迁到灌县去。”
  “至于搬迁原因,臣就不必多说了,以您的聪明才智,完全能够想明白。”
  “要是连这都想不明白,那您的脑子,嘿嘿,此处省略一万字!”
  “总之一句话,您要是准奏,那就是聪明绝顶的大明君,我必让这里成为真正的‘天府之国’,您要是不准奏,那就是鼠目寸光的大昏君,这里依旧只是名义上的‘天府之国’!”
  “落款一:陛下准奏,就是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叶青!”
  “落款二:陛下若不准奏,那就是草民叶青,或者尸体叶青!”
  “陛下是想臣用落款一,还是落款二,或者是落款二中的尸体叶青,随陛下的便,臣绝无怨言!”
  “......”
  朱元璋看到这里,就算是马皇后在身边,他也实在是忍不住了。
  朱元璋一把拍在叶青的亲笔奏疏之上,直接就站了起来,太阳穴上的青筋,也因为他表情的扭曲而爆起。
  “混账!”
  “简直是混账!”
  “一省的行政机要中心,那是说搬迁就能搬迁的?”
  “历朝历代,多少年,多少代人的底蕴积累在那里,岂是他说搬迁就搬迁的?”
  “还咱想不明白,咱就是鼠目寸光的大昏君?”
  “好,咱就当这个昏君了,咱就如他所愿,用他的落款二,让他成为死无全尸的尸体叶青!”
  “......”
  朱元璋粗口频出的叫骂着,而一旁的马皇后和朱标,却是一言不发。
  朱标看着这道奏疏,也是气得表情有些扭曲,怎么就能字写得充满了浩然正气,内容就气死个人呢?
  哪有上奏事情,还让皇帝自己去想原因的?
  还想明白同意了,就是聪明绝顶的大明君,想不明白不同意,就是鼠目寸光的大昏君?
  还是熟悉的落款一和落款二的模式,真是熟悉而让人炸肺的配方啊!
  这是什么行为?
  这是典型的,道德绑架再加威胁皇帝的行为!
  一想到这里,朱标再看那暴跳如雷的朱元璋之时,眼里也是有了不少的同情与后怕之色。
  他之所以同情朱元璋,是因为他觉得当叶青的皇帝,实在是太难了!
  他之所以后怕,那是因为他就是未来的艰难皇帝!
  要是这个叶青没什么本事,这事还真就不难!
  可问题是他偏偏就有着,诸多的大明需要,但却除了他就没有人会的本事。
  一想到这里,朱标的眉头也是直接就皱成了一堆。
  而坐在最中间的马皇后,虽然也是眉心微皱,但却始终一言不发,只是看着这两道奏疏,眼珠子飞快的转着。
  她的目光来回于叶青和沐英的奏疏之时,脑子也在飞快的思考着。
  终于她喃喃自语的开口道:“迁都,灌县......”
  紧接着,她便看向朱元璋道:“回来坐下,气大伤身。”
  “你......”
  朱元璋只是无奈的轻叹一口气,就又坐回了龙椅之上。
  紧接着,马皇后就严肃的开口道:“让人把四川地图拿来。”
  朱元璋不知道她家妹子这是做什么,但也还是下意识点了点头,就让人去拿地图。
  很快,一张宽大到无法挂在墙上的四川地图,就扑在了他们面前的地上。
  而这张地图上的印章,还有‘大夏’的国印,以及明玉珍的私章印刻。
  不错,
  大明绘制的地图还没有完成,现在用的还是明玉珍绘制的大夏地图,也就是四川地图。
  很快,马皇后就脱下鞋子,小心翼翼的走了上去。
  与此同时,她又对朱元璋父子二人道:“你们要是脚臭的话,就去洗脚换袜子再上来。”
  不等朱元璋开口,马皇后就又严肃道:“这是大明儿郎们用鲜血换回来的,只有爱惜这张地图,爱惜这片土地,爱惜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才能永远的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君王。”
  朱元璋父子当即恍然大悟,就赶紧洗脚换袜子去。
  终于,他们一家三口,就站在地图之上,并围绕着‘灌县’的区域,蹲了下来。
  马皇后指着一个地标道:“都江堰,由先秦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取名‘湔堋’。”
  朱标点头道:“我在书上有看过,书上说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马皇后看着如此博学的好大儿,也是满意的点头道:“不错,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也因此,都江堰又称为‘都安堰’。”
  “与此同时,又叫做‘金堤’,这是为了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朱标又接着补充道:“唐朝之时,都江堰又改称为‘楗尾堰’。”
  “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也就是用竹笼装石,因此称为‘楗尾’。”
  “一直到宋朝,才在宋史之中,第一次看到‘都江堰’三个字!”
  “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至于‘都江堰’这个名字的由来,在《蜀水考》之中就有提及,‘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
  “《括地志》中也有说‘都江即成都江’!”
  “也可以说从宋朝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叫做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一直沿用至我大明!”
  “.......”
  朱元璋的眼里,他家妹子和他家好大儿,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就都江堰的由来,展开了讨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