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805节
他们一边传阅,朱元璋一边说道:“咱们先说断,后不乱,先在这里立个规矩。”
“这叶青是个什么货色,你们大家都知道。”
“也正因如此,咱这才决定第一次把他的亲笔奏疏,让你们挨个传阅。”
“这是咱对你们的信任,咱相信你们不会笑话咱。”
“谁要是笑话咱的话,可别怪咱......”
不等朱元璋把‘翻脸不认人’五个字先说出口,现场就出现了各种忍俊不禁的场面。
他们的表情无不告诉朱元璋,他们真就是用尽全力在忍笑,可却实在是忍不住。
可他们却都在朱元璋把‘翻脸不认人’五个字说出口之前忍俊不禁,这就有点太巧合了。
朱元璋无奈的冷笑一声道:“不要以为咱当了皇帝,就忘了兵法。”
“把兵法用到咱的头上来了,你们可真是胆大包天啊!”
“你们故意在咱把规矩立出来之前笑话咱,还演这么一出忍俊不禁,太给咱面子了。”
“咱谢谢你们这些老兄弟了!”
“你们是不是想着,他叶青这么大逆不道都不死,你们在咱把规矩立出来之前笑话咱,连抗旨都算不上对不?”
“咱要是在这种情况下怪罪你们,就是咱的不对了对不?”
朱元璋话音一落,众人便立即恢复了严肃,但也没人回答他对还是不对。
可即便是没人回答,朱元璋也能想到他们的脑子里,一定是一个‘对’字!
不得不说,这群玩战术的老家伙,心是真的比臭水沟都脏!
朱元璋看着眼前几人,只觉得那些说武将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文人,才是天大的笑话。
他们真要是头脑简单的话,能把仗打赢咯?
他们只是骨子里就有正气,不屑于勾心斗角而已!
可如果他们真想勾心斗角的话,就那些个穷酸腐儒,绝对一个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就一本《三十六计》,就够那些文人受的了,更别说他们多年在战场上尔虞我诈的经验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也懒得和他们计较。
究其根本,还是叶青那个王八蛋起了个不好的头,以至于但凡和叶青有点交集的人,都或多或少的长了些许反骨。
而且,还是针对他朱元璋的反骨!
关键是他还真不能说什么!
人家叶青浑身上下都是反骨,还能活得好好的,他们就长二两反骨,就得去死了?
不错,
他们是不如叶青有才华,但他们也没有叶青的反骨多啊!
如果就因为他们没有叶青有才华,就厚此薄彼的话,他朱元璋的名声就别想要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也只是轻叹一口气,就干脆认了栽。
可这笔账,是无论如何也必须给叶青记下的。
等他叶青打完这场仗来朝当官之后,他必须要叶青百倍奉还这些年欠下来的债。
他必须要让叶青知道,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好了。”
“你们笑话也笑话够了,现在就说说叶青说的正事吧。”
“你们几位,有什么想法啊?”
朱元璋的眼里,徐达几人就在他的眼前,简单的商议了几句。
紧接着,徐达就代表所有人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叶大人说得对,到开战的时候了。”
“西平侯和燕王殿下,这两年暗地里分化联络云南各方势力,元梁王确实只有二十万嫡系战兵愿意死忠。”
“至于安南四国,完全不用考虑,交给四川府兵和乌思藏都司就行。”
朱元璋皱眉道:“打肯定是到了该打的时候,咱不是让你们说这个,咱是让你们定朝廷大军的领兵将帅。”
说着,朱元璋就习惯性的看向徐达道:“徐达,你愿意挂帅吗?”
徐达淡笑着摇头道:“陛下,臣老了,该考虑把其他人扶上帅位了。”
朱元璋一听这话,当即就注意到了徐达两鬓越发明显的白丝。
看着这一幕,他只觉得他两鬓的白丝,就是一根根扎在自己心间的银针似的。
朱元璋严肃道:“老个屁,咱还没说老呢!”
“年纪轻轻,你就想退养了?”
“不求上进的东西!”
“好,咱成全你,不到万不得已,你以后都不用挂帅了!”
“至于这中军帅印,你......”
说到这里,朱元璋顿了顿之后,又继续说道:“你还是先别交,等咱找到合适的人之后,你再交。”
徐达看这位严厉斥责他,又成全他,还不许他交出帅印的老哥哥,也是真的眼睛发酸。
他也不想啊!
但是他深知老人不退,年轻人就没办法成长的道理!
他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他原因成为那个执掌帅印,让新的大元帅有所忌惮的人。
紧接着,朱元璋又看向王保保道:“你怎么想的?”
“咱让你挂帅,去你带兵打元梁王可好?”
王保保也是故意露出自己的两鬓道:“陛下,臣也老了。”
“两年前,臣确实想替陛下攻打元梁王,以表明臣及其手下蒙元将士效忠的决心。”
“可是现在臣想通了,臣和手下的蒙元将士,毕竟和元梁王同宗同源,未免太残忍了些!”
“臣想去四川,替陛下攻打安南四国,就像当初我们一起去打倭国一样!”
朱元璋看着王保保那越发明显的白丝,也觉得是一根根扎在他心里的银针。
这个昔日让他头疼,也让他喜欢的家伙,在归降之后,也为大明立下不少奇功。
他是真不想他的徐达老弟,还有他亲封的天下奇男子,‘年纪轻轻’的就不求上进了呀!
只可惜,他们并不是真的还‘年纪轻轻’了。
朱元璋淡笑着点头道:“好,就像打倭国一样,咱们仨,一起给他叶青当参将去。”
说着,他又继续问道:“你们都不挂帅,谁来挂帅?”
“蓝玉?”
“不行,蓝玉还不够沉稳!”
“他为将没得说,为帅还稍显稚嫩!”
朱元璋话音一落,徐达就拱手道:“臣举荐颍川侯傅友德挂帅,讨伐元梁王,收复云南。”
朱元璋听后,就忙看向坐在后面的颍川侯傅友德。
与此同时,傅友德七战七胜,被誉为常胜将军的骄人战绩,也一幕幕出现在朱元璋的脑子里。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看向傅友德道:“明天早朝,咱就任命你为征南大将军,择吉日挂帅出征。”
“等你凯旋之后,咱给你封公爵,再赐婚给你家一位公主。”
傅友德忙起身行礼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他们定下元帅的位置之后,就开始定副帅的人选。
最后,他们定西平侯沐英为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右副将军,和傅友德一起带兵出征。
等把这些事情安排好之后,朱元璋又留他们一起吃饭。
也就是在饭桌之上,他才感受到了一把,君不君臣不臣的快乐。
吃完饭之后,朱元璋也是难得的把他们送到大殿门口,还恋恋不舍的目送他们,一直到消失在自己视野为止。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才注意到这些兄弟都老了。
好一阵子之后,他才略显失落的回到他的御书房。
他再次拿起叶青这让他哭笑不得的亲笔奏疏,当即就眼珠子那么一转。
“来人,”
“把起居郎给咱叫来。”
说着,他又看向叶青的亲笔奏疏,小声自语道:“你小子让咱丢了脸,咱就得拿走你的功劳。”
“可不是咱不要脸,是你在用功劳恕罪,公平公正,童叟无欺!”
片刻之后,专门负责记录皇帝日常的史官,就拿着本子走了进来。
“臣,拜见陛下!”
朱元璋看着叶青的奏疏,严肃道:“记录,四川布政使叶青在咱的绝对支持下,这才让水稻亩产提升至千斤。”
“咱日夜勤勉,终日为收复云南,实现华夏大一统而谋,终日为大明货币成为世界通用货币而谋。”
“咱以为,想要让大明货币成为世界通用货币,就必须收复云南的同时,降服安南四国。”
“咱之所以能想到这一点,是因为咱以史为鉴......”
起居郎就这么一边记录,一边看着朱元璋拿着封面写有明显‘叶青’二字的奏疏,在这里‘照本宣科’。
终于,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他只觉得他要是再这么下去,他史官的职业道德,就会荡然无存!......
“这叶青是个什么货色,你们大家都知道。”
“也正因如此,咱这才决定第一次把他的亲笔奏疏,让你们挨个传阅。”
“这是咱对你们的信任,咱相信你们不会笑话咱。”
“谁要是笑话咱的话,可别怪咱......”
不等朱元璋把‘翻脸不认人’五个字先说出口,现场就出现了各种忍俊不禁的场面。
他们的表情无不告诉朱元璋,他们真就是用尽全力在忍笑,可却实在是忍不住。
可他们却都在朱元璋把‘翻脸不认人’五个字说出口之前忍俊不禁,这就有点太巧合了。
朱元璋无奈的冷笑一声道:“不要以为咱当了皇帝,就忘了兵法。”
“把兵法用到咱的头上来了,你们可真是胆大包天啊!”
“你们故意在咱把规矩立出来之前笑话咱,还演这么一出忍俊不禁,太给咱面子了。”
“咱谢谢你们这些老兄弟了!”
“你们是不是想着,他叶青这么大逆不道都不死,你们在咱把规矩立出来之前笑话咱,连抗旨都算不上对不?”
“咱要是在这种情况下怪罪你们,就是咱的不对了对不?”
朱元璋话音一落,众人便立即恢复了严肃,但也没人回答他对还是不对。
可即便是没人回答,朱元璋也能想到他们的脑子里,一定是一个‘对’字!
不得不说,这群玩战术的老家伙,心是真的比臭水沟都脏!
朱元璋看着眼前几人,只觉得那些说武将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文人,才是天大的笑话。
他们真要是头脑简单的话,能把仗打赢咯?
他们只是骨子里就有正气,不屑于勾心斗角而已!
可如果他们真想勾心斗角的话,就那些个穷酸腐儒,绝对一个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就一本《三十六计》,就够那些文人受的了,更别说他们多年在战场上尔虞我诈的经验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也懒得和他们计较。
究其根本,还是叶青那个王八蛋起了个不好的头,以至于但凡和叶青有点交集的人,都或多或少的长了些许反骨。
而且,还是针对他朱元璋的反骨!
关键是他还真不能说什么!
人家叶青浑身上下都是反骨,还能活得好好的,他们就长二两反骨,就得去死了?
不错,
他们是不如叶青有才华,但他们也没有叶青的反骨多啊!
如果就因为他们没有叶青有才华,就厚此薄彼的话,他朱元璋的名声就别想要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也只是轻叹一口气,就干脆认了栽。
可这笔账,是无论如何也必须给叶青记下的。
等他叶青打完这场仗来朝当官之后,他必须要叶青百倍奉还这些年欠下来的债。
他必须要让叶青知道,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好了。”
“你们笑话也笑话够了,现在就说说叶青说的正事吧。”
“你们几位,有什么想法啊?”
朱元璋的眼里,徐达几人就在他的眼前,简单的商议了几句。
紧接着,徐达就代表所有人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叶大人说得对,到开战的时候了。”
“西平侯和燕王殿下,这两年暗地里分化联络云南各方势力,元梁王确实只有二十万嫡系战兵愿意死忠。”
“至于安南四国,完全不用考虑,交给四川府兵和乌思藏都司就行。”
朱元璋皱眉道:“打肯定是到了该打的时候,咱不是让你们说这个,咱是让你们定朝廷大军的领兵将帅。”
说着,朱元璋就习惯性的看向徐达道:“徐达,你愿意挂帅吗?”
徐达淡笑着摇头道:“陛下,臣老了,该考虑把其他人扶上帅位了。”
朱元璋一听这话,当即就注意到了徐达两鬓越发明显的白丝。
看着这一幕,他只觉得他两鬓的白丝,就是一根根扎在自己心间的银针似的。
朱元璋严肃道:“老个屁,咱还没说老呢!”
“年纪轻轻,你就想退养了?”
“不求上进的东西!”
“好,咱成全你,不到万不得已,你以后都不用挂帅了!”
“至于这中军帅印,你......”
说到这里,朱元璋顿了顿之后,又继续说道:“你还是先别交,等咱找到合适的人之后,你再交。”
徐达看这位严厉斥责他,又成全他,还不许他交出帅印的老哥哥,也是真的眼睛发酸。
他也不想啊!
但是他深知老人不退,年轻人就没办法成长的道理!
他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他原因成为那个执掌帅印,让新的大元帅有所忌惮的人。
紧接着,朱元璋又看向王保保道:“你怎么想的?”
“咱让你挂帅,去你带兵打元梁王可好?”
王保保也是故意露出自己的两鬓道:“陛下,臣也老了。”
“两年前,臣确实想替陛下攻打元梁王,以表明臣及其手下蒙元将士效忠的决心。”
“可是现在臣想通了,臣和手下的蒙元将士,毕竟和元梁王同宗同源,未免太残忍了些!”
“臣想去四川,替陛下攻打安南四国,就像当初我们一起去打倭国一样!”
朱元璋看着王保保那越发明显的白丝,也觉得是一根根扎在他心里的银针。
这个昔日让他头疼,也让他喜欢的家伙,在归降之后,也为大明立下不少奇功。
他是真不想他的徐达老弟,还有他亲封的天下奇男子,‘年纪轻轻’的就不求上进了呀!
只可惜,他们并不是真的还‘年纪轻轻’了。
朱元璋淡笑着点头道:“好,就像打倭国一样,咱们仨,一起给他叶青当参将去。”
说着,他又继续问道:“你们都不挂帅,谁来挂帅?”
“蓝玉?”
“不行,蓝玉还不够沉稳!”
“他为将没得说,为帅还稍显稚嫩!”
朱元璋话音一落,徐达就拱手道:“臣举荐颍川侯傅友德挂帅,讨伐元梁王,收复云南。”
朱元璋听后,就忙看向坐在后面的颍川侯傅友德。
与此同时,傅友德七战七胜,被誉为常胜将军的骄人战绩,也一幕幕出现在朱元璋的脑子里。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看向傅友德道:“明天早朝,咱就任命你为征南大将军,择吉日挂帅出征。”
“等你凯旋之后,咱给你封公爵,再赐婚给你家一位公主。”
傅友德忙起身行礼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他们定下元帅的位置之后,就开始定副帅的人选。
最后,他们定西平侯沐英为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右副将军,和傅友德一起带兵出征。
等把这些事情安排好之后,朱元璋又留他们一起吃饭。
也就是在饭桌之上,他才感受到了一把,君不君臣不臣的快乐。
吃完饭之后,朱元璋也是难得的把他们送到大殿门口,还恋恋不舍的目送他们,一直到消失在自己视野为止。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才注意到这些兄弟都老了。
好一阵子之后,他才略显失落的回到他的御书房。
他再次拿起叶青这让他哭笑不得的亲笔奏疏,当即就眼珠子那么一转。
“来人,”
“把起居郎给咱叫来。”
说着,他又看向叶青的亲笔奏疏,小声自语道:“你小子让咱丢了脸,咱就得拿走你的功劳。”
“可不是咱不要脸,是你在用功劳恕罪,公平公正,童叟无欺!”
片刻之后,专门负责记录皇帝日常的史官,就拿着本子走了进来。
“臣,拜见陛下!”
朱元璋看着叶青的奏疏,严肃道:“记录,四川布政使叶青在咱的绝对支持下,这才让水稻亩产提升至千斤。”
“咱日夜勤勉,终日为收复云南,实现华夏大一统而谋,终日为大明货币成为世界通用货币而谋。”
“咱以为,想要让大明货币成为世界通用货币,就必须收复云南的同时,降服安南四国。”
“咱之所以能想到这一点,是因为咱以史为鉴......”
起居郎就这么一边记录,一边看着朱元璋拿着封面写有明显‘叶青’二字的奏疏,在这里‘照本宣科’。
终于,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他只觉得他要是再这么下去,他史官的职业道德,就会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