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第80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咱就是要在你没来得及和大家通气之前,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宣读这道拜相旨意。”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朱标就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中书右相胡惟庸,为相八年,辅佐皇帝太子,兢兢业业,未曾懈怠一日。”
  “为相期间,坐衙中书省,处理国事从未出错,实乃国之巩固基石!”
  “为表其功,为树立百官榜样,朕自即日起,晋封其为中书省左丞相,位列百官之首!”
  “钦此!”
  朱标念完圣旨之后,文武百官就开始小声议论了起来。
  尤其是一众巴不得用自己的死,换得千古留名的御史言官,更是越说越火大。
  “这是怎么回事,陛下是要独宠一臣吗?”
  “居然让太子亲自宣旨,还圣旨抬头名为敕曰,却一点没有告诫戒骄戒躁的内容,只有满篇的夸赞之词!”
  “陛下怎么会这么对胡相,中书左相可是魏国公啊,这是拿了魏国公的位置啊!”
  “难道,胡相和陛下......”
  其实,高高在上的朱元璋,根本听不到这些御史言官的言论。
  但他却可以通过其他官员听过他们的议论,再看胡惟庸后背的眼神,猜到个大概意思。
  “继续,不要停。”
  “多说一点,让他们看胡惟庸后背的眼神,更加尖锐一点。”
  “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看向面前的胡惟庸,同时心中暗道:“咱已经让叶青成为了咱的孤臣,咱现在也让你成为孤臣。”
  “咱希望,他来朝之后,你们两个孤臣可以成为咱的左膀右臂。”
  “这是咱给你的最后机会!”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胡惟庸也感觉自己的后背,有一种被万箭射穿之感。
  他根本就不用回头,就能知道孔克表他们是怎么在看他的!
  “陛下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这圣旨我是不想接,可不接又不行。”
  “就不能让我给他们打了招呼之后,再来宣旨?”
  “这......”
  想到这里,胡惟庸也只能先把这让他如坐针毡的早朝,给挨过去之后再说。
  他赶忙叩谢道:“臣胡惟庸,拜谢陛下隆恩!”
  胡惟庸谢恩之后,朱标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亲自蹲下身去,双手托着胡惟庸的手肘,慢慢的把他扶起来,然后再把圣旨交给他。
  百官见胡惟庸受到如此礼遇,也是不免心生嫉妒。
  尤其是跟着他混了这么久的淮西勋贵们,更是牙都快要咬碎了。
  说好的同富贵,共进退呢?
  现在的淮西勋贵们,只是没有读过《水浒传》而已,要是他们读过水浒传的话,就一定会把他胡惟庸和宋江划等号。
  所谓的‘卖弟求荣’,也就不过如此了。
  胡惟庸自然知道他们现在如何看他,但他现在也没有办法,只求事态不再恶化下去。
  唯有如此,才有人愿意在下朝之后,听他的解释。
  可也就在胡惟庸如此思索之时,朱元璋却是饶有兴趣的伸手往边上一抓。
  当他抓了空气之后,才意识到他这里可没有叶青那里舒服。
  现在的朱元璋,早已习惯了在叶青那里,吃着瓜果看笑话的好日子。
  一时之间,还有点不适应这严肃的朝堂了。
  朱元璋眼见着没有瓜果助兴,就决定再加上一把火。
  他看向徐达道:“天德啊,咱没打招呼,就把你中书左相,百官之首的位置下了,你不会怪咱吧!”
  徐达自然知道他皇帝老哥的意思,他忙笑着说道:“早就该让给胡相了。”
  “臣这些年虽然坐着那位置,但人却一直在五军都督府坐衙,中书省加起来都没待满一个月。”
  “臣完全就是挂着这么个虚职,臣都自觉有愧!”
  “胡相一个右相,干了我们两个人的事情,还把事情干得这么好,再不让给他,我都觉得亏欠他了。”
  “不对,不是臣让给胡相!”
  说着,徐达还向胡惟庸抱拳道:“是还给胡相你!”
  众人一听这话,直接就咬紧了后槽牙。
  尤其是淮西勋贵们,更是嘴角都忍不住的颤抖了起来。
  此刻的胡惟庸,真就是官帽里的发根都在往外冒冷汗。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要是再这么下去的话,他就要被踢出淮西老大的位置了。
  胡惟庸忙向徐达行礼道:“徐相哪里话,如果不是徐相的帮衬,惟庸哪里能这么顺利。”
  话音刚落,他只觉得自己被吓傻了。
  这种谦虚之言说出来,不就是坐实了他和皇帝一家子狼狈为奸吗?
  而此刻正坐龙椅的朱元璋,是真想拿点瓜果点心来助兴。
  他忙接着说道:“好了,你们俩就不要互相谦虚了。”
  “都归位吧!”
  说着,他又看了看早已恨胡惟庸恨得咬牙的孔克表道:“现在咱们开始朝议,你们还有什么事情要奏吗?”
  早已按捺不住的孔克表,一下子就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臣有事要奏。”
  “准奏!”
  孔克表严肃道:“臣以为,收复云南,势在必行,臣等愿效犬马之劳。”
  “可四川布政使叶青叶大人所奏,要顺便打跪安南四国这事,却颇为不妥。”
  “收复云南,是我国内政,且有史可考!”
  “但无端兴兵他国,不仅会落人口实,还会徒增杀戮,过度役使民力。”
  孔克表话音刚落,大多数把胡惟庸当叛徒的人,也跟着附议了起来。
  朱元璋见他们齐齐参奏叶青,也是一点都不生气。
  他看向胡惟庸道:“胡卿,你觉得他们参奏得对吗?”
  胡惟庸看了看朱元璋那深邃的目光,又看了看虎视眈眈的百官,他是真的觉得进退两难。
  如果他力排众议说叶青是对的,这些人就一定会以为他早就和叶青勾连上了。
  可如果他说叶青是错的,那他胡惟庸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想到这里,他也不禁在心里暗骂朱元璋越来越损,甚至还觉得他身上已经有了叶青那蔫坏的影子。
  站在武将一列的王保保等人,却是看着这位皇帝陛下,觉得越来越对胃口了。
  所有人的眼里,朱元璋见胡惟庸迟迟不开口,突然就严肃道:“胡相国,你觉得他们参奏得对吗?”......
  第624章 :胡相成为宠臣之最,满朝文武附议叶大人,徐帅和王保保再战!
  朱元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一声胡相国,直接就把胡惟庸送到了皇帝宠臣之最的位置上。
  就凭这声‘胡相国’,什么魏国公徐达,什么天下奇男子王保保,什么亲外甥李文忠,哪怕是亲义子沐英,都得靠边站。
  就算是那总喜欢在朱元璋气头上跳舞的叶青,也得让出宠臣之最的位置。
  但与此同时,也把他送到了这朝廷的风口浪尖之上,更是送到了淮西勋贵心里的刀尖之上。
  什么是物极必反?
  这就是物极必反的妙用!
  胡惟庸知道,他这个时候要是还不说话表态的话,他下一瞬就会被扣上‘深受皇恩,而不识好歹’的罪名。
  只要朱元璋给他按上这么个罪名,他之前的这些个小弟,也一定会幸灾乐祸的附议。
  “陛下以前可没这么阴损啊!”
  “不跟着叶青那狗东西混这么久,他根本就想不出这么阴损的招数来!”
  “......”
  胡惟庸在心里把叶青的八辈祖宗全问候一遍之后,就决定先急后缓了。
  什么是先急后缓?
  先过了朝堂这一关,先把自己的小命和地位保住,事后再向他们解释,就是先急后缓。
  想到这里,胡惟庸当即就直面孔克表,严肃无比的说道:“孔大学士,此言差矣!”
  说着,他就面向满朝文武,义正言辞道:“安南四国,与我乌思藏都司、云南、广西接壤。”
  “他们要是不安生,我大明又岂能安生?”
  “即便他们没有颠覆我大明的实力,可他们也能搅得我边境地区民不聊生。”
  “他们民不聊生,你我这些站在庙堂之上的人,又怎么能睡得踏实呢?”
  “如果说反正他们也只是在边境搅扰,我们睡得踏实,那我们就对不起这身红蓝官袍了!”
  “千百年来,他们确实从未有过颠覆我华夏王朝之能,但他们却时常搅扰我边境百姓!”
  “不说打一仗就还边境百姓百年太平,但最起码也要一仗还边境百姓五十年太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