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赶山记 第38节
颜祺笑着看了半晌,问霍凌道:“以前你就是这么训大个儿的么?一共训了多久?”
霍凌回忆一番道:“好似也没多久,也就一个月左右,只是养大了才带着进山。”
不然凭大个儿小时候的体格,进山遇见野兽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狗和人一样耐心都有限,一日学太多容易不耐烦,后面的即使教了也记不住。
霍凌把装肉丁的空碗放起,和颜祺端着饭碗,在灶台前把早食吃了。
“近来蚊虫开始多了,我走以后,你记得再掰一块老牛肝点上,我最近进山时也留意下,有的话再搜罗几块。”
野菜生意还能再做一个月,他们商量着中间多下一次山,因一次能带下去的野菜有限,多下去一次,就能多挣几十斤的银钱。
不过霍凌今天并不带颜祺进山,他是预备带着脚扎子去采腰子草的。
近来腰子草的叶子上开始出黄点子,比没有黄点子的更值钱。
顺便多探几个野菜多的地方,看看怎么走方能不绕远,到时一并去,也好省些力气和时间。
第35章 猫爪菜(小修)
“山里真凉快, 都入夏将近一个月了,也不见热,早晚还要盖棉被。”
颜祺拉着霍凌的手, 大跨步地迈过一条水流, 溪水清澈, 可见其中摆尾的游鱼,还都不是小鱼, 最小的也比巴掌大。
“山里没有很热的时候,就是蚊虫多,不然实在是舒服。”
霍凌低头看一眼颜祺的裤腿,见没被水溅湿, 示意同样驻足等待的大个儿和黄芽儿继续往前走。
距离接黄芽儿回家已经过去半个月了,现在它已经能听懂一些基本的指令, 让坐着就绝不站着,跑出后一声口哨便能叫回来。
霍凌和颜祺对此很是欣慰。
霍凌试着让它跟大个儿一起去猎林鼠和兔子, 动作还算是迅捷的, 以前流浪时应当也自己打过野食。
故而它虽然瘦,但不是那种病恹恹的瘦弱,回家吃了几天饱饭就很有力气了。
既认了主, 也认了家门,今朝和颜祺一起进山时便决定将它带上,之前几次都只是留它在家看家。
带出门主要为了让它早些认路记路, 关键时候这是能救命的。
黄芽儿初次进山,很是兴奋, 好几次一下子跑得有些远,没等霍凌和颜祺张口,大个儿就已经上前把它赶了回来。
颜祺还笑说, 分明有时候大个儿也会自己跑远的,这厢家里多了个狗,它倒乖觉许多。
“大约是争宠呢。”
霍凌捡了根大小合适,长得很直的树枝,把大个儿叫到近前给它。
大个儿最喜欢的玩具就是树枝子,还会挑喜欢的叼回家放着,要是不小心混在一起,给它当柴火烧了,它能生一下午闷气。
“拿着玩儿去。”
大个儿颠颠跑来,张嘴把树枝叼走,接下来走路时头都抬高了,还特地去黄芽儿面前转着圈炫耀,把霍凌和颜祺笑得不行。
“哪来那么多心眼子,别看个头大,其实还是孩子心性。”
等到颜祺给黄芽儿捡了一根稍微小点的树枝,一碗水才算是端平了,大个儿见别的狗也有,终于消停下来。
这般逗着狗走走停停,爬山也不觉得多累。
颜祺记得自己头回跟霍凌进山的时候,走上两刻钟就已大喘气了,现在明显轻松许多。
只需拿一根趁手的木棍当登山杖,爬上爬下不在话下,可以说越发像一个赶山客夫郎该有的模样了。
上次下山去林家串门子,明哥儿说他气色都见好,本还担心他还在山里受惊受累,没成想还真是个养人的去处。
颜祺想着,兴许是喝桦树茸泡水喝的,家里不缺那东西,基本顿顿都喝着。
问过霍凌后,特地给明哥儿包了一些送去,特地说明多是些碎的厉害,不太能拿出去卖的,让明哥儿别当个好东西,尽管踏实收下。
林长岁他娘那日也在,推说不要,道是太贵重,一斤几十文的东西,哪能白要。
颜祺只得反复讲明是散碎的不值钱,说了半晌才硬是留下。
即使如此,林母也追出来,说等秋收后给大家送些好小米。
小米就是谷子,林家一直留着一亩地种谷,不知是那亩地的水土和别处不同,还是别的缘由,总之村里人都说他家的小米熬粥很香。
山道曲折,只有老道的赶山客或是猎户才不会迷路。
眼前一片乍看和别处没什么不同,走出一段距离却得见一方小小瀑布,水流落下,因前些日子下过雨,水量不算小,站在旁边能感受到扑面的凉爽。
下面则是天然形成的圆形小水潭,大个儿和黄芽儿不用人提醒,就已经跑到水边趴下喝水,大舌头一甩,很是起劲。
“这水咱们也能喝,接从上面流下来的就好。”
出门带了三个水囊,有一个已经空了,霍凌拧开盖子,用它接了些泉水递给颜祺。
颜祺小小地喝了两口,莞尔道:“是甜的,比咱家门前的更甜一点。”
只是到底不敢喝太快,泉水寒凉,怕回去肚子痛。
“山泉都是甜的,越往上游越干净清冽,我以前闲着无事的时候,学大杨他爹教的法子,慢悠悠地用泉水煮一壶茶,喝起来好像是比胡乱泡的更香,就是喝多了晚上睡不着觉。”
霍凌就没那么多讲究,大口喝罢,重新又将水囊灌满,挂回腰间。
“水潭挺深,我看了一眼,估计有大鱼,等回来时看看能不能捉一条回去炖了吃。”
无论有没有大鱼,都不着急,今天的要紧事仍是摘野菜,这一茬卖掉,下一回就要等明年了。
除却刺嫩芽,霍凌还寻到两片猫爪菜。
猫爪菜和猴腿菜一样,是从地里直愣愣往上冒的,因为顶端的绿芽长得像猫爪子,所以大家都这么叫,也只有这时候能采来吃。
假如再过一阵,猫爪子那处长出了叶子,就老了吃不得。
野菜口感一老,不说入口时扎嘴,嚼的时候也会半天嚼不烂,咽不下去,只能吐出来。
由于这个特性,包括猫爪菜在内的野菜应季时间皆不长,而猫爪菜尤其短。
这时候山下的猫爪菜早就老了,唯有山中气温低,故而尚有一些,并不太多。
采的时候要挑选着来,当中不少已然出了叶。
“要是早几日来就好了。”
颜祺避开那些分叶的猫爪菜,将周围的尽数掐下放到一旁。
能采的和不能采的大概对半分,好在这一片坡上到处都是,努努力慢慢寻,当是依旧能凑出来七八斤,能赚个二钱银,好的话能有个三钱。
“早几日咱们也没闲着,白龙山这么大,山货哪有找全的时候,尽力便是。”
霍凌在山里时间长,早把事情想明白。
最早他做赶山客,也曾抱着不嫌累,出力多便也能赚钱多的想法,后来有回贪多忘了时辰,后半截山路几乎是摸黑走的。
天一黑,林中有些野兽反而更加活跃,兽吼此起彼伏,待他冲进家门才发觉后背都汗湿了,自那以后宁肯早回,也不多贪图那几斤山野货。
天生地养的东西,今日不带走,明日也不会没了,犯不着搭上命。
颜祺思忖一番,心道也是这个道理。
白龙山确实遍地是宝,但人有多大的本事,就吃多少饭,哪能妄想将所有宝贝都装进自己的篓子里。
摘完一片山坡的猫爪菜,两人暂时停下来歇息,颜祺手里拈了一根长出叶子的野菜,迎着风晃了晃,忽而笑道:“又是猴腿,又是猫爪的,你说最早给这些野菜起名的人是怎么想的?”
“还有牛膝菜、大耳朵毛。”
霍凌笑言:“从小就这么叫,不觉得有啥,单独拎出来一说确实有意思。”
“这里面我觉得也就猫爪菜说得过去,确实挺像的。”
又转而说起田间有种杂草,也是能吃的野菜,叫赖子菜,因为叶片麻麻赖赖的,以前在颜祺的老家,都管它叫虫合蟆菜。
“我小时候有阵生了场病,病好以后总是咳嗽,家里人听说这种菜能止咳,没少摘了给我吃。”
霍凌问:“真的能治咳嗽?”
颜祺笑了笑道:“记不清了,不过应该是有些用处。”
然而关外能吃的野菜有不少,更不缺别的吃食,遇见这种算不得多好吃的,多是直接当杂草除了。
霍凌道:“下次再看见,摘些来晒干存着,说不定能用上。”
说着说着,肚也犯饿,遂摸出随身带的干粮吃。
干净的布袋里装的是早起烙的荠菜饼,比纯粮食的干粮有滋味一些,只要是野菜季,关外人恨不得一日塞两斤鲜菜下肚,实在是一年到头能吃鲜菜的时候太短了。
哪怕冬日有菜窖,叶子菜也只有大白菜。
颜祺听霍凌说,入秋不多久就会下大雪,再往北甚至八月里都会下雪,需知那时候还有好些地方在度秋老虎,热的和炎夏没两样。
拿出饼子后,霍凌先掰下一小块远远地抛进山里,颜祺也学他丢了一块。
赶山客的规矩如此,在山里四季只能吃冷食,为的是防山火,此外吃东西之前也要掰下一块远远抛出,为的是敬山神。
平日里丢吃的出去都是喂狗的,这时候丢的大个儿知道与自己无关,并不去看。
最初霍凌扔时黄芽儿还有些想去找,被大个儿一嗓子吼在原地,不敢动了。
接着颜祺再扔,黄芽儿就明白过来,留在原地,冲两人摇摇尾巴,汪汪叫两下。
荠菜饼凉了不如热的时候好吃,但因做得厚,且不是干烙,提前在锅里抹了层油,嚼一嚼还是挺香的。
颜祺吃了一张就能饱,霍凌两张尚且填不饱肚,不过他也不会吃太多,那样不利于赶山路,容易肠子疼,人也没精神,一般吃个七分饱正好。
大个儿和黄芽儿则去了附近自己找吃食,找得到就吃,找不到回家也不会饿着。
不过霍凌有意练一练黄芽儿捕猎的本事,在这点上,大个儿就是很好的老师,压根不用人出手。
干粮下肚,肚子里满当当的感觉实在是好极了。
颜祺惬意地伸了个懒腰,从水囊里倒了些水出来洗手,再拿帕子擦干净,接着开始进行夏日在山里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掀开霍凌的衣裳帮他捉草爬子。
最近草爬子越来越多,药囊那点子味道已是顶不住。
若是和从前一般,等到了家再捉,好些都要钻到肉里,各个用火燎,看着就心惊肉跳。
半路上捉一回,能省不少事。
霍凌三两下扯掉上衣,露出赤裸的后背,颜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找虫子,接连掐死了四只,算是大功告成。
霍凌回忆一番道:“好似也没多久,也就一个月左右,只是养大了才带着进山。”
不然凭大个儿小时候的体格,进山遇见野兽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狗和人一样耐心都有限,一日学太多容易不耐烦,后面的即使教了也记不住。
霍凌把装肉丁的空碗放起,和颜祺端着饭碗,在灶台前把早食吃了。
“近来蚊虫开始多了,我走以后,你记得再掰一块老牛肝点上,我最近进山时也留意下,有的话再搜罗几块。”
野菜生意还能再做一个月,他们商量着中间多下一次山,因一次能带下去的野菜有限,多下去一次,就能多挣几十斤的银钱。
不过霍凌今天并不带颜祺进山,他是预备带着脚扎子去采腰子草的。
近来腰子草的叶子上开始出黄点子,比没有黄点子的更值钱。
顺便多探几个野菜多的地方,看看怎么走方能不绕远,到时一并去,也好省些力气和时间。
第35章 猫爪菜(小修)
“山里真凉快, 都入夏将近一个月了,也不见热,早晚还要盖棉被。”
颜祺拉着霍凌的手, 大跨步地迈过一条水流, 溪水清澈, 可见其中摆尾的游鱼,还都不是小鱼, 最小的也比巴掌大。
“山里没有很热的时候,就是蚊虫多,不然实在是舒服。”
霍凌低头看一眼颜祺的裤腿,见没被水溅湿, 示意同样驻足等待的大个儿和黄芽儿继续往前走。
距离接黄芽儿回家已经过去半个月了,现在它已经能听懂一些基本的指令, 让坐着就绝不站着,跑出后一声口哨便能叫回来。
霍凌和颜祺对此很是欣慰。
霍凌试着让它跟大个儿一起去猎林鼠和兔子, 动作还算是迅捷的, 以前流浪时应当也自己打过野食。
故而它虽然瘦,但不是那种病恹恹的瘦弱,回家吃了几天饱饭就很有力气了。
既认了主, 也认了家门,今朝和颜祺一起进山时便决定将它带上,之前几次都只是留它在家看家。
带出门主要为了让它早些认路记路, 关键时候这是能救命的。
黄芽儿初次进山,很是兴奋, 好几次一下子跑得有些远,没等霍凌和颜祺张口,大个儿就已经上前把它赶了回来。
颜祺还笑说, 分明有时候大个儿也会自己跑远的,这厢家里多了个狗,它倒乖觉许多。
“大约是争宠呢。”
霍凌捡了根大小合适,长得很直的树枝,把大个儿叫到近前给它。
大个儿最喜欢的玩具就是树枝子,还会挑喜欢的叼回家放着,要是不小心混在一起,给它当柴火烧了,它能生一下午闷气。
“拿着玩儿去。”
大个儿颠颠跑来,张嘴把树枝叼走,接下来走路时头都抬高了,还特地去黄芽儿面前转着圈炫耀,把霍凌和颜祺笑得不行。
“哪来那么多心眼子,别看个头大,其实还是孩子心性。”
等到颜祺给黄芽儿捡了一根稍微小点的树枝,一碗水才算是端平了,大个儿见别的狗也有,终于消停下来。
这般逗着狗走走停停,爬山也不觉得多累。
颜祺记得自己头回跟霍凌进山的时候,走上两刻钟就已大喘气了,现在明显轻松许多。
只需拿一根趁手的木棍当登山杖,爬上爬下不在话下,可以说越发像一个赶山客夫郎该有的模样了。
上次下山去林家串门子,明哥儿说他气色都见好,本还担心他还在山里受惊受累,没成想还真是个养人的去处。
颜祺想着,兴许是喝桦树茸泡水喝的,家里不缺那东西,基本顿顿都喝着。
问过霍凌后,特地给明哥儿包了一些送去,特地说明多是些碎的厉害,不太能拿出去卖的,让明哥儿别当个好东西,尽管踏实收下。
林长岁他娘那日也在,推说不要,道是太贵重,一斤几十文的东西,哪能白要。
颜祺只得反复讲明是散碎的不值钱,说了半晌才硬是留下。
即使如此,林母也追出来,说等秋收后给大家送些好小米。
小米就是谷子,林家一直留着一亩地种谷,不知是那亩地的水土和别处不同,还是别的缘由,总之村里人都说他家的小米熬粥很香。
山道曲折,只有老道的赶山客或是猎户才不会迷路。
眼前一片乍看和别处没什么不同,走出一段距离却得见一方小小瀑布,水流落下,因前些日子下过雨,水量不算小,站在旁边能感受到扑面的凉爽。
下面则是天然形成的圆形小水潭,大个儿和黄芽儿不用人提醒,就已经跑到水边趴下喝水,大舌头一甩,很是起劲。
“这水咱们也能喝,接从上面流下来的就好。”
出门带了三个水囊,有一个已经空了,霍凌拧开盖子,用它接了些泉水递给颜祺。
颜祺小小地喝了两口,莞尔道:“是甜的,比咱家门前的更甜一点。”
只是到底不敢喝太快,泉水寒凉,怕回去肚子痛。
“山泉都是甜的,越往上游越干净清冽,我以前闲着无事的时候,学大杨他爹教的法子,慢悠悠地用泉水煮一壶茶,喝起来好像是比胡乱泡的更香,就是喝多了晚上睡不着觉。”
霍凌就没那么多讲究,大口喝罢,重新又将水囊灌满,挂回腰间。
“水潭挺深,我看了一眼,估计有大鱼,等回来时看看能不能捉一条回去炖了吃。”
无论有没有大鱼,都不着急,今天的要紧事仍是摘野菜,这一茬卖掉,下一回就要等明年了。
除却刺嫩芽,霍凌还寻到两片猫爪菜。
猫爪菜和猴腿菜一样,是从地里直愣愣往上冒的,因为顶端的绿芽长得像猫爪子,所以大家都这么叫,也只有这时候能采来吃。
假如再过一阵,猫爪子那处长出了叶子,就老了吃不得。
野菜口感一老,不说入口时扎嘴,嚼的时候也会半天嚼不烂,咽不下去,只能吐出来。
由于这个特性,包括猫爪菜在内的野菜应季时间皆不长,而猫爪菜尤其短。
这时候山下的猫爪菜早就老了,唯有山中气温低,故而尚有一些,并不太多。
采的时候要挑选着来,当中不少已然出了叶。
“要是早几日来就好了。”
颜祺避开那些分叶的猫爪菜,将周围的尽数掐下放到一旁。
能采的和不能采的大概对半分,好在这一片坡上到处都是,努努力慢慢寻,当是依旧能凑出来七八斤,能赚个二钱银,好的话能有个三钱。
“早几日咱们也没闲着,白龙山这么大,山货哪有找全的时候,尽力便是。”
霍凌在山里时间长,早把事情想明白。
最早他做赶山客,也曾抱着不嫌累,出力多便也能赚钱多的想法,后来有回贪多忘了时辰,后半截山路几乎是摸黑走的。
天一黑,林中有些野兽反而更加活跃,兽吼此起彼伏,待他冲进家门才发觉后背都汗湿了,自那以后宁肯早回,也不多贪图那几斤山野货。
天生地养的东西,今日不带走,明日也不会没了,犯不着搭上命。
颜祺思忖一番,心道也是这个道理。
白龙山确实遍地是宝,但人有多大的本事,就吃多少饭,哪能妄想将所有宝贝都装进自己的篓子里。
摘完一片山坡的猫爪菜,两人暂时停下来歇息,颜祺手里拈了一根长出叶子的野菜,迎着风晃了晃,忽而笑道:“又是猴腿,又是猫爪的,你说最早给这些野菜起名的人是怎么想的?”
“还有牛膝菜、大耳朵毛。”
霍凌笑言:“从小就这么叫,不觉得有啥,单独拎出来一说确实有意思。”
“这里面我觉得也就猫爪菜说得过去,确实挺像的。”
又转而说起田间有种杂草,也是能吃的野菜,叫赖子菜,因为叶片麻麻赖赖的,以前在颜祺的老家,都管它叫虫合蟆菜。
“我小时候有阵生了场病,病好以后总是咳嗽,家里人听说这种菜能止咳,没少摘了给我吃。”
霍凌问:“真的能治咳嗽?”
颜祺笑了笑道:“记不清了,不过应该是有些用处。”
然而关外能吃的野菜有不少,更不缺别的吃食,遇见这种算不得多好吃的,多是直接当杂草除了。
霍凌道:“下次再看见,摘些来晒干存着,说不定能用上。”
说着说着,肚也犯饿,遂摸出随身带的干粮吃。
干净的布袋里装的是早起烙的荠菜饼,比纯粮食的干粮有滋味一些,只要是野菜季,关外人恨不得一日塞两斤鲜菜下肚,实在是一年到头能吃鲜菜的时候太短了。
哪怕冬日有菜窖,叶子菜也只有大白菜。
颜祺听霍凌说,入秋不多久就会下大雪,再往北甚至八月里都会下雪,需知那时候还有好些地方在度秋老虎,热的和炎夏没两样。
拿出饼子后,霍凌先掰下一小块远远地抛进山里,颜祺也学他丢了一块。
赶山客的规矩如此,在山里四季只能吃冷食,为的是防山火,此外吃东西之前也要掰下一块远远抛出,为的是敬山神。
平日里丢吃的出去都是喂狗的,这时候丢的大个儿知道与自己无关,并不去看。
最初霍凌扔时黄芽儿还有些想去找,被大个儿一嗓子吼在原地,不敢动了。
接着颜祺再扔,黄芽儿就明白过来,留在原地,冲两人摇摇尾巴,汪汪叫两下。
荠菜饼凉了不如热的时候好吃,但因做得厚,且不是干烙,提前在锅里抹了层油,嚼一嚼还是挺香的。
颜祺吃了一张就能饱,霍凌两张尚且填不饱肚,不过他也不会吃太多,那样不利于赶山路,容易肠子疼,人也没精神,一般吃个七分饱正好。
大个儿和黄芽儿则去了附近自己找吃食,找得到就吃,找不到回家也不会饿着。
不过霍凌有意练一练黄芽儿捕猎的本事,在这点上,大个儿就是很好的老师,压根不用人出手。
干粮下肚,肚子里满当当的感觉实在是好极了。
颜祺惬意地伸了个懒腰,从水囊里倒了些水出来洗手,再拿帕子擦干净,接着开始进行夏日在山里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掀开霍凌的衣裳帮他捉草爬子。
最近草爬子越来越多,药囊那点子味道已是顶不住。
若是和从前一般,等到了家再捉,好些都要钻到肉里,各个用火燎,看着就心惊肉跳。
半路上捉一回,能省不少事。
霍凌三两下扯掉上衣,露出赤裸的后背,颜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找虫子,接连掐死了四只,算是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