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赶山记 第4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摘了一把苦菜,想起后院的萝卜缨子也能吃,也去掐了一小把,正好做个凉拌菜。
  给萝卜掐叶子,反而能让萝卜长得更好,不然光长叶子不长根。
  说起来,萝卜缨子包包子也好吃,之前在镇上吃过一回白面包子,回来后总说要做,却总是因为各种事耽搁了。
  因做包子比包饺子麻烦一点,还要发面。
  小哥儿把这事记在心里,盘算着不若明天就做起来,中午蒸上两屉,留到晚上还能吃一顿。
  前院中,霍凌拿着一把剪刀仔细刮鳞。
  别看白条鱼个头不大,上面的细鳞却一定要刮去,不然出锅很腥气。
  这种小鱼放在过去,他是有点不耐烦吃的,有那收拾的工夫,一只兔子也烤熟了。
  不过颜祺颇是喜欢吃鱼,为了这个,他甘愿多花些时间。
  只是这些山溪里能摸到的鱼都算不上最好吃的,要说好吃,甚至开江鱼都比不得,还得是冬日里凿开冰窟窿钓上来的冷水鱼。
  个头又大,肉又多,赶上大的,一条赶上半个人高,使铁锅炖了,旁边贴一圈饼子,家里便是有七八口人也能吃饱。
  这种小鱼呢,刺多些,吃起来是个细致活,鲜嫩倒确实不假。
  鱼收拾好后,颜祺接过去,系上围裙做晚饭,今天没有需要霍凌上手的菜。
  他在院子里转一圈,见柴火不多了,趁这会儿空档,拿了斧头坐下劈柴。
  大个儿和黄芽儿趴在院子中央,两只狗身上的毛还没全干,刚刚回来后只给它俩涮了涮爪子,等明天太阳好时带去溪水里洗个澡。
  此刻它俩都知道要吃饭了,趴在院子里左看右看,时不时仰头动动鼻子,嗅一嗅饭香。
  待到夜幕降临,晚食吃罢,人和狗都饱了肚。
  霍凌用瓜皮擦了擦菜刀,抬手劈开了凉意尚存的西瓜。
  他和颜祺一人捧一块直接蹲在地上吃,区别是他吐籽,小哥儿却不吐。
  霍凌还准备把瓜籽都收集起来,明年种下,看能不能结出西瓜。
  大个儿和黄芽儿也各得了一块瓜,多了不给吃,怕它们拉肚子,不过瓜皮管够。
  一时间院子里皆是“咔嚓咔嚓”的清脆吃瓜声。
  第40章 传喜讯(加更)
  不日, 董家村送来消息,道是红果儿怀上了。
  大个儿总算开窍了一回,还真当上了爹。
  虽说它自己毫无所觉, 可不妨碍家里几人听说后极是高兴。
  霍峰同霍凌道:“依着规矩, 董家得分你们一只狗崽子, 我和你嫂子商量,到时我们出钱再多抱一只回来, 英子一直想要只她自己的小狗。”
  “这样也好,别看咱们村没出过什么事,可有些事哪里说得准,董家村不也招了贼。”
  霍峰点头, “确是听说了董家村的事,才起了这个心思, 英子是个姑娘,日后岁数大了, 少不得有独自留她在家的时候, 有只狗看家放心些,且想着既是大个儿的崽子,到时家里几只狗相处起来也该是和睦。”
  哪怕知道以大个儿和红果儿的品相, 生出来的狗崽卖价定是不低,他们也打算咬咬牙出了这笔银钱。
  不然若真是家里进贼折了财粮牲口,或是人有什么差池, 损失只会更多。
  母狗怀崽要两个月才能生,算算日子届时已然入秋了, 天不凉不热的正合适坐月子。
  “那等我俩去董家村的时候,和董大哥一家说一声,让他们给咱家留上两只。”
  唯一担心的是, 上回去时听董家那意思,董家村也有好些人等着抱狗崽,不知红果儿这一胎能生几个,要是少了恐怕还不够分的。
  而霍凌和颜祺每每想起这事,皆有一种即将抱金孙的满足。
  ——
  田间麦田抽穗,如起伏的绿浪。
  再过一月到了暑天,就该是秋收割麦的时节。
  期间除了麦田,还有高粱地和苞米地要打理,灌水、追肥、除草,样样不能落下。
  一到农忙季,霍峰明显比冬日里晒得更黑,人也更精瘦了,他自己打趣说是贴的冬膘都掉了个干净,只等秋收后打了新粮再补回来。
  叶素萍亦是能干的,不能干也不成,家里统共两个劳力,五亩地种下来,吃不消也只能咬牙干下去,
  靠种地吃饭便是如此,眼一睁就是下地,夏日天长,白龙山下寅时过半,天就差不多蒙蒙亮了,趁早做活不那么热。
  一般干到中午太阳爬高前回家垫两口饭,歇个午觉,下半晌再去,一路干到傍晚天黑前收工回家。
  这是霍凌不想走的路,却也是霍峰选择过的日子。
  他们为着去董家村看红果儿,在山下多留一日,跟着下地帮了忙。
  田间立着披旧衣的稻草人,鸟雀时而飞过,高高的天幕上时而还有老鹰盘旋。
  拔出来的野草里有些是可以喂鸡鸭的,像是马齿菜和婆婆丁,现下已经老了没法吃,但畜牲不嫌。
  家里还养着一头猪,每日猪草也是割不停。
  要猪长膘,过年时多得几斤肉,平日里就不能亏待了它。
  为此霍英日日去挖蚯蚓摸田螺,带回来喂鸡鸭,吃了这些鸡鸭能多下蛋,蛋壳还硬实,不容易出软蛋。
  听小侄女将养鸡养鸭说得头头是道,霍凌从颜祺手里接过小碗,给她抓一把从山上带下来的毛樱桃。
  小姑娘早早开始惦记的野果子已漫山遍野,像毛樱桃是最早熟的,不过别看都是红的,实则十个里面能有五六个甜的就不错。
  乡下吃点果子不容易,就算是酸的,也乐意龇牙咧嘴地挨个试过去,冷不丁吃到一个甜的能高兴半天。
  “这次寻着的这棵树不甜,酸的多,等小叔和婶伯再去找找。”
  霍凌看霍英爱吃,干脆把一碗都给了她。
  他和颜祺都不太能吃酸,偶尔咬到一个觉得牙都要倒了,嘴里口水呼呼地冒。
  霍峰和叶素萍也一样。
  要说吃野果子,还是得再等一两个月,到那时不单家里的果树能采摘,山里也多的是能吃的,似那蓝靛果、灯笼果、山葡萄、狗枣子……想吃什么都有。
  这些里面灯笼果基本都是甜的,其余和毛樱桃一样要碰运气。
  霍英兴高采烈,端着毛樱桃去找齐家的冬花儿分着吃。
  霍凌喊来大个儿让它去送人,这样大人不跟着也不怕孩子跑丢,听着走远了,霍凌进到门里上炕暂歇,与颜祺道:“之前还跟大哥商量,赶上村里有卖地的,再添个两三亩,好歹供上家里几张嘴年头到年尾的口粮,现在一看,哪里忙得过来。”
  但现今说这些还太早,真要是有买地的机遇,定还是要买的,至于怎么种,种什么,到时总会有法子。
  午后。
  霍凌独去了双家屯找穆老爹买木漆,颜祺跟霍凌说了一声,带了事先分出来的毛樱桃并二斤吐干净沙的田螺,去林家找肖明明。
  回回来,回回林长岁都不在家,要么在地里,要么在镇上,可见养家的辛苦。
  肖明明却是不见憔悴,和颜祺一样,自打来了下山村光是长肉去了,脸盘子都比初来时圆润得多。
  他俩只洗了一小把毛樱桃,坐在一处说话时尝个鲜。
  颜祺说自己在山上没少吃,肖明明无需问,也知道是为了留给林长岁回来尝。
  而最近林母脾胃虚,不敢吃生果子。
  “大娘身子可还好,去寻郎中看了没?”
  颜祺说着话时咬到一个酸樱桃,酸得他一个劲咽口水。
  肖明明笑开来,紧跟着自己也咬到一个,好在再吃时都吃到了甜的。
  说起婆母,眉宇难免增些愁绪。
  “长岁说是老毛病,不单是脾胃不好,还有个肺热的症候,总是爱咳嗽。你要认真说,不算是大病,只是磨人。要紧是一说抓药,她老人家就不乐意,说是浪费钱。”
  反观当初让林长岁带着肖明明去找马胡子看诊,那真是眼睛不眨一下,也未曾心疼过钱。
  可见老一辈多是如此,疼爱小辈是一码事,自己俭省又是另一码事。
  “不吃药可不行,便是不爱吃药,打听打听有没有偏方草药,煎水喝些也比硬挺着好。”
  只是这事上他是外人,说不上话,肖明明同样劝不动,愁归愁,实也拿林母没什么办法。
  坐了片刻,肖明明从枕头下面取出几方帕子,请颜祺瞧瞧他的绣活如何。
  “你常去集上走动,那处有没有人卖帕子香囊之类的物件?我想着帮家里添些进项,可惜没什么像样手艺,也就绣活勉强拿得出手。”
  颜祺翻着看过,想了想道:“卖是肯定有卖的,但我没问过价,下次我去时帮你打听着。”
  肖明明谢过他,把帕子重新放好。
  “说实话,我觉得我这手艺拿出去卖也不值几个钱,镇上什么好东西没有,卖的人多了,估计价钱也贵不到哪里去。”
  “别这么说,高低总能卖出去,无非是多赚和少赚的分别。”
  颜祺安慰他一番,来时篮子里是毛樱桃和田螺,走时多了一碗肖明明自己跟林母学着做的桔梗咸菜。
  第41章 灵芝季
  大树墩做桌子, 两只小树墩做凳子,霍凌花了四五日的时间,每每从山里回来, 就拿着木贼草细细打磨, 而后刷上一层木漆。
  穆老爹说若要颜色好看, 需多刷上几遍,他总共刷了三遍, 晾干后表面摸起来已完全不扎手了。
  当晚就用上了新桌凳,在院子里吃的晚食,时而还能抬头看看树上结了多少青枣子。
  “说要做木工,最后不过锯了几下木头。”
  霍凌咬了一口包子, 咽下去后道:“这就是在山里的好处了,想捡什么样的木头都有。”
  “我觉得这样就挺好, 树墩子沉甸甸一大个,还比那样四条腿的桌子结实呢, 刮大风也不怕。”
  颜祺爱惜地摸着桌面, 别看霍凌说得轻巧,可把普普通通的树墩子做成桌子绝非容易事,光是打磨的木贼草就用去许多。
  剥下来的树皮两人也没扔掉, 扯成细条放在一起,能捆东西用。
  霍凌几大口解决一个包子,伸手又拿了一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