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这样一个集“抗病性强、口感绝佳、产量可观”三大优势于一体的品种,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蔬菜品种模板。省农科院的专家们拿到初步数据时,整个相关科室都为之震动。
要知道,在我们国家,种子被视为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种业的发展,大力推动种业科技的创新。所谓“选种”,通常是从已有的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的变异群体中,根据既定的育种目标,挑选出优良的个体或群体。而“育种”则是一个更为主动、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它需要运用遗传学原理和相关生物技术,通过杂交、诱变、基因工程等多种方法,创造新的遗传变异,再通过一代代严格的选择和测试,最终培育出符合人类需求的新品种。
这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技术要求极高,但意义极其深远的工作。
兰叶以个人之力进行选育,并且是在一个条件相对简陋的小山村里独自摸索,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果,实在令人惊叹。关键是他并非只培育出了小白菜和萝卜,据传闻,他试验田里还有表现更为神奇、色彩斑斓的七彩番茄和某种高产抗病七彩土豆,后者尤其是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因此,在实地细致考察了“山野兰居”的种植区、初步验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后,双方的后续合作洽谈进行得相当顺利。
农科院方面的负责人李教授对兰叶是赞不绝口,眼神里的欣赏和那种“惜才”的挖角之意几乎不加掩饰:“兰先生真是年轻有为啊!留在乡下经营一个小度假村实在是太屈才了!我们农科院正需要您这样有前沿想法、有扎实技术的青年才俊,我们平台更大,资源更多,科研氛围也更浓厚,一定能将您的才华发挥到极致,造福更广阔的领域……”
一旁的宋青禹闻言,眉头微蹙,正要开口,一个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中气十足的苍老声音便从门口传了进来,精准地打断了李教授尚未说完的招揽之词:
“哦?李主任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觉得我叶沛然的实验室,还是我家青禹的实验室,平台不够大,资源不够多,委屈了小叶的才华,发挥不了他的全部潜力?”
众人闻声回头,只见精神矍铄的叶教授不知何时已悄然站在了门口,一身简单的休闲装却丝毫掩不住通身的学术威仪和气场。他缓步走进来,目光如炬,先是在兰叶和宋青禹身上扫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和赞许,随后那锐利的目光便精准地锁定了农科院的李教授。
想挖我叶沛然的墙角?做梦!
第103章
“叶、叶老!您怎么大驾光临了?您千万别误会!我绝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一看到叶教授, 省农科院的李教授顿时如小学生见了班主任,猛地站起身,脸上闪过一丝肉眼可见的慌乱。
“说什么?说我这徒弟待在这山沟沟里是屈才?还是说你农科院那套报表、会议、评比的流程, 能比让他安心搞出‘翡翠露’更有贡献?”叶教授径直走到主位坐下,语气平淡,却字字千钧,压得李教授额头直冒冷汗。
“叶老, 您言重了!我哪敢质疑您啊!”李教授连忙赔笑,后背都快湿了,“我是真心觉得兰先生才华横溢, 想着多一个平台多一条路,更能发光发热嘛……”
“发光发热?”叶教授放下茶杯, 发出清脆的一声轻响, “他的光和热,就是在这里, 用他的方法,培育出‘翡翠露’这样的品种。而不是被你们弄去,填那些无穷无尽的表格,开那些效率低下的会议, 把精力耗在应付各种考核评比上!”
他看向兰叶,眼神这才真正柔和下来:“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土壤。兰叶的土壤就在这里, 他的灵感、他的节奏, 离开了这片山水,未必还能结出同样的果子。我知道你们农科院是好意,但最好的支持,是尊重他选择的科研路径,提供合作而非管辖, 而不是总想着把人连根拔起,挪到你们认为更‘规范’的花盆里去。”
李教授被说得面红耳赤,羞愧地低下了头。他那点小九九被看得一清二楚——兰叶这样的天才要是去了他们院里,能带来多少课题、经费和奖项啊。
这时,兰叶上前一步,语气温和却异常清晰地说道:“李教授,谢谢您的看重。老师说的,也正是我的想法。”
他看向屋外那片生机勃勃的田地,眼神温暖而专注:“我的根就在这里。这里的土壤、阳光、雨水,甚至这里的空气,都是我试验的一部分。‘翡翠露’能成功,离不开这片特定的环境。我的很多灵感,都来自于和这片土地、和在这里生活的人的互动。离开这里,去一个标准的实验室,我或许能做出一些成果,但很可能不再是‘翡翠露’,也不再是我想要的方向了。”
除开系统的原因,兰叶是真喜欢如今的生活。他前世又不是没待过标准化实验室,但说实话里面那些小九九,有时候真的很消磨人的研究激情。
他转向李教授,态度诚恳却不容置疑:“我非常乐意与农科院合作,将‘翡翠露’和后续的品种在更广阔的土地上进行验证和推广,这也是我的愿望。但对我来说,最好的实验室,始终在这里。”
宋青禹随即开口道:“李教授,看来共识已经达成了。那么,我们可以详细谈谈关于‘翡翠露’及后续品种的区域适应性试验、数据共享与分析的具体合作细节。至于兰叶的个人发展规划,就不劳贵单位费心惦念了,他的路径清晰且唯一,旁人……怕是也规划不起。”
叶教授赞许地看了两个徒弟一眼,不错,一个温和平静却立场坚定,一个逻辑清晰且嘲讽到位,配合默契!
李教授看着这师徒三人组成的牢不可破的统一战线、软硬兼施、一个比一个难搞的架势,知道自己那点算盘彻底落空了。他苦笑一声,叹了口气:“得,叶老,兰先生,宋博士,我明白了。是我想岔了,眼界窄了。那就按之前说的,我们先把‘翡翠露’的合作脚踏实地落实好。”
最终,农科院的人带着种源和数据资料离开了,走时都对叶教授毕恭毕敬,姿态放得极低。毕竟这位老爷子是真正的国宝级泰斗,其贡献横跨多个植物学领域,无人不敬。
直到人走了,严组长才从另一个房间里笑眯眯地溜达出来。嗯,没错,正是他这位“内应”悄悄给师兄通了风报了信,否则远在帝都的叶教授怎能来得如此恰到好处。
叶教授嫌弃地瞥了眼自家师弟,这才对兰叶和宋青禹道:“以后这种事儿,直接让他们来找我。我倒要看看,谁还敢打我‘锁门弟子’的主意。”
别看叶教授长得严肃古板,实际上也个冲浪达人,网络热梗熟得很。
宋青禹是他的关门弟子,那兰叶可不是锁门弟子嘛。
嘿,反正都是他的学生。
就是这个嘚瑟劲儿。
赶走了农科院“不怀好意”的挖角,叶教授心情大好,只觉得神清气爽,看自家两个徒弟更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老人家难得来一趟,自然要留下。宋青禹便提议:“老师,您来得急,路上辛苦。正好欧阳在,让他给您和师叔都瞧瞧,调理一下,我们也放心。”
和宋青禹斗嘴成了习惯,叶教授下意识就道:“呦?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这毒舌崽子居然知道关心起我这把老骨头了?”
宋青禹面不改色:“怕您气坏了身子,没人镇得住外面那些蠢蠢欲动的人。”
叶教授哼笑一声,嘴上说着“用不着”,身体却很诚实地跟着宋青禹和兰叶往欧阳那边走去。严组长自然也一起,他上次过来时宋青禹也请欧阳给他号了平安脉,开了副调理身体的中药,最近那叫吃得好睡得好,今天正好再复查一下。
欧阳仔细地为叶教授做了检查,最后得出结论:“叶老,您这身体底子非常好,各项指标比很多年轻人都健康硬朗,就是您这血压稍微有点偏高,平时需得平心静气,少动怒,注意休息。”
兰叶在一旁暗暗高兴,觉得自己给老师和师娘寄的那些灵植果蔬没有白寄,老爷子的身体指标好了不少。宋青禹悄悄握了握他的手,递过一个“都是你的功劳”的眼神。
叶教授自己也点头:“自从吃了小叶寄来的那些瓜果蔬菜,身子骨是轻快了不少。”
“兰老板这里出产的果蔬绿色健康,长期食用益处极大。”欧阳颔首,顺势建议,“山野兰居环境得天独厚,最是养人。叶老既然来了,不如多住一段时日,好好调养一番。”
叶教授本就有此意,想多看看徒弟的事业,自然顺水推舟应下。
心情大好的兰叶立刻表示要亲自下厨,做几道老师爱吃的拿手菜。
宋青禹自然无比地接话:“我去给你打下手。”
叶教授看着两人一前一后走向厨房的背影,惊讶之余更是老怀欣慰,摸着下巴感慨:“这毒舌崽子今天转性了?居然这么懂事,还知道师兄弟友爱了?不错不错,看来这地方确实养人。”
要知道,在我们国家,种子被视为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种业的发展,大力推动种业科技的创新。所谓“选种”,通常是从已有的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的变异群体中,根据既定的育种目标,挑选出优良的个体或群体。而“育种”则是一个更为主动、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它需要运用遗传学原理和相关生物技术,通过杂交、诱变、基因工程等多种方法,创造新的遗传变异,再通过一代代严格的选择和测试,最终培育出符合人类需求的新品种。
这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技术要求极高,但意义极其深远的工作。
兰叶以个人之力进行选育,并且是在一个条件相对简陋的小山村里独自摸索,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果,实在令人惊叹。关键是他并非只培育出了小白菜和萝卜,据传闻,他试验田里还有表现更为神奇、色彩斑斓的七彩番茄和某种高产抗病七彩土豆,后者尤其是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因此,在实地细致考察了“山野兰居”的种植区、初步验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后,双方的后续合作洽谈进行得相当顺利。
农科院方面的负责人李教授对兰叶是赞不绝口,眼神里的欣赏和那种“惜才”的挖角之意几乎不加掩饰:“兰先生真是年轻有为啊!留在乡下经营一个小度假村实在是太屈才了!我们农科院正需要您这样有前沿想法、有扎实技术的青年才俊,我们平台更大,资源更多,科研氛围也更浓厚,一定能将您的才华发挥到极致,造福更广阔的领域……”
一旁的宋青禹闻言,眉头微蹙,正要开口,一个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中气十足的苍老声音便从门口传了进来,精准地打断了李教授尚未说完的招揽之词:
“哦?李主任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觉得我叶沛然的实验室,还是我家青禹的实验室,平台不够大,资源不够多,委屈了小叶的才华,发挥不了他的全部潜力?”
众人闻声回头,只见精神矍铄的叶教授不知何时已悄然站在了门口,一身简单的休闲装却丝毫掩不住通身的学术威仪和气场。他缓步走进来,目光如炬,先是在兰叶和宋青禹身上扫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和赞许,随后那锐利的目光便精准地锁定了农科院的李教授。
想挖我叶沛然的墙角?做梦!
第103章
“叶、叶老!您怎么大驾光临了?您千万别误会!我绝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一看到叶教授, 省农科院的李教授顿时如小学生见了班主任,猛地站起身,脸上闪过一丝肉眼可见的慌乱。
“说什么?说我这徒弟待在这山沟沟里是屈才?还是说你农科院那套报表、会议、评比的流程, 能比让他安心搞出‘翡翠露’更有贡献?”叶教授径直走到主位坐下,语气平淡,却字字千钧,压得李教授额头直冒冷汗。
“叶老, 您言重了!我哪敢质疑您啊!”李教授连忙赔笑,后背都快湿了,“我是真心觉得兰先生才华横溢, 想着多一个平台多一条路,更能发光发热嘛……”
“发光发热?”叶教授放下茶杯, 发出清脆的一声轻响, “他的光和热,就是在这里, 用他的方法,培育出‘翡翠露’这样的品种。而不是被你们弄去,填那些无穷无尽的表格,开那些效率低下的会议, 把精力耗在应付各种考核评比上!”
他看向兰叶,眼神这才真正柔和下来:“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土壤。兰叶的土壤就在这里, 他的灵感、他的节奏, 离开了这片山水,未必还能结出同样的果子。我知道你们农科院是好意,但最好的支持,是尊重他选择的科研路径,提供合作而非管辖, 而不是总想着把人连根拔起,挪到你们认为更‘规范’的花盆里去。”
李教授被说得面红耳赤,羞愧地低下了头。他那点小九九被看得一清二楚——兰叶这样的天才要是去了他们院里,能带来多少课题、经费和奖项啊。
这时,兰叶上前一步,语气温和却异常清晰地说道:“李教授,谢谢您的看重。老师说的,也正是我的想法。”
他看向屋外那片生机勃勃的田地,眼神温暖而专注:“我的根就在这里。这里的土壤、阳光、雨水,甚至这里的空气,都是我试验的一部分。‘翡翠露’能成功,离不开这片特定的环境。我的很多灵感,都来自于和这片土地、和在这里生活的人的互动。离开这里,去一个标准的实验室,我或许能做出一些成果,但很可能不再是‘翡翠露’,也不再是我想要的方向了。”
除开系统的原因,兰叶是真喜欢如今的生活。他前世又不是没待过标准化实验室,但说实话里面那些小九九,有时候真的很消磨人的研究激情。
他转向李教授,态度诚恳却不容置疑:“我非常乐意与农科院合作,将‘翡翠露’和后续的品种在更广阔的土地上进行验证和推广,这也是我的愿望。但对我来说,最好的实验室,始终在这里。”
宋青禹随即开口道:“李教授,看来共识已经达成了。那么,我们可以详细谈谈关于‘翡翠露’及后续品种的区域适应性试验、数据共享与分析的具体合作细节。至于兰叶的个人发展规划,就不劳贵单位费心惦念了,他的路径清晰且唯一,旁人……怕是也规划不起。”
叶教授赞许地看了两个徒弟一眼,不错,一个温和平静却立场坚定,一个逻辑清晰且嘲讽到位,配合默契!
李教授看着这师徒三人组成的牢不可破的统一战线、软硬兼施、一个比一个难搞的架势,知道自己那点算盘彻底落空了。他苦笑一声,叹了口气:“得,叶老,兰先生,宋博士,我明白了。是我想岔了,眼界窄了。那就按之前说的,我们先把‘翡翠露’的合作脚踏实地落实好。”
最终,农科院的人带着种源和数据资料离开了,走时都对叶教授毕恭毕敬,姿态放得极低。毕竟这位老爷子是真正的国宝级泰斗,其贡献横跨多个植物学领域,无人不敬。
直到人走了,严组长才从另一个房间里笑眯眯地溜达出来。嗯,没错,正是他这位“内应”悄悄给师兄通了风报了信,否则远在帝都的叶教授怎能来得如此恰到好处。
叶教授嫌弃地瞥了眼自家师弟,这才对兰叶和宋青禹道:“以后这种事儿,直接让他们来找我。我倒要看看,谁还敢打我‘锁门弟子’的主意。”
别看叶教授长得严肃古板,实际上也个冲浪达人,网络热梗熟得很。
宋青禹是他的关门弟子,那兰叶可不是锁门弟子嘛。
嘿,反正都是他的学生。
就是这个嘚瑟劲儿。
赶走了农科院“不怀好意”的挖角,叶教授心情大好,只觉得神清气爽,看自家两个徒弟更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老人家难得来一趟,自然要留下。宋青禹便提议:“老师,您来得急,路上辛苦。正好欧阳在,让他给您和师叔都瞧瞧,调理一下,我们也放心。”
和宋青禹斗嘴成了习惯,叶教授下意识就道:“呦?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这毒舌崽子居然知道关心起我这把老骨头了?”
宋青禹面不改色:“怕您气坏了身子,没人镇得住外面那些蠢蠢欲动的人。”
叶教授哼笑一声,嘴上说着“用不着”,身体却很诚实地跟着宋青禹和兰叶往欧阳那边走去。严组长自然也一起,他上次过来时宋青禹也请欧阳给他号了平安脉,开了副调理身体的中药,最近那叫吃得好睡得好,今天正好再复查一下。
欧阳仔细地为叶教授做了检查,最后得出结论:“叶老,您这身体底子非常好,各项指标比很多年轻人都健康硬朗,就是您这血压稍微有点偏高,平时需得平心静气,少动怒,注意休息。”
兰叶在一旁暗暗高兴,觉得自己给老师和师娘寄的那些灵植果蔬没有白寄,老爷子的身体指标好了不少。宋青禹悄悄握了握他的手,递过一个“都是你的功劳”的眼神。
叶教授自己也点头:“自从吃了小叶寄来的那些瓜果蔬菜,身子骨是轻快了不少。”
“兰老板这里出产的果蔬绿色健康,长期食用益处极大。”欧阳颔首,顺势建议,“山野兰居环境得天独厚,最是养人。叶老既然来了,不如多住一段时日,好好调养一番。”
叶教授本就有此意,想多看看徒弟的事业,自然顺水推舟应下。
心情大好的兰叶立刻表示要亲自下厨,做几道老师爱吃的拿手菜。
宋青禹自然无比地接话:“我去给你打下手。”
叶教授看着两人一前一后走向厨房的背影,惊讶之余更是老怀欣慰,摸着下巴感慨:“这毒舌崽子今天转性了?居然这么懂事,还知道师兄弟友爱了?不错不错,看来这地方确实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