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好了你别说了。”林瑜打断罗倍兰的话,脸色已经白了个彻底。
“没事儿……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你看你也没出啥事。”罗倍兰出言宽慰道。
“没事?那你笑什么?”
罗倍兰侧身躲过林瑜要拍过来的手:“只是,我觉得你的肠胃……还挺强大的。”
“你闭嘴啊!”
林瑜脸色极差,夹起来的鱼丸悬在空中都凉了好一会儿,越想越下不去嘴。
“嗯……那个,林瑜?”
“干嘛?”
“今天的事,谢谢你。”
林瑜看向罗倍兰,她正躲避似地低头嗦粉。
“嗯。”
第53章 睡不着睡不着睡不着
时间走到了学生们的期末月,林瑜一个教美术的在文化课安排上自然没什么话语权,默认她的美术课都被换成了自习。
课少了,她也乐得不用去讲那些重复的PPT,反而是把重心放在了自己挣的“外快”上。
她和毛格把构图确定下来了。
毛格似乎格外中意涉及鱼类的构图,林瑜最后确定下来商稿的主体是一只鲲鹏。
画布的尺寸很大,鲲鹏的主体用的又是写实风,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一个月,可成品依旧没达到她的预期。
林瑜习惯每画一点就把稿子发给毛格确认一遍,如果发现不对就马上改。
很快,发去的电子稿显示对方已接收。
鱼飞飞:怎么样,鳞片的细节这样处理你看可以吗?
毛格:挺好的。
毛格:emmmm……但是我有一个问题。
林瑜飞速敲击键盘:你问。
毛格:你为什么总是喜欢做一点就发过来确认一遍啊?是在学校工作久了的原因吗?
鱼飞飞:这倒不是,反而是之前在北京养成的习惯。
鱼飞飞:之前还没当老师的时候,工作会对接到要求比较繁琐,尤其是在遇到想法比较多的客户,这样边做边确认会很方便。
毛格:哦。
毛格:以你的水平,你完全可以再自信一点。
毛格:我觉得你很多想法都挺独特新奇的。
林瑜搭在键盘上的手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细想起来,毛格作为甲方,确实极少给她提要求,大多时候都是直接说好。
犹豫了一会儿,林瑜最后回车过去一句“谢谢”。
林瑜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话了。
毛格:我这边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还会有一些活儿。
毛格:报酬还算不错,你接吗?
林瑜抠了抠贴在书桌桌面上的水晶贴纸,有些为难——她前段时间已经和丁羽说好了,从这个月月底开始对接她那边需要规律性外包的活儿和插画。
反复调整了话术,林瑜尽可能礼貌地推拒了毛格的邀请。
看着毛格输入状态的“对方正在输入中……”,林瑜还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她确实在毛格这里赚了许多钱。
毛格:是学校里很忙吗?
鱼飞飞:不是的。
鱼飞飞:我朋友在的公司有一些需要外包的活儿,我和她已经谈好了,如果额外还接一些的话,时间上大概是来不及的。
毛格接受了林瑜的推辞。
这次的对话以双方的相互客套结束。
林瑜晚上还有课——就算是期末月,学校也没放下特长生的训练,林瑜晚上要去学校给艺术生上课。
今天吃饭早,李丽红给林瑜炖了沙参玉竹母鸡汤,润肺的。
鸡汤炖了一个下午,李丽红给林瑜盛了两碗。
“多吃点,晚上的课得上到十点多呢。”
“你这几天怎么没和小罗去玩儿?小姑娘是不是没空啊?”李丽红问。
“最近这半个月她确实忙……等过两天吧,后天蛋糕店里要重新装修,那时候她连着能放三天假。”
“难怪最近没听你说和她去玩儿的事,那刚好,她放假了你就把她叫来,那孩子太瘦了,看着气血不好,我给她炖点汤补补。”
“好。”
李丽红问起过罗倍兰家的情况,林瑜只告诉她罗倍兰家条件不太好,多余的没怎么说。
只是她今天突然兴起,又问起了罗倍兰家里的状况。
“嗯……她爸妈出了些事,从小不在她身边,她跟着舅舅舅妈过的。”
林瑜推辞了两番,没拗过李丽红,干脆给了一个模糊的回答。
这么说的话会有歧义吗?
有,林瑜当然知道有,这纯粹是她的私心。
罗倍兰身上所有痛苦的种子都源于她的父母,如果可以,林瑜倒真希望这俩能出点什么事,或者是永远都别再回来,免得回来以后再拖累罗倍兰。
“啊?小兰看着挺开朗的……这真看不出来。”
“那她爸妈出什么事了?”李丽红问。
林瑜摇头:“人家不大乐意说,我也就没多问。”
李丽红低头叹了声气:“这孩子也可怜……”
在去学校的出租车上,林瑜给罗倍兰发去了信息,问她明天是什么安排。
罗倍兰现在大概率在忙,林瑜的信息没有立刻得到回复。
在车上干坐着也无聊,林瑜顺手便把消息往上翻,查看她和罗倍兰的聊天记录。
上次一起去看过陈君洋后,罗倍兰对“学校”这个话题没那么排斥了,她主动挑起来的,关于她高中回忆的话题也渐渐变多。
在罗倍兰对她学生时代的阐述里,她大多是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如果要林瑜讲故事,她大概会以“和谁谁做了什么”展开,而罗倍兰说的是她看见谁谁和谁怎么样,校级的活动上发生的事情。
投桃报李,林瑜也和她聊起她高中发生的事情。
林瑜毕业那年,罗倍兰刚好入学,原本在学校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在毕业后,以学校为契机加深了互相的了解。
这么一想,还挺巧合的。
还有点浪漫?
林瑜的嘴角勾起一点,笑了。
屏幕顶上“叮叮”弹来两条信息,是黄誉芝发来的。
黄誉芝:罗倍兰在蛋糕房里做蛋糕呢,手上沾了面粉不好回复。
黄誉芝:她让我先告诉你,明天下午六点就能下班。
黄誉芝:明天就只剩我和罗倍兰两个人在店里,你来早一点坐着也没关系。
同时发过来的是一张罗倍兰扭头看过来的照片,她戴着帽子口罩,围着围裙,被包的严严实实,整张脸只剩下一双笑着看向镜头的眼睛和她光洁的额头。
林瑜习惯性地保存了照片,和黄誉芝聊了起来。
现在店里没顾客,黄誉芝暂时代替了罗倍兰,和林瑜分享了她们下午在蛋糕店的事。
她们今天烤了贝果,但是店里的烤箱不够大,往往第一批客人来的时候,现烤的面包都还没上全。
因为这个,方婉婉打算把蛋糕房的烤箱再换大一个型号,店里的柜台也会扩建。
林瑜看了眼窗外,还有两个路口就到学校了。
黄誉芝问她们明天要打算去哪儿玩。
林瑜:去吃火锅。
林瑜:有家老火锅店还不错,他家东西很新鲜,明天也是冬一九,吃点热的刚刚好。
林瑜在和黄誉芝聊天,思绪却还停留在刚刚翻看的聊天记录上。
她在高中的时候没朋友,现在身边也只有林瑜自己一个。
太过狭隘的人际关系网总是脆弱的,想到这里,林瑜对黄誉芝也发出来邀请。
林瑜:要一起吗?
对方答应得很快。
林瑜是她们三个人里年纪最大的,她告诉黄誉芝,她开车载她们去。
今天下课比平常晚了半个小时,晚上到家时已经过了十一点。
明天三个人一起去吃火锅,也许吃完还会一起去干些别的,搞不好会玩到很晚,不想明天出去的时候没精神,林瑜回家后几乎是沾枕头就睡。
另一边,罗倍兰的脑子还是清醒的。
她已经躺了好久,眼睛是闭着的,但两条眉毛还微微蹙着。
早知道就不让黄誉芝帮我回消息了……
罗倍兰懊恼地翻了个身,踢了踢被子。
我多忍一会儿回消息能怎么样啊,林瑜又不催……
罗倍兰理了理枕巾上的褶子,怎么枕都不得劲儿,死活*觉得硌得慌。
林瑜也真是,之前不都是两个人一起出去玩吗……
罗倍兰叹了口气,撇撇嘴,思来想去怎么都觉得今天这一遭实在憋屈。
早上半点半,罗倍兰已经站在了柜台后,眼下挂着两圈青黑。
黄誉芝比她来的早,她正在蛋糕房调蛋挞液,今天的第一炉贝果已经快烤好了。
从九点开始,罗倍兰便有意无意地、时不时地瞟上黄誉芝那么一眼两眼的。
罗倍兰看向黄誉芝的视线太过于直白,十次黄誉芝能及时发现四五次。
两个人对视上,黄誉芝还以为罗倍兰想和她说些什么,便凑过来一步两步的距离,示意她说话。
“没事儿……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你看你也没出啥事。”罗倍兰出言宽慰道。
“没事?那你笑什么?”
罗倍兰侧身躲过林瑜要拍过来的手:“只是,我觉得你的肠胃……还挺强大的。”
“你闭嘴啊!”
林瑜脸色极差,夹起来的鱼丸悬在空中都凉了好一会儿,越想越下不去嘴。
“嗯……那个,林瑜?”
“干嘛?”
“今天的事,谢谢你。”
林瑜看向罗倍兰,她正躲避似地低头嗦粉。
“嗯。”
第53章 睡不着睡不着睡不着
时间走到了学生们的期末月,林瑜一个教美术的在文化课安排上自然没什么话语权,默认她的美术课都被换成了自习。
课少了,她也乐得不用去讲那些重复的PPT,反而是把重心放在了自己挣的“外快”上。
她和毛格把构图确定下来了。
毛格似乎格外中意涉及鱼类的构图,林瑜最后确定下来商稿的主体是一只鲲鹏。
画布的尺寸很大,鲲鹏的主体用的又是写实风,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一个月,可成品依旧没达到她的预期。
林瑜习惯每画一点就把稿子发给毛格确认一遍,如果发现不对就马上改。
很快,发去的电子稿显示对方已接收。
鱼飞飞:怎么样,鳞片的细节这样处理你看可以吗?
毛格:挺好的。
毛格:emmmm……但是我有一个问题。
林瑜飞速敲击键盘:你问。
毛格:你为什么总是喜欢做一点就发过来确认一遍啊?是在学校工作久了的原因吗?
鱼飞飞:这倒不是,反而是之前在北京养成的习惯。
鱼飞飞:之前还没当老师的时候,工作会对接到要求比较繁琐,尤其是在遇到想法比较多的客户,这样边做边确认会很方便。
毛格:哦。
毛格:以你的水平,你完全可以再自信一点。
毛格:我觉得你很多想法都挺独特新奇的。
林瑜搭在键盘上的手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细想起来,毛格作为甲方,确实极少给她提要求,大多时候都是直接说好。
犹豫了一会儿,林瑜最后回车过去一句“谢谢”。
林瑜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话了。
毛格:我这边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还会有一些活儿。
毛格:报酬还算不错,你接吗?
林瑜抠了抠贴在书桌桌面上的水晶贴纸,有些为难——她前段时间已经和丁羽说好了,从这个月月底开始对接她那边需要规律性外包的活儿和插画。
反复调整了话术,林瑜尽可能礼貌地推拒了毛格的邀请。
看着毛格输入状态的“对方正在输入中……”,林瑜还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她确实在毛格这里赚了许多钱。
毛格:是学校里很忙吗?
鱼飞飞:不是的。
鱼飞飞:我朋友在的公司有一些需要外包的活儿,我和她已经谈好了,如果额外还接一些的话,时间上大概是来不及的。
毛格接受了林瑜的推辞。
这次的对话以双方的相互客套结束。
林瑜晚上还有课——就算是期末月,学校也没放下特长生的训练,林瑜晚上要去学校给艺术生上课。
今天吃饭早,李丽红给林瑜炖了沙参玉竹母鸡汤,润肺的。
鸡汤炖了一个下午,李丽红给林瑜盛了两碗。
“多吃点,晚上的课得上到十点多呢。”
“你这几天怎么没和小罗去玩儿?小姑娘是不是没空啊?”李丽红问。
“最近这半个月她确实忙……等过两天吧,后天蛋糕店里要重新装修,那时候她连着能放三天假。”
“难怪最近没听你说和她去玩儿的事,那刚好,她放假了你就把她叫来,那孩子太瘦了,看着气血不好,我给她炖点汤补补。”
“好。”
李丽红问起过罗倍兰家的情况,林瑜只告诉她罗倍兰家条件不太好,多余的没怎么说。
只是她今天突然兴起,又问起了罗倍兰家里的状况。
“嗯……她爸妈出了些事,从小不在她身边,她跟着舅舅舅妈过的。”
林瑜推辞了两番,没拗过李丽红,干脆给了一个模糊的回答。
这么说的话会有歧义吗?
有,林瑜当然知道有,这纯粹是她的私心。
罗倍兰身上所有痛苦的种子都源于她的父母,如果可以,林瑜倒真希望这俩能出点什么事,或者是永远都别再回来,免得回来以后再拖累罗倍兰。
“啊?小兰看着挺开朗的……这真看不出来。”
“那她爸妈出什么事了?”李丽红问。
林瑜摇头:“人家不大乐意说,我也就没多问。”
李丽红低头叹了声气:“这孩子也可怜……”
在去学校的出租车上,林瑜给罗倍兰发去了信息,问她明天是什么安排。
罗倍兰现在大概率在忙,林瑜的信息没有立刻得到回复。
在车上干坐着也无聊,林瑜顺手便把消息往上翻,查看她和罗倍兰的聊天记录。
上次一起去看过陈君洋后,罗倍兰对“学校”这个话题没那么排斥了,她主动挑起来的,关于她高中回忆的话题也渐渐变多。
在罗倍兰对她学生时代的阐述里,她大多是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如果要林瑜讲故事,她大概会以“和谁谁做了什么”展开,而罗倍兰说的是她看见谁谁和谁怎么样,校级的活动上发生的事情。
投桃报李,林瑜也和她聊起她高中发生的事情。
林瑜毕业那年,罗倍兰刚好入学,原本在学校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在毕业后,以学校为契机加深了互相的了解。
这么一想,还挺巧合的。
还有点浪漫?
林瑜的嘴角勾起一点,笑了。
屏幕顶上“叮叮”弹来两条信息,是黄誉芝发来的。
黄誉芝:罗倍兰在蛋糕房里做蛋糕呢,手上沾了面粉不好回复。
黄誉芝:她让我先告诉你,明天下午六点就能下班。
黄誉芝:明天就只剩我和罗倍兰两个人在店里,你来早一点坐着也没关系。
同时发过来的是一张罗倍兰扭头看过来的照片,她戴着帽子口罩,围着围裙,被包的严严实实,整张脸只剩下一双笑着看向镜头的眼睛和她光洁的额头。
林瑜习惯性地保存了照片,和黄誉芝聊了起来。
现在店里没顾客,黄誉芝暂时代替了罗倍兰,和林瑜分享了她们下午在蛋糕店的事。
她们今天烤了贝果,但是店里的烤箱不够大,往往第一批客人来的时候,现烤的面包都还没上全。
因为这个,方婉婉打算把蛋糕房的烤箱再换大一个型号,店里的柜台也会扩建。
林瑜看了眼窗外,还有两个路口就到学校了。
黄誉芝问她们明天要打算去哪儿玩。
林瑜:去吃火锅。
林瑜:有家老火锅店还不错,他家东西很新鲜,明天也是冬一九,吃点热的刚刚好。
林瑜在和黄誉芝聊天,思绪却还停留在刚刚翻看的聊天记录上。
她在高中的时候没朋友,现在身边也只有林瑜自己一个。
太过狭隘的人际关系网总是脆弱的,想到这里,林瑜对黄誉芝也发出来邀请。
林瑜:要一起吗?
对方答应得很快。
林瑜是她们三个人里年纪最大的,她告诉黄誉芝,她开车载她们去。
今天下课比平常晚了半个小时,晚上到家时已经过了十一点。
明天三个人一起去吃火锅,也许吃完还会一起去干些别的,搞不好会玩到很晚,不想明天出去的时候没精神,林瑜回家后几乎是沾枕头就睡。
另一边,罗倍兰的脑子还是清醒的。
她已经躺了好久,眼睛是闭着的,但两条眉毛还微微蹙着。
早知道就不让黄誉芝帮我回消息了……
罗倍兰懊恼地翻了个身,踢了踢被子。
我多忍一会儿回消息能怎么样啊,林瑜又不催……
罗倍兰理了理枕巾上的褶子,怎么枕都不得劲儿,死活*觉得硌得慌。
林瑜也真是,之前不都是两个人一起出去玩吗……
罗倍兰叹了口气,撇撇嘴,思来想去怎么都觉得今天这一遭实在憋屈。
早上半点半,罗倍兰已经站在了柜台后,眼下挂着两圈青黑。
黄誉芝比她来的早,她正在蛋糕房调蛋挞液,今天的第一炉贝果已经快烤好了。
从九点开始,罗倍兰便有意无意地、时不时地瞟上黄誉芝那么一眼两眼的。
罗倍兰看向黄誉芝的视线太过于直白,十次黄誉芝能及时发现四五次。
两个人对视上,黄誉芝还以为罗倍兰想和她说些什么,便凑过来一步两步的距离,示意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