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沈知微想到这儿的时候差点没笑出声, 信她是秦始皇, 还是信诸侯良心发现了?
都不能信!这个世界没有秦始皇, 她是亡国之君, 所以她绝对不会是秦始皇,而诸侯也从来没有良心这个东西。
沈知微总觉得诸侯现在一声不吭,是想给她来个大的。
果不其然, 没几天就传来消息——北国内乱了。
一场父与子的争斗,兄与弟的纠缠,爱来自玄武门。
不对, 爱来自奉宝城。
沈知微是从商人郑那里得到的消息, 这位经常来往于北国奉宝和泰晟之间的商人, 搜集情报的速度超乎想象。
其情报之详细, 更是让沈知微觉得匪夷所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本人就站在旁边看完全场呢。
“如今北国出事, 泰晟之事算是彻底过去了, 也能就此散出泰晟候坟墓被天罚一事,阻止奴隶殉葬。”
闻桃为沈知微出谋划策,她说话时,眉眼间没忍住露出几分疲态, 好想好几天没好好睡觉了。
她确实没好好睡觉,自打沈知微将汴宵全权交给闻桃处理,为了能够让她精力过剩的师姐,别老来烦自己,闻桃不知道寻了多少难以解决的案子与棘手的事情。
加上北国和泰晟的后续还需要处理,闻桃年纪轻轻,已经体会到了加班社畜的艰辛。
沈知微看着都有点儿不忍心了,可死道友不死贫道,不让手底下人做,就得她做,那她肯定不做。
说到底,还是人手少的缘故。
“泰晟应该已经稳定下来了,阿桃可要去泰晟为官?”
景昌这边大部分官位都已经有人占着,不管那些人做不做事,反正位置上有人。
闻桃想要在景昌获得晋升,其实挺难得,官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总不能让她爹退位让贤,她去做太傅。
所以沈知微想让闻桃出去做事,一年半载下来,资历有了,名声有了,不管未来她这个周天子还存不存在,闻桃都能凭借资历,再上一层楼。
为了让给自己尽心尽力的臣子拥有不错的未来,沈知微真是绞尽脑汁的想办法。
闻桃也清楚她在景昌呆下去没什么前途,只是让她去泰晟,她又担心放汴宵在景昌,会闹出乱子。
而且,远离天子,在闻桃看来,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谁知道她这一去,天子还会不会记得她?
天骄多如过江之鲫,大王一日比一日具有王者之风,汴宵不会是第一个慕名前来的天才,以后还会有很多个。
闻桃自认自身能力卓越,可她没有力压天下英才的决心,面对汴宵,她就没法说一定能赢。
“大王,下臣愿前往泰晟,请大王应允下臣同师姐一同去往泰晟。”
闻桃最后还是点头了,她年纪轻,非常需要实打实的政绩来证明自身。
她唯一担心的就是汴宵不好好做事,成日里东游西荡,既然不放心,那就干脆带在身边。
一想到闻桃那位特立独行的师姐,沈知微就有种点头的冲动。
汴宵不在,她就不用担心下次出门,突然被一群人围在一起跪拜了。
“你当真要带着你师姐一起?”
沈知微仅剩的良心让她没有直接点头,而是又问了一遍。
闻桃郑重点头,表示绝不反悔。
不知为何,沈知微从闻桃脸上,看见了一种舍生取义的坚定,或许汴宵在闻桃眼中,也是个很难搞的人吧。
“好,泰晟就一切交给阿桃了,泰晟为郡,日后你便是泰晟郡的郡守,汴宵为泰晟县县令。”
郡县制此刻并没有出现,有个别诸侯国使用,但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基础款,并没有如后世中央集权王朝那般详细的制度。
沈知微是个拿来主义,有用她就直接拿过来用。
所以,她将后世最完善的那一套郡县制搬过来了。
闻桃起初还不太明白郡守和县令都是什么官,沈知微将郡县制说明白后,她就明白了。
泰晟郡是泰晟附近所有村落以及泰晟城的合体,相当于之前泰晟候的位置,而泰晟县令,则是泰晟城内的县令,是她这个郡守底下的官员,类似于诸侯国中,获封土地的士大夫。
目前她麾下只有泰晟县令一个县令,等以后泰晟郡人口增加,她可以再设县城,上书天子,任命县令。
郡县和眼下的分封制度完全不同,郡县制度内的官员,任期有限,且官位并非世袭,名下更没有土地,只是代天子管理地方。
闻桃听完这个制度后,整个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她刚刚还在担心,自己以后没有官做,闻家可能必须和某个世家公卿对上,抢夺高官之位。
现在,解决办法就摆在她眼前了。
“若天下皆是大王的一郡一县……”那恐怕眼下这点儿世家贵族的人,就不够用了。
官位必定要向更多人开放,届时,如商贾郑一般,识得文字,自身富有才华的庶民,或许就能成为贵族。
这必将是一个改变天下的壮举!
闻桃似乎看到了那翻天覆地的一幕,呼吸陡然加重,抬头望向大王的眼神,炙热如同有烈火在燃烧。
“分封确实落后于郡县,但改变没那么痛快,诸侯贵族,他们岂会轻易将口中的土地吐出来?让你闻家将封地交归国有,你难道愿意吗?”
沈知微没看见闻桃那布满期望的灼热视线,只是随着闻桃的话说了一下。
郡县制是比分封制好,但并不是好,就一定能用。
政策必须因地制宜,枉顾真实情况,硬要将先进的制度政策运行下去,就会出现强烈的“排异反应”,到那时社会动荡,转眼切入乱世视角,大家打生打死,多好的政策都运行不下去。
沈知微就想当个亡国之君,所以她想拿出什么政策就拿出什么政策,完全不管会不会水土不服,大不了她提前走上亡国道路。
现在过了两次特殊事件,她外快收入完全覆盖主线收入,导致她更放飞自我了,甚至产生了,主线失败提前死亡也无所谓的想法。
当然,最好还是能好好过完主线,顺利拿到钱。
白得的钱,拿不到手比亏了还难受。
所以沈知微提醒道:“别想着将郡县推广到各地,就好像自留地也不能到处推广,会出大乱子。”
沈知微知道闻桃和汴宵私底下都想将自留地制度推广开来。
理想主义者是这样,觉得这件事于国于民有利,是正确的事情,脑子一热就想去做。
也不想想,是不是所有庶民和奴隶都能在拥有自留地的前提下,给贵族诸侯用心种地。
真要是自留地粮食大丰收,贵族们的粮食减产,那些庶民自留地的粮食恐怕一粒都留不下了。
还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更惨的是日后贵族都拿自留地大丰收的标准来衡量地里的产量,种地讲究老天赏饭吃,哪儿能年年光景相同?
到时候不知又会有多少卖儿鬻女,家破人亡的悲剧。
闻桃并没有被沈知微的话打击到,因为她知道这其中的艰难,她在心底暗暗发誓,用尽毕生心血,做到无愧即可。
与更坚定的信念一同出现的,是对大王的崇敬,闻桃本以为大王能想出如此旷世古今的政策,已经是早慧至极,天下少有的天生君王,没想到大王不光想到了第一步,还将后头的每一步都想到了。
其思虑之深远,世上罕有,这让闻桃感叹自己离开景昌的抉择是正确的,只有在外面看过更广阔的天地,才能跟上大王的步伐。
“桃谨遵大王之命,大周有大王在一日,王室就绝不会彻底衰落!”
闻桃难忍激动,跪地行了一礼,把沈知微吓了一跳。
一直到闻桃走了,沈知微都没反应过来。
不是,偶尔抽风是你们师门的传统吗?为什么要这么燃?她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吧!
还好闻桃突发恶疾的时候,并没有其他官吏在场,不然沈知微又要重温之前社死的尴尬场景了。
沈知微最后只能拿这两个人都要走了,来安慰自己,短期内不会再见,她就不会尴尬了。
沈知微一个劲儿警告闻桃,不要随便推广从她这儿得来的制度,诸侯国那边却没有人管。
北国经历了内战,老国君死了,老国君最爱的儿子公子越上了位。
至于北国原本的世子荣,则是下落不明,北越对外是说公子荣已死于乱箭之下,可他偏偏拿不出一具公子荣的尸体,因此不管是诸侯贵族之间还是民间,都各说纷纭,被好事者编造出许多奇闻异事,影响着北越对北国的统治。
北越急于稳定朝政,遂他求助于他的国相苏望。
苏望原是汴人,后在汴国伤了人,逃往北国,在北国他遇到了徒有君主喜爱却无实权的公子越,受了公子越一饭之恩,便留下为公子越出谋划策。
北越今年十六,与安国世子濯同岁,但两人没什么交情,反倒是原本的世子荣与安濯相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