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闻桃气过之后冷静下来,先骂了北国国君两句,又夸他够不要脸。
身为国君,要做的事情是为国谋利,而不是要脸,当一个圣人,所以北王越此举,真算不上什么。
最多是被天下有才之士觉得,北王越一心为北国考量,有时候会手段过激,这并不算什么特别差的名声,只要北王越不杀大儒,他就永远不会陷入道德低谷。
“真不愧是能弑兄上位的人,没有道德,就永远没人能道德绑架他了。”沈知微也跟着感叹了一句,北王越也算是个人物,只是做出来的事情太不大气,“只是他到底在害怕什么呢?他已经是北国的王了,怎么还这么胆怯?”
没错,在沈知微看来,这个举动算不上挑衅景昌,更像是在害怕景昌,因为害怕景昌继续强大,所以慌张之下,用了个不太高明的损招。
招数管用,但对北王来说,弊大于利。
沈知微没有等闻桃给她答案,因为闻桃显然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上,北王是怯懦的。
北王都敢明目张胆扣人了,他哪儿胆小了?他胆子大得很啊!
沈知微歪头想了想,将今年听说的有关北国的消息从脑子里过了一遍,得出一个答案:“看来,北国内部很不稳定,要出大事了,他这是要故意引发战争,真是吃到了战乱时的好处啊。”
“战乱能有什么好处,北王越脑子被驴踢了?”闻桃没忍住,学着沈知微平日里说话的样子,狠狠吐槽了一句。
沈知微闻言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她笑了半晌勉强停歇,难掩笑意地说:“予的太宰说得没错,予看他确实是脑子被驴踢了,饮鸩止渴,自寻死路,阿桃可还记得此前送给安公寿的赋?不如写一篇,送给北王越。”
闻桃一听,当即来了灵感,请沈知微赐下纸笔,挥毫写下一长串华丽的文字,沈知微在旁边看着都觉得眼晕。
沈知微发现了,闻桃在骂人上时很有天赋的,而且尤善文章骂人,通篇没有半个脏字,但是骂得很脏,能将人从人格到人生,全部否定一遍。
关键是辞藻华丽,没点儿文化还真看不懂。
听说北国一脉并不注重文化水平,之前甚至还出过字都认不全的国君,跟她之前的情况差不多,只是远不如她,她还知道学习,那群家伙像是天生不会学习一样,当上国君是个文盲,到死还是个文盲。
连政务都要身旁的侍者念,可见真是没有半点儿文学气氛。
不知道北王越能不能看懂闻桃写给他的——骂人赋呢?
沈知微有点儿期待了。
第61章 闻桃:北国是个好地方,……
北王听不懂没关系, 他身边的人太多了,愿意给他当翻译的也多。
所以北王不光要听一遍闻桃润色过的原文,还得再听一遍翻译,甚至可能不止一遍, 因为翻译也颇为晦涩, 不是每一句骂人的话都能听懂。
北王越也很想不听, 那玩意又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听来干什么?
但是他不听, 有的是人会在他面前, 明里暗里含沙射影, 恨不得将那些话掰开了揉碎了, 有条件就提一句,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提一句。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原因——太恨了。
正如沈知微猜测的那样,北王越选择扣人, 并不是挑衅景昌,而是惧怕景昌,同时他还吃到了战乱时的好处, 想要再度挑起战乱。
他惧怕景昌越来越强大, 于是想法设法阻止景昌发展。
他发觉国家陷入战乱时, 那些看不惯他的, 他看不惯的家伙都会变得很老实,一个个只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 国家出现问题, 所以谁都不敢来打扰他。
这一点就很好了,北王越真的是听够了那些没事儿就絮叨他的话。
现在多了闻桃的骂人赋,絮叨他的话更丰富了,他还必须全文背诵, 不然别人当着他面骂他,他都听不出来,还有可能觉得人家说话可真有文化,一看就是个有才学的能人。
北王越听着侍者给他念骂人赋,又听相国给他解释,越听脸越黑,等漫长的折磨终于结束,他摆了摆手,让宫人和侍者全都下去。
殿中一下子清静了不少,他的相国苏望长叹一声,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十分刺耳。
“相国想说什么就直说吧,是觉得寡人此举不妥,还是劝寡人赶紧放人,向天子服软?”
北王越心情不好,脾气更暴躁,张嘴就是嘲讽。
“大王,何苦如此?解决那些宗伯的方法有很多,不必非要和景昌对上,那位天子可不是好惹的。”
苏望念了看了好几遍骂人赋了,以至于其中一些话都刻在了他脑子里,现在他一看北王越,就不禁浮现起一段骂人赋里的话。
“卑鄙之人,无信之徒,不忠不孝之辈!为得王位,逼死亲父,杀害亲兄,此等行径天人共怒,得位不正者,肮脏龌龊,心虚胆怯,如无皮之鼠,阴沟之辈,不敢见日!”
这一段还是比较友好的一段,没有那么多长篇大论的比喻。
虽然前后其实有很长一段都是围绕着这个事件进行的补充,但是至少有一段,北王能听懂!
就是太洗脑了。
苏望不知道什么叫洗脑,只不过偶尔这段话会浮现在脑海中,甩都甩不掉。
“她身为天子,也就依仗底下臣工会写些文章,但光会写这些又有何用?真到了战场上,难道臣工还能以笔抗敌吗?”
北王越现在就听不得任何人说他比不上沈知微,他心中的愤怒燃烧不停,比听了那些宗伯阴阳怪气的话,还要生气。
因为他知道,北国的宗伯再折腾,也不可能真要了他的命,更不可能损害北国的利益,但是沈知微不同,沈知微真想让他死,让北国被灭。
苏望表面上一个劲儿赞同,实际上则觉得,上了战场,人家还有将军呢。
天子的臣工不用上战场抗敌,她麾下人才济济,打仗里最有名的便是那位幼安将军,听说和天子自小一起长大,情谊深厚,非常人可比。
什么时候北国的后宫能出这么一位将军,苏望可真是做梦都能笑。
好在北国的王小毛病不少,大毛病没有。
“大王息怒,这些文章也不过是送来让所有人看看热闹,没有人会因为这么一两篇文章,将筠子等人放了,那些宗亲也不会犯傻。”
“可是相国,你说寡人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安公?”
“不可能!”
苏望此刻说得斩钉截铁,绝无可能!
然后第二天,他上朝的时候就听见不少孩童在谈论那篇骂人赋了,那些北王越都听不懂的话,成了一群孩童,以及大字不识几个的庶民们口头会常常提起的话。
苏望脸色变得很是难看,却还是咬牙去上朝,期间没有说任何一句话,只当自己是什么都没听见。
以前得知安公寿被一篇赋给气死的时候,北王越不知道嘲讽了对方多少句,直言自己绝不可能那么没出息。
现在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他终于是说不出话来了。
那种所有人都在讨论自己做过的丑事,所有人都对自己指指点点,恶言相向的感觉,实在是太难熬了,哪怕是王,他都有点儿承受不住。
他命令所有人不准谈论此事,还命令若是有人再谈论这件事,就会被他砍掉舌头!
经过几轮镇压,北王越耳边终于清净下来了,他也因为这件事,好几天没睡觉,寒风一到,吹病了。
今年北国的奉宝城比以往要寒冷,奉宝四季如春,偏偏今年冷得能冻死人,提前一个月下起了雪,大雪骤降,像是一夜之间从温暖的春天,进入寒冬。
雪灾以及骤降的温度,带走了不少人的性命,其中筠子和学生们也都被冻得够呛,要不是北国不敢怠慢这等大儒,怕被天下人唾骂,他们估计真得被冻死几个。
北王越重病,北国的都城遭遇前所未有的天灾,这种事情传出去后,天下哗然,不少胆子比较小的诸侯王都在私底下议论,难不成这大周气数还未尽吗?
上苍还在帮助天子,天子前脚被北王挑衅,后脚奉宝就遭遇此等惨事。
不光其他诸侯王们这样惊讶,沈知微也惊讶,她更惊讶,自己的下属拿捏时机的能力真强,因为随着奉宝城出现天灾的消息传开,另一个消息也传开了,那就是认为北王越和闻桃所写之赋中说得一样,得位不正,天怒人怨,因此才招来灾殃。
如果北国一直是北王越执掌大权,那迟早要完。
沈知微真没想到啊,她的属下在舆论造势上的能力如此突出,有写文章的,有当营销号的,分工合作,将舆论场炒的十分火热,连这寒冷的天气都不能降温。
今年的冬天比去年还要冷一些,寒风来得早,沈知微早早就烧上了地龙,大讲台和城外的安置房全都开始做保暖了,这么冷的天,倒是也不妨碍景昌城内的人越来越多。
大家都很有精神,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