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只是不轻不重地点了点女儿的眉心,拿起她写的折子细看。
  “基本与上次说得差不多,只是增添了一项劳动勋章。”
  知韫见此,解释道,“咱们大秦重耕战,自然不能忘记了躬耕于田亩之中、纺织于机杼之间的秦人。”
  大致类似于劳动模范。
  “英灵碑与勋章的样式,我已经画好了,阿父若觉得可行,就能直接用,至于英灵阁,相里师还在绘制图纸。”
  她托着下巴,小声道,“至于被授勋者的待遇问题,刚过岁首,绾叔父与状叔父都忙得很,我就没有去打扰。”
  自吕不韦辞相后,大秦的中枢朝堂又经了一番变动,原本的治粟内史庄启和少府卿颠升任左右丞相,王绾与槐状分别接掌治粟内史和少府卿,余下各有调整。
  “请左右丞相与九卿议事。”
  嬴政大略看了一遍,吩咐蒙毅去传唤重臣来商议细节,而后才指着某一处问道,“你要收养秦卒遗孤?”
  上面写着请设济幼院抚育秦卒遗孤,教授其生存之道。
  “为秦国舍生忘死者,其妻儿,秦国养之,本就是应有之理。”
  知韫试图从她爹的神色中看出点什么,未果,于是道,“其实除了济幼院,我还想设养老院来着,但此等民生工程,虽能聚人心,却实在耗费钱粮,只能暂且舍弃。”
  没办法。
  仁政,是需要钱粮支撑的。
  “……暂且?”
  嬴政敏锐地抓住关键词。
  既然是暂且,那就是在她的计划里,迟早都是这样做的。
  又要抚育孤儿,又要奉养老人……哪怕是秦王,一想到这背后需要的钱粮,也不由得感觉到如山的压力。
  ——他得给女儿攒下多大的家底,才够让她这样造?
  想想都觉得头大的嬴政忍不住问,“你近日都在看什么书?”
  法家可不讲究这一套。
  “没看什么呀。”
  知韫茫然,“咱们才从雍城回来多久?我就不能好好玩玩吗?”
  她还是个孩子啊!
  嬴政:“……”
  他和女儿对视几许,果断选择放弃深究这个话题。
  “秦国没有那么富裕。”
  秦王神色淡淡,“你的想法或许很好,但没有实施的可能性。”
  “我知道呀!”
  知韫抿抿唇,轻声道,“所以我也只提了济幼院嘛,暂且只把范围圈定在得授烈士勋的秦卒后代中,总归还是承担得起的。”
  她又不傻。
  没学会走就想跑是大忌,养老、济幼注定以百年为单位推行。
  栎阳公主一挥手,财大气粗,“实在不行,我来出钱粮。”
  “……你哪来的钱粮?”
  嬴政险些被三头身小豆丁的豪言壮语给惊到,好笑道,“第一次授勋,人数注定不会少,哪怕其中只有一小部分需要入济幼院抚养,所需的钱粮也不是小数目。”
  不到四岁的孩子,哪来的钱?
  “我怎么没有钱粮?”
  知韫诧异抬眸,“我有封号爵位的,虽然没有封地,但有岁俸啊!”
  光是关内侯就岁俸九百五十石,再加上栎阳君的岁俸和栎阳公主的岁俸,摞在一起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思及此,她神色警惕。
  “阿父,难不成你不打算把我的俸禄给我呀?这是不对的!”
  这是她的钱、她的粮!
  嬴政一滞。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纵然是王室宗亲亦不能无功授爵,故而她是秦国百年来最年幼的有爵之人。也因此,嬴政一时半会儿还真忽略他该给眼前这小豆丁发放岁俸的事实。
  “自不会克扣了你的。”
  秦王轻咳一声,捏了捏女儿的脸颊,气定神闲地反问,“寡人在你眼中,难道是会克扣幼女岁俸之人吗?”
  “那当然不可能呀!”
  知韫迅速变脸,弯了弯杏眸,腻歪在她爹身边,甜甜道,“儿年幼,有阿父养育,岁俸再多亦无处可用,与其堆积在府库之中,不如敬献出来养育秦卒后裔,为阿父分忧呀!”
  她眨眨眼,压低了声音。
  “吕师也很有钱,弟子有事,想来老师也很愿慷慨解囊。”
  吕不韦,大商人,有钱!
  钱粮这玩意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如拿来给她用。
  “……他才献了别墅。”
  吕·栎阳公主傅·不韦听说自家弟子要办学宫,可是慷慨地将自家别墅都给献出来了,属实是十分尽心了。
  “那咋了?”
  栎阳公主理直气壮,“我是他弟子,就相当于半个女儿,做老师的有钱花不完,给弟子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投资嘛,哪能小气?
  李斯:“……”
  一直默默旁听但没插嘴的李·栎阳公主师·斯不禁坐立难安。
  虽然但是,他没钱啊!
  他不比吕不韦豪商出身,又为相多年,没攒下多少家底啊。
  “你是我的女儿。”
  秦王皱眉,显然不爱听这话儿,抢他的女儿,吕不韦也配?
  “我当然是阿父的女儿呀!”
  小公主哧哧笑道,“就这么一说嘛,谁也取代不了阿父的位置。”
  ——本就如此。
  嬴政轻哼,揉了揉女儿的头发,“济幼院一事为国事,何须你一幼童来筹措钱粮?稍后自会与朝中公卿相议。”
  捐粮,也不必幼童来。
  “朝堂大事,自然是由阿父与诸位叔父们商议而定。只是儿既为大秦公主,受家国奉养,亦愿尽绵薄之力。”
  她狡黠笑道,“再者,儿还想请阿父允我从中挑选亲卫呢!”
  她已经有置亲卫的资格了。
  而论起亲卫的人选,自然是受她抚育恩惠的秦卒孤儿最为恰当。虽然现在还是半大小孩,但她也是小孩啊,等她长大,正是忠诚可用的青壮精锐。
  嬴政:“……”
  哦,原来是想养死士。
  难怪。
  刚刚还准备夸赞女儿的秦王收回感动,面无表情地如是想。
  *
  #春枝暮 知知:对老父亲毫不保留、无话不说,诚实到让政哥心梗
  第824章 大秦(38)
  秦国朝堂的效率不必质疑。
  知韫拟好大体框架,嬴政与丞相九卿填补细节,而后在廷议时征集众臣意见作最后完善,立马付诸行动。
  如今刚过岁首,依照秦人的高效,大约等到明年岁首,秦王就可以领着王室宗亲、文武百官在英灵阁祭祀。
  天命在秦,非幸,数也。
  不过知韫目前没工夫去感慨什么天命不天命的,她给自己放完小假之后,刚回章台殿,就忙碌了起来。
  倒也不算是因为她爹。
  虽然嬴政已经给女儿定下了好几个师、傅,但也只是定下而已,教还是他自己教,就算是讲学,也是在他眼皮子底下,生怕把自家那茁壮成长中的花骨朵儿给累坏了。
  与其说是老师,更贴切的说法,是秦王拉拔到女儿身后的支持者。
  有了这层师徒名分在,别说他们投向其他公子后人家会不会接纳且信任,就算得到了利益捆绑之下的信任……
  你一个秦王亲自指给栎阳公主的人,背弃了她投向旁人,这不仅是对栎阳公主的背叛,更是往秦王的脸上抽啊。
  他还没死呢!
  岂能容得臣下欺凌爱女?!
  对此,作为秦王近臣的蒙毅和李斯还好,毕竟他俩和秦王与栎阳公主父女俩都很亲近,至于两位退休的前相国……
  文信侯表示很满意。
  虽然以后怎么样暂且还不知道,起码他又重新踏上赛道了。
  这条路他熟啊!
  当年陪着先庄襄王归秦,他们君臣二人已经扶持着走过一回。
  沉醉于掌权的美妙中多年的前任相国在五十多岁的年纪,终于重新找回了年轻时与先庄襄王一起创业闯荡时的初心,摩拳擦掌,励志于焕发事业第二春。
  当然,搞事业归搞事业,也不能忘了经常与栎阳殿下交流,虽然他不能日日入宫,但不是能写信吗?
  纲成君表示很淦。
  作为一个以狡兔死、良狗烹来点明应侯范雎使其功成身退的多智之士,蔡泽深谙“月满则亏”的道理,当了昭襄王几个月的相国就辞去相位,只留居秦国、偶尔献计。
  这样的为人处世,他当然不乐意掺和进嬴秦王室的争斗之中。
  他只想享着富贵养老啊!
  但纲成君的抗拒在见到与秦王一道上门拜访的栎阳公主时消散。
  她懂他。
  不仅仅是在纵横一道上,还在他最引以为傲的经济学上。
  从平粜法到常平仓的宏观调控、物价平衡,从都江堰到郑国渠的以水代兵、因势利导,从屯田爵到工师爵的耕战拆解、爵位改革……
  她竟然真的懂他!
  年纪大了、含饴弄孙后被小辈的愚钝给气到的纲成君与栎阳公主一番考校与交谈后,立时升起爱才之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