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哈哈哈神特么进丽山园!]
[而且大秦还有一项针对全民的福利,叫做鱼豆腐补贴。]
[因为政哥爱吃鱼、郑后爱吃豆腐,所以在太平二十五年,姮姐下诏,每年的年三十,由少府出资给老百姓发放补贴,每户都能领到一条活鱼、一块嫩豆腐。]
[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过年吃豆腐,寓意“都福”,相隔千年,我家过年这两个菜都是必吃的。]
[我家也,都成定例了。]
天下黎庶:“!!!”
竟然还有这种补贴?
虽然不知道豆腐是什么,但鱼他们知道啊,就算有刺,那也是肉!白送给他们的肉!
“每户都有?”
诸秦君们掐指那么一算,满脸震惊,“也就是说,光年三十这一天,少府就要给黎庶分发数以百万计的鱼?”
这都不是钱的问题。
哪来这么多鱼?这得把全国上下的鱼都给捕捞过来吧?
这人力物力……
嘶——
秦君们倒吸一口凉气。
崽啊,就算想宠你爹,也实在不必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啊!
有这钱,送给寡人多好?
(渴望的眼神.jpg)
[楼上说错了啦,姮姐在位的时候是没做到全民发放的,毕竟姮姐就算想给,也没办法一口气抓到这么多鱼。]
天下黎庶:“……”
啊,原来不是所有人都有啊?
(小失落.jpg)
[福利是在进步的,姮姐时期,发放对象是大秦勋章获得者和登记在籍的鳏寡孤独贫困户以及各级官、吏、军士等公职家庭,到了执妹时期,扩展到有年五十以上的老人的家庭,直到照姐在位的时候,才正式定性为全民福利。]
[对的,主要是在这几十年里,很多商人开始养鱼,大秦的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规模化、体系化,供应商能够给少府充足供货了。]
[哈哈哈要不怎么说大秦尚水德呢?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啊!]
[那可不?姮姐坐镇楚地的时候,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和桑基鱼塘,养鱼在我们大秦是一种时尚好吧(墨镜.jpg]
农家迅速抬头——
稻田养鱼和桑基鱼塘?
听上去有点搞头啊,有没有哪位王上来当天使投资人啊?再不然,你们秦国什么时候才能把楚国打下来、让他们搞搞研究和试验田啊?
在线等,挺急的。
[笑死了,秦史上还说姮姐在楚地养了大堆的鱼,结果等她挑好了鱼准备送回咸阳给政哥吃的时候,才反应过来路太远了鱼容易死在半路上,直接麻爪(大笑.jpg]
[哈哈哈哈姮姐裂开!]
[责任都在墨家和公输家,给姮姐造一架飞机不就解决了?]
墨家和公输家:“……”
飞机?
难道就是能在天上飞的机械?
墨翟做过木鸢,历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公输班也曾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但要楚地飞至咸阳,还得附带上最少大几十斤重的鱼……
恕他们无能为力。
[其实还是送过一次的,毕竟姮姐的性子就是死犟死犟的铁头娃,冰块加水箱,派了一整个专业团队去送鱼。]
[结果嘞?]
[政哥给姮姐飞鹰传书告状,抱怨说扶苏伙同萌1把他的鱼全部抢走了,他一条鱼没吃到。扶苏也送信告状,说送来的鱼基本上都不行了,就一两条半死不活的,放在水池里养了两天也被养死了,根本不敢让政哥吃。]
[哈哈哈哈哈哈哈]
[扶苏和萌1:请苍天辨忠奸!]
[笑死,姮姐头铁,政哥也头铁,一个非要送,一个非要吃!]
[政哥:鱼不是还没死吗?既然还有气,怎么就不能吃了?]
[哈哈哈哈姮姐都无语了,但还是写信回去哄政哥,只是从那之后她再也不敢头铁地往咸阳乱送东西了(笑哭.jpg]
[哈哈哈哈哈哈哈]
[救命!秦史怎么什么东西都记啊!我笑得肚子都要疼了!]
[请理解一个老父亲想要向所有人炫娃的心情(比心.jpg]
天幕下众人:“……”
抱歉,理解不了一点呢!
(有被炫到.jpg)
第918章 番外 太平令(18)
酸。
太酸了。
被炫耀了一脸的众人只觉得空气中都似乎弥漫着淡淡的柠檬清香,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柠檬是什么东西。
“政儿好福气啊!”
嬴稷不免有些酸溜溜的。
“楚地与咸阳,相隔何止千里,姮儿惦记着他爱吃鱼,竟还大废周章地给他送新鲜鱼来,寡人怎么就没这个福气呢?”
虽然这个鱼最后也没送成吧,但这份孝心却是实打实不掺水的。
老秦王瞥向一旁的太子柱。
——太子,你真的把寡人养得很差!
太子柱对老父亲的幽怨浑然不觉,已然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不知天地为何物。
“还给天下人发鱼吃啊!”
他羡慕坏了,嘀嘀咕咕,“俗话说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姮儿以政儿的名义给天下人发鱼吃,天下谁不记着他的好?”
富贵人家也就罢了,不差一条鱼吃,但那些贫苦人家,就算运气好捕到鱼也是拿去换成钱粮,一年到头沾不到多少荤腥。这样的人家,朝廷打着为始皇帝庆贺生辰为由给他们送鱼和豆腐吃,那一家人吃饭前还不得虔诚高呼皇帝陛下仁德、始皇帝陛下万岁?
再者,都形成传统了啊!
千年之后的人过年都这么吃,或许是单纯觉得寓意好,又或许只是习惯如此,但这都改变不了“为始皇帝庆生”一事已然融入诸夏的风俗与血脉之中,绵延千年不绝。
只要诸夏儿女还过年,过年的时候还吃鱼,就总会有人记得,正月初一是始皇帝的生辰。
太子柱酸死了!
他的子嗣缘比他爹和他祖宗们都强多了,膝下儿女众多,光是儿子就有二十多个,但扒拉来扒拉去,也找不出一个这样聪慧有孝心的崽。
保底呢?
生这么多也不触发保底吗?
(羡慕.jpg)
得红眼病的不止太子柱一人。
作为华夏传统的封建大爹式家长,谁还没点爱攀比的小心思?
平日里看看自家的孩子,用觉得哪哪都好,哪怕有什么不足的,跟隔壁那谁谁家的孩子一比,也总能看顺眼。
但现在呢?
跟小殿下比天资,不及人家分毫,比孝顺贴心,还是被人家吊打。
糟心,太糟心了。
最糟心的就是始皇陛下。
毕竟,于旁人而言,再好,终究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但于始皇陛下不是啊,这可是“嬴政的亲女儿”!
偏偏,此嬴政非彼嬴政。
所以,他的崽不是他的崽。
始皇陛下:“……”
完全不想探讨这种哲学问题,只想知道他的崽到底去哪儿了。
他看一眼面上严肃实则眼神乱飞的文武群臣,烦。再看一眼满脸尴尬的公子扶苏,更烦。
“农家……”
于是始皇压下烦躁,将注意力都转移到正事上,“农家博士可在?关于稻田养鱼和桑基鱼塘,尔等如何看?”
被点名的农家博士微微一愣,随即肃然起敬——
陛下不愧是陛下,他一个外人都羡慕坏了,陛下竟然还能撇开小殿下,专心于天幕上都只提了一嘴的农事。
“启禀陛下,稻田养鱼,臣未有听闻,桑基鱼塘,却可稍加揣度。”
作为能代表农家在始皇陛下跟前占有一席博士之位的人,他自然不是徒有虚名之辈,在专业领域半点不虚。
“昔年有吴越之国立国于震泽一带,其地河道不畅、洪涝频发,是故曾行溇港圩田之事。也即以疏浚河道的泥土堆成圩堤,外挡洪水、内蓄清水。想来殿下的桑基鱼塘之策,便是脱胎、发扬于此。”
他侃侃而谈,越谈越觉得这样做不仅可行,且好处多多。
“堤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从而使桑茂蚕壮、鱼肥塘清。陛下,此举大善啊!”
小殿下果然是他们农家的弟子,不仅重农,更是知农!
——这还用你说?
只需要瞅瞅天幕上那满是欢乐的弹幕,就知道此举在后人眼里绝对是利国利民,还用得着你来强调正名吗?
某些博士心中如是腹诽。
“善。”
始皇陛下听罢,微微颔首,“既如此,汝且先拟个章程出来,待到天幕之后,便前往会稽、鄣郡,挑选合适的地域试行桑基鱼塘之策与稻田养鱼之法。”
——至于哪些部门要配合,不着急,之后再开小会讨论吧。
“臣遵陛下诏令。”
农家博士心中狂喜,“必不负陛下所托。”
以始皇陛下的性格,他领了任务,只消做出些成绩来,农家日后必然会得到重用,而不必再居于博士一位。
[而且大秦还有一项针对全民的福利,叫做鱼豆腐补贴。]
[因为政哥爱吃鱼、郑后爱吃豆腐,所以在太平二十五年,姮姐下诏,每年的年三十,由少府出资给老百姓发放补贴,每户都能领到一条活鱼、一块嫩豆腐。]
[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过年吃豆腐,寓意“都福”,相隔千年,我家过年这两个菜都是必吃的。]
[我家也,都成定例了。]
天下黎庶:“!!!”
竟然还有这种补贴?
虽然不知道豆腐是什么,但鱼他们知道啊,就算有刺,那也是肉!白送给他们的肉!
“每户都有?”
诸秦君们掐指那么一算,满脸震惊,“也就是说,光年三十这一天,少府就要给黎庶分发数以百万计的鱼?”
这都不是钱的问题。
哪来这么多鱼?这得把全国上下的鱼都给捕捞过来吧?
这人力物力……
嘶——
秦君们倒吸一口凉气。
崽啊,就算想宠你爹,也实在不必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啊!
有这钱,送给寡人多好?
(渴望的眼神.jpg)
[楼上说错了啦,姮姐在位的时候是没做到全民发放的,毕竟姮姐就算想给,也没办法一口气抓到这么多鱼。]
天下黎庶:“……”
啊,原来不是所有人都有啊?
(小失落.jpg)
[福利是在进步的,姮姐时期,发放对象是大秦勋章获得者和登记在籍的鳏寡孤独贫困户以及各级官、吏、军士等公职家庭,到了执妹时期,扩展到有年五十以上的老人的家庭,直到照姐在位的时候,才正式定性为全民福利。]
[对的,主要是在这几十年里,很多商人开始养鱼,大秦的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规模化、体系化,供应商能够给少府充足供货了。]
[哈哈哈要不怎么说大秦尚水德呢?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啊!]
[那可不?姮姐坐镇楚地的时候,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和桑基鱼塘,养鱼在我们大秦是一种时尚好吧(墨镜.jpg]
农家迅速抬头——
稻田养鱼和桑基鱼塘?
听上去有点搞头啊,有没有哪位王上来当天使投资人啊?再不然,你们秦国什么时候才能把楚国打下来、让他们搞搞研究和试验田啊?
在线等,挺急的。
[笑死了,秦史上还说姮姐在楚地养了大堆的鱼,结果等她挑好了鱼准备送回咸阳给政哥吃的时候,才反应过来路太远了鱼容易死在半路上,直接麻爪(大笑.jpg]
[哈哈哈哈姮姐裂开!]
[责任都在墨家和公输家,给姮姐造一架飞机不就解决了?]
墨家和公输家:“……”
飞机?
难道就是能在天上飞的机械?
墨翟做过木鸢,历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公输班也曾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但要楚地飞至咸阳,还得附带上最少大几十斤重的鱼……
恕他们无能为力。
[其实还是送过一次的,毕竟姮姐的性子就是死犟死犟的铁头娃,冰块加水箱,派了一整个专业团队去送鱼。]
[结果嘞?]
[政哥给姮姐飞鹰传书告状,抱怨说扶苏伙同萌1把他的鱼全部抢走了,他一条鱼没吃到。扶苏也送信告状,说送来的鱼基本上都不行了,就一两条半死不活的,放在水池里养了两天也被养死了,根本不敢让政哥吃。]
[哈哈哈哈哈哈哈]
[扶苏和萌1:请苍天辨忠奸!]
[笑死,姮姐头铁,政哥也头铁,一个非要送,一个非要吃!]
[政哥:鱼不是还没死吗?既然还有气,怎么就不能吃了?]
[哈哈哈哈姮姐都无语了,但还是写信回去哄政哥,只是从那之后她再也不敢头铁地往咸阳乱送东西了(笑哭.jpg]
[哈哈哈哈哈哈哈]
[救命!秦史怎么什么东西都记啊!我笑得肚子都要疼了!]
[请理解一个老父亲想要向所有人炫娃的心情(比心.jpg]
天幕下众人:“……”
抱歉,理解不了一点呢!
(有被炫到.jpg)
第918章 番外 太平令(18)
酸。
太酸了。
被炫耀了一脸的众人只觉得空气中都似乎弥漫着淡淡的柠檬清香,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柠檬是什么东西。
“政儿好福气啊!”
嬴稷不免有些酸溜溜的。
“楚地与咸阳,相隔何止千里,姮儿惦记着他爱吃鱼,竟还大废周章地给他送新鲜鱼来,寡人怎么就没这个福气呢?”
虽然这个鱼最后也没送成吧,但这份孝心却是实打实不掺水的。
老秦王瞥向一旁的太子柱。
——太子,你真的把寡人养得很差!
太子柱对老父亲的幽怨浑然不觉,已然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不知天地为何物。
“还给天下人发鱼吃啊!”
他羡慕坏了,嘀嘀咕咕,“俗话说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姮儿以政儿的名义给天下人发鱼吃,天下谁不记着他的好?”
富贵人家也就罢了,不差一条鱼吃,但那些贫苦人家,就算运气好捕到鱼也是拿去换成钱粮,一年到头沾不到多少荤腥。这样的人家,朝廷打着为始皇帝庆贺生辰为由给他们送鱼和豆腐吃,那一家人吃饭前还不得虔诚高呼皇帝陛下仁德、始皇帝陛下万岁?
再者,都形成传统了啊!
千年之后的人过年都这么吃,或许是单纯觉得寓意好,又或许只是习惯如此,但这都改变不了“为始皇帝庆生”一事已然融入诸夏的风俗与血脉之中,绵延千年不绝。
只要诸夏儿女还过年,过年的时候还吃鱼,就总会有人记得,正月初一是始皇帝的生辰。
太子柱酸死了!
他的子嗣缘比他爹和他祖宗们都强多了,膝下儿女众多,光是儿子就有二十多个,但扒拉来扒拉去,也找不出一个这样聪慧有孝心的崽。
保底呢?
生这么多也不触发保底吗?
(羡慕.jpg)
得红眼病的不止太子柱一人。
作为华夏传统的封建大爹式家长,谁还没点爱攀比的小心思?
平日里看看自家的孩子,用觉得哪哪都好,哪怕有什么不足的,跟隔壁那谁谁家的孩子一比,也总能看顺眼。
但现在呢?
跟小殿下比天资,不及人家分毫,比孝顺贴心,还是被人家吊打。
糟心,太糟心了。
最糟心的就是始皇陛下。
毕竟,于旁人而言,再好,终究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但于始皇陛下不是啊,这可是“嬴政的亲女儿”!
偏偏,此嬴政非彼嬴政。
所以,他的崽不是他的崽。
始皇陛下:“……”
完全不想探讨这种哲学问题,只想知道他的崽到底去哪儿了。
他看一眼面上严肃实则眼神乱飞的文武群臣,烦。再看一眼满脸尴尬的公子扶苏,更烦。
“农家……”
于是始皇压下烦躁,将注意力都转移到正事上,“农家博士可在?关于稻田养鱼和桑基鱼塘,尔等如何看?”
被点名的农家博士微微一愣,随即肃然起敬——
陛下不愧是陛下,他一个外人都羡慕坏了,陛下竟然还能撇开小殿下,专心于天幕上都只提了一嘴的农事。
“启禀陛下,稻田养鱼,臣未有听闻,桑基鱼塘,却可稍加揣度。”
作为能代表农家在始皇陛下跟前占有一席博士之位的人,他自然不是徒有虚名之辈,在专业领域半点不虚。
“昔年有吴越之国立国于震泽一带,其地河道不畅、洪涝频发,是故曾行溇港圩田之事。也即以疏浚河道的泥土堆成圩堤,外挡洪水、内蓄清水。想来殿下的桑基鱼塘之策,便是脱胎、发扬于此。”
他侃侃而谈,越谈越觉得这样做不仅可行,且好处多多。
“堤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从而使桑茂蚕壮、鱼肥塘清。陛下,此举大善啊!”
小殿下果然是他们农家的弟子,不仅重农,更是知农!
——这还用你说?
只需要瞅瞅天幕上那满是欢乐的弹幕,就知道此举在后人眼里绝对是利国利民,还用得着你来强调正名吗?
某些博士心中如是腹诽。
“善。”
始皇陛下听罢,微微颔首,“既如此,汝且先拟个章程出来,待到天幕之后,便前往会稽、鄣郡,挑选合适的地域试行桑基鱼塘之策与稻田养鱼之法。”
——至于哪些部门要配合,不着急,之后再开小会讨论吧。
“臣遵陛下诏令。”
农家博士心中狂喜,“必不负陛下所托。”
以始皇陛下的性格,他领了任务,只消做出些成绩来,农家日后必然会得到重用,而不必再居于博士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