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娘子 第1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些事情还是避免不了的,所以魏大娘和沈寄都尽力无视。
  不过,福气结恐怕真的是卖不了几次了。
  沈寄记得的样式再多也是有限的,要创新她没有那么多精力。
  毕竟,还要做家务和卖鱼丸汤。
  但是现在是七月,下河摸鱼很轻松。
  可随着天气转凉,鱼丸汤最多卖到十月。
  这样,就必须等到春暖花开,来年的三月间才可以重新开始下河捉鱼,整整有小半年的空档。
  这个问题沈寄早就想过。
  不过她会做的不只是鱼丸汤一样,如今魏大娘也肯投资。所以其实心底并不担心。
  不过,魏楹能想到,而且提出解决办法,让她也很高兴。
  这样她再做其他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魏楹的建议就是可以卖上次沈寄烧的肥肠。
  沈寄自己也察觉到了,她和这里土生土长的人有太多的不同。
  估计魏楹这个人精也都是看在眼底的。
  所以这次增加新品种的话题她自己并没有提起,而且她也不想卖肥肠。
  偶尔让她收拾一次还成,那是为了自己的嘴。
  可是要时常收拾那就太坑爹了。
  多脏多臭啊,魏楹只是嘴巴动一动提建议,干活的可全是她呢。
  而且,现在魏家条件渐渐好了,她也展现出自己的用处,也不怕魏大娘再打主意把自己卖了换药钱了。
  所以对于魏楹的提议,她小小声的拒绝了,“少爷,天天要洗非常的臭,我怕是会被熏晕过去的。不过如果你还想吃,明天去了市集倒是可以买回来做。除了烧来吃,还有别的吃法的。至于增加新品种,是得增加,不过不一定是肥肠。还有三个月呢,我们再看看吧。”
  当时魏楹看了沈寄两眼,“嗯,对,既然寄姐做菜好吃,那不管什么食材做出来都会很美味。不一定拘于肥肠了。我的确想吃明儿再买回来做吧。”
  所以这会儿,魏大娘便是要带着沈寄再去买肥肠,顺带买些肉。
  路过上次那家布店,魏大娘进去扯了几尺花布准备给沈寄做新衣服穿。
  这是怀柔,不过也是她该得的,沈寄道谢收下。
  魏楹的新衣服这三天晚上魏大娘已经赶制出来了,很是合身。
  看着也很挺括。
  人靠衣装,一下子让芝麻包子的美色又上了一个台阶。
  魏楹的衣料是十五文一尺的,今天沈寄的也有十二文一尺。
  魏大娘却没给自己做新衣服,她想省下钱送魏楹去镇上的学堂。
  给魏楹做新衣服是为了让他到学堂不受人轻视。
  给沈寄做新衣服是为了哄着她卖力替魏家干活挣钱。
  毕竟从到魏家的第一天起,她就一直是换穿魏大娘改小的两件旧衣服。
  如今,魏家的家底还是很薄的。
  之前为了给魏楹治病,差一点就要卖田了。
  不过,如今魏楹好起来了,药钱这块就算是省下了。
  只要勤劳肯做事慢慢的应当可以积攒点钱下来。
  可惜明年又要送魏楹去赴考,先是州县一级,然后如果顺利还有省一级的。
  这个花费可不小啊!
  路费、还有到考点的一应花销。
  沈寄边走边想着到时候攒够了银子怎么和魏家拆伙的问题。
  供一个考生,那是无底洞!
  顺利还好,万一中间出点岔子,芝麻包子从翩翩少年考成个白头翁,那她岂不是得跟着搭上一辈子。
  魏大娘这次依然是买了一斤多肉。
  不过今天来得早些,买了块半肥瘦的。
  然又后要了一副肥肠和几根骨头做添头。
  上一次的烧肥肠和萝卜骨头汤很美味。
  这次魏大娘便没再要沈寄一人背着了。
  车上只有王二叔知道这臭臭的肥肠洗干净做出来是美味。
  而且他吃了沈寄送的肥肠,今天就特地给她们找了个不错的位置坐,不至于被别人挤到边上去。
  回去的时候大家基本都比来的时候东西少,很少人还舍得花钱坐车的。
  也有人抗议那东西不好闻。
  王二叔呵呵笑道:“这东西闻着不好闻,到时候弄好了吃着可香呢。魏大娘、寄姐、坐稳了。”
  言下之意,这两人他载定了,不满意可以下车。
  车是他的,他自然能做主。
  回去以后,魏大娘先唤沈寄去量身高胖瘦。
  乡下做衣服讲究做得宽大,这样过几年都还能穿。
  如果衣料好没磨破,再过几年还能放一放线再穿。
  “寄姐,你光会做菜还不够,想不想跟我学做衣服?日后你也用得上的。”
  沈寄想了下,这里的女人就算针线活不好,但是至少基本的也会,不然就有点异类了。
  就像魏大娘,虽然厨艺不好,但是和一群村里的女人比,差距也不是太大。
  所以,如果沈寄想本土化,能学会当然是最好的了。
  难得魏大娘肯教,于是沈寄欣然道:“我当然想学,请大娘教我。嗯,我会做好其他的活然后再抽时间练习的。”
  自从来到这里,沈寄想过很多。回去?不可能的了,自己已经被撞死了的。
  那么,就只有留下好好过活。
  她发现在古代生活,并不是从前看过的穿越小说里那么容易。
  轻易就发明些超越时代的东西,然后名利双;或者随便做做生意就家财万贯。
  她只能这么认真的活着。
  “嗯,我先从最基本的教起,能学到什么样就要看你自己了。”
  当天沈寄用一半肥肠做了一笼粉蒸肥肠,另一半煮过后放起来明日爆炒。
  再配了个凉拌三丝,又用煮过肥肠的汤汁做了个青菜汤。
  而买的肉则先熬油装起来,然后再做了白菜回锅肉。
  这样荤素搭配,不会太油腻,而且拌菜也很爽口。
  蒸肥肠的米粉是魏大娘用家里的小手摇磨,按沈寄的要求磨出来的,细腻均匀。
  如今鱼丸汤每三天能卖到两百文左右,一个月就是二两银子。
  再加上魏大娘的绣活、鸡蛋还有庙会时卖福气结,魏家一个月差不多能有将近三两银子的收益。
  而且,马上十几亩地的租子也就是新谷就要送来。
  自家田里的菜虽然不像别家的长得好可以卖钱,但自己摘来吃是省了菜钱的。
  所以,平日也可以吃干饭,用点米磨米粉也没有问题。
  至少在吃上头如今魏家是在往小康奔了。
  魏楹之前身子虚,如今天天打五禽戏,吃上三碗饭,魏大娘心头欢喜得很。
  连带着沈寄也跟着过上了好日子。
  今天赶集还哄着魏大娘买了干黄豆回来,明天可以磨豆浆吃。
  再配上自己炸的金黄、金黄的油条,那滋味可美。
  魏楹看到沈寄一边编着福气结,一边在咂嘴,仔细听还能听到她的咂嘴声。
  不由笑道:“寄姐,又在琢磨什么好吃的?”
  这个寄姐会做吃的,同时也是个吃货。
  对吃无比的上心,旁的倒不怎么往心里去。
  有这个反应那肯定是在想什么好吃的。
  面对魏楹促狭的笑,沈寄忙收起遐想,“哦,没什么,就是想着好久没有吃过豆浆配油条了。少爷,要是咱们住在镇上,可以卖的东西就多了,也不用每三天都需要背那么多东西赶集。镇上的人花钱比村里的大方多了。”
  村里人基本都是自给自足,如果到了城里,就是卖早点也能挣到不少钱的。
  魏大娘在旁边裁布料,闻言道:“卖什么?”
  第10章
  沈寄趁机放下手里的活计偷个懒,扳着指头道:“嗯,就从早上说起好了,可以卖豆浆油条,还有包子馒头,我还会熬许多种粥。然后中午卖鱼丸汤,还可以做其他的小吃,甚至晚上都可以摆夜市。”
  魏楹想了下,“也没你想的那么好,镇上虽然比村里好些,但是出来买吃的的人还是有数的。你说的这个,除非是到更大的地方,譬如京城或是华安府那样的地方,租个小店面,或者之前干脆就摆摊,倒是会有比较多的人来买。”
  魏大娘点点头,镇上三天去一次生意还不错,日日摆摊的话就没这么好了。
  而且,去镇上住租房子那些的花费也不小,现在的银钱有数。
  沈寄‘哦’了一声。


章节目录